-
陇西云阳板 编辑
陇西云阳板是甘肃省陇西县的团体舞蹈艺术,因其道具由传说中八仙之一的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来而得名。云阳板舞原来是当地庙会期间“朝山会”的一项民间祭祀活动,以柔美矫健、干脆飒爽的风采闻名,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人民群众在节庆期间,期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祝福吉祥如意良好愿望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属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1年5月24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申报的陇西云阳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文名:陇西云阳板
流行地区:甘肃陇西
保护级别: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获奖项:中国民间艺术节“山花奖”银奖等
定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1600多年
图2 陇西朝山会是的陇西云阳板表演
陇西云阳板的道具传说由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来。板长约三尺,宽二寸五,4片为一副,内贯铜钱,装饰有精美图案,拍击脆响,是表演者手持的道具。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陇西仁寿山都要举行万人朝山盛会,云阳板舞便是朝山庙会的主要内容。后经提炼改编,云阳板舞已演变成为人民群众期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祝福吉祥如意良好愿望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朝山会表演
图3 陇西县群众排练云阳板舞蹈
朝山队由8人组成,都是从平素操练武术的青年中选拔出来的。队员头束双髻,顶戴红花,披云肩,系战裙,着短裤,踩青线麻鞋,步履轻盈,装束洒脱,五彩斑斓,俨然仙童。他们手执云阳板(俗称“拍板”)为道具,排双行,两人一列,在旗幡导引、唢呐吹奏、锣钹齐鸣下,作对称式挥舞行进:时而舞板对击,金戈齐鸣;时而舞板划空,如彩虹飞舞。时值春末夏初,花红柳绿,景色宜人,游人如织。各队云阳板竟相比舞,各显其势,极为壮观。
改编整理后的舞蹈形式
云阳板表演
后来,陇西县对云阳板舞蹈进行了挖掘整理,重新演练,并组成了100多人的陇西云阳板演出队,为广大群众献演,多次参加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活动。改编后的陇西云阳板继承了单手鞭杆、双手鞭杆、扑手亮相、小刀花翻身、飞脚卧鱼、吸腿深海、交叉对板、展翅占步、各自击板、互相对板和绕身转板等传统云阳板舞蹈的动作和步法,表现了黄土高原民间舞蹈的风采。全部舞蹈由祈雨、丰收和欢庆三篇组成。祈雨篇表现了劳动人民希望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再现了人民群众辛勤耕耘、引水灌溉、克服困难的情景;丰收篇表现了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换来的金色丰收;欢庆篇展现了陇原儿女祝福的壮美图画。
1994年《陇西云阳板》参加中国第四届艺术节演出,1997年获甘肃省广场舞“群星奖”银奖。《云阳板敲得满天笑》1999年参加甘肃省建国50周年文艺晚会并制作MTV,在甘肃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随后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播出,后又几经改编,参加了兰州华夏献土仪式,定西师专成立及定西撤地改市庆典演出。2001年《云阳板敲得满天笑》获第二届定西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2年代表甘肃省参赛的唯一一个民间舞“陇西云阳板”在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广场舞比赛中荣获银奖。
2011年3月16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申报的陇西云阳板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编号:Ⅲ-5。
2021年5月24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申报的陇西云阳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遗产编号:Ⅲ-142。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陇西云阳板项目评估合格,甘肃省陇西县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