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 编辑

四川北部历史政区

龙州龙州

龙州是中国古代位于今四川省北部的一个行政区划,辖域以今平武县为主体,包括今青川县、江油市等地。治所在今平武县南坝镇。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龙州

行政区类别:州

所属地区:利州西路、利州路

下辖地区:今平武县、青川县、江油市等地

政府驻地:今平武县南坝镇

地理位置:今四川省北部

面积:待考

人口数量:待考

著名景点:江油关

建置沿革

编辑

南北朝

西魏占领蜀地后,复置龙州,并将其治地由阴平(今江油市小溪坝镇)迁徙到江油关(今平武县南坝镇)。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销江油郡、静龙郡、马盘郡、建阳郡,江油县、平武县、阴平县、马盘县、秦兴县五县直隶于龙州。开皇十三年(598年),改秦兴县为方维县。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龙州为平武郡,仍治今平武县南坝镇。时阴平县改隶普安郡,平武郡领江油、平武、马盘、方维四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平武郡为龙门郡,其年又加一西字,称西龙门郡,仍领江油、平武、马盘、方维四县。武德四年(621年),拨出方维县,郡领江油、平武、马盘三县。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改西龙门郡为龙州,又称龙门州,属羁縻州,归茂州管辖,至武则天垂拱年间(685~688年)始为正州。贞观八年(634年),省平武县入江油县,州领江油、马盘二县。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龙州为江油郡,改马盘县为清川县,郡领江油、清川二县。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赐江油郡为灵应郡,并置龙州都督府。《李龙迁祠记》碑载,至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诏曰:“江油古邑,地带灵山。自梁迄唐,屡蒙显贶。眷兹龙境,礼合褒崇。可升龙州为都督府,赐号灵应郡。”“灵山”即南坝镇之牛心山。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灵应郡为龙州,仍领江油、清川二县。

五代

五代时期,前蜀、后蜀政权承唐旧制,龙州及江油、清川二县建置、治地均无变化。

龙州疆域图(南宋)龙州疆域图(南宋)

北宋建立后,仍置龙州,领江油、清川二县。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改龙州为政州。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5年),复改政州为龙州,仍领江油、清川二县。

宋理宗宝庆三年(1226年),南宋朝廷设龙州三寨长官司,授予龙州判官王行俭世袭长官司之职,龙州土司正式产生。王行俭成为境内王姓土司始祖。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龙州境内发生兵乱,清川县废。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龙州与江油县徙治于雍村(今江油市大康镇)。此后直至明初的130年间,今平武县境内无县级以上政区建置,为龙州江油县及龙州三寨长官司辖地。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南宋朝廷授予龙州知州薛严世袭土知州之职,龙州全境皆成为土司领地。薛严成为境内薛姓土司始祖。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龙州土司归附元朝,今平武县境仍为龙州江油县及龙州三寨长官司辖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省江油县入龙州,今平武县境为龙州及龙州三寨长官司管地辖地。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升龙州为龙州宣慰司。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又升为龙州元帅府,并将龙州三寨长官司纳入其中,今平武县境为龙州辖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复改龙州元帅府为龙州宣慰司。

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割据政权占据龙州,次年,仍置龙州宣慰司,并复置江油县,州、县同治兴教镇(今江油市武都镇)。今平武县境为龙州江油县辖地。大夏开熙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改授龙州等处军民宣抚司。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今平武县境为龙州江油县与青川守御千户所辖地。

明世宗嘉靖45年(1566年),实行改土设流,改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隶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后不复置。

治所

编辑

龙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

龙州故址南坝镇城区鸟瞰 龙州故址南坝镇城区鸟瞰

下一篇 罗汉寺

上一篇 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