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济寺 编辑
惠济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又称古惠济寺,始建于南朝,初名汤泉禅院。南朝刘宋时,武帝刘裕万乘来游,南朝萧梁时,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读书。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复建其中部分,规模远不及以前。
寺内三棵稀世之宝的古银杏树迄今皆已有1500多年的树龄,已列入“中国古典园林之景”,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南朝萧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修学,并亲手种下,名曰“千年垂乳”、“撑天覆地”、“雷击复苏”,仍枝繁叶茂传粉挂果,且所结白果无苦心,被誉为“佛缘圣果”。
2014年,惠济寺复建计划启动,此次复建工程在设计主体上采用了唐式建筑风格,占地从的30亩将扩大到150亩。整体复建工程将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安养院、斋堂、大雄宝殿、普贤殿等主体建筑,二期工程建设禅修中心、净身坊、方丈院、钟鼓楼,三期工程建设天王殿、文殊院、宾客楼、藏经楼等建筑。惠济寺整体复建完成后,未来从老山远眺,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屋檐、雄伟而富有变化的轮廓与绿树相互掩映,江南古刹将得以重现,惠济寺也将成为国内少有的唐代风格古建筑群。
中文名:惠济寺
地理位置:南京市浦口区惠济北路与高华中心路交叉口北150米古惠济寺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级别: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免费
占地面积:150 亩
惠济寺
惠济寺,旧为汤泉禅院,南朝刘宋时,武帝刘裕万乘来游;萧梁时,昭明太子萧统亦在此读书,附近原有一昭明太子濯足沐洗过的温泉,后人称太子汤。
北宋初年,汤泉禅院易名为惠济院。熙宁年间,漳南道人昭庆来此隐居,不久,其友孙莘老、秦少游、释参寥三人结伴来访,秦少游为此写出了传颂千古的《游汤泉记》。
北宋元年佑初,高僧忠境将惠济院改建为惠济寺。
明朝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驾幸汤泉镇,因避讳“汤”字,遂将汤泉镇改称香泉镇,惠济寺也因此一度易名为香泉寺。
清朝道光年间,邑人毛麟、苏兆奎两人又在惠济寺内创办了一座“英花书院”从此伴随惠济寺阵阵钟馨声的,除了善男信女无声的祷告外,又多了一片抑扬顿挫的子曰诗云。寺院与书院如此紧密结合,在全国是不多见的。
清朝咸丰年间,这座千年古刹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中。
2014年,惠济寺复建计划启动。此次复建工程在设计主体上采用了唐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从原来的39亩扩大到380亩,规模扩大近十倍。整体复建工程将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安养院、斋堂、大雄宝殿、普贤殿等主体建筑,二期工程建设禅修中心、净身坊、方丈院、钟鼓楼,三期工程建设天王殿、文殊院、宾客楼、藏经楼等建筑。惠济寺整体复建完成后,未来从老山远眺,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屋檐、雄伟而富有变化的轮廓与绿树相互掩映,江南古刹将得以重现,惠济寺也将成为国内少有的唐代风格古建筑群。
惠济寺
惠济寺内三株千年古银杏树,三棵古银杏树已列入“中国古典园林之景”,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一名曰“千年垂乳”,高20余米,胸围7米有余,需七人方可合围。有七根气根,最大气根长达2米多,气根最大直径30厘米,周长90厘米,犹如巨乳悬于空中,观者神秘之感油然而生。二名叫“撑天覆地”,指的是此树不仅高达24米,而且树冠奇大,覆盖地面半亩有余,夏日可容千人纳凉。三名叫“雷击复苏”,此树在咸丰年间曾遭雷击烧毁半株,数年后又奇迹般地复苏,因而得名。
惠济寺
惠济寺旧存碑刻极多,其中年代最早、且负盛名是南唐所立《汤泉禅院之碑》,该碑为青石质地,下承龟趺,碑首半圆,上有蟠龙浮雕,碑额篆题“汤泉禅院之碑”六字,笔力雄壮遒劲,是为名家手迹。碑文系南唐文苑名流、官至光政殿学士承旨的韩熙载所撰。此碑在“文革”期间被炸成数段,现文物部门已收集到其中5块,尽管碑文漫漶,只剩10余字堪可辨识,但作为稀见的南唐时代的碑刻文字,毕竟是弥足珍贵的,此外,记载建惠济寺转轮藏殿并供奉银函葬佛舍利事迹的北宋元佑三年刻石及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重建观音宝殿、清康熙二年(1663年)修大雄宝殿的题名刻石,更是后人探知惠济寺千年兴衰的实物见证。
除文物遗址外,最令人瞩目的还属寺内三棵堪称稀世之珍的古银杏树,它们迄皆有1400多年的树龄,是南京地区现存最早的古银杏树,相传均为南朝萧梁时期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时手植。
惠济寺
仲者名叫“撑天覆地”,树高24.7米,树径7.4米,因树干高撑天空,遮天蔽地而得名,每逢夏天,浓密的树荫覆盖地面半亩有余,可供千人纳凉,此树在“文革”期间曾遭无端砍伐,规模已经大不如前了。
叔者唤作“雷击复苏”,树高23.9米,树径4.7米,此树与前两棵树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树干挺直高耸,宛若一柱擎天,显得傲岸而突兀,清咸丰年间,一场惊雷击毁了此树的半边躯干,数年后竟然又奇迹般地慢慢复苏。现树干中空,如果紧贴当年被雷劈过的部位向上观望,还可窥到“一线天”的景象,令人啧啧称奇。
已故著名书法家,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对故乡的这三棵千年古银杏树怜爱有加,曾作500余字的长诗《古银杏行》为之赞颂,并刻碑立于寺内。
惠济寺内的这三棵银杏树历千年风雨依旧生机盎然,应与汤泉镇地下富含硫磺碳酸气的温泉不无关系。汤泉镇素以“温泉之乡”闻名,镇上的温泉泉眼多达七、八处,除早年废弃的太子汤外,尚有五柳泉、川塘、珍珠泉、汤湖堰、菱角坑等,其泉水不仅可以疗癣,还被当地居民用于灌溉禾苗等农作物。惠济寺之在汤泉,可谓得天独厚,可游可赏。
惠济寺
法师擅长讲经写作,学承天台,皈心净土。曾受邀至全国各地讲经说法,参加过中佛协举办的讲经交流会,为江苏省的推荐代表。也曾受邀至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做佛学讲座。在全国各类佛学刊物,比如《法音》《寒山寺佛教》《台州佛教》等发表过文章。皈依弟子成百上千。秉着“弘扬天台正脉,创造人间净土”的思想,弘法利法,教化世人。
乘坐南京公交607路或南京公交608路,到汤泉东站或银泉路站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