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阳道中 编辑
《平阳道中》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于作者任河南、山西巡抚时。叙写了作者在平阳道中所见所闻的喜人景象。从轻松的笔调中见出诗人的愉快和欣慰。
作品名称:平阳道中
作者:于谦
创作年代:明代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词句注释
平阳:平阳府,治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
阴:通“荫”。水鸟:指栖息或经常栖息湿地的鸟类
豆花:指豆科植物的花。
尽道:都说,都称赞。
白话译文
杨柳树荫浓,水鸟争鸣啼
豆花初开放,麦苗出得齐。
逢人尽称道,今年收成好,
而今方四月,平阳米价低
此诗写于作者任河南、山西巡抚时。叙写了作者在平阳道中所见所闻的喜人景象。前两句写所见。杨柳阴浓,水鸟啼鸣,豆花初放,麦苗青齐,描写出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既写出了农村的特有景色及和平宁静,又写出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叙写中流露出诗人的欣慰和喜悦。后二句写所闻。四月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往往粮价最贵,“四月平阳米价低”,道出了人民生活的富足。“低”字明白如话,真实地反映了诗人治理山西时的政绩。《明史》载,诗人任河南、山西巡抚时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农民生活,平反冤狱,兴利除弊,人民安居乐业。诗中正反映了当时的情况,从轻松的笔调中见出诗人的愉快和欣慰。
于谦(1389~1457),明代大臣。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初任御史,历官兵部尚书。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为瓦剌俘去,于谦拥立明景帝,击退瓦剌的侵扰,捍卫了北京,功炳史册。后徐有贞、石亨等迎明英宗复位,将他杀害。明孝宗追谥肃愍,明神宗改谥忠肃。其诗多以忧国爱民和表达坚贞节操的内容为主。有《于忠肃公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