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城市大学 编辑
澳门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Macau),简称“City U”,是中国澳门地区的综合性大学,中国澳门四所开展“本、硕、博”全层次办学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为粤港澳高校联盟、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 、鲁港澳高校院所创新联盟 、世界翻译教育联盟、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 、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世界交通运输脱碳联盟 、“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组织联盟 、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联盟 成员;英国质量保证局国际联盟(QAA)成员 ; 都会型大学全球联盟、国际葡语大学联合会创盟成员。
澳门城市大学前身为成立于1981年的东亚大学,于2011年更为现名,并开启了“更名、改制、转型、升级”的发展新篇章。 截至2023年1月,澳门城市大学有学生逾10000名 ,办学规模位列澳门高校前三。
澳门城市大学科研以应用为本,与新东方教育、中国日报、美国迪士尼乐园、中国人寿 、美团 、格力集团等公司联合成立科研中心及进行人才交流;与牛津大学、清华大学 、爱丁堡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数余所海内外高校进行学术及教学合作。
澳门城市大学位列2020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第89名 。2020至2022年,澳城大旅游休闲管理学科连续三年蝉联“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前20% 2023年,澳城大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全球前1%。 澳城大经济与金融学科跻身SIR/SCIMAGO RANKINGS亚洲百强、澳区首位。 2024年,澳城大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入选年度全球最佳大学榜单,位列中国入选该榜单的第95位。
中文名:澳门城市大学
外文名:City University of Macau(英语)Universidade da Cidade de Macau(葡萄牙语)
简称:澳城大/CityU Macau
创办时间:1981年
创办人:黄景强、胡百熙、吴毓璘
办学性质:私立非盈利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性大学
学校特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设立的高等院校2020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第89名
现任领导:陈明金(校监、校董会主席)、刘骏(校长)、周万雷(副校长)、叶桂平(副校长)
本科专业:11个
硕士点:19个
博士点:14个
院系设置:9个学院,研究院/所/中心16个
校训:明德·博学·尚行
校歌:《澳门城市大学校歌》
校庆日:3月28日
地址:澳门徐日昇寅公马路(氹仔校区)澳门冼星海大马路(金龙校区)澳门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保怡校区)
主要国际认证:TedQual、ACCA、CIMA、ICMA、BGA
东亚大学时期
1981年,黄景强、胡百熙和吴毓璘三位博士怀兴国壮志,在氹仔大学山创办澳门城市大学前身东亚大学;
1982年,东亚大学公开学院(今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前身)成立;
1984年,东亚大学研究生院成立,首届本科生毕业;
澳城大鼎新记揭牌
1987年,三位创始人将东亚大学交付澳葡政府;
亚洲
2015年,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澳门城市大学搬回原校址办学;2016年,澳门城市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揭牌;同年,澳门城市大学向东亚大学三位创办人黄景强博士、胡百熙博士和吴毓璘博士颁授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
2017年2月,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亚太商务研究中心”揭牌 、商学院创业教育中心于横琴正式挂牌 ;
2017年5月,澳门城市大学与国家航天局达成协议,促进航天事业领域开展多方面的合作 ;
2018年,澳门城市大学金融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成立;
2020年11月,澳门城市大学与苏州大学、葡萄牙埃武拉大学共建国家科技部中葡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2021年,乔晓阳、王伟光、潘志明获颁城大荣誉博士学位 ;
澳城大—察哈尔中心
2021年7月,“澳门城市大学—察哈尔中心”揭牌成立,打造公共外交智库 ;
2022年5月,澳门城市大学向高福、余华、韩方明、高开贤颁授城大荣誉博士学位;
2022年12月,澳门城市大学“吴在权创业就业中心”揭牌 、“谷‧姑苏社”澳门城市大学国家级青年创业实践基地揭牌、与常熟市共建“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及“苏澳人才会客厅”揭牌。
刘骏教授
余华教授
2023年,中央民族大学与澳门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招生;
2023年4月,澳门城市大学分子态现代中医药大健康研究中心成立 ;
2023年5月,澳门城市大学向朱健康、高文、欧安利、龚亚夫颁授城大荣誉博士学位;
2024年1月,澳门城市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成立,刘扬声先生担任初创主任;
同年2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与澳门城市大学基金会签署《澳门城市大学申请土地发展意向书》,城大向政府申请批给土地以兴建新校区,迎来大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和新机遇;
同年3月,澳门城市大学大健康学院成立。
师资力量
据2022年3月澳门城市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澳门城市大学授课教师中超80%在世界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更延揽了海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大学特聘教授,大学管理层均拥有两岸四地或海外地区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各学科带头人亦来自两岸四地、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葡萄牙、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形成多元化、国际化的学术师资团队。
姓名 | 主要成就 |
---|---|
周巢尘 |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姚建铨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国良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齐康 | 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 |
潘毅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杨善林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郭仁忠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余华 | 中国当代作家 |
申荷永 | 心理学家 |
邱晓华 | 经济学家 |
管清友 | 经济学家 |
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 | 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经济学家 |
院系专业
据2022年3月澳门城市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大学设有商学院、数据科学学院、金融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葡语国家研究院、国际培训与测试中心9个学院;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澳门城市大学于1991年开始展开国际交流,2004年开始面向内地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012年开始面向内地招收本科生。
学术单位 | 学位课程 | 授课语言 |
---|---|---|
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 | 工商管理学士(中文学制) | 中文 |
国际商务领袖实验班 | 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数据科学学院 | 智能科技与服务学士(中文学制) | 中文 |
计算机科学学士 | 英文/中文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士(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养) | 英文/中文 | |
澳门城市大学金融学院 | 应用经济学学士(中文学制) | 英文/中文 |
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社会科学学士(中文学制) | 中文(广东话) |
社会工作学士 | 中文(广东话) | |
英语学士(英文学制) | 英文 | |
应用语言学学士 | 英文/中文 | |
葡萄牙语学士(葡文学制) | 葡文/中文 | |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 设计艺术学士 | 中文 |
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 | 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学士(中文学制) | 中文 |
服务业管理学士(中文学士) | 中文 | |
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学士(英文学制) | 英文 | |
参考资料来源: |
学术单位 | 学位课程 | 授课语言 |
---|---|---|
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 | 工商管理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澳门城市大学数据科学学院 | 数据科学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计算机科学硕士 | 中文/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金融学院 | 金融学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金融科技硕士 | 中文/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社会工作学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
应用心理学硕士 | 中文/英文 | |
应用语言学硕士 | 中文/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 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设计学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
艺术学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 | 国际款待与旅游业管理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国际款待与旅游业管理硕士(英文学制) | 英文 | |
国际酒店管理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
国际酒店管理硕士(英文学制) | 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 | 教育学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教育研究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法学院 | 法学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 | 葡语国家研究硕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参考资料来源: |
学术单位 | 学位课程 | 授课语言 |
---|---|---|
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 | 工商管理博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澳门城市大学数据科学学院 | 数据科学博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计算机科学博士 | 中文/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金融学院 | 金融学博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应用心理学博士 | 中文/英文 |
文化产业研究博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
应用语言学博士 | 中文/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 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设计学博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
艺术学博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 | 国际旅游管理博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国际旅游管理博士(英文学制) | 英文 | |
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 | 教育学博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 | 葡语国家研究博士(中文学制) | 中文/英文 |
参考资料来源: |
荣誉博士
颁发年份 | 姓名 | 职衔 | 荣誉博士学位名称 | 主要成就 |
---|---|---|---|---|
2016 | 黄景强 | 先生 | 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 东亚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前身)创办人 |
2016 | 胡百熙 | 先生 | 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 东亚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前身)创办人 |
2016 | 吴毓璘 | 先生 | 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 东亚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前身)创办人 |
2021 | 乔晓阳 | 博士 | 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 原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主任 |
2021 | 潘志明 | 博士 |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 / |
2021 | 王伟光 | 教授 |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
2022 | 高福 | 院士 | 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 第三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
2022 | 余华 | 教授 | 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 中国当代作家 |
2022 | 韩方明 | 博士 |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 |
2022 | 高开贤 | 先生 | 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主席 |
2023 | 朱健康 | 讲席教授 | 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 植物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2023 | 高文 | 院士 | 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 |
2023 | 欧安利 | 大律师 | 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2023 | 龚亚夫 | 教授 |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
2024 | 郑纬民 | 院士 | 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 中国工程院院士、超算领域专家 |
2024 | 郑泉水 | 院士 | 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 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与微纳米力学专家 |
2024 | 王嘉鹏 | 先生 |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
参考资料: |
部分学院
商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行政楼空中花园
学院拥有实力雄厚、结构合理、规模适中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工商管理学界的知名教授、企业家、商界领袖以及政府、金融等行业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艾兰.胡德伦、邱晓华、Rex Mitchell、郎志正、叶仁杰、彭树成、胡同来、顾良智、管清友、张伟华、刘松柏等在本院担任教席。
学院与多所海内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如牛津大学、台北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次参与国际商学大会、世界统计学大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连续举办华商论坛等学术活动;还与多家国际著名专业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如ACCA、CPA Australia等,为同学去国外深造以及获得国际专业资格认证创造了良好机会。
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
梁文慧、马勇、杜文才、刘大可、李昕、李力、李玺、魏卫等知名学者在本院教授课程。
在学术方面,学院与多所海内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佛罗里达大学、夏威夷大学、密德萨斯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实务方面,学院与美国迪士尼、迪拜帆船酒店、威尼斯人、喜来登等机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在学术方面,学院教授承担了多项重大课题和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取得国际最佳论文的殊荣;学院还多次承办亚太国际旅游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为澳门旅游国际合作交流做出正面的贡献。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四十周年校庆标识
约翰·霍金斯、温元凯、金元浦、范周、蒋述卓、欧阳友权、李凤亮、杨韶刚、刘建新、江淳、谭世宝、范红霞、吴静吉、叶仁杰、郑子杰、胡庚申、李明华、杨剑龙、Blowers、Kugler 、John Beebe、E.F.Martin、王忠、肖代柏、谢慧铃、王才康、朱彩方、禹建湘、尹立等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院内享有教席。
学院定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举办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澳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澳门旅游产品设计论坛、澳门影视发展论坛、澳门心理分析国际论坛等国际高水平学术论坛;先后与哥伦比亚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澳门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并邀请知名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樋口和彦、Viviane Thibaudier、张夫也等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学院还承担多项澳门基金会课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社会调查成果已在《澳门月刊》等期刊陆续发表。
法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
学院由著名学者Dr. Jorge Barcelar Gouveia担任院长,并邀请了一批在本澳法律理论与实践理论领域具有权威性及具多年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学院的开拓与发展, 由关冠雄先生担任顾问,协助领导推动本澳法律界不同资深及著名的专家及团队组成,除资深的行政官及法律专家外,也有司法官及大学教员。
学院之本科课程设计,立足于研习与实践澳门法律体系,辅以中葡双语法律之巩固为特色,并且结合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设立短期或长期受认证之教学课程;学院之硕士课程体系,则面向于开拓国际化视野,但又不脱离本地之现实。优良的师资、明确的定位(民商、本地法律及拉丁法律研究),严格的教学内容,长短结合之培育体系将助力学院学生在各方面获得发展。
创新设计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中葡楼四楼
学院邀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莅临参加城市治理研究暨澳门开埠480周年纪念研讨会。澳城大校董会副主席吴在权先生、颜泽贤教授,校董曾志龙先生,校长张曙光教授为创新设计学院揭牌;澳门基金会研究所副所长杨道匡教授,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行政委员会委员郑冠伟先生,澳门城市规划委员会利安豪委员,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蔡瀛等参加了揭牌仪式;此次研讨会,分别以澳门开埠480周年纪念与澳门城市进程、城市治理与前沿比较研究、澳门城市治理研究三个议题展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蔡瀛副厅长,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杨允中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白玉琪副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系吴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系主任郑华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朱蓉教授,澳门基金会研究所副所长杨道匡教授,澳门经济建设协进会王凌冰副理事长,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助理所长宋雅楠副教授,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学术总监林广志博士,澳门城市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邱晓华教授、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嘉曾教授等学者先后发言。
教育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中葡楼花园
学院广邀海峡两岸教育界大师为教授,如:黄富顺、胡梦鲸、吴连赏、王政彦、杜文才、吴明烈、柳贤、陈丽、张铁道、张伟远、程建钢、石伟平、顾小清、梁文慧和李昕教授等,呈现巨擘辉映、名师汇集的盛况,确保教育学院教学高质量的同时,确立了教育学院在澳门教育界至邻近地区的学术优势地位;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教育学院亦经常举办海峡两岸间的学术文化交流访问活动,亦积极规划国际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及研究生论坛,同时亦承办研究生论坛与协办中国院长高级研修班等系列活动。
众多著名学者齐聚一堂,分享讨论教育新知,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质量及国际视野,为高等教育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势学科
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澳门城市大学旅游休闲管理学科进入全球前20%,位列全球第54名。
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旅游业管理专业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课程,为澳门唯一均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WTO)TedQual优质教育素质认证的特色课程。
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课程,获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认证、澳洲管理会计师公会(ICMA)认证。
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课程,获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等支持。
澳门城市大学金融学院资深财务策划顾问专业课程,获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协会
成立于2011年3月,现有20个属下社团,是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注册的独立法人的学生组织,非牟利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下设会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始终致力于保障学生的权益,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术氛围,完善学生会自身建设,对外宣传澳门城市大学精神,架起学生与校方及社会各界之间的桥梁。学生会在未来工作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谋福祉,做好学生与学校闲的桥梁角色,铭记明德、博学、尚行的校训,树立为全校同学全心全意服务的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配合学校积极融入湾区的发展大局。积极与澳门其他高校的学生会交流学习,为推动澳门高校学生文化的正向发展做出贡献。
学生会每年均会举办及协办大量多元化文娱活动,使同学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鼓励并积极支持学术活动,与海峡两岸高等院校之学生社团积极交流,提高学习生活品质;除此之外,还会与澳门其他不同社团合作举办活动,共同为澳门教育环境发展添姿添彩。
研究生会
成立于2014年5月,是以服务硕博研究生为根本目的之非营利性学生组织。本着“慎思务实、笃学求真、格物致知、广听尚行”之精神,代表澳门城市大学全体研究生的权益和意见。成立的宗旨是为学生争取权益、谋求福利、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发挥研究生与校方之间沟通桥梁角色。并致力于丰富研究生校园生活,搭建学生学术研究平台及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
校园大使团队
成立于2016年3月,首期成员在经过多轮面试以及为期一周的综合培训之后正式开始工作。校园大使成立一年半以来,共承担近百次活动的主持、礼仪、公关与接待任务,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类志愿或义务活动。
校园记者站
校园记者站是校园资讯采编的重要平台,服务大学宣传,展示校园风采,隶属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办公室,并在校长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活动。校园记者站拥有专业的新闻采编、摄影摄像、中英互译、视频剪辑、直播及新媒体运营团队,承担过逾200项各类活动的采访、报道、录制或现场直播任务。
校园记者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掘并传播校园内值得关注的活动及热点资讯,同时关注学生参与校外活动,使校园新闻多元化。产生之新闻作品将主要透过新媒体渠道发布,辅以适当的传统媒体,从而使校内师生及社会公众深入了解城大、关注城大,感受城大校园文化。
校义工队
成立于2016年,成立短短三年来曾组织拜访澳门爱护动物协会、参观捐血中心并体验、成人急救培训、探访独居长者、探访长者活动中心、赴湖南湘西义教扶贫、“敬老爱幼,携手做到”缤纷嘉年华等活动,取得十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极大地锻炼了全体队员。
学生事务处周聘秋处长及义工队队长邹辰宠老师带领60名队员,前往湖南省永顺县润雅乡九年制学校进行义教及走访慰问周边贫困家庭。在出发前,义工队举行了为期一周的校园义卖活动,并将通过义卖所筹得的澳门币5673.5元、港币855.4元、人民币205.7元,全部捐赠于当地小学教师的补助津贴及贫困学生家庭的慰问津贴,为义工队此次爱心之行增添力量。
校辩论队
成立于2011年,下设广东话队、普通话队、英语队和演讲队,以及教练组、顾问组和赛事组委会。最好成绩位列全国八强、港澳季军、澳门冠军,保持三项澳门地区普通话辩论记录。澳城辩论队连续七年承办的「濠江杯」华语辩论暨演讲比赛,已成为本澳地区规模最大的辩论赛事之一。
体育校队
澳门城市大学设有校篮球队、羽毛球队、排球队、足球队、剑击队和龙舟队等体育校队,与学生会对应社团共同运营,代表大学对外参与各类赛事并斩获众多奖项。
剑击队,成立于2011年,下设花剑队,重剑队,佩剑队,以及教练团。团队多次获得各类赛事团体与个人奖项,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击剑比赛中获得女子佩剑团体第三名,2017年5月参加粤港澳击剑公开赛更是获得了团体第一名的成绩,同时积极参与澳门本地的击剑活动,为澳门地区的剑击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篮球队,成立于2011年,是为了发扬篮球运动之精神、提倡校内运动之风气、尊重个人兴趣发展并启发个人能力。近年澳门开始推广篮球运动,坊间的比赛也开始增多,为因应澳门趋势也增加大学生运动的机会,因此创此社,目的在于推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一起运动。
龙舟队,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推广中国龙舟体育文化,为学生提供与海内外来自各地区运动员交际互动的机会,协助学生锻鍊身体,培养优秀的运动人才,打造团结的高水平运动队伍。曾代表学校获得包括2016年澳门国际龙舟赛大学生公开组200m冠军、2016年城市杯国际龙舟锦标赛大学生男女混合组总积分亚军、2017年世界名校龙舟大赛获得男子组2000米环绕赛季军等殊荣。
排球队,成立于2014年12月,秉承着让更多同学爱上排球这项运动的美好愿望,让所有热爱排球的年轻人通过日常排球娱乐和校内外各种排球比赛找到属于排球的那一份快乐和自豪。2017年在全澳赛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羽毛球队,成立于2011年,球社以丰富校园文化,充实大学生活为目的,为喜欢羽毛球运动的同学提供一个切磋球艺的平台、交流心得的空间,从而让更多的人热爱体育,热爱羽毛球。球社有一年一届的“新生杯”羽毛球比赛。并从比赛中选拔进入球队的队员。球队的活动方式是以学习、训练及比赛为主,增强整个球队的水准并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希望有更多羽毛球爱好者加入进来。
现任领导
校监、校董会主席 | 陈明金 |
---|---|
校长 | 刘骏 |
副校长 | 周万雷 、叶桂平 |
协理副校长 | 苏锦雄、陈俊拔、朱德林 |
历任校长
职务 | 姓名 |
---|---|
第一任校长 | 薛寿生博士(前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院长) |
第二任校长 | 庄善裕教授(前华侨大学校长) |
第三任校长 | 颜泽贤教授(前华南师范大学校长) |
第四任校长 | 彭树成院士(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协理副校长)。 |
第五任校长 | 张曙光教授(前美国马里兰大学常务副校长、澳门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 |
第六任校长 | 刘骏教授(前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副校长、美国佐治亚大学副校长、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助理校长) |
澳门城市大学地址位于澳门凼仔徐日升寅公马路,拥有氹仔、金龙、保怡三个校区 。
氹仔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位于澳门凼仔徐日升寅公马路,占地约四万多平方米,共有九幢建筑物,其中包括大丰楼、行政楼、王宽诚楼、中葡楼、何鸿燊楼、蔡继有楼、何贤会议中心、文化中心及教职员宿舍第一座。校园内更设有户外花园、空中花园、圆书馆、健身室餐厅及服务中心 。
氹仔校区
金龙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金龙校区位于澳门冼星海大马路金龙中心四楼及五楼,占地约四千多平方米,校区内设有课室、电脑室及研究生图书资讯服务中心 。
金龙校区
保怡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保怡校区位于澳门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保怡中心三楼,占地约二千多平方米,校区内设有课室、电脑室及研究生图书资讯服务中心 。
保怡校区
校园地图
澳门城市大学创校之初,黄景强、胡百熙、吴毓璘三位创办人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创办了澳门城市大学前身东亚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历代领导者,更是在校园建设等多方面倾尽心力,突破重重困难。
2015年,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澳门城市大学搬回前身东亚大学校址办学。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校园地图
校园景观
行政楼(A)
于1998年11月落成,由葡国建筑师José Diogo及本地著名建筑师谭志炜设计,位于校园入口,为城市大学的标志建筑物。行政楼天台花园可以欣赏到珠江十字门水道夕阳美景。
何贤会议中心(H)
于1985年12月落成,由澳门著名建筑师及香港著名建筑师刘秀成设计,楼高六层,内设办公室、课室、会议厅及演讲厅等。
文化中心(C)
于1985年落成,由澳门著名建筑师陈炳华设计,楼高五层,内设剧院、展览厅、平台、课室及实验室。剧院可容纳701人,拥有先进灯光设备及音响系统,可作各种文化表演活动之用。
何鸿燊楼(S)
分为公共课程教室区和学生活动区,内设多功能教室、学生活动区、健身房等。
中葡楼(L)
于1997年9月落成,由葡萄牙建筑师Manuel Vicente设计,楼高七层,内设办公室、语言实验室、课室、演讲厅、计算机室、平台花园及停车场。座落于大丰楼及中葡楼的平台花园获得2002年Belgrade Architecture salon设计奖。
王宽诚楼(W)
于1982年9月落成,由澳门著名建筑师陈炳华及香港建筑师刘秀成设计,楼高八层,依山而建,内设课室、沙盘工作室、多功能设计室、心理实验室等。部分课室更可饱览对岸澳门半岛美景。
蔡继有楼(N)
于1990年9月落成,由澳门著名建筑师陈炳华及香港建筑师刘秀成设计,楼高八层,设有课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及办公室。
大丰楼(T)
于1981年落成,为大学最早期建筑物之一,由建筑师刘秀成设计,楼高六层,内设课室、计算机室以及一个供学生休憩的花园。
图书馆(H)
图书馆以文化创意与温馨舒适为设计概念,馆舍设计外观以落地玻璃为主,令充足的自然光线可以透进馆内,与户外植栽结合,塑造休闲氛围,成为一个自然的、绿意的、具有人文气息和城市文化的优美空间;图书馆室内使用中空设计,透过不同的主题文献与书架、家具营造不同气质的空间环境,内设阅览学习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互动交流空间等。
教职工宿舍楼(B1)
校园校内宿舍,设有各种方便宿生的设施如温习室、便利店、洗衣店等等。
中葡楼花园(LG)
由葡萄牙著名建筑师Manuel Vicente设计,2002年获得欧洲贝尔格莱德建筑奖。
大丰楼花园(TG)、龟池
由葡萄牙著名建筑师Manuel Vicente设计,2002年获得欧洲贝尔格莱德建筑奖。
九龙壁
于1985年10月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赠予东亚大学,为澳门地标之一。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鸟瞰图
澳门城市大学金龙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金龙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金龙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金龙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金龙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保怡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保怡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保怡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保怡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保怡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保怡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
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
2023年4月,澳门城市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揭幕。
澳城大篮球场
澳城大健身房

澳门城市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澳门城市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澳门城市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澳门城市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上一篇 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