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藻如 编辑
郑藻如(1824-1894年),字志翔,号豫轩,又名玉轩。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濠头乡濠头村人,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
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第30名乡试举人,1854年组织东乡总局团练,因支援清兵镇压红巾军卢灵飞、黄福等人起义立有军功,获授内阁中书衔。并得曾国藩、李鸿章赏识,罗致为幕僚,办理洋务、外交等事务。官累升内阁侍读学士、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并获赐赏花翎二品 。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被李鸿章聘到上海任江南机械制造局帮办,总理局务,督造枪炮、弹药、机器、轮船和船坞。清代光绪四年(1878年)任天津津海关道。
光绪七年(1881年)以三品官衔大臣出使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三国。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停止华工入美20年的排华法案,郑向美国总统提出抗议,要求否决这一议案。郑出使美、西、秘三国共四年,至1886年因患病请辞回国,归里养病,息影家园。1890年,孙中山以郑“一邑物望所归,闻于乡间,无善不举”,曾致书向他提出兴农桑,禁鸦片、办教育等三项建议。此建议后来以《致郑藻如书》为题收入《孙中山全集》为第一篇。
本名:郑藻如
字:志翔
号:豫轩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广东广州府香山县濠头乡濠头村
出生日期:1824年
逝世日期:1894年
主要成就:光绪七年(1881年)出使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三国。
郑藻如
1885年9月,美国怀俄明州的石泉镇矿区发生暴力驱逐华人事件,郑立即查清华工被杀害28人、受伤15人,损失财物14.7万美元,并正式照会美政府要求偿命、惩凶、赔款,结果美政府不得不照数赔偿。
1884年,秘鲁有华工约20万人,大多数受雇于大田庄,或从事修建铁路、掘挖鸟粪等苦工,其每日工作时间长、工资少、饮食居住条件恶劣,饱受虐待,郑得悉后与秘鲁官方交涉改善,并在首都利马集款创办“通惠局”;又在夏威夷创建中华会馆,以及解决华工与家人通信寄款、互相保护、排除纠纷等问题。
累升内阁侍读学士、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并获赐赏花翎二品。郑出使美、西、秘三国共四年,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因病请辞,离美归国,回故里定居,直至终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