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壤赵氏 编辑
丰壤赵氏(朝鲜语:풍양 조씨)是朝鲜王朝名门家族。在高丽王朝曾经风光一时。朝鲜王朝前期,丰壤赵氏一度没落,但到了后期,又很快强盛了起来。
丰壤赵氏是朝鲜民族的一个姓氏,本贯丰壤(今韩国京畿道南杨州市真干邑思陵里一带)。
始祖赵孟(朝鲜语:조맹,831年~?),原名岩(바우,吏读破回),是高丽建国的功臣。
丰壤赵氏始祖赵孟之墓
高丽开国功臣门下侍中赵孟之墓
丰壤赵氏
确立地位(1839年)
丰壤赵氏
丰壤赵氏政治势道奠基人赵万永
赵万永上台后,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以金祖根、金左根为首的安东金氏。当时朝鲜国内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广大商人迫切希望开国,天主教传播也逐渐广泛起来。安东金氏由于镇压不力导致影响力衰退。丰壤赵氏抓住了这个机会,发动了一次全国性的排外行动。1839年,赵万永发动了已亥邪狱,大肆捕杀天主教徒,并趁机打压安东金氏和开放派(主要是潘南朴氏)的势力。赵万永、赵寅永兄弟确立了丰壤赵氏势道政治的地位。
中期(1845年——1866年)
宪宗时期的领议政赵寅永
丰壤赵氏虽然被大院君逼退,但始终没有忘记复辟。神贞王妃重用他的两位侄子赵成夏和赵宁夏,试图让他们逐步取得政军大权,与大院君的势道政治对抗。
赵成夏,1845(道光26年,宪宗11年)—1881(光绪8年,高宗18年)。字舜昭,号小荷。赵秉龟养子。
赵宁夏,1845(道光26年,宪宗11年)—1884(光绪11年,高宗21年)。字箕三,号惠人。赵秉夔养子。
1875年再次倒台
赵成夏和赵宁夏秘密联合了骊兴闵氏的闵升镐和闵谦镐兄弟,和安东金氏金左根的养子金炳冀等人,策划了一系列打压大院君的事件,但大都以失败告终。然而,大院君过分的铁腕政策,迫使贵族与士大夫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赵氏兄弟终于拥立了闵妃,在1873年发动了癸酉政变,逼退了大院君的势力。大院君倒台后,神贞王后再次以国王义母的身份控制了朝政。赵宁夏也控制了兵权。但曾经帮助过赵氏的骊兴闵氏却受到了排挤。这加深了闵赵两家的矛盾。
1875年,闵升镐被大院君过去的部下炸死。神贞王后为了彻底打垮大院君的势力,派赵宁夏向大院君及其过去的从属打压。同时,为了不让明成皇后的儿子册封为世子,神贞王妃企图借助清朝的力量。这些举动反而迫使骊兴闵氏和大院君合作。在这两派的努力下,明成皇后的儿子成功被册封为世子,丰壤赵氏的势道政治再次倒台。
瓦解(1882—1884)
赵成夏死后,丰壤赵氏集团趋向灭亡。然而,1882年,朝鲜发生了“壬午军乱”,大院君重掌朝政,明成皇后流亡宫外,日本军队企图侵略朝鲜。神贞王后派金允植等人联络清朝出兵对抗日本。清军进入朝鲜后,不但压制了日军,而且还俘虏了大院君,帮助丰壤赵氏复辟。赵宁夏控制了兵权,与骊兴闵氏的闵台镐联手,并扶植安东金氏的金炳国为傀儡领议政,把持了朝鲜的军政大权。
1884年,朝鲜爆发“甲申政变”。安东金氏年轻一代的金玉均领导开化党反对清朝干涉朝鲜内政,并大肆屠杀亲清派官员。闵台镐和赵宁夏都惨遭屠杀。神贞王后虽然联合清军将领袁世凯平定了叛乱,但丰壤赵氏的势力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年后,大院君归国,丰壤赵氏的势道政治终于瓦解了。1890年,神贞王后以八十三岁的高寿辞世,丰壤赵氏失去了最后一根顶梁柱,几近灭亡。然而,人才凋零的丰壤赵氏却也出了一些民族独立英雄。比如赵琬九参与了上海临时政府的建设,赵东爽在国内领导义军反对日本的殖民政策,都给韩国人民留下了光辉的印象。
殿直公赵之蔺系
护军公赵思忠派
淮阳公赵慎派
锦州公赵衽派
平章事公赵臣赫系
平章事公赵臣赫系
上将军公赵宝系
上将军公赵宝派
此派原为以朝鲜世宗时的文臣、上将军公派第8世孙赵注为始祖的康津赵氏,朝鲜英祖时发现其族谱上的始祖实为赵孟之后孙,于是还本归为丰壤赵氏。
赵曮(朝鲜后期的文臣,韩国最先栽培甘薯的人)、赵南起、赵南哲、赵治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