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抗日根据地 编辑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浙东抗日根据地浙东抗日根据地

浙东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位于浙江东部杭州湾两岸,沪杭甬(宁波)之间,东临东海,南达东阳、宁波公路一线,西跨浙赣路金萧线两侧,北达黄浦江东岸。1941年,中共苏南区党委指示浦东工委组织力量向浙东敌后发展。1942年夏,在三北地区成立了中共浙东区党委,谭启龙任书记。同时成立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何克希任司令员,谭启龙兼政委。至1943年夏,正式创立了浙东抗日根据地。至1944年,先后建立了三北、四明、会稽、浦东4个行政区14个县政权。

历史背景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皖南事变后由浦东南进的抗日武装、浙东地方党以及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派来的一大批干部,经过艰苦奋斗,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包括四明、会稽、三北

1945年6月,浙东游击纵队歼灭伪军田岫山部。7月击溃国民党顽军10个团对四明山根据地的包围。讨田战役和浙东第三次反顽作战的胜利,使三北、四明、金萧这三块根据地基本上联成一片。8月15日,浙东游击纵队开始对盘踞在浙东的日、伪军发起大反攻。不到半个月,浙东游击纵队在广大民兵配合下,除几个主要城市外,基本上消灭了继续顽抗的日、伪军,使浙东抗日根据地得到很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新四军浙东纵队从建立到抗战胜利的几年中,经历大小战斗643次,攻克大小据点110个,毙伤俘日、伪军官兵9000余人。1945年9月20日,华中局转发中共中央电示,命令浙东、浙西部队及地方党政干部全部撤离浙东。从9月30日起,浙东党政军1.5万余人先后渡杭州湾撤离浙东,浙东区党委随军北撤前留下少数干部坚持斗争。

下一篇 浙西抗日根据地

上一篇 瓯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