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编辑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小三峡之温塘峡西岸,距重庆市中心35公里,海拔200米—952.5米。
保护区内植物资源丰富,部分植物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植物繁多,据调查,缙云山保护区现有植物246科、992属、1966种,其中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珙桐、银杉、红豆杉、桫椤等51种,有缙云四照花、缙云槭、北碚榕等模式植物38种;有动物1071种,其中国家级保护珍稀动物草鸮、红腹锦鸡、雕鸮等13种。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植物种基因库,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是开展森林科考研究、生态教学实习及环境保护教育等活动的基地。
缙云山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的缙云寺庙,有晚唐石照壁、宋代牌坊、清代那伽窟等古代石刻,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太虚大师创建的“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遗址和原中共南方局夏季办公旧址,有重建的白云观、绍龙观道教文化园区,有黛湖、狮子峰、香炉峰、佛光岩、舍身岩、白云竹海等自然景观。
2015年12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重庆缙云山风景名胜区纳入濒危名单,并给予黄牌警告;住建部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重点督办。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重庆北碚缙云山兽类及鸟类重要栖息地入选。
中文名: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镇缙云山麓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年 09:00-16:00
景点级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占地面积:7600 公顷
设立时间:2001年
保护对象:黄喉貂、豹猫、毛冠鹿、红腹锦鸡等
1951年,在缙云山成立了北碚防护林站,1954年改称重庆市缙云山风景管理所,隶属重庆市建设局。
1953年拟建缙云山气象哨,1981年3月正式建立并开始观测缙云山气象。
1954年,中共西南局在缙云山修建干部休养所,共建房48栋,总建筑面积8860平方米。1979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服务局接管,1983年改称“重庆市人民政府缙云山招待所”。
1961年8月,缙云山农场职工在蕉叶湾烧芋头引起森林火灾,烧毁森林100余亩,缙云山风景管理所在302部队支持下,当年秋季即恢复造林,火灾后该地取名“火烧山”。
1973年5月31日,四川省重庆市革命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加强缙云山风景林区的保护管理,坚决制止破坏风景林木的通告》。
1979年4月,渝发
植物园重庆市植物园成立于1985年,建在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重庆市植物园与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主要任务是保护、繁殖、研究本地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广泛收集国内外亚热带木本植物资源,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建成科学内涵高、园林外貌美、科普性强、具有鲜明特征的森林植物园。
缙云胜境
缙云山从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夕照峰9峰横亘,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景区有佛光岩、相思岩、舍身崖、黛湖、白云竹海等众多优美的自然景观。缙云山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有缙云寺、温泉寺、白云观、绍龙观、复兴寺、石华寺等8大古刹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胜古迹。有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1932年)遗址和狮子峰寨、青龙寨等古寨遗迹;还是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有50年代中共西南局领导夏季办公旧址(贺龙院和小平旧居)等;现新建有白云观、绍龙观等道教文化园区和景点。景区每年举办缙云登山节和“缙云论剑”武林大会。
狮子峰
海拔864米,由下仰望,其状似雄狮俯卧峻岭,狮子峰上又有一头铜狮子,故名狮子峰。于峰顶“太虚台”极目远眺,蜿蜒如带的嘉陵江和风光秀丽的北碚城可尽收眼底。
香炉峰
海拔854米,与狮子峰相对峙,峰旁一石柱高约20米,形似香炉。峰上建有高达41米的观景楼。
小平旧居
位于杉木园东南角,距贺龙院300余米,为2幢一楼一底小楼,前面的是原中共西南局办公处,后面是小平同志任中共西南局书记时旧居。
贺龙院
原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元帅办公楼,为一楼一底,中西合璧式建筑,掩映于苍松绿树丛中。楼前塑有贺龙元帅半身戎装石雕像。
洛阳桥
在缙云寺山门前,有一座小石拱桥,横跨溪涧,不知创建于何时。相传冯状元常到桥上迎着朝阳洛诵诗文,故名洛阳桥。现存的洛阳桥,系1953年修公路时改建的。桥宽4米,掩映在碧绿的丛林之中,秀丽静谧,常为游人驻足之处。
八角井
在缙云寺西北100余米处,石地凿成,深10余米,池水澄碧,常年不涸。井上石栏系1953年用青石砌成八角形。传说当年冯状元在此读书时,常到池中洗墨,故称“洗墨池”。1990年周云泉所题“八角井”石碑,现立于井旁。
黛 湖
在绍龙观后,九龙寨下的公路边,水清澈碧绿如黛。1930年,江津白屋诗人吴芳吉便取名“黛湖”。1935年,书法家欧阳渐书题“黛湖”。1934年,北泉公园经理邓少琴等组织北泉黛湖水利协会,向四川省水利委员会贷款法币120万,修筑堤坝蓄水,并立有“黛湖”石碑。1955年,重新修筑黛湖堤坝。现黛湖蓄水面积近30亩,湖中有鼓藻类植物20属140余种,是淡水藻类植物的重要保护基地。系垂钓、荡舟的极好场所。1997年,庆银集团公司开发黛湖,建立“度假村”,后社会反映强烈,市政府出面制止。
龙 塘
在缙云寺西面八角池附近,为平地下陷深塘,宽30米,深30米,上小下大,呈圆形。周围竹树茂盛,塘底植被葱茏,有潺潺流水,常年不断。当地农民曾用绳索下底探险采药。
海螺洞
海螺洞位于聚云峰右侧山垭岩石上。洞口径1.8米,深3米左右,洞形似海螺,当山风吹入,洞穴呼呼有声,故称海螺洞。后有好心人,将洞中凸石打掉,破坏了自然形成的空气振动发音的条件,螺声至此就消失了,现徒留其洞。上方所凿“海螺洞”系1998年西南师大邓福林先生所书,工匠赵忠益所刻。
交通线路
公共汽车线路:解放碑、南坪、杨家坪均有公共汽车到北碚,到北碚后在地下商场车站换乘至缙云山的旅游专线客车,发车班时间为8:30,9:30,10:30,11:30,13:30,13:30,14:30,15:30,16:30,17:30,返程车在缙云山大门乘坐
自驾车线路:1、渝合高速路缙云山出口下高速公路,15分钟即到。2、到沙坪坝经杨公桥、双碑、井口到北碚,沿国道212经文星湾大桥向合川方向到三花石上山。
缙云山风景区包括缙云山、北温泉、钓鱼城及嘉陵江"小三峡"等景区。缙云山集雄、奇、险、幽于一身,横亘40多公里,因山上云雾多带红色而得名,上有9峰7寺。9峰中以狮子峰最为壮观,峰高864米,有莲云石阶可通极顶。于峰顶远眺,夜观北碚灯火,朝观大江日出,无限风光尽在一览中。观日出如遇云海,偶有"佛光"出现。有"黛湖"镶嵌在崇山峻岭中,构成"山如碧玉水如镜,云在青天月在松"的美景。7寺中以缙云寺保存最为完好,寺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中有宋、明石刻珍贵文物。山中林海苍莽,古木参天,藏有数百年的古银杏、古桂花树,有胸径1.32米的红豆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北温泉风景区
上一篇 重庆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