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大学 编辑
芝加哥大学(英文: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UChicago、“芝大”)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于1890年创办,坐落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属于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成员,入选英国政府“高潜力人才签证计划”。
芝加哥大学于1890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办,素以盛产诺贝尔奖得主而闻名,约4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芝大相关。截止至2020年10月,芝加哥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100位诺贝尔奖得主、10位菲尔兹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及25位普利策奖得主曾在芝大工作或学习。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崔琦均在芝加哥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曾长期在芝大法学院教授宪法(1992-2004年)。
2021-2022年度,芝加哥大学位列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第6、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0、QS世界大学排名第10、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15。
中文名:芝加哥大学
外文名: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简称:芝大(UChicago)
所在地:美国芝加哥
创办时间:1890年
创办人:约翰·洛克菲勒
办学性质:私立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学校特色:美国大学协会成员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成员
现任领导:保罗·阿利维萨托斯(校长)
院系设置:学院部、医学院、法学院、布斯商学院、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等
校训:益智厚生(Crescat scientia; vita excolatur)
地址:5801 S Ellis Ave, Chicago, IL 60637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
主要奖项:100位诺贝尔奖、10位菲尔兹奖、4位图灵奖25位普利策奖得主5枚奥运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
知名校友:爱德文·哈勃、莫里斯·希勒曼、卡尔·萨根、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布坎南、詹姆斯·沃森、吴有训、叶企孙、杨振宁、李政道、崔琦
知名教师:恩利克·费米、阿瑟·康普顿、陈省身、米尔顿·弗里德曼、哈耶克、乔治·斯蒂格勒、约翰·杜威、贝拉克·奥巴马、爱德华·泰勒
吉祥物:凤凰菲尔(Phil, the Phoenix)
占地面积:217英亩(约87.8公顷,1317亩)
本科生数:6,286人(2018年秋季)
研究生数:10,159人(2018年秋季)
创立时期
约翰·洛克菲勒
芝加哥大学还未完全成形,哈珀便为该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师和学生选拔标准。他希望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一所可以和东部的哈佛和耶鲁媲美的大学”,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无情的引进有才能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中去”。为筹办芝加哥大学,哈珀发挥了他强大的鼓动力,说服了8位在任的大学校长和近20名的系主任辞职来芝加哥执教,这在教育史上是空前的,比如,他去当时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中心克拉克大学访问,离开的时候“挖”走了三分之二的教师和一半的研究生。
洛克菲勒礼堂
威廉·哈珀
在芝加哥大学任校长的14年间,哈珀被称为“芝加哥的匆忙的年轻人”。尽管行政事务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哈珀依然腾出时间教课和写作——他认为行政人员不能独立于授课之外,所以在兼任校长与系主任的情况下,仍然给自己排了全职教师的课。威廉·哈珀于1906年死于癌症,年仅49岁,却留下了一所伟大的大学,成为其他大学公开或私下效仿的对象,被称为“教师们的教师”。 历史学教授弗雷德里克·卢道夫(英文:Frederick Rudolph)曾在1962年的著作《美国大学史》(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中写道:“芝加哥大学的创立对美国高等教育整体风貌的塑造是那个年代任何其他事件都无法企及的,它的创立是美国历史上代表时代精神的事件之一。”
崛起时期
芝加哥大学风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芝大在曼哈顿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时期,大批物理学家聚集芝大,奠定了该校在自然科学界的地位。
“芝加哥一号堆”研究组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反战运动以及女权主义的兴起,芝大校园内的学生运动进入高潮。1962年,学生占领校长办公室以抗议学校租赁政策。1969年,为抗议学校开除左翼作家马琳·迪克森,400名学生占领行政大楼达两周之久。
21世纪
著名的布斯商学院
2015年,由奥巴马基金会等牵头、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及夫人批准,确定“奥巴马总统图书馆(Obama Presidential Library)”落户于奥巴马曾长期执教的芝加哥大学。
2015年11月1日上午,“首届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中国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举办。期间,芝加哥大学校友、华瑞世纪集团董事长陈立光先生向芝加哥大学捐款200万美元,成立“芝加哥大学陈立光奖学基金”。2018年,陈立光校友再次向芝加哥大学捐款1000万美元,设立奖学金用以支持中国留学生。
办学理念
芝加哥大学
师资力量
截止2015年,芝加哥大学建校125年,全职教师2205人,芝加哥大学教师和学生比例保持在1:6以内。
人才培养
截止2018年,芝加哥大学本科生6286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159人,全球校友约182,000人,芝加哥大学本科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在全美名列前茅,有15%~20%的本科生通过深造获得了博士学位。芝大第一任校长哈珀首创了季制学期并沿用至今,一学年分为四季,全年无休的课程制度让学生可以自由的安排学术计划,每分每秒都不被浪费。夏季(六月至八月),秋季(九月至十二月),冬季(一月至三月),春季(四月至六月)。学年通常在九月下旬开始,并在六月月中旬结束。学校在每个季度结束后均组织一次毕业典礼。
自哈钦斯任校长以来,学校便以实现通识教育为目标,采取核心基础与专业课程分离的政策。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freshman),在大一大二时必须修毕校方所指定的所有核心课程学分。在2012-2013年,芝大的核心课程每门课堂仅限17名学生,由一名全职教授(而非助教)授课。譬如在2009~2010学年,芝大要求本科生修满15门核心课程,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通过游泳测试,以及最多三门体育课(根据入学情况)。在修完指定的核心课程学分后,学生在大三大四可以依自己的兴趣与期望,专攻校方所提供的五大系,50个主修专业和28个辅修专业,而学生在日后所获得的校方文凭认定,就是根据他们在大学后两年所专攻的专业领域。芝大的本科课程以苛刻的标准、繁重的学业压力而著称,但芝大也正因此才提供了能令人信服和终身受益的学习经历。而录取方面,芝加哥大学是美国入学竞争最激烈的大学之一,2015年公布的本科录取率为7.6%。
院系设置
洛克菲勒纪念馆
(1)本科学院部
芝加哥大学本科学院(Undergraduate College)提供50个主修专业和28个辅修专业的理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学制四年,大致分为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交叉学科五个方向。
(2)学术型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s)分为四个学部,2014年秋季学期共有3468名研究生(博士及硕士) :
(2.1)数理学部(Physical Sciences Division),1024名研究生(2014年秋)
天文与天体物理系
化学系
计算机科学系
地球物理系
数学系
物理系
统计系
生物物理动力学研究所
计算研究所
恩里科·费米研究所(Enrico Fermi Institute,高能物理与天体物理)
詹姆斯·弗兰克研究所(James Franck Institute,材料科学与工程)
史蒂文诺维奇金融数学中心
(2.2)生物学部(Biological Sciences Division),461名研究生(2014年秋)
(2.3)人文学部(Humanities Division),819名研究生(2014年秋)
弗兰克人文科学研究所
(2.4)社会科学部(Social Sciences Division),1164名研究生(2014年秋)
人类学系
人类比较发展学系
历史系
经济系
政治科学系
心理系
社会思想系
社会学系
(3)职业型研究生院
芝加哥大学拥有七所职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s):
法学院(Law School)
布斯商学院(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普利兹克医学院(Pritzker School of Medicine)
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Harris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Studies)
神学院(Divinity School)
社会服务管理学院(School of Soci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SSA)
格雷厄姆职业学院(Graham School of Continuing Liberal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3.1)法学院
法学院自习室
芝大法学院对于社会科学在法学中的运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以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而著称。在法学院任教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美国联邦第七巡回法院理查德·A·波斯纳法官、弗兰克H.伊斯特布鲁克(Frank H. Easterbrook)法官、丹尼尔R.费舍(Daniel R. Fischel)教授等都是法律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而法律经济学领域的奠基人、《法律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的创刊人亚伦·戴雷科特亦是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重要人物之一。 此外,多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司法部长曾毕业或执教于芝大法学院。 第44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从1992年到2004年也在此担任宪法讲师。
美国大学多使用4.0分制或字母分级制,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多数美国法学院均出现分数逐渐膨胀甚至取消评分等级的趋势。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因为长期使用一套独有的155~186钟形曲线评分系统而著称。该系统的目的是严格控制评分,避免分数膨胀,保证分数的客观价值。
(3.2)布斯商学院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创建于1898年,是美国最知名的商学院之一,也是首个授予博士学位和开设EMBA课程的商学院、首个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商学院。 2008年11月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正式将学院改名为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此次更名是为了纪念“有效市场假说”创立者尤金·法玛(Eugene F. Fama)的弟子、芝大商学院校友大卫·布斯(David Booth)于2008年11月6日捐赠3亿美元。
布斯商学院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领先采用学系式方法进行商业研究,其方法已经获得其他商学院所效仿。商学院学术独立、教学方法强调理论基础,和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形成鲜明比较,各成一派。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拥有国际知名的教学人员,并且在多项领域拥有一流实力,包括金融、策略、国际商业、企业领导、整体管理、经济、会计、市场行销及其创新的EMBA课程——此课程的校园分设于新加坡、伦敦与芝加哥,参加该课程的学员将在所有三个校园上课。
坐落在新加坡的亚洲校园创办于2000年9月,位于陈旭年宅第(House of Tan Yeok Nee),这是一座经过保留翻新的历史建筑物,建造于1885年,拥有各种先进设施,而布斯商学院计划从2014年起在香港开设EMBA课程。
(3.3)普利兹克医学院
芝加哥大学医学院于1927年成立,是芝加哥大学生物科学系的医学博士授予单位,为纪念芝加哥普利兹克家族(凯悦酒店集团的创始人)的慈善捐助而于1968年改名为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医学院(Pritzker School of Medicine)。 1989年,著名肝胆外科学家Christoph Broelsch在芝大医学院成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活体肝脏移植手术。
普利兹克医学院在US NEWS 2018~2019年度全美最佳医学院排行榜中位列第16名。该学院因艾滋病研究、妇女健康和初级护理方面的学术成就而著称。医学院20%的研究生同时辅修大学的其它专业课程,并可获得由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社会服务管理学院、法学院等联合颁发的学位。普利兹克医学院至今已有12位校友、教授以及研究人员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4)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
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在US NEWS 2018~2019年度全美最佳公共政策学院中位列第3名。 该学院在经济公共政策、卫生公共政策以及国际关系政策中享誉盛名,教员中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学者与包括小布什期间财政部长和奥巴马期间资深顾问在内的若干美国前高级官员。
(3.5)神学院
芝加哥大学神学院是芝加哥大学的一所职业学院,致力于培养各宗教方面的牧师和学术人才,在浸礼会教友派的主办下成立。芝加哥神学院培养着大部分在美国高等院校学习宗教并有着指定终身职位的学员。
(3.6)社会服务管理学院
社会服务管理学院(SSA)是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工作学院。SSA由部长和社会工作教育家Graham Taylor于1903年创建,作为慈善和社会工作实践培训的社会科学中心。SSA为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社会科学基础。该校既有硕士学位课程,也有博士学位课程。硕士课程为期两年,可以全日制或兼读制。
(3.7)格雷厄姆学院
自1890年芝加哥大学成立以来,芝加哥大学格雷厄姆学院一直是其终生学习的中心。 格雷厄姆学院致力于以更创新的方式,为更广泛的学习者策划和传播大学的丰富内容,帮助大学在公民层面、全球层面,以及在教学和学习方面的最新发展。
(4)附属学校
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U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s)由曾任芝大教授的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于1896一手创办用于美国教育实验学校,是芝大所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私立学校。 学校提供从幼儿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12个年级的课程教育,很多美国名人均毕业于该校。此外,芝大名下还有四所公立的特许学校以及为残疾儿童开设的海德公园日校。
社会评价
总体排名
最新年份 | 排名名称 | 大学排名 |
---|---|---|
2023-2024 |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 | 世界第11 |
2021-2022年 | 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 (US News Best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美国第6 |
2021-2022年 |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s) | 世界第15 |
2021-2022年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世界第10 |
2021-2022年 | QS世界大学排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世界第10 |
2021-2022年 |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 世界第10 |
2020-2021年 |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s) | 世界第15 |
2020-2021年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世界第10 |
2020-2021年 | QS世界大学排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世界第9 |
2020-2021年 |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 世界第10 |
此外,2019-20年,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芝加哥大学位列世界第10。 而根据《自然》杂志发布的2016年度自然指数显示,芝加哥大学2016年全年自然指数位居美国高校第24位。 2017年8月,《福布斯》公布2017年美国大学排行榜,芝加哥大学排名第16位;2019-20年,福布斯美国大学排行榜,芝加哥大学位列第16名。 2019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排名第9,2020排名第10。
学科排名
芝加哥大学的人类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物理学、数学、统计学、社会学、神学等学科在美国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其中经济学、社会学、数学、和物理学是芝大的特色学科。以下是各个学科的排名情况。
(1)2018-19年度US News全美主要研究生院(Best Graduate Schools)排名:
自然科学 | 全美排名 | 人文社科 | 全美排名 |
数学 | 6 | 经济学 | 7 |
统计学 | 6 | 历史学 | 6 |
物理学 | 7 | 社会学 | 8 |
化学 | 14 | 英语及文学 | 1 |
生命科学 | 13 | 政治学 | 12 |
地球科学 | 19 | 心理学 | 17 |
计算机科学 | 30 | 犯罪学 | 无 |
(2)2019-20年度US News全美职业学院(Best Professional Schools)排名:
职业学院 | 商学院 | 法学院 | 工程学院 | 教育学院 | 医学院 | 护理学院 |
全美排名 | 3 | 4 | 无 | 无 | 16(并列) | 无 |
理工学科 | 世界排名 | 人文社科 | 世界排名 |
数学 | 17 | 经济学 | 1 |
物理学 | 5 | 法学 | 5 |
化学 | 9 | 社会学 | 20 |
生物学 | 38 | 心理学 | 17 |
计算机工程 | 101-150 | 政治学 | 15 |
化学工程 | 45 | 金融 | 5 |
地球科学 | 51-75 | 统计学 | 9 |
(3)2019-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学科排名:
理工学科 | 世界排名 | 人文社科 | 世界排名 |
自然科学 | 12 | 经济学 | 11 |
生命科学 | 16 | 社会科学 | 9 |
医科 | 22 | 人文艺术 | 8 |
计算机科学 | 43 | 法学 | 6 |
工程技术 | 无 | 教育学 | 无 |
- | - | 心理学 | 4 |
(4)2019-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学科 | 世界排名 | 学科 | 世界排名 | 学科 | 世界排名 |
经济及计量经济 | 5 | 历史学 | 10 | 语言学 | 17 |
会计及金融 | 6 | 商业及管理学 | 17 | 生命科学 | 24 |
社会学 | 8 | 心理学 | 15 | 地球和海洋科学 | 51-100 |
英语与文学 | 9 | 国际政治学 | 13 | 发展研究学 | 24 |
数学 | 17 | 哲学 | 23 | 药学 | 25 |
物理及天文学 | 17 | 统计及运筹学 | 20 | 计算机科学 | 51-100 |
法学 | 11 | 现代语言学 | 18 | 艺术设计 | 51-100 |
(5)2019-20年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理工学科 | 世界排名 | 人文社科 | 世界排名 |
数学 | 17 | 经济学 | 1 |
物理学 | 5 | 法学 | 5 |
化学 | 9 | 社会学 | 20 |
生物学 | 38 | 心理学 | 17 |
计算机工程 | 101-150 | 政治学 | 15 |
化学工程 | 45 | 金融 | 5 |
地球科学 | 51-75 | 统计学 | 9 |
科研成果
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
此外,该校在自然科学界的学术贡献同样值得称道。1907年,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阿尔伯特·迈克耳孙(Albert A. Michelson)因首先进行光速的测量并发展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法而成为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09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教授在学校的瑞尔森物理实验室(Ryerson Physical Laboratory)进行油滴实验,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通过该实验,计算出电子电荷,并为量子力学理论铺平了道路。 曼哈顿计划期间,以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Enrico Fermi)为首的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建起人类第一台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 Pile-1),成功开启了人类原子能时代。
2022年9月23日,芝加哥大学汉内斯·伯宁(Hannes Bernien)荣获“2023年物理学新视野奖” 。
科研平台
芝加哥大学设有12个科研机构和113个研究中心,学校管理或联合运营的著名研究机构有: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 Kavli宇宙学研究所 (Kavli Institute for Cosmological Physics) |
美国费米实验室 (Fermi National Laboratory) | 芝加哥丰田科技学院 (Toyota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at Chicago) |
新墨西哥州阿帕奇点天文台 (ApachePointObservatory) | 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学实验室 (Woods Hole 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
恩利克·费米研究所 (Enrico Fermi Institute) | 国家民意研究中心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
詹姆斯·弗兰克研究所 (James Franck Institute) | 人口研究中心 (Population Research Ceter) |
学术资源
芝大还坐拥多座全美国一流的图书馆、博物馆和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学术资源。
(1)图书馆
法学图书馆
(2)博物馆
芝加哥大学拥有多座博物馆。其中“东方研究所博物馆(The Oriental Institute Museum)”收藏并展示了大量古代近东的历史、艺术和考古成果的博物馆,其内容涉及古埃及、努比亚(Nubia)、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叙利亚(Syria)、安那托利亚(Anatolia)和Megiddo(位于今天以色列的一个丘陵地区)。 著名的《夺宝奇兵》系列探险电影便是以该博物馆为素材,影片中的主人公印第安纳琼斯就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并获得考古学博士学位。
斯马特美术馆(Smart Museum of Art)于1974年开馆,收藏有一万件文物,时间跨越千年,东、西方文物均有;已经展出的文物以西方绘画为主,有油画、木刻、素描、雕塑等,还有中国的汉代陶俑、唐三彩等。
东方研究所博物馆
(3)出版社
截止至2015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一直是全美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印发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期刊。自1891年成立至今,已经发行了超过一万种书籍,包括《科学革命的结构》、《大河之恋》以及经济学大师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等等。 期等刊部发行41个期刊和7个年刊,涵盖社科、人文、教育、生物、医学、数理等多个领域,包括著名的《美国社会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和《法律与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等等。而由出版社编辑们于学校创立之初(1906年)撰写的《芝加哥手册》(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手册至2010年已发行了第16版,不仅成为了出版发行业内的文本编辑标准,也是世界英文写作的经典的风格之一。
校训
芝加哥大学的校训译成中文是“益智厚生”,意思是“提升知识,以充实人生。”(拉丁文原文是:"Crescat scientia; vita excolatur"。英译:"Let knowledge grow from more to more; and so be human life enriched")。
校徽
芝加哥大学校徽
这只凤凰象征的芝加哥精神。芝加哥市于1871年毁于一场大火,史称“芝加哥大火”,而后浴火重生,被誉为“第二城”(Second City)。 芝加哥市的房屋重建首次运用了大量钢架结构,著名的芝加哥建筑学派(Chicago School of Architecture)和之后众多的摩天大楼由此诞生。
竞技
从1973年起,芝加哥大学属于美国国家大学体育协会(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NCAA)的第三分区(Division III-UAA)——该协会最大分区(2013-14年拥有450个会员)。芝加哥大学拥有19支校队参与其中比赛,其中包括男子棒球、男女篮球、男子橄榄球、男女游泳、男女网球等等。
文艺
1955年,芝加哥大学本科喜剧剧团成立并成为即兴喜剧的发源地。芝大校友保罗·希尔和伯纳德·萨林被认为是“即兴剧场”之父;1959年,他们成立的“第二城”是全美著名的即兴剧场。而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夫‧谢培‧拉尔夫在1964年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当代室内乐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和最成功的专业新音乐团体之一;该乐团也被称为“CONTEMPO”,组织过80次世界巡演。
室内乐团
截止至2015年,学校有超过400个不同的学生组织,为学生们在兴趣爱好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活动环境和发展空间。 音乐社团包括由学生自己组成的管弦乐队、爵士乐队、合唱团和唱诗班等。创建于1932年的DOC Films是芝加哥大学的电影社团,也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电影社团。 大学内的The University’s Midway Studios展示了学生制作的雕刻品、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版画作品等;学校的两个剧场每年上演约35场戏剧,学生可以自编、自导、自演。
主校区
主校区
布斯商学院伦敦校区
布斯商学院伦敦校区
哈帕四合院
芝加哥大学主校区位于芝加哥市南的海德公园(Hyde Park)地区,东临杰克逊公园,西临华盛顿公园,距芝加哥市中心11公里。为举办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修建的中途公园将校园分成南北两块,其中包括海德公园区内著名的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作为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唯一保留的建筑。
芝加哥大学鸟瞰图
此外,芝大拥有的美国国家历史遗迹还包括纪念世界上第一座可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 Pile-1)而修建的核能雕塑、美国著名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代表作“罗比住宅”(Robie House)、世界上首次分离出钚元素的乔治·赫伯特·琼斯实验室(George Herbert Jones Lab)405室以及“斯内尔希区柯克本科宿舍”等,还有著名瑞典生物学家、生物分类法创始人卡尔·冯·林奈的全身雕像。 芝大校园中的最高建筑是为纪念学校捐助人约翰·洛克菲勒而于1928落成的“洛克菲勒礼堂”,芝大很多学院都是在该礼堂举行毕业生的学位授予仪式。 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一家的住宅也位于芝加哥大学所在的海德公园社区(Hyde Park)。
卫星校园
布斯商学院在芝加哥商业区、伦敦和新加坡分别拥有校园。为拓展北亚洲市场,布斯商学院将亚洲分校迁至香港。香港特区政府已于2013年7月将位于摩星岭的一处土地分配给布斯商学院用于建设校园,并开办EMBA课程。
坐落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芝加哥大学巴黎中心主办有很多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项目。 而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面积达2100平方米,设有会议室、教室、办公室和供交流及小组讨论用的场地,中心从三大方面促进学术研究:商学、经济学和政策;科学、医学和公共卫生;以及文化、社会和艺术。
学生住宿
主四合院
(1)数学、物理学及天文学
陈省身
保罗·寇恩,著名数学家,创造了力迫法(forcing),凭借连续统假设的独立性证明于1966年获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1958年)及硕士(1954年);
吴宝珠,著名数学家、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因证明基本引理(Fundamental Lemma,Langlands Program)而获得2010年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
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著名数学家、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引进量子群(Quantum Group)理论,1990年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
安德烈·韦伊,著名数学大师、数论学家,代数几何学家、1947-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安托尼·吉格曼德(Antoni Zygmund),著名数学大师、分析学家,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创始人、1947-1980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艾尔伯特·卡德隆(Alberto Calderón),二十世纪顶尖数学家、分析学家,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创始人、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1950年)、1959-1985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费米
詹姆斯·弗兰克,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物理系教授,以弗兰克—赫兹实验等著名,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系为纪念弗兰克,成立了詹姆斯·弗兰克研究院(James Franck Institute),与费米研究院并列为物理系两大研究院;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芝大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190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首先进行光速的测量(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并发展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法;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芝大物理系研究员、教授(1896年-1921年),进行了著名的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电荷,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瑟·康普顿,著名物理学家、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康普顿散射等著名,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1923年-1945年);
爱德华·泰勒,著名物理学家、“氢弹之父”,曼哈顿计划期间在芝加哥大学工作研究,后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
利奥·西拉德,核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33年提出链式反应、1939年协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史称“爱因斯坦—西拉德之信”),促成曼哈顿计划的启动;
爱德温·哈勃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著名德裔美国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居里夫人之后历史上第二位女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63年);
路易斯·阿尔瓦雷茨,著名实验物理学家、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与其子Walter Alvarez共同提出了“小行星撞击说”的恐龙灭绝假说(Alvarez Hypothesis),1936年获得芝大物理学博士;
詹姆斯·沃森·克罗宁,著名物理学家、198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CP破坏(CP Violation)发现者,物理系、恩利克·费米研究院及学院部大学讲座教授;
爱德温·哈勃,现代宇宙理论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哈勃空间望远镜以其名字命名,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和提供宇宙膨胀实例证据的第一人,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1917年)及学士(1910年);
钱德拉塞卡,著名天体物理学家、物理系教授,提出钱德拉塞卡极限,1983年与威廉·富勒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卡尔·萨根,著名天文学家、宇宙学家和科幻作家,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1960年)、硕士(1956年)及学士(1955年)学位,代表作有《宇宙》(Cosmos)以及被改编为电影《超时空接触》的科幻小说《接触》(Contact:A Novel)等等;
乔治·史密斯,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CCD图像传感器发明者,195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弗兰克·维尔泽克,著名理论粒子物理学家、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
李政道(左)、杨振宁(右)
李政道,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1950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
崔琦,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67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博士后(1968年);
(2)生化及医学
詹姆斯·沃森,著名分子生物学家、DNA结构的发现者之一,1947年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1962年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莫里斯·希勒曼,著名微生物学家,1944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一生研发了40多种疫苗,包括甲肝疫苗、乙肝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MMR)、水痘疫苗、“亚洲流感”疫苗等等,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疫苗学家之一,据估计,他研发的疫苗每年拯救约800万人的生命;
乔治·比德尔,芝大第7任校长、校名誉董事、荣誉退休教授,遗传学家、生化遗传学的先驱,1958年因其确定了酶的结构并发现基因对遗传影响而与塔特姆和莱德伯格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威拉得·利比,著名化学家、曾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发明了碳—14年代测定法,1960年因此获诺贝尔化学奖;
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芝加哥大学教授、本·梅实验所研究员,1966年因其证实注射合成雌性激素能使雄性个体的前列腺肿瘤消失并证明了使用化学药物控制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而与佩顿·鲁斯共获得诺贝生理学或医学奖;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著名物理化学家、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发现了氢的同位素氘,在曼哈顿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52年起长期担任芝加哥大学化学教授;
李远哲
理查德·斯莫利,纳米技术之父、富勒烯发现者,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多年并作出重要成果;
欧文·罗斯, 著名生化学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本科及博士学位;
李远哲,著名台湾化学家,1968-1974年化学系教授,因其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而获得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赫伯特·布朗,著名化学家、1979年诺贝尔化学家,首次将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本科及博士,后担任讲师;
(3)计算机科学
理查德·卫斯里·汉明,著名计算机学家,1968年图灵奖得主,193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
赫伯特 西蒙
达纳·斯科特,著名计算机学家,1976年图灵奖得主,曾在芝加哥大学从事计算机研究并任讲师;
罗伯特·弗洛伊德,著名计算机学家,1978年图灵奖得主,1958年前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及文学(Liberal arts)双学士学位;
(4)经济学、商学及法学
富兰克·奈特,芝加哥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亨利·赛门斯,芝加哥经济学派早期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他提出了“经济所得(economic income)”的概念,同时他的反垄断和货币主义主张对于芝加哥经济学派影响巨大;
米尔顿·弗里德曼
乔治·斯蒂格勒,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领袖人物之一、经济系教授,198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保罗·萨缪尔森,著名经济学家,1935年芝加哥大学毕业,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创立了新古典综合经济学派;
尤金·法马,布斯商学院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闻名,2013年与芝大经济学教授拉尔斯·彼得·汉森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拉尔斯·彼得·汉森,经济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杰·迈尔森,经济学教授、博弈论大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詹姆斯·赫克曼,经济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成员之一,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罗伯特·卢卡斯,经济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伯特·福格尔,经济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加里·贝克尔,经济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由于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延伸到人类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方面而荣获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詹姆斯·布坎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 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芝加哥经济学派创始人富兰克·奈特的学生;
西奥多·舒尔茨,经济系教授,1979年与亚瑟·刘易斯爵士共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纳德·科斯,法学院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律与经济分析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经济上的成本和利润应从法律上加以评判,因此而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奥巴马(讲授宪法)
亚伦·戴雷科特,法律经济学领域的奠基人、芝加哥经济学派重要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创刊人;
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终身讲师,美国联邦第七巡回法庭法官;
贝拉克·奥巴马,美国第44任总统,200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从1992年到2004年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宪法讲师;
彼得·彼得森,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前美国商务部部长,芝加哥大学MBA;
詹姆斯·麦肯锡,麦肯锡公司创始人、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
拉里·埃里森,甲骨文公司创始人、芝加哥大学校友;
亚当·席尔瓦,现任NBA总裁、芝加哥大学法律博士。
(5)人文学科
约翰·杜威
伯特兰·罗素,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职;
索尔·贝洛,社会思想委员会和英文系教授,197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塞缪尔·亨廷顿,当代美国保守派政治学家,以《文明冲突论》闻名于世;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文学家、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成员(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
顾立雅,西方汉学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并曾任芝加哥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等;
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1894-1907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威廉·麦克尼尔,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全球史学科的奠基人,1947-1987年任职于芝加哥大学历史系。代表作有《西方的兴起》、《人类之网》等。
(6)华人校友
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中国物理学会创建人、清华四哲人之一、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叶企孙;
气象学家、“芝加哥气象学派”著名人物郭晓岚;
“芝加哥气象学派”主要成员之一,中国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士叶笃正;
中国妇产科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
中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王淑贞;
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著名教育家吴有训;
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周培源;
中国近现代神经解剖学的先驱卢于道;
中国第一代临床药理学家丁光生;
中国泌尿外科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料院士吴阶平;
中国妇产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俞霭峰;
美籍化学家,现代光化学开创者之一,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受聘中国科学院的外籍教授杨念祖;
中国近代数学奠基人之一孙光远;
连战(右)
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社会活动家严景耀;
诗人和翻译家查良铮(笔名“穆旦”);
中国台湾地区教育家、慈善家查良钊;
国际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计量经济学大师邹至庄;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国台湾地区政府前主席连战;
历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
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的创始人张伯声;
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陈新滋;
原子分子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明;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林毅夫。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
上一篇 耶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