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图书馆 编辑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

朝阳区图书馆朝阳区图书馆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金台里17号,占地约2500 平方米。该建筑包括半地下层共五层,总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是一家区属一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馆藏资已达160余万册,年增图书均在10万册以上,图书藏量、年增新书量位列区县图书馆之首。

馆内设置采编中心、读者服务中心、业务拓展中心(阅读推广中心)、配送服务中心、文献研究中心、自助图书馆运维保障中心。

2022年11月12日起,朝阳区图书馆临时闭馆。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朝阳区图书馆

主管部门:朝阳区政府

馆舍类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

建馆时间:1958年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金台里17号

藏品:160余万册

发展历史

编辑

1913年,朝阳区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学务局在朝阳门外所设立的“劝学所”设立。

1958年,朝阳区图书馆成立。

1990年9月20日,朝阳区图书馆经过重新建设改造和装修对外开放,年均接待读者30余万人次,借阅图书50余万册次。

2011年,朝阳区区委、区政府决定建设朝阳区图书馆新馆,满足地区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2013年12月26日,朝阳区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2022年11月12日起,朝阳区图书馆临时闭馆,具体恢复开馆时间另行通知。

馆藏实力

编辑

馆藏撷珍

朝阳区图书馆馆藏资源达160余万册,年增图书均在10万册以上,图书藏量、年增新书量位列区县图书馆之首。

支撑保障

朝阳区图书馆设有老年人借阅区、未成年人借阅区、盲人借阅区等,为老人、未成年人、盲人提供文献借阅、电子阅览、音乐欣赏等综合性阅读服务,并配以阅读辅助设备。

建设成果

编辑

朝阳区图书馆新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66号院3号楼,新馆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自筹建之初,朝阳区图书馆在传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形势,借鉴国际公共图书馆发展经验,结合区域特色,将成为区域的信息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交流中心。

场馆布局

编辑

朝阳区图书馆分布

朝阳区图书馆

1层:外借第一书库、员工餐厅、图书分拣中心

2层:第一报告厅、第二报告厅、老人阅读室、外借第二书库、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

3层:中控室、自习室、会议室、办公区

朝阳区图书馆新馆分布

1层:总服务台、未成年人借阅区、盲人借阅区、老人借阅区、邮局

2层:报纸期刊、法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新书、艺术、文学、书香记忆

文化活动

编辑

“书香朝阳”全民阅读活动是朝阳区图书馆主打的阅读品牌,年均举办各种读书活动300场次以上。该活动起步于2010年。启动之初除确定国际文化志愿者、二外教授杜大卫先生、著名书法家林岫女士为“书香朝阳”全民阅读活动形象代言人外,在全国征集活动LOGO及口号,在一个月时间内收到征集标识设计方案300余种、宣传口号万余条。全民阅读活动将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作为活动内容策划主旨,除长年坚持的文化大讲堂、外语大课堂、法律咨询外,还设计了学生经典诵读、百姓演讲比赛、书画家现场笔会、阅读巡讲、摄影评比、创意沙龙、文化讲堂和普法讲座下基层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供各层面读者选择参与。

经过4年实践,“书香朝阳”全民阅读活动的参与率与认知度不断提升,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实现了与中国盲文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市教委、朝阳区教委、朝阳区团委、朝阳区老干部局、朝阳区妇联、朝阳区残联等单位的资源共享。累计举办活动1668多场,其中大型读书活动52场、展览43场、公益讲座1313场。“书香朝阳”全民阅读活动已成为朝阳区公共文化特色品牌代表活动之一。

朝阳区图书馆的方向为让更多的百姓享受文化成果,让书香溢满朝阳。朝阳区图书馆也因此成为了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图书资源联盟牵头单位,荣获“北京市朝阳区市民学习基地”称号,朝阳区文化大讲堂获得“北京市朝阳区市民学习品牌”称号。

相关服务

编辑

特色借阅服务:老人借阅区、未成年借阅区、盲人借阅区

法律资料研究中心

品牌活动:“书香朝阳”全民阅读活动、朝阳文化大讲堂、朝阳外语大讲堂

爱心邮局

集体配送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

社会力量参与朝阳区公共图书馆运营

交通路线

编辑

朝阳区图书馆(小庄馆)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金台里17号

朝阳区图书馆(劲松馆)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66号院3号楼

获得荣誉

编辑

2015年2月,朝阳区图书馆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3年12月18日,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馆名单,并被评为“一级图书馆”。

朝阳区图书馆(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