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祀奉 编辑

民俗性活动

天后祀奉最原始的祭祀形式只是渔民和航海者在船上或宫庙中供奉妈祖神像,祈求航海平安的家庭性祭祀。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现代文化的逐渐融入,天后祀奉从敬香祈福求出海平安发展到以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性活动。海口天后祀奉从元代开始在民间形成,至今已700多年。每逢妈祖诞辰(三月二十三)和忌日(九月初九),海口各天后宫(天妃宫)都要举行祭典活动。天后祀奉分布于海口市区及周边的沿海渔村。海口白沙门天后宫(海南第一座妈祖庙,位于白沙门中村)是天后祀奉活动的发地,有800多年的历史,随后分布中山路、西门外、新埠以及西秀镇新海村等地。海口(包括辖区的沿海渔村)现有天后宫(天妃宫)28座。天后祀奉入选第四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