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暴力 编辑
非暴力指参与社会政治变革、拒绝使用暴力的理念,作为介于被动接受与武装斗争的一种形式,“非暴力”方式参与的政治变革,包括非暴力反抗、公民抗命或其他强大影响力的不合作对抗形式,与和平主义类似。
20世纪中叶以来,非暴力、非暴力抵抗等非武力手段为社会变革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推崇的政治与社会哲学理念。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实践,非暴力反抗与和平主义具有本质的差别。非暴力属于社会与政治变革,它违背压迫者的意愿,和权力、非正义和不公正现象斗争。
中文名:非暴力
外文名:Nonviolence
性质:拒绝使用暴力的理念
用途:社会变革,政治运动
使用者:被压迫人群
对象:掌权者,压迫者
“非暴力”是政治运动的一项伟大发明,暗含了佛教、印度教等中的东方哲学的精髓。其试图打动人心的力量,源于对暴力施加者心灵的伟大怜悯。当有一天,非暴力战胜了暴力,就是人类获得新生的开始。
作为政治理念,常常描述非暴力为“平民政治”,从全世界范围和历史眼光来看,非暴力理念常涉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为争取印度独立,圣雄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美国人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领导的争取非裔美国人公民权利的斗争,还有就是1986年菲律宾爆发的人民革命(EDSA Revolution,1986)。
另外,世界范围内有诸多文化和政治传统推崇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如亚伯拉罕诸宗教、源于印度次大陆的各个宗教等,佛教和印度教都反对任何暴力,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最终有了甘地创造性的印度民族独立的解放方式。
“非暴力”(NON VIOLENOE)雕塑
雕塑表达了世界所有善良的人们反对战争和暴力的共同愿望。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战争与暴力,以及各种杀戮引发的悲剧,每天都在这个地球不同的地方上演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