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昌军 编辑
武昌军,是一个名词。唐置,治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治,元和初为武昌军节度,领鄂、岳、蕲、黄、安、申、光七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统一中国,改汝南县为江夏县,改郢州为鄂州,置江夏郡,其郡、州、县的治所均设在江夏,今武昌因而又有鄂州之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江夏郡,江夏为江夏县和鄂州的治所。唐太宗划全国为十道,江夏为江南道。到唐玄宗开元年问(713—714年),江夏划归江南西道。唐代中期,鄂州(今武昌)为贡赋转运中心,设有武昌军节度使。宰相牛僧孺为鄂州刺史,兼武昌军节度使,将江夏土城扩建为砖结构城垣,从此兼有武昌之称。
中文名:武昌军
年代:唐、宋
地点: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
治:鄂州
621年(唐武德四年)唐军周法明取鄂州。是年,唐朝改江夏郡为鄂州,州治江夏县,下辖5县。后唐太宗依地形划全国为10道,武昌属江南道;713—741年(开元年间)又析为15道,武昌属江南西道。
747年(唐天宝六年)李邕遭奸相李林甫陷害致死,归葬鄂州九峰山。其故居在洪山西麓修静寺(今施洋墓与宝通寺之间)。742—756年(天宝年间)铸宝通寺大铁佛两座,高4米,底座宽8米,垂膝坐状,神态逼真。“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765年(唐永泰元年)穆宁出任鄂州刺史兼侍御史,次年升鄂州都团练使衔、鄂州观察使,总管东南地区赋税征收和运输事宜,至768年(大历三年)“漕贾得通”,政绩斐然。
763年(唐广德元年)鄂州大风,兼发火灾,烧毁停泊商船3000余艘,延毁滨江民居2000余户,罹难4000余人。
825年(唐宝历元年)牛僧孺任武昌军节度使,以砖结构(瓮以陶甓)代替夯土结构扩建鄂州城垣,历时5年乃成。复请取消沔州建制,将汉阳、汉川两县划归鄂州,首次形成两岸合一的行政建制。
846年(唐会昌六年)唐朝为增加财政收入敕部分地区“置官沽酒”,鄂州实行酒类官卖。
874—879年(唐乾符年间)鄂州大饥,巨商刘本德出米数万石赈饥。
879年(唐乾符六年)黄巢率起义军攻破鄂州外城。
884年(唐中和四年)路审中乘乱招募3000人私家武装,入据鄂州。886年(光启二年)周通攻打鄂州,路审中逃离,手下将领岳州刺史杜洪乘虚进入,自称节度留后,迫使唐僖宗封其为武昌军节度使。鄂州遂成为各路藩镇角逐目标。
902年(唐天复二年)唐昭宗册封杨行密为吴王,次年,杨遣部将李神福、刘存“率舟师万人以讨杜洪”。杜洪死守鄂州,未失。904年(天佑元年)李神福二次攻鄂未成,第二年由刘存三度攻鄂,采用火攻之计得手,生擒杜洪送至扬州斩首。鄂州成为吴王杨行密割据地盘的州治中心之一,乃命刘存为鄂岳观察使,坐镇鄂州。
907年(后梁开平元年)朱全忠建后梁。刘存受吴王命攻湖南,惨败被俘,“湖南楚”反攻鄂州,又被吴将秦裴打败。
937年(后晋天福二年)李界灭吴称帝,建南唐,从“湖南楚”手中夺回鄂州,设武昌军节度使。
956年(后周显德三年)世宗命王逵攻鄂州,南唐武昌军节度使何敬洙据城死守,得岳州潘叔嗣袭击之助,王魁败亡。鄂州城逃过一劫。
974年(宋开宝七年)宋太祖大将曹彬与知汉阳军李怒合击,取鄂州。宋统一后,在鄂州设置武清军节度使,996年(至道二年)改武昌军节度使。鄂州隶荆湖北路,辖7县,州治江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