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乐我净 编辑
所谓常乐我净,是指去除四颠倒之后的真正的常乐我净,去除四颠倒了的常乐我净,才能达到真正的常乐我净,即所谓四德。我们应该努力理解什么是四颠倒,进而远离四颠倒,从而达到真正的常乐我净。
中文名:常乐我净
出处:涅槃经
别名:涅槃四德
性质:佛教术语
颠倒
佛教术语。其义有二:
①四颠倒;佛教认为,世间是生死法,一切有为法(有生、住、变异和消失的事物),都是由众多因缘条件而生灭变化的,它的本性皆是无常、苦、无我和不净,但“凡夫”不明此理,相反地认为是常、乐、我、净,颠倒妄执,因称之为四颠倒。《俱舍论》卷十九称:“应知颠倒总有四种,一于无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无我执我颠倒。”
四德
②涅槃四德:大乘佛教认为,一旦证入涅槃,就会具有真正的常乐我净。因涅槃的体性有四种功德。恒常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德;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德;得大自在,是主是依,性不变易,名之为我德;解脱一切垢染,名之为净德。
原文
《涅盘经》:“汝等比丘,当知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亦复如是。为大医王出现於世,降伏一切外道邪医,诸王众中唱如是言:我为医王欲伏外道,故唱是言,无我无人众生寿命养育知见作者受者。比丘当知,是诸外道,所言我者,如虫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来於佛法中唱是无我,为调众生故,为知时故说是无我,有因缘故亦说有我,如彼良医善知於乳是药非药,非如凡夫所计吾我。凡夫愚人所计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尘,如来说我悉不如是,是故说言,诸法无我实非无我,何者是我,是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
详细解释
大意是说,佛说,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佛也是这样的。佛作为大医王出现于世间,为了调伏外道邪医,针对他们的错误见解而讲无我、无人、众生、寿命、养育知见、作者、受者等内容。为什么呢?因为外道所说的“我”,如虫子吃木,偶然成字,并非自觉、主动地去成字。所以,佛在佛法中讲“无我”,这是为了调伏众生,从而根据时机而对他们讲无我,但又根据众生的接受能力,有因缘时而讲有我。这就像良医对症下药一样。我所说的“有我”不是常人所说的“我”。常人往往认为有人体内有一个固定的有形物质作为“我”而存在(如被称为灵魂、神我、元神等),或者其认为大如拇指,或者认为其大如芥子籽,或如微尘。我不这样认为。这些说法迷失了真正的主人公,执着于非我为我。所以,我说诸法无我,不是真的无我,而是有我。那么什么是“我”呢?那就是不生不灭(常)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真心佛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