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下八上 编辑
“七下八上”是指每年公历的7月下半月到8月上半月(7月16日至8月15日),是中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这时期是中国北方华北、东北地区的雨季。在该时间段内,中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及东北地区降水天气明显增多,有些年份降水期集中、雨量大、局地性强,并伴随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容易出现次生灾害,例如城市内涝、山洪、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因此是北方防汛关键期。2024年7月16日至8月15日,是中国“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中文名:七下八上
解释:每年的7月16日至8月15日
类型:雨季
地点:北方地区
会商决定,启动国家防总成员单位联动机制,加强联合会商,强化联防联控;派出由应急管理部负责同志带队的工作组赴相关地区调研检查防汛防台风工作。针对北方流域蓄滞洪区分洪运用准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针对中央企业工地防汛安全,由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开展督导检查。
会商指出,全国即将进入防汛关键时期。各有关方面要深刻认识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狠抓各项责任措施落实,有效防控重大洪涝、干旱、台风灾害风险。
会商强调,各地要认真总结前段时间防汛救灾工作的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坚持关口前移,落细落实防范应对措施;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落到实处,确保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安全;把流域性大洪水防御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重点紧盯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安全度汛等薄弱环节;更加突出临灾预警“叫应”的精准性,更加突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的即时性。
2024年7月,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当前长江中下游和两湖地区高水位巡查防守压力不减,华北、黄淮等地旱涝转换的风险增大,防汛抢险救灾形势依然复杂严峻。7月12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和救灾救助有关工作情况。
2024年7月14日,针对当前中国水旱灾害防御短板和风险,水利部有针对性部署防御措施。水利部表示,“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将坚持预防为主,前瞻性、及时、精准做好汛情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调度指挥。
2024年7月16日0时起,中国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各部门严阵以待,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进入八月,雨带北抬至华北至黄淮一带,黄河流域降雨明显增多。“七下八上”适用的地区是中国的北方地区,如华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黄淮地区(山东、河南)、东北地区。而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中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在“七下八上”时间段,中国北方地区达到降雨的最大峰值。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北方地区降雨量会占到一年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中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典型的雨热同期;中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虽雨季短、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所以中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气候也是属于“雨热同期”。
在堤防巡查防守方面,特别要加强超警超保和薄弱堤段、险工险段、堤防背水侧坑塘等地方的巡查防守,尤其要重视夜间的巡查防守。对已出现的险情点安排专人盯防,确保重要堤防不决口。
在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方面,动态调整预警阈值,切实完善县、乡、村、组、户5级责任制体系和“叫应”机制,明确“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责任人和措施。
在水库安全度汛方面,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在建工程全部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落实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及保坝措施。中小水库、病险水库拦洪或自然滞洪后及时降低水位,避免因高水位运行导致管涌、渗水、滑坡等险情。
防止地质灾害发生方面 编录突发性地灾隐患点台账,在山体上安装被动防护网和主动防护网,布设监测设备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