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晶质结构 编辑

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出矿物颗粒的结构

隐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

隐晶质结构(aphanitic texture)是指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出矿物颗粒的结构,一般为浅成岩和喷出岩所有,如霏细岩。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隐晶质结构

外文名:aphanitictexture

定义:颗粒很细,肉眼无法分辨出

性质:地质术语

分类:微晶结构、显微隐晶结构

岩石:浅成岩、喷出岩

介绍

编辑
火成岩的结构,就是指组成火成岩的物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态、颗粒取向以及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结晶程度就是指岩石中结晶质部分和非晶质部分之间的比例。分为三级: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半晶质结构。

隐晶质结构属于全晶质结构中的一种,不同于显晶质结构,它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出矿物颗粒,一般为浅成岩和喷出岩所有,如霏细岩。

分类

编辑
根据矿物颗粒大小可细分为以下两种结构:

微晶结构

微晶结构微晶结构

微晶结构(microcrystalline texture)是指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晶体的结构,主要矿物颗粒粒径d<0.02mm。

显微隐晶结构

显微隐晶结构显微隐晶结构

显微隐晶结构(cryptocrystalline texture)是指在晶体太小,在显微镜下也不容易分清颗粒边界的结构。在火山岩层内部和受强烈脱玻化影响的岩石,就发育这种结构。

隐晶结构

编辑
玻璃质结构是指岩石几乎全部由未结晶的火山玻璃组成的一种结构,见于火山熔岩和部分浅成、超浅成侵入岩边缘(冷凝边等),如黑曜岩。

黑曜岩-玻璃质结构黑曜岩-玻璃质结构

手标本上,隐晶质结构和玻璃质结构有时不易区分,但隐晶质结构没有玻璃质结构那样的玻璃光泽和贝壳状断口,而常常是以瓷状断口为特征。

下一篇 海洋沉积物

上一篇 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