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理市 编辑
会理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县级市,古称会无、会川,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位于四川省最南端,地处攀西腹心地带,属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截至2023年末,全市总面积4537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13个镇、4个乡,常住人口39.3万人。境内有汉、彝、藏、回、傣等29个民族。会理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曾先后为郡、府、路、卫、州的领地,2021年撤县设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融合构成文脉相承的会理文化。境内会理古城始建于元末明初,大量明清建筑、寺庙、会馆、民居古宅四合院、老城的北城门、钟鼓楼、城南白塔山文塔,成为会理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会理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的集散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市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千米,途经44个乡镇,会理城区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会理资源富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旅游资源,又有“攀西聚宝盆”的美誉。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
中文名:会理市
外文名:Huili City
别名:会无、会川
行政区划代码:513402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四川省最南端
面积:4537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13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古城街道县府街50号
电话区号:0834
邮政编码:615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9.3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会理古城、龙肘山、会理仙人湖、金江书院
车牌代码:川W
地区生产总值:226.9 亿元(2022年)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官建治称会无县,属越嶲郡(今西昌),辖今会理市北部及会东、宁南、米易等地,为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会理建置之始。
西晋惠帝元康二年(292年),越嶲郡治移至会无县。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改称会川县,其意为“川原并会,诸酋听会之所”;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属南诏所据,置会川都督府,设会川都督;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南诏归附唐朝;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南诏复叛唐,会理仍属南诏。
后蜀孟昶明德四年(937年),属大理国,置会川府。
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会川归附忽必烈。
会理古城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会川隶于四川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会川路,至元十五年(1278年)领武安、永昌、黎溪、会理、麻龙、通安、姜州7州。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 年),复立会川为府,领武安、永昌、黎溪3州,划会理、麻龙、通安、姜州4州归云南东川府,同时置会川军民千户所,在原黄土城(今会理城北之“古城”)立守御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平定月鲁帖木儿之乱,升会川军民千户所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改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为军民守备,隶属于建昌监理厅;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 年),裁会川卫军民守备,置会理州,移原东川之会理州于卫所(今县政府所在地),属四川宁远府。
民国二年(1913年)4月1日,改州为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西康省成立,会理改隶西康,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50年3月23日,会理解放;同年5月1日,会理县人民政府成立,仍属西康省。
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会理县改属四川省西昌地区。
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西昌地区建制,会理县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2021年1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会理县,设立县级会理市,以原会理县的行政区域为会理市的行政区域,由凉山彝族自治州管辖 ;同年9月26日,会理市成立大会举行 。
航拍会理古城
区划沿革
2019年,设立古城街道。撤销外北乡、白果湾乡和下村乡,划归城北街道、益门镇、云甸镇。撤销竹箐乡,划归通安镇。撤销富乐镇和爱民乡,划归彰冠镇。撤销黎洪乡,划归绿水镇。撤销杨家坝乡,划归木古镇、新发镇。将关河镇新海村、中厂村划归黎溪镇。
会理钟鼓楼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会理市辖3个街道、13个镇、4个乡:城北街道、城南街道、古城街道、鹿厂镇、黎溪镇、通安镇、太平镇、益门镇、绿水镇、新发镇、云甸镇、关河镇、彰冠镇、木古镇、六华镇、小黑箐镇、内东乡、树堡乡、新安傣族乡、槽元乡。会理市人民政府驻城北街道县府街50号。
序号 | 地名 | 居委会数 (个) | 村委会数 (个) | 政府驻地 |
- | 会理市 | 18 | 146 | 城北街道县府街50号 |
1 | 城北街道 | 3 | 7 | 中兴村6组 |
2 | 城南街道 | 3 | 6 | 城南社区一组100号 |
3 | 古城街道 | 6 | 迎宾大道54号 | |
4 | 鹿厂镇 | 1 | 8 | 鹿厂街128号 |
5 | 黎溪镇 | 1 | 10 | 新光路159号 |
6 | 通安镇 | 1 | 8 | 四方街479号 |
7 | 太平镇 | 1 | 7 | 太平村2组 |
8 | 益门镇 | 1 | 10 | 益门街1号 |
9 | 绿水镇 | 9 | 坪庄村六组 | |
10 | 云甸镇 | 8 | 沙元村88号 | |
11 | 新发镇 | 10 | 新铺子村一组 | |
12 | 关河镇 | 1 | 6 | 关河村二组 |
13 | 彰冠镇 | 10 | 魁阁村9组 | |
14 | 木古镇 | 6 | 建政村三组 | |
15 | 六华镇 | 10 | 仓田村三组 | |
16 | 小黑箐镇 | 8 | 茶花村十五组 | |
17 | 内东乡 | 5 | 龙河村9组 | |
18 | 树堡乡 | 5 | 树堡村6组 | |
19 | 新安傣族乡 | 6 | 新开田村3组 | |
20 | 槽元乡 | 7 | 偏桥村4组 |
原会理县地图
位置境域
会理市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腹心地带,东部和北部分别与会东县、宁南县、德昌县相邻,西部与攀枝花市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接壤,南部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和武定县隔金沙江相望。介于东经101°52′~102°38′、北纬26°5′~27°12′,南北最长处140千米,东西平均宽约55千米,总面积4527平方千米。
会理市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会理市位于西南横断山脉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全市地形轮廓由东北到西南呈一狭长的山间盆地。因城区如船形分布,故有“船城”之称。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坝为主。境内山脉均为北南走向,交织环绕金沙江和安宁河之间,分属螺髻山和牦牛山的余脉。全境相对高差在800~1000米之间,最大相对高差3081米,一般海拔高度约2000米左右。
气候
会理市属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阳光照射充足,年均2400小时日照,年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1212毫米,有丰富的光热资源,蒸发旺盛;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冬暖无严寒,夏凉无酷暑;气候垂直变化大,高山积雪、峡谷炎热;气温回升和下降波动亦大,有一雨成冬之说。因城区一带气候温和,冬暖无夏,四季如春,会理素有“小春城”之美称。
水文
会理市境内水系发达,积水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42条,总积水面积4244平方千米,长999千米,出境流量75立方米/秒,河网密度22千米/百平方千米。
植被
会理市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西南缘台地干性常绿松、栎亚区。
水资源
会理市径流深518毫米,年径流总量23亿立方米,地下水6亿立方米。境内河流流量稳定,天然落差大,开发建设具有淹没少、投资省、动能指标好的特点。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达55.4万千瓦,人均1.38万千瓦,是世界人均的3.5倍,全国人均的4倍,水能开发空间广阔。
土地资源
会理市土地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105万亩,其中水田24万亩,旱地81万亩;有宜农荒地30多万亩。
植物资源
会理市森林资源丰富,2022年森林面积20.28万公顷,年末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86.1% 。境内木本、草本、藤本和栽培植物105科,450余种,其中木本81科,372种。
矿产资源
会理风光
会理市地处攀西裂谷腹心地区,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素有“矿产博物馆”的美誉,市境内已查明矿产地198处,大型矿床8个,中型23个,小型66个,矿点46个,矿化点55个。全市共有探矿权67个(其中金属探矿权61个,能源矿产探矿权4个,非金属探矿权2个;按勘查矿种分类,单一矿种探矿权43个,多矿种探矿权24个),勘查区总面积854.57平方千米。共有采矿权85个(其中有色金属15个,黑色金属20个,能源〔煤炭〕3个,非金属13个,砂石、粘土、页岩33个,矿泉水1个)。会理市矿产资源中,钒钛铁、铜、镍矿产主要分布于城区以南各区;铅锌、锡、煤矿产主要分布于城区以北;建材非金属等矿产遍布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3种,占四川省探明储量矿种的48.8%。黑色金属方面,铁矿储量占全省储量的3.5%;有色金属方面,铜矿储量占全省首位,锌矿储量占全省的23%,锡矿储量占全省的37.5%,钴、铟、蛇纹岩、石英岩四种矿产储量在全省也占有一定比例。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会理县常住人口为390531人。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常住人口39.2万人,较上年末增长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0万人,乡村人口21.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88%,比上年末提高0.36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5.98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03‰。
2023年末常住人口39.3万人,较上年末增长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5万人,乡村人口20.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18%,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6.09万人,较上年末增长2.18‰。
会理古城街道
(2021年10月30日中国共产党会理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市委书记:陈方勇
市委副书记:徐阳、骆国兴、廖开成
市委常委:石继运、廖进刚、刘宇翼、周超、曹敏、张元安、李泽龙、周平、陈子祥
综述
会理市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现已形成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红(石榴)、黄(烤烟)、黑(黑山羊)、绿(生态林果蔬)、蓝(乡村旅游)加现代流通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10+2”产业构架。
2022年,会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6.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9%、25.4%和53.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0:33.1:36.9调整为31.1:32.0:36.9。全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95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
2022年,会理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06.20亿元,同比增长6.9%,占GDP比重为46.8%,较上年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同期20.4:35.9:43.7调整为21.5:35.5:43.0。
2022年,会理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比上年增长36.5%。
2022年,会理市国内州外新增投资44.2亿元。其中,国内省外新增投资16.18亿元。全年新签约项目6个,引资额61亿元。外出开展小分队招商11次,州外举办招商推介会3次。
2022年,会理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税收收入9.13亿元,增长1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13亿元,减少4.5%。
2022年,会理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12元,同比上增长6.4%。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15元,比上年增加2031元,同比增长5.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376元,增长3.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40元,比上年增加1472元,同比增长6.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636元,增长4.4%。
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3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2.94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92.18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0%、25.4%和53.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3:30.3:38.4。全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18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
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口径)比上年下降5.8%。
分产业看(非全口径),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80.7%;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2.3%,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4.1%;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63.0%。
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59.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0.3%。
第一产业
2022年,会理市第一产业增加值70.65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22.82亿元,同比增长4.7%。
2022年,会理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3.08万亩,比上年增长0.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86万亩,比上年增长0.7%;烟叶播种面积18.58万亩,增长5.0%;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5.50万亩,增长2.8%。
2022年,会理市粮食产量34.66万吨,比上年减少1.3%,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1.2%;大春粮食产量减少1.9%。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29万吨,增长3.5%;烟叶产量3.20万吨,下降5.0%;蔬菜产量52.20万吨,增长3.4%;园林水果产量84.52万吨,增长2.9%。
2022年,会理市肉猪出栏88.20万头,比上年增加4.1%;牛出栏3.39万头,增长1.3%;羊出栏49.79万只,增长0.1%;家禽出栏306.11万只,增长2.1%。猪肉产量增长5.3%,牛肉产量增长4.6%,羊肉产量增长2.4%,禽肉产量增长4.8%。禽蛋产量下降3.2%,牛奶产量增长2.6%。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有效灌溉面积2.43万公顷。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7.34万千瓦。
202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2.49万亩,比上年减少0.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22万亩,比上年增长12.4%;烟叶播种面积19.51万亩,比上年增长5.0%;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6.12万亩,比上年增长4.1%。
2023年粮食产量35.46万吨,比上年增加2.3%,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6.1%;大春粮食产量增长1.5%。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33万吨,增长13.7%;烟叶产量3.15万吨,下降1.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4.49万吨,增长4.4%;园林水果产量89.62万吨,增长6.0%。
2023年肉猪出栏89.98万头,比上年增长2.0%;牛出栏3.41万头,比上年增长0.5%;羊出栏49.87万只,比上年增长0.2%;家禽出栏304.59万只,比上年减少0.5%。猪肉产量增长5.9%,牛肉产量增长1.1%,羊肉产量增长0.5%,禽肉产量增长1.2%。禽蛋产量增长8.2%,牛奶产量增长1.1%。
2023年森林面积22.37万公顷。
2023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43万公顷。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9.63万千瓦。
第二产业
2022年,会理市第二产业增加值72.53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37.67亿元,同比增长6.8%。
会理绿陶
2022年,会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比上年增加2.7%。实现利润总额8.2亿元,增长3.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0元,比上年减少0.4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6%,比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
2022年,会理市建筑业增加值4.8亿元,比上年增加20.2%。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9个,实现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14.37亿元。
2023年工业增加值70.30亿元,比上年增长7.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8%,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9%。
2023年建筑业增加值2.68亿元,比上年下降21.0%。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1个,实现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14.72亿元。
第三产业
2022年,会理市第三产业增加值83.72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45.71亿元,同比增长8.0%。
2022年,会理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按地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2.66亿元,同比增长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86亿元,同比增长2.4%。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1.19亿元,同比增长17.1%。
2022年,会理市进出口总额2232.43万元。
2022年,会理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9.7%。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6.8%。
2022年,会理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8.17亿元,接待国内游客280.50万人次。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3.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1.12亿元,增长13.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3.37亿元,增长21.8%。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固定电话用户数0.8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41.5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28万户。邮电业务总量3.03亿元。
202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45.6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57万户。邮电业务总量3.55亿元。
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各项税收9.8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7.0%。
202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8.6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0.9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3.61亿元。
科教事业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共有普通中学10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441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36万人;普通小学42所,小学专任教师1689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87万人。
2022年,会理市专利授权数128件。
2023年末共有普通中学10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40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36万人;普通小学42所,小学专任教师1641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76万人。
2023年专利授权数78件。
金江书院
文体事业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59.5千册。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拥有体育场馆1个。
2023年末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72千册。
2023年末拥有体育场馆1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47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690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30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75人。
2023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47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724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89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63人。
社会保障
2022年,会理市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9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198人。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8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9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5万人。
“十二五”期间,金沙江鱼鲊大桥建成通车,国道108线、省道310线、会太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99%以上的乡镇、村建成或在建通畅公路,道路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875千米,公路客运周转量22650万人千米;公路货物周转量168600万吨千米;公路运输周转总量170865万吨千米。
文物古迹
会理市域内的各类遗址、文物古迹、革命遗迹分布广泛,有新石器时期遗址7处,石器采集点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在市文管所征集收藏的1900余件文物中,经鉴定有国家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283件。
会理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西干道入滇的重镇,扼川滇咽喉的军事要冲。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平定南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曾与孟获首战于此,“孔明寨”“南征渡口”依然存在。唐天宝年间,南诏大理国在会理置会川都督府,并以此作为北进的重要基地。为供奉南诏王、大理国主建造的景庄庙(今会理一中)、白马庙(今白马寺)遗迹犹存。会理是由川入滇转往印缅的重要商贸古道之一,柳树塘、凤山营、七登堡等遗址仍然可寻。城内的钟鼓楼,又名凌霄楼,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被誉为“南来建州第一楼”,1992年修葺一新。此外,城内还有北门城楼、西城巷、天主教堂、粤省会馆、城隍庙戏楼、文昌宫等历史建筑;南北街、科甲巷、东明巷、西城巷是四川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城郊有白云庵、飞来寺、文塔寺等。
会理古城始建于元末明初,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在城中心十字大街修建钟鼓楼,至乾隆时续修完,成为会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形成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以南北中轴线为主的四街三关二十三巷的棋盘式格局。会理城区仍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其中一类保护建筑10幢,二类保护建筑20幢。大量的明清建筑、寺庙、会馆、民居古宅四合院,老城的北城门、钟鼓楼、城南白塔山文塔成为会理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
北门城楼
非遗项目
会理北部山区和南部的民族杂居区有造纸、制香、大号唢呐音乐、饵块制作、彝族山歌、彝族火把节、彝族泼水节、彝族“祭龙节”、彝族刺绣、农家九大碗、三迭水、彝族蹢脚舞等12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部地区有端午节习俗、红铜火锅制作技艺、绿陶釉手工技艺、傈僳族舞蹈、彝族歌谣谚语、彝族民间故事等17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7月,“大号唢呐”“蹢脚舞”“红铜火锅制作技艺”“绿陶釉瓷品制作技艺”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3月,“会理饵块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遗名录。
名称 | 简介 | 级别 | 图片 |
大号唢呐 | 大号唢呐主要分布在会理南部关河乡的黑依村、官村,西南部的小黑箐乡白沙村的会理彝族长号唢呐乐舞是会理民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大号高亢雄浑,唢呐清脆嘹亮,两种铜制彝族吹奏乐器构成了一长一短的姊妹器乐,吹奏的都是本土古朴、典雅、热烈的曲调。 | 省级 |
|
彝家蹢脚舞 | 蹢脚舞是会理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其中白沙村的彝族蹢脚舞最负盛名。 白沙村的蹢脚舞,名目繁多,有“背榨把”“搓脚”“三脚跷”“四脚二换腿”“三道把”“撵雀儿”等。 | 省级 |
|
红铜火锅制作技艺 | 会理制作红铜火锅从明代洪武年间开始,民国时期,老街就因制作红铜火锅而得名“打铜街”。 一件红铜火锅,由锅座、锅槽(包括烟囱)、锅盖三个部件构成,锅座与锅槽部分用插销连接上,一般重4公斤左右,拆卸和携带都很方便。 | 省级 |
|
绿陶釉瓷品制作技艺 | 会理烧制绿陶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会理绿陶是用当地天然铜矿(孔雀石)为主要釉原料,经1230℃高温烧制而成,因铜元素在氧化焰烧的陶釉呈绿色,而得名“会理绿陶”。绿陶以釉色取胜,研制出的釉色有近千种,可烧制出翠绿、铁红、碧绿、土黄、粉蓝、雨点等四十余种釉色。 | 省级 |
|
(参考资料来源: )
红色文化
会理会议纪念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理会议”,在城郊铁厂村召开,“会理会议”遗址已列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此外,会理城内还修建了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和纪念碑,一并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线路。
中央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碑
景点 | 简介 | 图片 |
龙肘山 | 位于会理西北的龙泉乡境内,又名玉墟山,山体呈南北走向,高峰山脊长约36千米,海拔3585米,山顶气候较为寒冷、冬季常有积雪,年平均气温在7℃左右。 |
|
会理古城 | 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城内景点有钟鼓楼、武侯祠、东岳庙、景庄庙、红军长征陈列馆、碑林、文塔等。 |
|
金江书院 | 金江书院在会理城区,现会理市第一中学内。肇始于清朝乾隆年间的金江书院,是攀西地区办学历史悠久的学府之一。 |
|
(参考资料来源: )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会理石榴 | 会理石榴果大皮薄、色泽艳丽、粒大籽软、味甜汁多,唐朝时期即为皇帝御定贡品。 |
|
会理羊肉粉 | 会理羊肉粉以新鲜羊肉,配以爽滑的米粉,加入鲜羊肉汤及各种调料和具有特色的油辣椒制成,其特色为香、鲜。 |
|
油鸡枞 | 油鸡枞是会理的风味食品,以鸡枞为原料,与植物油、香辛料合炼而成,耐贮藏。 |
|
熨斗粑 | 熨斗粑是会理市名小吃,其特点是糕体细、不沾牙,清香可口,甜而不腻,软和香脆,营养价值高。 |
|
抓酥包子 | 抓酥包子是四川和云南交界地带的早点美食,将发好的面抹上猪油揉匀起酥后的包子皮吃起来香而不腻,酥软可口。 |
|
会理鸡火丝 | 会理鸡火丝饵块把云南菜重原料重本味、清淡鲜香的烹调特点与川菜重佐料重调味、味厚色浓的饮食风格进行了结合,成为川滇菜系交融互补的典范。 |
|
(参考资料来源: )
2018年10月22日,会理县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019年3月21日,会理古城入选第一批四川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2020年6月29日,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2月28日,获得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8月26日,入选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公示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