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地铁3号线 编辑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境内地铁线路

哈尔滨地铁3号线哈尔滨地铁3号线

哈尔滨地铁3号线(Harbin Metro Line 3),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也是中国高寒地区首条环形地铁线路,于2017年1月26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城乡路站、哈尔滨大街站暂缓开通),于2021年11月26日开通运营二期东南半环(体育公园站至城乡路站、医大二院站至太平桥站),于2023年9月29日开通运营二期西北半环老道外段(太平桥站至中华巴洛克街区站),标志色为橙黄色。截至2023年9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大致呈环形走向,起于体育公园站,途经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道外区等行政区,贯穿哈尔滨西站、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铁路枢纽、文化场所,止于北马路站。截至2023年9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已开通线路全长28.71千米,全部为地下线;共设置28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采用6节编组B2型列车。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哈尔滨地铁3号线

外文名:Harbin Metro Line 3

标志色:橙黄色

开通日期:2017年1月26日

运行时间:06:00-22:30(截至2022年5月)

轨道类型:地铁

起止站点:体育公园站、北马路站(截至2023年9月)

线路长度:28.71 km(截至2023年9月)

车站数量:28座(截至2023年9月)

车辆编组:6节编组B2型列车

最高速度:80千米/小时

运营单位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历史沿革

编辑

前期规划

2010年6月13日,在哈尔滨友谊宫举行的哈尔滨发展战略项目推介会上,哈尔滨地铁3号线项目规划建设内容首次对外公布 。

2011年,哈尔滨地铁3号线客流预测通过评审 。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批复《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通过《哈尔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哈尔滨市地铁“十字+环线”网络架构形成,其中规划的环形地铁线路为今哈尔滨地铁3号线 。

2014年9月17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启动兆麟公园北门至前进路路段初步勘查工程 。

建成后的车站内景建成后的车站内景

建设历程

  • 一期工程(城乡路站至医大二院站)

    2012年8月28日,中国首列高寒地铁列车(哈尔滨地铁3号线电客车)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线 。

    2013年3月28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哈西大街站至医大二院站暗挖区间右线贯通;5月10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学府四道街站至哈西大街站区间左线贯通。

    2014年,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开始土建施工 。

    2016年1月11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完成所有土建施工 ;5月30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启动设备安装工作 ;6月2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实现“短轨通” ;7月4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实现双线“长轨通” ;10月15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开始不载客试运行 。

    2017年1月26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城乡路站至医大二院站)开通试运营,其中城乡路站、哈尔滨大街站暂缓开通 ;6月16日,哈尔滨大街站(今凯盛广场站)开通运营 。

    2018年,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哈尔滨大街站更名为凯盛源广场站 。

    凯盛源广场站出入口外观设计凯盛源广场站出入口外观设计

    2021年3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信号系统开始升级改造 ;10月25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医大二院站、哈西大街站、凯盛源广场站、哈尔滨西站4座车站停止载客运营,与3号线东南半环的太平桥站、会展中心站、征仪路站、群力体育公园站等车站开始为期30天的贯通空载试运行 ;11月26日,城乡路站开通运营 。

    哈尔滨地铁3号线首列车下线哈尔滨地铁3号线首列车下线

  • 二期东南半环(体育公园站至城乡路站、医大二院站至太平桥站)

    2014年9月26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试验段松江生态园站(今劳动公园站)启动实施 。

    2016年5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工程动工兴建 ;11月14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首座车站(劳动公园站)主体结构封顶 。

    2018年1月7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工程首条盾构区间会展中心站至海河东路站左线贯通 ;6月17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开拓者2号”盾构机始发 ;7月1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安通街车辆段出入段区间右线贯通 ;8月29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群力第六大道站至工农大街站区间左线贯通 ;11月17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群力第五大道站至群力第六大道站区间左线贯通 。

    2019年8月8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铺轨工程开工建设 。

    2020年8月4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群力段四座车站五个区间完成“长轨通”,并实现与一期工程既有线路对接 ;11月30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全线“电通” ;12月26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东南半环实现双线“车通” 。

    2021年6月25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开启空载试运行 ;11月17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完成竣工验收 ;11月26日8点58分,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体育公园站至城乡路站、医大二院站至太平桥站)开通试运营 。

    列车停靠太平桥站列车停靠太平桥站

  • 二期西北半环(太平桥站至体育公园站)

    2018年,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工程动工兴建 ;4月,丁香公园站、靖宇五道街站、清真寺站、靖宇公园站开工建设 。

    2019年11月1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丁香公园站第八段主体结构封顶。

    2020年12月9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太平桥站至靖宇公园站区间双线贯通 。

    太平桥站至靖宇公园站区间太平桥站至靖宇公园站区间

    2021年9月12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河山街站主体结构封顶 ;10月8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河山街站至丁香公园站区间隧道贯通 。

    北马路站至太平桥站区间北马路站至太平桥站区间

    2022年1月5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人民广场站主体结构封底 ;2月11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靖宇五道街站至北马路站区间右线贯通 ;4月5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靖宇五道街站至北马路站区间左线贯通 ;5月8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河松街站至河山街站叠落区间右线贯通 、河松街站主体结构底板封底 ;6月3日,公路大桥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7月25日,友谊宫站主体结构封顶 ;8月8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河松街站主体结构封顶、河松街站至河山街站叠落区间左线贯通 ;9月23日,人民广场站主体结构封顶 ;10月19日,北马路站主体结构封顶 ;10月26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太平桥站至北马路站段实现“短轨通” ;11月9日,上海街站主体结构封底 ;11月25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北马路站至太平桥站区间实现双线“长轨通” ;12月20日,靖宇公园站、清真寺站、靖宇五道街站35千伏环网一次送电成功 。

    二期西北半环开始铺轨二期西北半环开始铺轨

    2023年3月14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上海街站至公路大桥站盾构右线区间贯通 ;5月19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人民广场站至上海街站盾构区间右线贯通 ;5月22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进入铺轨阶段 ;6月10日,上海街站主体结构封顶 ;6月28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期西北半环隧道全线贯通 ;9月24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老道外段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 ;9月29日9时58分,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老道外段(太平桥站至中华巴洛克街区站)开通试运营 ;10月15日,北马路站3号出入口完成主体结构完工 ;10月26日,北马路站1号出入口完成土建施工并通过验收 ;11月21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实现全线“轨通” ;12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北马路站、中华巴洛克站至北马路站区间竣工通过验收 ;12月26日10点58分,北马路站开通运营 。

    2024年1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公路大桥站、公路大桥站至河松街站区间、丁香公园站附属结构1、2号出入口等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兆麟公园站附属工程围护结构完成 ;4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兆麟公园站、友谊宫站、上海街站附属结构底板首段工程接连通过验收 、人民广场站5号出口及1号风亭底板首段通过验收;5月28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轨道工程,北马路站(不含)至体育公园站(不含)子单位通过工程验收 ;6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道里段完成“热滑”试验 、丁香公园站、河松街站、公路大桥站400伏开关柜成功送电 ;6月22日,人民广场站所有附属结构完成封顶 。7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西北环道里段8座车站的整个机电工程安装已按计划完成91%,全面进入到机电设备单机调试阶段及“动车调试”工作阶段。

  • 线路站点

    编辑

    线路参数

    序号

    指标名称

    采用标准

    1

    轨道交通制式

    B2型列车

    2

    运行速度

    最高运行速度为80千米/小时;平均旅速大于等于35千米/小时

    3

    线路

    最小曲线半径

    区间正线:一般为300米,困难地段为250米

    联络线、出入线:一般200米,困难地段150米

    车站正线:一般位于直线,困难条件下可设在半径不应小于800米的曲线上

    纵断面最大坡度

    区间正线最大纵坡一般为30‰,困难地段为35‰

    联络线、出入线最大纵坡40‰,不考虑坡度折减值

    站台线:采用2‰,困难时不大于3‰

    竖曲线半径

    区间正线:一般为5000米,困难地段为3000米

    车站端部:一般为3000米,困难地段为2000米

    联络线、出入线、车场线:2000米

    4

    轨道

    轨距

    标准轨(1435毫米)

    钢轨

    正线、辅助线均采用60千克/米的钢轨,全线铺设无缝线路

    扣件

    地下线均采用DTⅥ2型弹性分开式扣件

    道床

    采用短枕式整体道床

    5

    车站

    站台有效长度

    有效站台长度为118米

    参考资料

    车站列表

    截至2023年9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全线共开通28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具体信息如下表所示:

    中英文站名

    所属区段

    车站形式

    换乘线路

    所属行政区

    城乡路站

    Chengxiang Road

    一期

    地下二层岛式

    /

    道里区

    哈尔滨西站站

    Harbin West Railway Station

    地下三层岛式

    南岗区

    凯盛源广场站

    Kaishengyuan Plaza

    哈西大街站

    Haxi Street

    地下二层岛式

    医大二院站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地下三层侧式

    哈尔滨地铁1号线

    (运营中)

    征仪路站

    Zhengyi Road

    二期东南半环

    地下二层岛式

    /

    肿瘤医院站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南岗区、香坊区

    旭升街站

    Xusheng Street

    香坊区

    劳动公园站

    Labor Park

    进乡街站

    Jinxiang Street

    汽轮机厂站

    Harbin Turbine Co.,Ltd

    油坊街站

    Youfang Street

    公滨路站

    Gongbin Road

    珠江路站

    Zhujiang Road

    哈尔滨地铁2号线

    (运营中)

    湘江路站

    Xiangjiang Road

    /

    南岗区、香坊区

    会展中心站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Center

    南岗区

    海河东路站

    Haihe East Road

    市第二医院站

    Second Hospital of Harbin City

    道外区

    大有坊街站

    Dayoufang Street

    太平桥站

    Taipingqiao

    地下三层岛式

    哈尔滨地铁1号线

    (运营中)

    靖宇公园站

    Jingyu Park

    二期西北半环

    (老道外段)

    /

    清真寺站

    Harbin Mosque

    中华巴洛克街区站

    Chinese-baroque Block

    地下二层岛式

    北马路站

    Beima Road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兆麟公园站至丁香公园站在建中(详情参考本词条“建设规划”目录)

    体育公园站

    Sports Park

    二期东南半环

    地下二层岛式

    /

    道里区

    群力第五大道站

    No.5 Qunli Avenue

    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站

    Qunli Hospital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工农大街站

    Gongnong Street

    参考资料

    线路走向

    哈尔滨地铁3号线为环形走向;线路途经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道外区,由城乡路站引出,经国铁哈尔滨西站后,转入保健路,至旭升街后沿规划保健路向东至通乡街,沿通乡街进入红旗大街,沿红旗大街北行,至大有坊街后沿马家沟东侧并行至太平桥,过太平桥后经东直路下穿既有铁路线后转入振江街,后左转下穿靖宇公园进入靖宇街,沿靖宇街直行至景阳街后,转入北马路,下穿既有滨洲铁路线,进入友谊路,沿友谊路行至跨江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左转进入哈药路,在哈药路与前进路交口处线路右转,沿前进路走向,在前进路与群力大道相交路口,线路进入群力大道,至丽江路口左转进入丽江路,最后回到线路始发(终到)站城乡路站 。

    哈尔滨地铁3号线线路走向示意图哈尔滨地铁3号线线路走向示意图

    运营情况

    编辑

    运营时刻

    截至2022年5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各站点首末班车时刻如下所示 :

    车站名称

    首班车

    末班车

    体育公园站方向

    北马路站方向

    体育公园站方向

    北马路站方向

    体育公园站

    /

    06:00

    /

    22:30

    群力第五大道站

    06:01

    06:02

    23:21

    22:32

    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站

    06:00

    06:04

    23:19

    22:34

    工农大街站

    06:08

    06:00

    23:17

    22:35

    城乡路站

    06:05

    06:01

    23:15

    22:37

    哈尔滨西站

    06:03

    06:04

    23:13

    22:40

    凯盛源广场站

    06:02

    06:00

    23:11

    22:41

    哈西大街站

    06:07

    06:02

    23:09

    22:43

    医大二院站

    06:04

    06:00

    23:06

    22:46

    征仪路站

    06:01

    06:02

    23:04

    22:49

    肿瘤医院站

    06:00

    06:04

    23:02

    22:50

    旭升街站

    06:04

    06:00

    23:00

    22:53

    劳动公园站

    06:02

    06:01

    22:58

    22:55

    进乡街站

    06:00

    06:04

    22:55

    22:57

    汽轮机厂站

    06:05

    06:00

    22:53

    22:59

    油坊街站

    06:03

    06:00

    22:51

    23:01

    公滨路站

    06:01

    06:03

    22:50

    23:03

    珠江路站

    06:00

    06:05

    22:48

    23:05

    湘江路站

    06:04

    06:00

    22:46

    23:06

    会展中心站

    06:02

    06:02

    22:44

    23:08

    海河东路站

    06:00

    06:00

    22:42

    23:10

    市第二医院站

    06:04

    06:01

    22:40

    23:12

    大有坊街站

    06:02

    06:03

    22:39

    23:14

    太平桥站

    06:00

    06:00

    22:36

    23:17

    靖宇公园站

    06:04

    06:02

    22:34

    23:19

    清真寺站

    06:01

    06:04

    22:31

    23:21

    中华巴洛克街区站

    06:00

    /

    22:30

    /

    北马路站

    暂无信息

    运营模式

  • 行车间隔

    截至2023年9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全线全天最小行车间隔为5分58秒 。

    客运流量

  • 假期/日常客运量

    截至2017年7月9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安全运营165天,载客量228.76人次。近一周日均客运量为3.37万人次,较开通第一个月日均客运量提高了171% 。

    2022年2月18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当日客运量为17.67万人次 。

    截至2022年2月24日,自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开通试运行以来,线路客运量为1059.20万人次 。

    截至2023年6月21日24时,哈尔滨地铁线网当日总客运量为98.94万人次,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哈尔滨地铁2号线当日客运量为19.60万人次 。

    2023年9月28日,哈尔滨地铁线网客流再创新高,当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客运量为34.57万人次,当年客运总量已累计6145.24万人次 。

    截至2023年10月29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老道外段三站开通运营满月,共接待乘客超过86万人次 。

    列车进站列车进站

  • 设备设施

    编辑

    车辆设施

    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二期车辆均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制造,采用四动两拖6节编组B2型列车,列车长度119米,最高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车辆采用轻量化设计,整列车重量为196.4吨,减少车辆能耗 。

    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车辆司机室增设前置摄像机,用于监视和记录车辆前方轨面情况,该设备能够记录并还原事故、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有利于事故、事件的分析、调查和取证。新车司机室及客室采用LED照明,在节能降耗效果上优化于原设计的日光灯管照明。车厢内增设数码海报屏,将传统纸媒升级为数码动态投放。优化了“报站动态地图”显示方式,将“LED点阵式流水”显示优化为“液晶屏LCD动画”显示。新车空调新风、回风滤网均安装于车体顶部、车辆外侧,减少滤芯更换时对车辆内部的污染。采用19寸高清LCD屏替换原17寸标清LCD屏。将CCTV系统存储监控的时长由原来的20天延长至90天。优化车辆牵引和制动网络通讯配合方案,尤其在制动网络中断或牵引网络中断后,电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整车的优化配合方案,保证车辆空气制动力的最少发挥,增加乘坐舒适度、减少闸瓦使用量、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了既有车辆、车载信号设备的单端通讯冗余题,提高车辆的可靠性 。

    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电客车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电客车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车辆内部采用嵌入式结构座椅,增加客室地板站立空间,可实现每列车载客2062人。车内还配置了48寸LCD动态地图显示屏,能够显示多种信息,如显示本车厢在车站内的具体位置、站台内电梯位置信息、车站周边的主要建筑物等信息,更加方便乘客获取出行信息 。

    哈尔滨地铁3号线车厢、车内以温暖的橙色为基调,车厢座椅带有加热功能。车厢内采用智慧屏设计,车站信息动态智能更换,车辆到站后还会显示各站出入口信息,以及出站电梯相对于乘客所在车厢的位置指示图。列车门旁边还配备了紧急报警器,如果在车厢内遇到紧急情况,乘客可按压报警器,直接与司机通话,第一时间为乘客解决问题 。

    车厢内景车厢内景

    运行系统

  • 行车系统

    哈尔滨地铁3号线列车搭载了车辆智能运维系统,配置了弓网监控、走行部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采集行车数据,并以直观的图文形式向地面工程技术和行车指挥人员加以展示,提高行车的安全系数,提高运维人员的排故效率和检修效率 。

    车辆基地

    哈尔滨地铁3号线全线共设置安通街车辆段及综合基地一处,新建2座66千伏主变电所、并设控制中心一处 。

    列车停靠车辆段列车停靠车辆段

  • 控制中心

    哈尔滨地铁3号线控制中心项目地上22层、地下3层,为哈尔滨地铁1号线、3号线共用的指挥中心 。

  • 太平桥车辆基地

    哈尔滨地铁3号线太平桥车辆基地位于道外区,是哈尔滨地铁1号线和哈尔滨地铁3号线铺轨、设备运输、材料储备、车辆接收、调试、运营准备等车辆的基地。担负车辆停放及日常保养、车辆检修、列车救援、设备维修、材料供应、技术培训等功能。该基地位于哈尔滨铁路枢纽太平桥站以南、马家沟以东、规划新江桥街以西、规划平湖街以北地块内,占地23.9公顷,总建筑面积86682平方米 。

  • 安通街车辆基地

    哈尔滨地铁3号线安通街车辆基地位于香坊区红星街以东、规划安通街以北、规划城市三环路以西区域,该地南北宽451米,东西长1295米,总占地约31.6公顷,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基地共分五大区,即车辆运用及工程车库区、车辆运用及工程车库前岔行区、检修库区、检修库前的岔行区以及卸车场区域。车辆段承担着哈尔滨地铁3号线车辆的停放、运用、检查、整备、救援、设备维修、材料供应以及人员技术培训等作用 。

    哈尔滨地铁3号线安通街车辆基地哈尔滨地铁3号线安通街车辆基地

    服务设施

  • 便民设施

    截至2021年11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车站提供多种便民设备设施,站台卫生间内,均设置母婴台、紧急呼叫按钮,在扶梯楼梯都铺设了盲道等 。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在大客流车站设置“人包同检安检系统”,将乘客及其携带的行李一次性检查完毕,实现通过无感知、非接触、无停留的快速安全检查 。

  • 支付设施

    截至2021年11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每座车站配有的自动售票机支持语音和触屏操作,接听到语音指令后,售票机屏幕自动跳转到售票页面,此时乘客只需轻触屏幕“支付”即可出票 。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车站支持互联网购票、手机扫码、实体买票、人脸支付多种支付购票手段 。

    车站内景车站内景

  • 建设成果

    编辑

    建设难题

    哈尔滨地铁3号线建设期间主要面临以下难题:

    ①哈尔滨地铁3号线贯穿香坊区、南岗区、道外区、道里区四个人口密集主城区,大部分车站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拥挤,为保障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带来极大挑战。同时,沿江富水砂层带来的地层渗漏水问题、城市地下管线密布存在的事故易发问题,也成为地铁施工的最大困扰。针对哈尔滨地铁3号线穿行哈市老城区易发的地层变形塌陷、既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形等施工难题,建设者采用暗挖区间大断面隧道悬挂法施工新技术,科学地控制了地层沉降这一关键性技术难题 。

    ②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存在一级施工风险36个,均紧邻松花江。受松花江漫滩区“富水砂层”影响,地表水丰富,含泥沙量大,地质结构复杂,易出现涌水、涌砂及地表塌陷等现象,给盾构掘进作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及挑战。针对不同的周边环境及施工风险建设者分别选用“泥水盾构机”“土压盾构机”进行沿江段地铁隧道掘进施工,攻克了隧道掘进遇到的诸多难题 。

    ③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盾构期间完成了穿越松花江富水砂层、穿越哈牡高速铁路、哈佳高速铁路等6股铁路线。盾构穿越太平桥站至靖宇公园站区间的高速铁路线沉降控制标准仅3毫米;穿越北马路站至兆麟公园站区间的高铁桥桩沉降值达到1.8毫米。在太平桥站至靖宇公园站区间掘进时,土压盾构双线呈80度夹角以半径300平曲线下穿高速铁路路基段,盾构掘进沉降控制、线形控制极其困难。为保证盾构的平稳下穿,施工单位通过试验段摸索分析,总结精细化掘进参数,穿越段应用“克泥效”工法和“自动化监测实时反馈系统”,及时填充了盾构掘进的建筑空隙,同时根据实时的监测信息来动态的指导掘进参数,最终盾构以0.5-1毫米的微沉降标准完成穿越,克服了以上困难 。

    盾构下穿历史建筑群盾构下穿历史建筑群

    ④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盾构穿越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建筑群时存在众多困难。在靖宇公园站至清真寺站、靖宇五道街站、北马路站区间盾构掘进区域,“义顺元”“同济商场”等百年老建筑,结构形式差,基础埋深浅,龟裂墙壁、水泥剥落、砖石尽现,一、二级风险建筑多达102处,多数已列为C级、D级危房。建设者多次邀请业内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对施工参数和控制措施不断摸索优化,通过采用型钢加固危房、隔离桩稳定危房基础、预埋袖阀管补偿注浆、大比例同步注浆填充壁后、多孔管片深孔注浆限制沉降、自动化监测实时监控等技术措施,完成了靖宇街沿线老旧历史建筑群的盾构穿越,经过过程及后期监测数据显示,建筑物沉降控制在±5毫米范围,结构状态稳定,克服了以上困难 。

    盾构区间盾构区间

    ⑤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盾构需攻克暗藏地下20余米深的“锚索”“桩基”等障碍。在靖宇五道街站至北马路站、兆麟公园站区间,盾构掘进时遇到316.8米,约735根地产施工遗留锚索(钢丝绳)侵入区间隧道,造成盾构机无法正常通过。建设者经过多次方案比选和专家咨询论证后,选择从旋挖钻切索回填注浆、盾构机改造和掘进参数优化等方面入手。针对富水砂层锚索拔除出现塌孔、地表沉降等问题,采用高压旋喷桩对锚索进行固结,然后用旋挖钻将锚索先破断后取出,最后对旋挖钻孔回填砂浆,地层静压注浆来稳固地层;针对泥水盾构切割锚索群出现的锚索切断困难、刀盘被困和地面易沉降的问题,对盾构机进行了刀盘刀具及环流系统适应性增强改造;在盾构穿越锚索区的过程中,通过优化泥浆、推力、扭矩、速度、注浆参数和增加监测频率等措施,平稳地完成了锚索区穿越。在北马路站至兆麟公园站区间左线盾构始发过程中,遭遇了地层中153根建筑群桩的阻挠,导致盾构机停滞被困。建设者采用了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对障碍桩进行拔除,清障后回填砂浆;对被扰动的地层进行静压注浆加固,并选用适应能力更强的盾构机反向掘进,减少障碍桩清障造成的工期浪费,最终完成拔桩区穿越,实现了盾构的接收 。

    技术创新

    哈尔滨地铁3号线建设期间主要存在以下创新:

    ①“高科技”铺轨

    哈尔滨地铁3号线沿线住宅区密集,为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轨道铺设设置了4种道床类型:一般减振道床、中等减振道床、高等道床及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其中高等减振道床及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约占铺轨任务的60%。为降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提高地铁客车的舒适性,哈尔滨地铁3号线轨道采用了中国国内领先的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降噪措施,能减小噪声15分贝以上,是整个正线施工难度最高的道床类型。施工中需把轨道道床的基础和列车运行的轨道通过弹簧隔离开,浮置板基底施工平整度需要控制在每平方米范围±2毫米,精度要求高。浇筑前对每处钢弹簧浮置板隔振器安装位置的混凝土高度进行精确测量并标记,严格控制基底标高达标,使列车和轨道“浮起来”,这样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和最小的噪声,减少震动,提高列车乘坐的舒适性。同时使用“CPIII建网精密测量”技术,有效提升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乘坐地铁的舒适性 。

    ②智能调度

    为确保轨行区安全,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工程采用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在轨行区人机具上安装芯片定位、轨道车配备智控车载等方式,做到超速报警、视频监控、人员机具实时定位、调度命令发送、交叉施工防护等功能,实现了轨行区运输车辆和作业人员集约化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

    ③车站与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同步施工

    哈尔滨地铁3号线位于红旗大街上的大有坊街站、市第二医院站、海河东路站、会展中心站、湘江路站、珠江路站共6座车站,施工时与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交叉进行、同步施工。这一模式可以合理利用地下资源、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破解了“马路拉链”的难题,对城市建设而言既是一种探索,更是一次创新 。

    ④暗挖法和盾构施工相结合

    由于哈尔滨市的地质地形条件,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建设中采用暗挖法和盾构施工结合的办法。在富水砂层区域,采用机械作业法;在无水的高岗地带,采用暗挖法 。

    ⑤“冷冻法”暗挖施工

    C型联络通道C型联络通道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采用中国国内首创“C型联络通道全冷冻法”施工,解决了复杂地质环境下作业的一大难题。因受场地限制,哈尔滨地铁3号线河山街站至河松街站为叠落区间,区间内设置有一处联络通道,由于其结构形式类似字母“C”,故称C型联络通道。该段区间位于松花江畔,在复杂的富水砂层地质环境中,如果采用普通施工方法很容易出现坍塌。采用“冷冻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冻结加固方法,使施工周边土体冻结成能够承载封水的冻结帷幕,隔绝地下水,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冷冻法”施工相对环保,对地面环境影响较小 。

    主要工程

  • 肿瘤医院站

    哈尔滨地铁3号线肿瘤医院站地下共有8个一级风险源,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使这一站与其他车站的建筑布局有所不同,站厅层分为南、北两个区,且不能互通。1号、2号出入口在车站北厅,3号、4号出入口在南厅。建设时车站面临保健路公交隧道和50万户市民供水管线等8个一级风险源,施工面临着巨大风险与挑战。建设者同时采用5种工法和6次转换,这在冰城乃至地铁建设史上堪称空前。同时采用“BIM+VR”创新技术,确保风险源无风险 。

  • 丁香公园站

    哈尔滨地铁3号线丁香公园站采用“叠合结构装配式工艺”,地铁站厅及站台侧墙以预制拼装进行搭建,在收窄的施工场地,实现了缩短工期、提升质量的目标;车站侧墙建筑构件,均在工厂通过自动化加工和定型化限位措施预制完成,现场仅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节省工期约50%,也降低了对施工场地面积的需求,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应对施工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 。

  • 河松街站

    哈尔滨地铁3号线河松街站为地下三层侧式站台车站,全长196.2米,从地面到地下深度达26至28米,是哈尔滨地铁最深的车站。车站分为三层,含一层站厅、两层站台,也是哈尔滨地铁线网中唯一的“叠落侧式车站”。基坑东侧紧邻前进路高架桥,水平净距离仅有0.19米,施工风险高、难度大。由于车站紧邻前进路高架桥Ⅰ级风险,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及质量控制,建设者多次调整施工方案,将车站主体结构分为六段施工,加大人员、设备投入,铺开整个工作面,现场施工150余人,24小时连续作业;采用分段施工既可以保证施工过程连续性、实现流水作业、提高施工效率,又缩短了主体结构施工时间,降低了基坑及高架桥的风险 。

    建设中的河松街站建设中的河松街站

  • 上下叠落式隧道

    综述

    哈尔滨地铁3号线河山街至河松街、河松街至公路大桥两个区间采用了“上下叠落式隧道”技术,由于该路段施工现场地处前进路高架桥,是连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通往江北的重要交通干道,每天车流量多达数万台。为了确保道路畅通和减少因地铁施工对前进路高架桥的影响,建设者将原本平行施工的双线盾构隧道,改为上下叠落施工。建设者先后采用了“一段平行、一段斜交、一段叠落”的施工工艺,隧道上行线呈现“弧形”曲线,隧道下行线呈现“V”字形曲线,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设者在上区间施工前对叠落段部位采用深孔注浆工艺,上、下行区间隧道夹层土体进行加固稳定,确保上区间施工安全及下区间隧道稳定。同时在上区间掘进施工时,在下区间隧道内采用移动式支撑台车对下区间隧道进行支撑,以减小上区间掘进时对下区间隧道的影响。为确保上、下行区间隧道按照设计轴线掘进施工,不出现偏离轴线的质量事故,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定期进行联系测量作业,确保上、下区间隧道贯通 。

    河山街站至河松街站区间

    哈尔滨地铁3号线河山街站至河松街站区间施工现场地处前进路高架桥区域,前进路高架桥是连接松花江公路大桥江南通往江北的重要交通干道,每天车流量多达数万台次,施工中盾构机要侧穿前进路高架桥25个桥墩,面临诸多Ⅰ级风险源。为确保道路畅通和市民通行,原本平行施工的双线盾构隧道,改为上下叠落施工,在东北三省盾构施工中尚属首例 。为了破解这一难点,建设者先后采用了“一段平行、一段斜交、一段叠落”的施工工艺,隧道上行线呈现“弧形”曲线,隧道下行线呈现“V”字形曲线,这给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上区间施工前对叠落段部位采用深孔注浆工艺,上、下行区间隧道夹层土体进行加固稳定,确保上区间施工安全及下区间隧道稳定。同时在上区间掘进施工时,在下区间隧道内采用移动式支撑台车对下区间隧道进行支撑,以减小上区间掘进时对下区间隧道的影响 。

    河松街站至公路大桥站区间

    哈尔滨地铁3号线河松街站至公路大桥站区间盾构施工位于前进路高架桥路段,要侧穿27个桥桩,桩基托换1个桥桩。每一个桥桩都是一个风险源,最近的一个桥桩离施工点只有1.8米,其中,52号桥桩处于盾构范围内,需对既有桥桩进行“桩基托换”,为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建设者多次组织专家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盾构侧穿桥桩的过程中,采用“克泥效”工艺,有效防止了桥桩和路面沉降,达到了设计要求,完成了盾构侧穿27个桥桩,正穿桩基托换1个桥桩 。

    完全叠落段示意图完全叠落段示意图

  • 文化特色

    编辑

    标志色

    哈尔滨地铁3号线标志色为橙黄色,参考了“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金色塔尖”的配色,选用了低明度和高饱和度的颜色,给人以高级的美感 。

    列车文化

  • 外观设计

    哈尔滨地铁3号线列车车头借鉴了哈尔滨大剧院的设计灵感,加入了弧线和曲面,在降低风阻的同时,让车头显得更加柔和、灵动;车头的条形LED车大灯与车体“腰线”处的涂装连贯一致,简洁现代具有科技感 。

    列车外观列车外观

  • 主题列车

    2019年1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上线“哈尔滨时装周主题列车”,列车车体、车门、座位、地面均采用粉色色系装饰,同时车厢内还进行了模特走秀表演。不仅承袭了时装的先锋主义理念,更让时装打破原本在T台的高冷风格 。

    <p>地面

    地面

    车体

    首通纪念票

    2021年11月26日,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开通试运营首日发行了“3号线二期首通纪念票” 。

    车票正面车票正面

    车票背面车票背面

    车站文化

  • 车站设计

    综述

    哈尔滨地铁3号线全线车站整体的设计风为“冰城像素”,其想法就是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特点在地下空间进行还原和升华 。

    哈尔滨地铁3号线标准站内景

    肿瘤医院站肿瘤医院站

    太平桥站太平桥站

    进乡街站进乡街站

    珠江路站珠江路站

    旭升街站旭升街站

    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站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站

    特色车站

    哈尔滨地铁3号线部分特色车站设计理念如下:

    设计理念

    车站内景

    中华巴洛克街区站

    车站设有大幅LED显示屏,展现了“哈尔滨民族工商业龙商文化”的起源,展现了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精髓——雕刻精美的石柱、华丽的拱门和精致的立面;在牌匾、对联、灯笼映衬下的仿古建筑的店面,给人以回忆童年的感觉 。

    中华巴洛克街区站中华巴洛克街区站

    靖宇公园站

    车站设有一组东北抗联塑像屹立在“白山黑水”间,展现了杨靖宇等抗日英雄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车站利用顶棚抬高空间,绘画出风雪交加的天气背景,使用灰蓝色色调,柱面上的雪松在雪中顺势而生,通过灯光衔接犹如穿进云空,所营造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英雄视死如归的革命品格 。

    靖宇公园站靖宇公园站

    清真寺站

    车站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结合清真寺的地理环境,整体设计以欧式风格为基调,与时代相融合;现代简洁的线条与欧式复杂的造型为一体设置,与墙面相呼应的色彩玻璃相配合,增加了车站的文化属性;尤其是公共区楼梯口的百合图案,充分表现了哈尔滨这个团结与奋进的多民族城市的历史文化 。

    靖宇公园站靖宇公园站

    哈尔滨西站站

    车站采用浓郁的欧式风格,设计元素从哈尔滨欧式建筑入手,提取其特色,充分利用车站的整体空间,拱形的吊顶,色彩缤纷的雕花灯箱,曲线的欧式柱跨,烘托出整体空间的恢弘大气,充分体现了哈尔滨地域文化特点 。

    哈尔滨西站站哈尔滨西站站

    医大二院站

    作为与哈尔滨地铁1号线的换乘站,车站延续哈尔滨地铁1号线的装修风格特点,并在色彩上与哈尔滨地铁1号线进行了反转,便于乘客的识别,地面采用棋盘格形式的铺贴,突出欧式建筑的艺术特色,天花设计在哈尔滨地铁1号线既有的基础上,进行细节变化,精巧灵动中透露着厚重的欧式味道 。

    医大二院站医大二院站

    哈西大街站

    车站为哈尔滨地铁3号线的标准站,在装修风格定位上仍采用欧式风格,提取与哈尔滨地铁1号线不同的欧式元素,例如有欧式风格的柱面,在色彩上仍以暖色调为主,符合哈尔滨寒冷的气候特点,在天花的设计中更多的融入了现代元素强烈的方通拼接组合,配以简化的欧式灯片,使整体设计风格不但有欧式风格,又显得十分灵巧、现代 。

    哈西大街站哈西大街站

    北马路站

    车站通过墙柱面结合周边历史建筑,展现地上街景风貌。其装饰不是简单对地上建筑结构进行复制,而是对建筑线条进行优化,利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营造本区域内独特的文化风情,给人以文化厚重感的同时又表达现代建筑的时尚、简洁 。

    北马路站北马路站

    会展中心站

    车站在设计上以现代科技展馆为设计方向。提炼科技发展的元素选取反光强烈的玻璃墙面用灰色的方通和灯具串联起大尺寸的方型藻井用大饱和度的蓝色墙面和黄色天花进行碰撞,现代感十足同时在地面选用反光度高的瓷砖地面并加入圈边造型,让整体车站氛围在现代科技中不缺一丝欧式美观更加符合会展中心车站所处位置的地域特点 。

    会展中心站会展中心站

    体育公园站

    车站设计上以体育精神为切入点,将体育场中的跑道元素融入在天花设计中,大面积的拉丝网板为背景,用大尺寸的铝板呈现跑道造型。柱面采用运动人物造型的丝网印图案,使整体装修风格更加现代,贴近生活 。

    体育公园站体育公园站

  • 公共艺术品

    哈尔滨地铁3号线部分车站公共艺术品设计理念如下:

    设计理念

    相关图片

    大有坊街站《守护》

    车站站厅一侧区域墙中间是艺术品《守护》,作品设计上以哈军工学校历史文化为主题,通过舰船、航艇、卫星、飞机等工业设计图纸元素,丰富画面细节与历史内涵,表达了哈军工“三海一核”(海洋船舶、海洋开发、海军装备、核能应用)这四项工程领域的成就贡献和历史地位 。

    车站内景车站内景

    珠江路站《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作品由哈尔滨学院设计团队作为学术主持、设计、制作,分别以北大荒版画的艺术形式表现了10万转业官兵铸剑为犁开发北大荒的奋斗历程和收获北大仓丰收在望的场景 。

    艺术品《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艺术品《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哈尔滨西站站《大美冰城》

    作品选用精选汉白玉石,全图长17.2米,高3米,由66块分组画面镶嵌组成。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国画艺术透视的特点和全景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哈尔滨松花江两岸的无限风光,集中展现了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异域风情。以跨江大桥连接江南江北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形象建筑,呈现了中国画白描形式的哈尔滨都市画卷,使人身临其境,享受冰城夏都的美好景象 。

    艺术品《大美冰城》艺术品《大美冰城》

    体育公园站《冰雪回响》

    作品构图的整体造型设计与墙面装修造型相结合,以奥运健儿的身姿、特色民间冰雪项目和哈尔滨城市的剪影为主要的设计元素来进行创作。运动员英姿飒爽的身影与市民欢乐玩耍的场景相互呼应,体现了全民努力把哈尔滨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冬季体育运动之城的美好心愿。画面色彩以冷色为主基调,但穿插在冷色中的红和黄,打破了原有的冰冷氛围,干净素练的同时又多了一丝俏皮,充满了哈尔滨独有的城市韵味 。

    艺术品《冰雪回响》艺术品《冰雪回响》

    油坊街站《魅力哈啤》

    作品以《魅力哈啤》为主题传递哈啤的历史,表现啤酒给市民的生活带来的乐趣。艺术品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啤酒瓶被开启,酒花喷涌而出那一瞬间的状态,在瓶身内生动还原了哈尔滨啤酒传入、生产、发展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喷涌而出的啤酒花增加了作品的动感。将哈尔滨人豪爽奔放的性格和畅快的啤酒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边框的设计也使得艺术品与周边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传递了更为生活化的主题色彩。这种夸张且极具视觉张力的艺术表现手法,十分适合市民打卡拍照,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互动性与参与性 。

    艺术品《魅力哈啤》艺术品《魅力哈啤》

    会展中心站《浪漫丝绸路》

    艺术品《浪漫丝绸路》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哈尔滨为中心,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作品采用拼贴融合的艺术手法,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共存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画面中流畅的曲线好像是飘逸的丝带,象征着丝绸之路同时也象征国际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流畅的线条层次分明,疏密有序线条在画面的东北角汇聚,象征着哈尔滨作为龙江丝路带建设的龙头,是欧亚大陆桥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枢纽,丰富多彩的画面表达着人们对和谐美好生活的期待,凝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大趋势 。

    艺术品《浪漫丝绸路》艺术品《浪漫丝绸路》

  • 建设规划

    编辑
  • 二期西北半环(在建)

    截至2024年6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在建二期西北半环(兆麟公园站至丁香公园站),共设置8座车站,其中1座为换乘车站,线路长度为17.873千米,具体信息如下表 :

    车站工程名

    所属区段

    车站形式

    换乘线路

    所属行政区

    兆麟公园站

    二期西北半环

    (在建)

    地下三层岛式

    /

    道里区

    友谊宫站

    地下二层岛式

    人民广场站

    哈尔滨地铁2号线(运营中)

    上海街站

    /

    公路大桥站

    地下二层分离岛式

    河松街站

    地下三层侧式

    河山街站

    地下三层岛式

    丁香公园站

    地下二层岛式

    参考资料

  • 价值意义

    编辑
    哈尔滨地铁3号线是哈尔滨主城区轨道交通干线之一,其贯穿中心城区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等四个行政区,并将群力、哈尔滨西站、哈西地区与城市核心区联系起来;哈尔滨地铁3号线建成后,将与哈尔滨地铁1号线和哈尔滨地铁2号线形成城市基本轨道交通网络格局,哈尔滨市民将初步享受地铁的四通八达,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黑龙江日报》 评)

    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通车后将有效缓解哈尔滨西站及哈西地区地面公共交通压力,增强哈尔滨西站客流集散能力,进一步带动哈西地区经济发展,引导哈西地区的建设发展。线路覆盖哈西商圈,市民可通过乘坐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满足休闲娱乐需求。该条线路与已开通运营的哈尔滨地铁1号线,将哈尔滨南站、哈尔滨西站、哈尔滨东站进行有效连接,初步形成了高速铁路与城市公共交通实现零换乘的交通运输格局 。(东北网 评)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开通载客试运营后将优化社会资源,连接起位于不同城区的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使学生上学、职工通勤、市民就医、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等不再因所处区域受到限制,市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利用地铁出行,拥有更优质的选择 。(哈尔滨新闻网 评)

    列车停靠车辆段列车停靠车辆段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老道外段开通后,将进一步改善老道外居民的出行方式,老道外车站周边的各种商业文化业态,在这段地铁开通后将产生“同城效应”,让地铁经济圈为城市创造新活力新机遇 。(《黑龙江日报》 评)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全线通车后,哈尔滨地铁将形成“十字+环线”地铁网络,将对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缓解交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 。(《生活报》 评)

    哈尔滨地铁3号线作为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唯一一条环线线路,打通了各区域间商圈“脉络”,使其真正成为流动的商圈。通过地铁“十字+环线”网络运营的辐射,使这些商圈“拉起手来”,产生聚合效应,助力哈尔滨市经济发展 。(中国发展网 评)

    下一篇 体育公园站

    上一篇 气象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