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里峡 编辑
七里峡,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川陕两省交界的米仓山南麓的广元市旺苍县境内。七里峡,故名思义,就是两岸高山之间形成的一道幽长、幽静、幽深、幽美的峡谷,七曲九弯,谷壁陡峭,绿树交织,藤蔓垂拂,时而山重水覆疑无路,时而谷回路转又一“村”;清澈纯静的溪水,时而飞瀑泻长,时而跃生水花。七里峡,潭如碧玉,绿意尽染,可触可摸。游人至此,完全与自然融合,陶然忘我,其乐无穷。 峡谷呈南北走向,两岸山壁刀削斧砍样壁立对峙,至窄处,宽仅丈余,在峡底仰面可窥一线天。峡谷里碧水潺潺、怪石嶙峋,两边奇峰罗列,溶洞无数,其中远近闻名的祖师洞、焦赞洞、孟良洞隐逸在古藤老树间。七里峡很早以前就有古人在绝壁上开造出来的人行便道,如今尚能看见在那峭壁上修建便道的凿孔,以及在那河床上显露的人行石级。
中文名:七里峡
地理位置:川陕两省交界的米仓山南麓的广元市旺苍县境内
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 08:00-18:00
门票价格:0
七里峡
东西两山壁立万仞,逍然对峙,峡中最窄处观天一线,奇景有江心鱼推磨,杨八姐蹬石等,游记诗文颇多,较著名的是清同治年间举人张映辰所写的《七里峡》:“分驰两峡走云连,仰面惟窥一线天。谁遗五丁通鸟道,飞泉如雨雨如烟”。穿过房舍,进入谷中,悬崖上有一个巨大的山洞---名叫赶龙洞。相传当年一条巨龙在七里峡兴风作浪,发大水,淹良田,毁庄稼,使百姓遭殃。一位道士施展法术将龙制服,赶入洞中,让其永世守候七里峡。洞口上用石灰刷写“大干社会主义”的标语,使这个寂静的山谷,印上了岁月的喟叹。走进峡谷,给你的第一感觉就是清凉,在炎炎夏日,没有一丝闷热的感觉。头上绿树遮天蔽日,脚下绿水淙淙西去,林间小鸟吱吱细语,迎面清风轻轻吹拂,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七里峡
山因谷灵,谷因山幽。人在谷中行,但见连峰迭出,碧水环绕,清秀脱俗,幽雅含蓄,山水之意,可见一斑。 将至终点,峡谷突然逼窄陡峭, “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一道人工雕琢的石梯从悬崖上垂至谷底。抬级而上,似在半山中穿行。初夏时节的七里峡,满眼郁郁葱葱,空气格外清新。在谷中行走,抬头望天,风清云淡,低头见水,水曲流深。“七里峡天远,千重元水寒”,“鸟声青嶂里,人溶翠微中”。到七里峡这个天然氧吧去畅游一番,既能锻炼身体,还可冶炼性情,更能领略自然风光,真可谓一举三得。七里峡
七里峡
因米仓山地处川北边缘,绵延的重峦叠嶂将古朴的七里峡与近现代社会长期隔绝,再加上现代化的交通道路也已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变成了坦途,古道被废弃,久之则被遗忘,米仓道七里峡也就被岁月淹没,不为外界所知,也正因为此,那里的原生状态才得以保存。今天,随着现代人对原生环境和自然状态的回归与追寻,米仓古道再次被人们重新找回,人们在回味历史、追寻古代文明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在旺苍米仓山中竟然隐藏着这么一条仙境般幽美的峡谷“七里峡”。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