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徽 编辑
永徽(公元650年正月—655年十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个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六年。“永徽之治”指的是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盛世。
中文名:永徽
性质:年号
使用者:唐高宗
开始年份:公元650年
结束年份:公元655年
美称:永徽之治
户数:380万户
年号纪年 | 永徽元年 | 永徽二年 | 永徽三年 | 永徽四年 | 永徽五年 | 永徽六年 |
干支纪年 | 庚戌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
公元纪年 | 650年 | 651年 | 652年 | 653年 | 654年 | 655年 |
永徽元年
大足石刻开始开凿。
永徽二年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食使者到达中国。唐高宗永徽初年下诏,命由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刑部尚书唐临、大理卿段宝玄、刑部侍郎刘燕客、御史中丞贾敏行等人,根据旧制唐律重新编修。于永徽二年完成颁布,是为《永徽律》,分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和断狱等十二篇,五百零二条,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
永徽三年
孙思邈70岁,写成《备急千金要方》。 始建西安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内藏玄奘从印度带回的大量佛家经卷。李元婴升迁苏州刺史,调任为洪州都督。契苾何力率唐兵与回纥兵西进,败贺鲁所属的处月部。唐高宗颁布诏书,命令太尉长孙无忌等人着手进行编修注疏,诏曰:“律学未有定疏,每年所举明法,遂无凭准。宜广召解律人条义疏奏闻。仍使中书、门下监定。”
永徽四年
唐太宗之弟滕王、洪州都督李元婴开始修建滕王阁。永徽四年完成注疏并将律文与注疏同时颁布, 是于由此《永徽律》与其注疏合称《永徽律疏》,今称《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完备的标志。
永徽六年
十月,唐高宗不顾大臣长孙无忌等的强烈反对,废掉王皇后和萧淑妃,册命武昭仪为皇后,于十一月初一举行立后仪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