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门杂记 编辑
《津门杂记》分上中下三卷,为读者提供了天津由一主要以产盐为业的商埠,逐渐向工业城市转变的可贵资料。其中下卷“衣兜烟卷”记载:“紫竹林通商埠头,粤人处此者颇多。原广东通商最早,得洋气在先,类多效泰西所为。尝以纸卷烟叶,衔于口吸食之。又如衣襟下每作布兜,装置零物,取其便也。近则津人习染,衣襟无不作兜,凡成衣店估衣铺所制新衣,亦莫不然。更有洋人之侍童马夫辈,率多短衫窄袴,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练,特挂胸前,顾影自怜,唯恐不肖。”此段文字说明,在中国最早吸食纸烟的是广东人,卷烟初到津门,最早接受卷烟的是受雇于洋人的马夫等。
中文名:津门杂记
作者:张焘
出版时间:1884年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汉语
刻制时间:清光绪十年(1884年)
津门杂记
作者是一位思想颇为通达开明的人,他不仅以赞赏的口吻记载了那些效法西方科技的新事物,如发展电报邮政事业、机器开矿、机船挖河泥、举办轮船招商局等,称这些为“裕国便民之道”,还对某些统陋习作了批评。如中卷“姑娘子”条对天津女巫装神弄鬼、蛊惑乡民的手法作了揭露。特别是下卷“中外国异俗”条,通过十七个方面中外风俗的比较对中国的男女婚嫁取决于“父母之命”、重男轻女、女子裹足等习俗表露了不满之意。
此书还保存了不少地方社会史资料。如上卷“水会”条记当地绅商发起成立的救火会及其救火情形,并附录了三、四十个“水会”之名,同卷“义学”条记各类义学设置及其规章制度,中卷“各善举”、“备济社”、“广仁堂”诸条述社会慈善机构及其事业,同卷“有门坎”条谈民间秘密宗教团体,“艺术”条还记载了民间艺人张长林的家传泥塑绝技,“所捏塑戏剧人物,各班角色,形象逼真,早已远近驰名。西洋人曾以重值购之,置诸博物院中,供人玩赏。而为人作小照,尤其长技也。只须与人对面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孔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欲动。观者莫不叹绝”。这类事迹,往往为正史甚至一般史书所忽略,故其自有其独特的价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