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将 编辑

中国古代军职称谓

列将,中国古代军队职官称呼,位次大将军、高于裨将之诸将通称。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列将

拼音:liè jiàng

释义

编辑
(汉)位次大将军、高于裨将之诸将通称。

(晋)位次大将军之诸将军通称。

(唐)十六卫上将军、大将军之下诸将,节帅(节度使)麾下部将,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中护军之下诸将,通称列将,位于裨将之上。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推行将兵法,于诸路设将,通称列将。

(明)诸将别称。

出处

编辑
《汉书·苏建附子武传》:“苏建,杜陵人也。以校尉从大将军青击匈奴,封平陵侯。以将军筑朔方,后以卫尉为游击将军,从大将军出朔方。”“武,字子卿,少以父任。……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

《汉书·王濞传》:“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 

《晋书·慕容垂载记》:“又为征南将军、荆兖二州牧。……垂以为冠军将军,封宾都侯。……垂上表于苻坚曰:‘位为列将,爵忝通侯,誓在戮力输诚。’”

《旧唐书·李晟传》:“凤翔节度使高升雅闻其名,补为列将。”

《新唐书·孟元阳传》:“列将多私去,独元阳与神策将苏元策、宣州将王干以所部屯溵水,破敌二千。”

《新唐书·田承嗣传》:“三迁至贝、博、沧、瀛等州节度使。……承嗣列将往往携阻,杀数十人乃定。” 

《宋史·兵志》二《熙宁以后之制》:“熙宁七年,始诏开封府畿、京东西、河北路兵分置将、副。……而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又自列将焉。” 

明朝黄一正《事物绀珠》卷八《称谓部》中《五府锦衣都司称谓类》:“列将:诸将。”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 )

下一篇 吕泽

上一篇 阳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