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国强兵 编辑
富国强兵,汉语成语,拼音:fù guó qiáng bīng 意思是使国家经济繁荣富有,武装力量强盛。《管子》一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管仲学派的“富国强兵”思想,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
中文名:富国强兵
外文名:Rich military power
拼音:fù guó qiáng bīng
近义词:强兵富国 富国强民
出处:《管子》
秦用 商君,富国彊(强)兵。——《史记·孟轲列传》
①以富民为前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治国》),民富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同上)。
②以农业为基础。“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同上)。
③采取政治、经济和军事相结合的措施。“作内政而寓军令”,“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士、农、工、商”各就其业,各尽其力;“参其国而伍其鄙”,“武政听属,文政听乡”,使民忙时务农,闲时习武(《小匡》)。这样,就可以使国家平时保持雄厚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战时具有卫国制敌的坚实基础,守则固,攻则胜。
晚清时期,魏源把学习和掌握西方先进技术,作为富国强兵的重要条件,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富国强兵”(《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国家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更新武器装备,加强国防。富国是强兵的基础,但国富不一定兵强;国家经济条件是国防力量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国防力量本身。国家经济力量要变成为国防经济实力,还要通过一系列转化环节,如国:防工业和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武器装备生产能力的形成等,因此,要富国强兵,就必须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以适度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加强国防建设,使国民经济和国防力量取得协调一致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富国强兵的内容及途径也在变化。与农业手工业时代相比,现代国富的标志,已不仅是粟帛盐铁,而主要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工农业生产;现代的兵强已不是刀枪剑戟及其兵士,而是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素质优良的合成军队。从发展的趋势看,世界许多国家通过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特别注重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增强经济实力,提高民族凝聚力等,实现富国强兵。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