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山 编辑
桃山集村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北部,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北距徐州市中心23km,南距宿州市中心48km。
中文名:桃山
年平均降水量:900mm
总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约6000亩
桃山远景
桃山远景
桃山风光
桃山历史上长期隶属于徐州府或铜山县,1948年桃山划归萧县,1951年桃山划归江苏省徐州市郊区,1952年桃山划归安徽宿县,1957年成立桃山乡,1961年成立桃山区,1966年成立桃山公社,1984年设桃山乡,1990年乡镇合并,今为桃山集村,属曹村镇。
桃山崖壁
瞻凤山庙
瞻凤山庙位于桃山集村西北的庙山,始建于唐代,供奉的是黄飞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桃山集逢会时就把神像抬出大雄宝殿,供赶会的信众膜拜。瞻凤山庙顺山势由南往北拾阶而上,三进院落,规模宏大。此庙上世纪初毁于社会动乱和战火,文革期间破坏殆尽,庙山也被开山采石基本挖平,庙址现为龙华机械厂。
北大寺
北大寺位于瞻凤山庙以东约200米,寺中有一颗千年白果树,树高十余丈,树干粗大需六人合抱,树冠硕大,荫蔽数百平方米。北大寺在文革中被毁,白果树也被砍伐,庙址现为农田。
岳王祠
明万历年间渭南知县岳钟灵回乡丁忧,在桃山始建岳王祠。岳王祠坐落在桃山驿道东侧,坐北朝南,宽25米,深50米,三进院落,分为上殿、中殿、后殿,阁楼式建筑,气势相当恢弘。后殿陈设着岳飞的自画像,岳家的祖宗牌位按顺序摆列的井井有条。院中有大小碑文20余座,岳飞著名的词《满江红》镌刻在石碑上。岳王祠从明万历年间初建至晚清300余年保存完好,后毁于日军侵华战争和文革破坏,现在仅存瓦房几间,因常年失修,荒草丛生。
泉口水库
位于京沪铁路以西,水库底有泉眼终年喷涌,日流量1100立方米,存水而成水库,并成为望州河的源头,滋润桃山的土地。
桃山桃花
桃山中学:桃山中学为初级中学,始建于1966年,原址位于桃山村最东部,1988年迁入村北现址。目前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有9个教学班,教职工40人,在校生500余人。
桃山远景
亢为德(1909-1942),抗日英雄,烈士,与孙象涵一同创建桃山抗日游击队,1942年被日军杀害。
饶圣裕,留学日本警官学校,1915年创办“铜山县桃山乡第一国民小学”,开桃山现代教育之先河。
范洪恩(字锡山,1884-1970),桃山开明绅士,晚清、民国军官,桃山小学创办人及第一任校长。
桃山好风光
1915年,桃山集人饶圣裕自日本警官学校学成回国,在桃山创办“铜山县桃山乡第一国民小学”,开桃山现代教育之先河。
1937年,孙向涵从延安返回桃山,创建“桃山抗日游击队”,在桃山附近展开抗日游击战争。
1938年,范洪恩(字锡山)创办“桃山私塾”,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桃山小学,范洪恩出任桃山小学校长直至桃山解放。
1948年,桃山解放。桃山划归萧县管辖。
1951年,桃山划归徐州郊区管辖。桃山进行土改。
1952年,桃山划归宿州管辖。
1958年,桃山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大食堂5个。
1960年,桃山饥荒,饿死数百人。
1966年,桃山中学创办。
1968年,文革期间,毁坏北大寺,砍伐千年白果树,砸毁岳王祠。
1974年,桃山通电,结束煤油灯的历史。
桃山远景
1987年,修筑桃山东西主街。
1988年,桃山中学村北新校建成投入使用。
1889年,修筑桃山南北主街。
2007年,利用桃山靠近徐州的地利设立宿州市埇桥区经济开发区,桃山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9年,《桃山集志》出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