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 编辑

江苏省苏州市辖区

姑苏区姑苏区

姑苏区,江苏省苏州市辖区,位于苏州市中部,是苏州市的政治、教育、文化、旅游中心。总面积83.4平方千米,包含14.2平方千米古城全部。东与苏州工业园区交界;西、南两面同中区毗邻;北与相城区接壤。 截至2023年6月底 ,姑苏区辖8个街道,169个社区、2个村 ,区人民政府驻平川路510号;截至2023年末,姑苏区常住人口92.61万人,城镇化率100% 。

姑苏区是吴文化的重要发地,拥有全国唯一2500多年城址未变的古城,基本保持着宋代《平江图》中“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平江路、山塘街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街”,沧浪亭、狮子林等8处园林和大运河5个核心点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其中国家级24处、省级37处;控保建筑254处和古构筑物865处。 姑苏区于2012年9月由原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3个老城区合并而成,同时成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是全国首个且唯一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设立保护区的城区,承担着古城保护中先行先试的任务。

2023年,姑苏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1.7亿元,下降5.1%;第三产业增加值898.3亿元,增长4.6%。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姑苏区

外文名:Gusu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320508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

地理位置:苏州市中部

面积:83.4 km²

下辖地区:8个街道

政府驻地:苏锦街道平川路510号

电话区号:0512

邮政编码:215031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92.61 万(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姑苏城、寒山寺、拙政园、留园、苏州狮子林、平江历史街区、网师园、沧浪亭、盘门(等)

火车站:苏州站

车牌代码:苏E、苏U

地区生产总值:950.0 亿元(2023年)

建置沿革

编辑

前十一世纪西周泰伯、仲雍南来,号勾吴。

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越、楚。

秦,属会稽郡吴县。

汉永建四年(129年),属吴郡吴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属苏州吴县。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割吴县地置长洲县,今境分属吴县、长洲县。

宋政和三年(1113年),以苏州为帝节镇升为平江府,今境分属平江府吴县、长洲县。

元,属平江路,境域属县不变。明,属苏州府,境域属县不变。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长洲县置元和县,县治在十郎巷(今元和路),今境分属苏州府元和、长洲、吴县三县。宣统三年(1911年)11月,裁撤苏州府和元和、长洲、吴县3县,设苏州,属苏州。

民国元年(1912年),撤苏州府,设吴县,属吴县。民国17年(1928年),析吴县城厢设苏州市,属苏州市。民国19年(1930年),撤苏州市,并入吴县,复属吴县。民国38年(1949年),吴县解放,划吴县城区及近郊为苏州市。

1951年,苏州城区建立东、南、西、北、中5个区。

1955年,东区改称平江区,南区改称沧浪区,西区改称金阊区,北区改称北塔区,中区改称观前区。

1956年,撤销观前区,分别并入平江、金阊、沧浪等区。

1958年7月,撤销北塔区、郊区,分属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和吴县。11月,成立沧浪区、平江区和金阊区3个公社。

1960年,析沧浪区公社设胥江区公社,析平江区公社设北塔区公社,析金阊区公社设桃坞区公社。

1963年,北塔区并入平江区,胥江区并入沧浪区,桃坞区并入金阊区。

1966年,平江区更名为东风区,沧浪区更名为红旗区,金阊区更名为延安区。

1979年,三区复名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

2012年,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合并,设立苏州市姑苏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2002年3月,娄门街道东环路以东区域划归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7月,虎丘区横塘镇新郭、友联等6个村划归沧浪区,设友新街道;苏州市娄葑镇的南园、联青2个村划入沧浪区葑门街道;金阊区金门街道、桃坞街道和工业园区娄葑镇梅巷、梅花2个村划归平江区;虎丘区虎丘镇十字洋河以东7个村划归平江区,设苏锦街道;虎丘区虎丘镇十字洋河以西区域、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虹桥、新兴2个村划归金阊区。

2003年4月,观前街道、皮市街街道合并为观前街道,并将北寺塔街道古城区内齐门河以西境域划归观前街道;平江路街道、东北街街道合并为平江路街道,同时将北寺塔街道齐门河以东境域划归平江路街道;北寺塔街道梅巷社区全部和齐门社区护城河以北、齐门河以东境域划归娄门街道,北寺塔街道其余区域改设为苏锦街道,原苏锦街道更名为城北街道。9月,桃坞街道、金门街道合并为桃花坞街道。12月,虎丘镇改设为虎丘街道;撤销石路街道,以原石路街道桐泾北路以东3个居委会区域、彩香街道桐泾北路以东5个居委会区域为基础设新的石路街道;撤销三元街道、彩香街道,以原三元街道管理区域、原彩香街道桐泾北路以西6个居委会区域及原石路街道毛家桥居委会区域为基础设新的彩香街道;撤销留园街道,以原留园街道管理区域和白洋湾街道路南村北环西路以南区域为基础设新的留园街道;撤销山塘街道、虎丘街道,以原山塘街道管理区域和原虎丘街道虎丘、茶花、路北、新益4个村为基础设新的虎丘街道;撤销白洋湾街道,由原白洋湾街道管理区域(除路南村北环西路以南区域外)、原虎丘街道长青居委会区域及新渔、张网、新城、富强、申庄5个村委会区域为基础设新的白洋湾街道。

2004年3月,将公园街道、双塔街道竹辉路以北区域合并设双塔街道;合并府前街道、南门街道和双塔街道竹辉路以南区域设南门街道。

2010年7月,城北街道护城河以北、十字洋河以东、平川路以南、广济北路以西和平河路以北、平门塘以东、城北东路以南、元和塘以西两块区域划归苏锦街道。

2012年12月,平江路街道更名为平江街道,南门街道更名为沧浪街道,彩香街道更名为金阊街道。

2017年3月,撤销胥江街道、沧浪街道,合并设立沧浪街道。撤销吴门桥街道、友新街道,合并设立吴门桥街道。撤销葑门街道、双塔街道,合并设立双塔街道。撤销观前街道、平江街道、娄门街道,合并设立平江街道。

撤销苏锦街道、城北街道,合并设立苏锦街道。撤销桃花坞街道、石路街道、金阊街道,合并设立金阊街道。撤销留园街道、虎丘街道,合并设立虎丘街道。

2018年10月,虎丘街道和泰社区、虎池苑社区划归白洋湾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底,姑苏区辖8个街道,169个社区、2个村 ;区人民政府驻苏锦街道平川路510号 。

苏州市姑苏区行政区划苏州市姑苏区行政区划

姑苏区行政区划简表

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

下辖社区、村

沧浪街道

320508002

桂花社区、玉兰社区、养蚕里第一社区、养蚕里第二社区、竹辉社区、瑞光社区、东大街社区、西大街社区、佳安社区、吉庆社区、金狮社区、道前社区、西美社区、万年社区、三香社区、潼泾一社区、潼泾二社区、新沧社区、胥虹社区、胥江社区、泰南社区

吴门桥街道

320508003

新城一社区、新城二社区、友联一社区、友联三社区、福星社区、新康社区、梅亭社区、姑香社区、象牙社区、四季晶华社区、友联社区、新郭社区、双桥社区、福运社区、南环第一社区、南环第二社区、南环第三社区、湄长社区、内马路社区、兴隆桥社区、盘溪第一社区、盘溪第二社区、解放社区、金塘社区、何家塔社区、润达社区、龙港苑社区、大龙社区、南华社区

双塔街道

320508005

百步街社区、长岛社区、沧浪亭社区、城湾社区、翠园社区、大公园社区、定慧寺巷社区、二郎巷社区、葑溪社区、滚绣坊社区、宏葑社区、横街社区、锦帆路社区、里河社区、联青社区、觅渡社区、唐家巷社区、网师巷社区、杏秀社区、杨枝社区、钟楼社区

平江街道

320508008

察院场社区、香花桥社区、旧学前社区、装驾桥社区、西北街社区、北寺塔社区、钮家巷社区、历史街区社区、东园社区、大儒巷社区、北园社区、拙政园社区、相门社区、新湘苑社区、东环社区、永林社区、娄江社区、齐门社区、梅巷社区、官渎社区、鼎尚社区、惠宇华庭社区、观前社区、梅巷村、梅花村

苏锦街道

320508009

苏锦一社区、苏锦二社区、火车站社区、光华社区、新天地家园南社区、新天地家园北社区、锦尚社区、星光社区、汇翠社区、大观名园社区、锦华社区、万达社区、万达二社区

金阊街道

320508015

运河社区、滨河社区、三元四村社区、金夏社区、白莲社区、三元一村社区、毛家桥社区、金茂社区、虹桥社区、彩香二村北社区、彩香二村南社区、双虹社区、彩虹社区、朱家庄社区、彩香一村四区社区、彩香一村南区社区、佳菱社区、彩香一村三区社区、石路社区、信记社区、桃花坞社区、石幢社区、西街社区、阊门社区、金门社区、学士社区、中街路社区、环秀社区、养育巷社区

白洋湾街道

320508016

路南社区、富强社区、宝邻社区、南山社区、金筑社区、宝祥社区、金色里程社区、和美社区、玉景湾社区、长青社区、领秀金品社区、和泰社区、虎池苑社区、清嘉苑社区

虎丘街道

320508017

景新社区、来凤社区、虎阜社区、清塘社区、红星社区、山塘社区、桐星社区、湖田社区、留园社区、玻纤路社区、仁安社区、硕房庄社区、新庄社区、来运社区、阳光城花园社区、茶花社区、观景社区、虎丘路社区、虎丘社区

表中各街道下辖社区、村信息更新时间截至2023年6月底,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姑苏区,地处苏州市中部,东与苏州工业园区相接,南与吴中区相邻,西与虎丘区隔京杭大运河相望,北与相城区相连。介于北纬31°15'25"~31°22'51",东经120°31'29"~120°39'03"之间。东西长11.5千米,南北宽13千米,总面积83.4平方千米。

姑苏区

地形地貌

姑苏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地势低平,由西向东南微微倾斜,微向东倾,地面标高海拔 2~4米。境内最高点虎丘山(位于虎丘街道),海拔 34.3米。

气候

姑苏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无霜期年平均220~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6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22~133天。

水文

姑苏区境内河道属太湖流域,主要有京杭大运河苏州段、胥江、十字洋河、上塘河、山塘河、葑门塘、相门塘、娄江、外城河等。

自然资源

编辑

姑苏区境内自然资源多为湖水温泉,温泉以各类偏酸性硅温泉为主,温泉聚集于地壳内2700多米,出水点平均温度为52度,温泉面积有800多亩,地表处出水量平均每日为1200多立方米。分别有沙家浜的港中旅温泉、苏州太湖等。拥有各级河道2万多条,大小湖泊300多个。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姑苏区户籍人口75.07万,常住人口92.84万。

姑苏区主体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满、土家、蒙古、壮族等48个,人口1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约6000人,流动人口约5000人。

截至2023年末,姑苏区常住人口92.61万人,城镇化率100%。

政治

编辑
现任姑苏区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方文浜

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羔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郦小萍

区政协主席

蔡炳锋

截至2024年3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1.7亿元,下降5.1%;第三产业增加值898.3亿元,增长4.6%。

2023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1.2亿元,同比下降13.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4%。按投资主体分,国有投资下降18%,民间投资下降7.3%。

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86.1元,同比增长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174.2元,增长6.4%。

第二产业

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3.4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制造业产值15.2亿元,下降2.5%;燃气水供应业产值48.2亿元,增长4.0%。

第三产业

2023年实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06.4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149.2亿元,增长63.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74.0亿元,增长8.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179.8亿元,增长7.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65.3亿元,增长7.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11.7亿元,增长25.9%。

202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2.3亿元,同比增长6.4%。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行业中,批发业销售额912.4亿元,下降3.1%;零售业销售额506.9亿元,增长2.0%;住宿业营业额11.7亿元,增长55.7%;餐饮业37.9亿元,增长50.1%。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姑苏区新启用5所小学、幼儿园,16所初中平稳转隶,义务教育实现全学段贯通,中小学校医和心理教师配备全覆盖。创成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姑苏区主要中小学

著名高中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

著名初中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

苏州市振华中学校

苏州市草桥实验中学

苏州市平江中学校

苏州市叶圣陶中学校

苏州市景范中学校

著名小学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驻姑苏区高等院校

院校

办学性质

主管部门

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

公办高校

江苏省

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书院巷校区)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技术

2023年,姑苏区苏州热工研究院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实验中心项目成功落地,实现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突破;江苏国保获评省级“瞪羚”企业;3家企业科技项目分获省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有效高企数、“专精特新”企业数创历史新高。人才招引靶向发力,新增省级众创空间5个,落地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13个,国家级人才引育实现“零”的突破。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图书馆: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姑苏区图书馆

国家二级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戏曲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评弹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苏州市姑苏区文化馆

2023年,姑苏区与国开行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提升利用工程二期项目战略签约,与苏创投合作成立10亿元规模古城保护基金,国资国企合作力度持续加大。古城54个街坊实现社区规划师队伍全覆盖。片区综合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虎丘正山门段环境提升工程竣工验收,唐寅故居文化区正式开街,市方志馆新馆建成开放,唐寅祠、按察使署旧址主体等关键点位修缮完成。“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创新推出,活化利用传统民居“一件事”正式启动,22处古建老宅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实现活化利用,苏作馆苏州旗舰店等一批项目顺利开业,古吴轩入驻章太炎故居,古城保护成果更加可观可感。文物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数字孪生古城”平台上线运行。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活动、苏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家咨询会、古城保护更新专家畅谈会成功举办。

2023年,姑苏区“运河剧场”全面开工,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顺利落地,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馆”对外开业。全省首个老字号商标品牌指导站创新设立,“苏州老字号”新增4家,松鹤楼入围商务部“中华老字号守正创新案例集”。苏州国际设计周、“大运河姑苏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成功举办。特色名街志《平江路志》首发亮相。

体育事业

2023年,姑苏区举办2023苏州马拉松、2023江苏小篮球联赛(苏州姑苏赛区)、2023年姑苏区第六届篮球比赛、2023年第七届姑苏杯体育舞蹈城市公开赛、2023姑苏晚报杯青少年暑期足球赛、苏州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等体育赛事。

医疗卫生

2023年,姑苏区医疗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区加快打造,桃花坞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运营,医联体合作持续深化。国投宝原老年公寓、福相护理院、悦邻护理院和3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增养老机构床位480张,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1727户。创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省级健康区,桂花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姑苏区著名医疗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苏州市立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市儿童医院)

苏州口腔医院

苏州市中医医院

社会保障

2022年,姑苏区新增就业岗位6.5万个,其中大学生就业岗位1.3万个,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累计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5117.8万元,惠及企业2.2万家、员工12万人。

城市建设

2023年,姑苏区永林新村二区等104个老旧小区启动改造,惠及居民3.4万户。虎东路等7条“断头路”全线贯通,竹辉路、高架沿线等重点区段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工,区域交通循环格局进一步完善。41个征收搬迁项目实现清零,近35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完成拆除,150条“净美街巷”集中创建,火车站北广场、观前主街等8个“席地而坐”示范区创新打造,环境品质有效提升。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正式启用,新增停车泊位超1万个、共享开放点21处,“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物业城市”试点工程全面启动,古城范围内181个无物业住区实现基础物业服务全覆盖。“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有效落实,新改建13处口袋公园、新增7条市级幸福河湖,区水务管理中心正式成立。

交通

编辑

公路

北京—上海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苏福公路穿过姑苏区。姑苏区有3个长途客运站:苏州北广场汽车客运站、苏州汽车客运北站、苏州南门汽车客运站。

铁路

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穿过并设苏州站。

公共交通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在建)、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在建)在姑苏区内设置站点。

历史文化

编辑

非遗

截至2018年,姑苏区共有7大类7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和省、市、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世界级1项(苏州端午习俗);国家级2项(“轧神仙”庙会和制扇技艺);省级8项:吴歌(白洋湾山歌)、苏绣(发绣)、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苏州仿古铜器制作技艺、苏派鸟笼制作技艺、闵氏伤科、宋氏耳针、灯会(古胥门元宵灯会);

市级17项;区级44项。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其中国家级1人(制扇技艺徐义林)、省级3人(制扇技艺陈琴、制扇技艺王健、漳缎织造技艺王晨)、市级16人(其中3名已被评为市荣誉传承人)、区级49人。

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和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方言

姑苏区通行吴语,使用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苏州话。

宗教

姑苏区内有寒山寺、西园寺、石路清真寺、杨家桥天主堂、使徒堂、玄妙观、神仙庙等各类宗教场所22个,其中佛教9个、道教6个、基督教4个、天主教2个、伊斯兰教1个。区管宗教活动场所5个,配合服务市管宗教活动场所17个。宗教教职人员334人,有宗教信众11.5万余人,其中天主教5000余人、基督教3万余人、佛教5万余人、道教2万余人、伊斯兰教1万余人。每年有各重要宗教节庆活动10余项。

风景名胜

编辑

截至2020年,姑苏区共有平江路、山塘街等2条历史文化名街,沧浪亭、狮子林等8处园林和大运河5个核心点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4处,其中国家级24处、省级37处;控保建筑255处和古构筑物790处;现有松鹤楼等“中华老字号”30家,昆曲、苏绣、苏扇、玉雕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其中世界级4项,国家级18项,省级17项。

平江历史街区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内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是我国最早开始保护的历史街区之一。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拥有现存世界文化遗产1处耦园(内设中国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控保建筑45处以及普查新发现文物点70处,还有众多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散落其中。

2005年,街区获得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

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山塘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550平方米。是世界第一座生肖邮票专题博物馆,为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专门性分馆。馆内藏有1950年以来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全部生肖邮票9575枚,生肖封片931枚,贺年生肖邮资封片538枚以及一批有关生肖邮票、生肖集邮方面的出版物。

留园

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狮子林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国内保存完整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2017年11月,获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寒山寺妙利普明塔寒山寺妙利普明塔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寒山、希迁创建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盘门景区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占地24.86公顷,为国家4A级景区。景区内瑞光塔、水陆古城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门桥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盘门,是苏州古城的象征与城徽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水陆并列的古城门。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分为东、中、西三部分,1961年3月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市城区东南部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是苏州园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清乾隆年间(约1770年),定园名为“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是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最早位于拙政园住宅区域内,1992年秋天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新馆位于拙政园西侧,始建于2005年10月,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

苏州丝绸博物馆

苏州丝绸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北寿塔风景区内,是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1991年9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10月1日起对公众免费开放。

苏州丝绸博物馆占地95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苏州丝绸博物馆设有六大展区,其中历史馆包括古代厅、蚕桑居、织染坊、贡织院、民国街和非遗厅六部分。拥有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物级藏品700余件,各类标本及资料藏品3000余件。2009年,苏州丝绸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并被授予可移动文物〔织绣类〕修复一级资质。

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

沧浪亭于198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产美食

编辑

苏扇

苏扇,起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最先流传的是绢宫扇,也称团扇,明代后折扇、檀香扇兴起。折扇、檀香扇的制作工艺较团扇更为复杂。团扇扇面灵活小巧,绘画将“寡中见众、内中见外、近中见远、物中见情”的构图艺术发挥到极致。檀香扇从折扇发展演变而来。以檀香木为原料,制作出玲珑精致的檀香扇。

松鼠鳜鱼

松鼠鳜鱼,又名松鼠桂鱼,为苏帮菜中色香味兼具的代表之作。2018年9月,松鼠鳜鱼入选江苏十大经典名菜。

著名人物

编辑

贝聿铭,1917年生,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土木专家。设计华盛顿国家艺术馆、卢浮宫、香山饭店,努力探索一条把现代建筑特征与中国民族特色相统一的可行之路,为丰富中国新建筑发展道路方面做了重要贡献,为北京城市建设规划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对外交流

编辑
姑苏区国际友好城市

城市

所属国家

结好时间

桑他露西亚市

马耳他

2001年11月9日

2024年1月1日更新,参考资料:

荣誉称号

编辑

2014年1月,姑苏区荣获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

2014年2月,姑苏区入选2013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2014年10月19日,姑苏区荣获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 31日,姑苏区入选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2014年11月,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2015年,姑苏区入选第二批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

2018年5月,姑苏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新经济开发标准试验区。

2018年9月,姑苏区入选江苏省双拥模范区。

2018年12月,姑苏区荣获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2019年,姑苏区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6月16日,姑苏区荣获2019年苏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专项工作优秀单位。 29日,姑苏区入选江苏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月,姑苏区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

2021年4月,姑苏区入选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区。

2021年10月,姑苏区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

2022年8月,姑苏区入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

2022年11月,姑苏区入选首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2022年12月,姑苏区入选江苏省2022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

2023年11月,姑苏区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2024年1月,姑苏区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

下一篇 泰德县

上一篇 龙南村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