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枕黄鹂 编辑
黑枕黄鹂又称黄莺、黄鹂、金衣公子等, 是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鸣禽。 体长23~27厘米,嘴略下弯,粉色;雄鸟整体主要呈鲜明的黄色,黑色过眼纹在额和枕后相连,且在枕后较粗,形成一围绕头顶的黑色宽带;飞羽黑色,具黄色羽缘,三级飞羽上的黄色较多;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皆具黄色端斑,脚灰黑色;雌鸟似雄鸟而羽色较暗淡,背面较偏绿色;幼鸟似雌鸟而羽色更偏绿色,下体色浅且具黑色纵纹,嘴上较多黑褐色。 自额基、眼先、过眼而至枕部,连成一条宽阔的黑纹,故名黑枕黄鹂。
黑枕黄鹂分布在中国东部,云南和海南岛全年可见。 主要栖息于低山至平原地带的阔叶林、混交林等具阔叶树种的林地,偏爱山林和距离水域较近的林地。一般单独或成对活动于树冠层,鸣声响亮而多变,也会有模仿其他鸟叫声的较复杂的鸣唱。主要食物为昆虫。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上,巢呈吊篮状,编织于水平树枝的末端枝杈处。
黑枕黄鹂是天生的歌唱家,其鸣啭如行云流水,清脆悠扬,宛如西洋乐器中的黑管,音调美妙多变,又被誉为“林中黑管手”, 黑枕黄鹂具有保护价值,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黑枕黄鹏主要以昆虫为食,对农林业生产有益,在植物保护中意义很大。
中文名:黑枕黄鹂
拉丁学名:Oriolus chinensis
别名:黄鹂、黄莺、黄鸟
外文名:Black-naped Oriole
国际濒危等级:无危(LC)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黄鹂科
属:黄鹂属
种:黑枕黄鹂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今鸟亚纲
亚种:20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66
黑枕黄鹂
雌鸟和雄鸟羽色大致相近,但色彩不及雄鸟鲜亮,羽色较暗淡,背面较绿、呈黄绿色。
幼鸟与雌鸟相似,上体黄绿色,下体淡绿黄色,下胸、腹中央黄白色,整个下体均具黑色羽干纹。
嘴与头等长,较为粗壮,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翅尖长,具10枚初级飞羽,第1枚长于第2枚之半;尾短圆,尾羽12枚。跗蹠短而弱,适于树栖,前缘具盾状鳞,爪细而钩曲。
大小量度:体重♂62-106克,♀62-97克;体长♂220-266毫米,♀222-264毫米;嘴峰♂26-34毫米,♀26-33毫米;翅♂145-163毫米,♀141-158毫米;尾♂86-111毫米,♀90-109毫米;跗蹠♂22-31毫米,♀21-31毫米。(注:♂雄性;♀雌性)
(注:黑枕黄鹂图册网址 )
黑枕黄鹂 | 湿地黄鹂 | |
---|---|---|
体量 | 体重♂62-106克,♀62-97克;体长♂220-266毫米,♀222-264毫米 | 体长25厘米 |
特征 | 嘴略下弯,粉色;雄鸟整体主要呈鲜明的黄色,黑色过眼纹在额和枕后相连,且在枕后较粗,形成一围绕头顶的黑色宽带 | 中型鸣禽。喙长而粗壮,约等于头长,先端稍下曲,上喙端有缺刻;鼻孔裸露,盖以薄膜;翅尖长;尾短圆,跗跖短而弱。 |
图片 |
|
|
迁徙
黑枕黄鹂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为留鸟。通常每年4-5月迁来中国北方繁殖,9-10月南迁。
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呈3-5只的松散群。主要在高大乔木的树冠层活动,很少下到地面。繁殖期间喜欢隐藏在树冠层枝叶丛中鸣叫,鸣声清脆婉转,富有弹音,并且能变换腔调和模仿其他鸟的鸣叫,清晨鸣叫最为频繁,有时边飞边鸣,飞行呈波浪式。
食性
主要食物有鞘翅目、鳞翅目、尺蠖蛾科幼虫、螽斯科、蝗科、夜蛾科幼虫、枯叶蛾科幼虫、斑蛾科幼虫、蝶类幼虫、毛虫、蟋蟀、螳螂等昆虫,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一直往南到广东、广西、福建、香港、台湾和海南岛,往西到四川、贵州和云南,往东至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
黑枕黄鹂分布图
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多为4枚,偶尔有少至3枚和多至5枚的。卵粉红色,其上被有深浅两层、大小不等的红褐色或灰紫褐色斑点或条形斑纹。卵呈椭圆形,大小为21.5-22.5毫米×27.5-33.0毫米,平均20.1毫米×33.5毫米,重6.6-7.5克,平均6.6克。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5±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全身肉红色,除头和腰部有少许绒羽外,其他赤裸无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7天左右雏鸟才睁眼,16天左右离巢,离巢后的最初几天亲鸟仍给喂食。雌雄鸟共同育雏。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亲鸟即开始喂食,傍晚7时半左右雌鸟归巢,不再喂食,每日亲鸟喂食平均在100次左右。晚上雌鸟与雏鸟同在巢中,雄鸟则在附近的小树上歇息。
中文名称 | 学 名 | |
---|---|---|
1. | 黑枕黄鹂安达曼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andamanensis |
2. | 黑枕黄鹂弗洛勒斯海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boneratensis |
3. | 黑枕黄鹂小巽他群岛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broderipi |
4. | 黑枕黄鹂苏拉威西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celebensis |
5. | 黑枕黄鹂指名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chinensis |
6. |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diffusus |
7. | 黑枕黄鹂桑义赫岛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formosus |
8. | 黑枕黄鹂塔利亚布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frontalis |
9. | 黑枕黄鹂巴厘岛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insularis |
10. | 黑枕黄鹂卡拉莫安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lamprochryseus |
11. | 黑枕黄鹂尼科巴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macrourus |
12. | 黑枕黄鹂马来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maculatus |
13. | 黑枕黄鹂塔劳群岛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melanisticus |
14. | 黑枕黄鹂锡默卢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mundus |
15. | 黑枕黄鹂西比路岛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richmondi |
16. | 黑枕黄鹂桑吉尔岛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sangirensis |
17. | 黑枕黄鹂西普拉岛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sipora |
18. | 黑枕黄鹂珀伦岛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stresemanni |
19. | 黑枕黄鹂苏禄群岛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suluensis |
20. | 黑枕黄鹂菲律宾亚种 | Oriolus chinensis yamamurae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388项)。
种群现状
黑枕黄鹂在中国分布范围较金黄鹂广,种群数量亦较金黄鹂丰富,夏季在低山和平原地区的树林中常常可听见其鸣叫。是一种很有益的鸟类,不仅嗜吃昆虫,在植物保护中意义很大,而且由于它羽色艳丽,鸣声婉转,常被捕捉作为笼养观赏鸟,应注意保护。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