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蒙 编辑
沂蒙,其地域指以沂蒙山区为中心、以今临沂市为主体的包括毗邻部分地带的山东省东南部地区。 沂蒙是四五十万年前沂源猿人生存的地区,是中华民族古文化起源之一的东夷文化的核心分布区,也是春秋时期鲁国、莒国等诸侯国的主要分布地域。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著名的、全国举足轻重的红色根据地。
中文名:沂蒙
外文名:Yimeng
又称:沂蒙山区
人文概念:革命老区
地域:山东中部
荣誉: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精神: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
现行行政地域:山东省临沂市
沂蒙精神
沂蒙,这里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曾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沂蒙百姓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坐落在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沂蒙山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在这里,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祖秀莲;
在这里,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
在这里,有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
沂蒙鲁韵
在这里,有被毛泽东称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典型厉家寨;
在这里,有宛转悠扬、风靡大江南北的一曲民歌《沂蒙山小调》;
在这里,有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开国元勋陈毅、徐向前、罗荣桓、开国第一将粟裕、谷牧、罗炳辉留在这一片片充满神奇和静谧的土地上。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那一幕幕动人的革命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历史上的沂蒙,大致包括山东省临沂市的三区九县(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沂南县、沂水县、郯城县、费县、平邑县、兰陵县、莒南县、蒙阴县、临沭县)和淄博市沂源县、日照市、潍坊地区的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枣庄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部分,江苏省连云港市、邳州、新沂、赣榆、东海等县市的一部分地区等。
江泽民题词沂蒙精神
“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乾隆皇帝巡游山东对沂蒙琅琊一带人才辈出的历史充满了溢美之词。
在古沂蒙这片钟灵毓秀的神奇沃土上,曾经诞生了无数圣贤奇才,如“书圣”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著名教育家《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算圣”刘洪、“孝圣”王祥、“宗圣”曾子、南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东晋名相王导、荀子、孔子的老师郯子、一代名将蒙恬、西晋大将羊祜、民族英雄左宝贵、何承天、西汉名相匡衡
“山水沂蒙”是临沂的宝贵优势和品牌,全市遵循“山水沂蒙、宜居宜业、红色老区、绿色发展”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逐步构筑起城区、近郊、远山相呼应的城市森林系统,打造出“城外青山环抱,城内林水相依,城市与森林交融”的森林城市美景。——实施环城绿化,森林围城。2002年,全市启动实施了30万亩环城森林绿化工程,在临沂城区周边建成主干环城绿化林带165公里,2009年,实施了环城林提升改造工程,2012年,在原有38.6万亩环城林带的基础上,按照“一环两带五区”的整体布局,扩大环城森林范围,高标准建设涵盖三区及周边县区的 50万亩环城森林,临沂市民真实感受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诗化境界。
——实施水系绿化,森林绕城。依托水系广布的独特优势,以沂河、沭河等 10 公里以上的251 条河流和大中小型水库为重点,大力实施“上游生态修复、中游河道整治、下游湿地防护”一体化的林生态、水生态工程,完成水系造林82万亩。北部山区有“山顶松柏戴帽、山坡果林缠腰、山下良田成片、河沟鱼鸭欢跳”的100多个小流域,中部丘陵地区有“水清、流畅、岸固、滩绿、景美”的生态河道,南部平原区域有“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的16 处湿地公园,像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临沂大地。
——实施城区绿化,森林美城。围绕“一核心、五组团、七水系、八纵横、百游园”的中心城区绿化空间发展布局,对街道、公园游园、休闲游憩绿地等进行重点提升,一大批“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应运而生,市民出门500米就能徜徉于树的世界、花的海洋。滨河景区风景如画,立足城区八河相通、穿城而过的独特优势,上百公里的滨河大道蜿蜒前行,15座交通桥横跨河上,9大广场主题各异,18个特色园区抬首相望,36处景点首尾相接,构成了18平方公里错落有致的绿色画卷,滨河景色美不胜收。
——实施山区绿化,森林绿城。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重点旅游线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滩绿化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目的的防护林,采取工程造林、专业队伍施工等方式,努力扩大植被覆盖,完成山区荒山造林14万亩,着力打造西北部“沂蒙绿肺”。
——实施道路绿化,森林穿城。大力建设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通道景观,全市公路总里程8117.3公里,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85%,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硬铺绿,以点带面,城乡联动,一张脉络清晰的道路绿化网铺展在城市的版图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