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刺花 编辑
白刺花(Sophora davidii Kom. ex Pavol.)是豆科苦参属植物,高可达2米,枝多开展,羽状复叶;托叶钻状,宿存;小叶片形态多变,一般为椭圆状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上面几无毛,下面中脉隆起,总状花序着生于小枝顶端;花小,花萼钟状,蓝紫色,萼齿圆三角形,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状长圆形,柄与瓣片近等长,翼瓣与旗瓣等长,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比翼瓣稍短,镰状倒卵形,子房比花丝长,荚果非典型串珠状,种子卵球形,深褐色。3-8月开花,6-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下河谷沙丘和山坡路边的灌木丛中。白刺花属阳性树种,喜光、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土石山地的阳坡半阳坡均可造林。
白刺花耐旱性强,是水土保持树种之一,白刺花也可作为观赏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中文名:白刺花
拉丁学名:Sophora davidii Kom. ex Pavol.
别名:狼牙刺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豆目
科:豆科
属:苦参属
种:白刺花
命名者及年代:(Franch.) Skeels,1913
白刺花
总状花序着生于小枝顶端;花小,长约15毫米,较少;花萼钟状,稍歪斜,蓝紫色,萼齿5,不等大,圆三角形,无毛;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有时旗瓣稍带红紫色,旗瓣倒卵状长圆形,长14毫米,宽6毫米,先端圆形,基部具细长柄,柄与瓣片近等长,反折,翼瓣与旗瓣等长,单侧生,倒卵状长圆形,宽约3毫米,具1锐尖耳,明显具海棉状皱褶,龙骨瓣比翼瓣稍短,镰状倒卵形,具锐三角形耳;雄蕊10,等长,基部连合不到三分之一;子房比花丝长,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柱变曲,无毛,胚珠多数,荚果非典型串珠状,稍压扁,长6-8厘米,宽6-7毫米,开裂方式与砂生槐同,表面散生毛或近无毛,有种子3-5粒;种子卵球形,长约4毫米,径约3毫米,深褐色。花期3-8月,果期6-10月。
白刺花
白刺花
白刺花
种子
白刺花
造林:植苗造林春秋两季均可。春季造林宜早不宜晚,以每年3月上中旬为宜,迟则造林成活率迅速下降。截杆造林宜秋季进行,不仅可提高成活率,而且发苗也旺,长势好。造林密度宜5000-10000株/公顷,即行距2米,株距0.5-1米。
抚育管理:造林后应严禁放牧,幼林期需每年进行松土锄草2-3次,必要时追施化肥,成林后如作薪炭林,可在5-6年内平茬复壮。
白刺花
苜蓿
经济:白刺花的花、种子内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生物碱及黄酮等成分,属于高蛋白低脂可食资源,对人体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作用。可作为良好的蜜源植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