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 编辑

广东省梅州市代管县级市

兴宁市兴宁市

兴宁市,广东省辖县级市,由梅州市代管,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韩江上游,总面积2104.85平方千米。2023年末,户籍人口113.72万人,常住人口76.73万人。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龙川分治而立兴宁县,县境包括今兴宁市、五华县全境和龙川县东部、紫金县东北部地区,县名由兴宁江而得。宋熙宁四年(1071年),从兴宁划出西南部地区设长乐县,兴宁县治由雷公墩迁至洪塘坪。兴宁建县后先后隶属东官郡、龙川郡、齐昌府、循州、惠州、嘉应州、潮循道、兴梅专区、汕头专区、梅县地区等。1994年6月8日,兴宁撤县设市,为县级市,由梅州市代管。截至2022年10月,兴宁市下辖3个街道、17个镇。

兴宁市是客家人的成熟地,不论在客家语言、风俗、食品、服饰方面都是客家人的典型代表。兴宁市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历来比较发达,是粤闽赣边商品集散地,素有“小南京”之称和“无兴不成市”之说。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5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在泰国、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各国,侨居欧、美、澳等洲者亦有一定比例,是原中央苏区县、中国围龙屋之乡、中国花灯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大学校长”摇篮,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客家山歌之乡、纺织之乡、商贸之乡、花灯之乡、版画之乡的美誉。兴宁市是广东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2023年,兴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13.07亿元,同比增长6.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兴宁市

外文名:Xingning City

别名:齐昌府、循州

行政区划代码:4414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广东省梅州市

地理位置:华南地区,广东省东北部

面积:2104.85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17个镇

政府驻地:兴宁市中山东路1号

电话区号:0753

邮政编码:5145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76.73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熙和湾、神光山、玖崇湖温泉小镇、合水水库风景区、月形山乡村旅游区、鸿温泉生态园、欢乐崖家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和山岩、罗浮渡田河风景区、华夏宗祠文化基地、罗浮铜鼓寨、兴宁古城墙、明珠养生山城、刘氏总祠、齐昌古玩城、何子渊故居、黄蜂窝茶山旅游区、两海会馆

机场:兴宁机场(军用)

火车站:兴宁站、兴宁南站

车牌代码:粤M

地区生产总值:213.07 亿元(2023年)

市委书记:宋才华

市长:洪国华

历史沿革

编辑
兴宁县地,夏商周三代属百越之地。公元前401至380年,楚灭百越,置为藩属。公元前222年秦灭楚,略定扬越设置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南海郡置四会和龙川两县。秦派任嚣为南海郡尉,赵佗为龙川县令。古龙川县境,广跨东江、韩江上游,包括今兴宁县地。

三国时,南越9郡分属交、广两州,为国辖境。西晋建国后,继承两汉旧制,以南海郡统辖番禺、四会、增城、博罗、中宿、龙川、揭阳7县。兴宁县地仍属龙川县。晋室南渡后,原南海郡分为南海、新会、东官、义安、绥建、海昌郡;龙川县仍隶属南海郡。

兴宁明代古城墙

兴宁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龙川县分治而立,县境广跨古兴宁江(今五华河)、右别溪(今琴江)、左别溪(今宁江)流域,包括今兴宁市、五华县全境和龙川县东部、紫金县东北部地区,县名由兴宁江而得,县治所在地设在今五华县华城镇雷公墩。

南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分设兴宁、齐昌两县。齐昌县以今兴宁地为其辖境,县治设在古宁昌乡,即今城北1千米处的洪塘坪(又称林坪)。

梁天监二年(503年),撤销齐昌与雷乡两县建置,将齐昌全坑及雷乡东部地并入兴宁县,县治迁至今龙川县佗城(古龙川城)。原龙川县治迁至今河源县城。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齐昌县。贞观元年(627年),撤齐昌县,置宁昌驿,隶属于兴宁县。天授二年(691年),兴宁县治由佗城迁至今龙川县境天羊山麓丫下圩

1996年,兴宁市辖28个镇:兴城镇、宁中镇、宁新镇、宁塘镇、龙田镇、坜陂镇、坭陂镇、叶塘镇、新陂镇、刁坊镇、龙北镇、合水镇、石马镇、罗岗镇、罗浮镇、黄陂镇、黄槐镇、岗背镇、坪洋镇、大坪镇、叶南镇、永和镇、径南镇、径心镇、新圩镇、水口镇、下堡镇、宋声镇。市政府驻兴城镇。

截至2021年10月,兴宁市下辖3个街道、17个镇:兴田街道、福兴街道、宁新街道、永和镇、新圩镇、罗浮镇、罗岗镇、黄槐镇、龙田镇、石马镇、宁中镇、径南镇、坭陂镇、水口镇、黄陂镇、合水镇、大坪镇、叶塘镇、新陂镇、刁坊镇。政府驻地兴田街道。

截至2022年10月,兴宁市下辖3个街道、17个镇:兴田街道、福兴街道、宁新街道、永和镇、新圩镇、罗浮镇、罗岗镇、黄槐镇、龙田镇、石马镇、宁中镇、径南镇、坭陂镇、水口镇、黄陂镇、合水镇、大坪镇、叶塘镇、新陂镇、刁坊镇。 市政府驻兴田街道。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韩江上游,东连梅县区,南邻丰顺县,西接五华县、龙川县,北界平远县、江西省寻乌县,总面积2104.85平方千米。 地跨东经115°30′至116°,北纬23°50′至24°37′。北起阳天嶂,南止铁牛牯峰,南北长100公里;西起筠竹,东抵径心,东西最大宽度36公里。面积2104.85平方公里,占梅县地区总面积的13.2%,在7个县中居第5位。

北部的阳天嶂与江西省寻乌县毗连;东北部的黄茅嶂、嶂顶上、莲花寨、铁山嶂与平远的石正和梅县的梅西、石坑等地相接;东部的油坊坳、罗子塘村、新耀村与梅县的瑶上、南口、荷泗交界;南部的铁牛牯、狮子岩与丰顺县北斗、丰良和梅县的径义相连;西北部的渡田河、黄毛嶂、龙母嶂与龙川的回龙、石坑相邻;西南的神光山、绵畲、黄沙嶂、洋伞崃、寒婆嶂、伯公坳与五华县的华城、转水、水寨、油田接壤。

兴宁县城距广州377公里,至深圳347公里,至汕头185公里,至梅州城57公里,至韶关407 公里,至江西寻乌128公里,至福建龙岩282公里。

兴宁市

地质

兴宁市的地质演变有过山岳沉水域、沧海变桑田的经历。今天群峰耸立的山地和广阔的丘陵台地,6亿年前还是一派水乡泽国。经过漫长的岁月,丰富的沉积物形成巨厚的沉积岩。后历经4次大的地质构造运动,使地层强烈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及火山喷发。距今2.9至1.4亿年前,从龙北、岗背至罗岗、黄槐有过海水侵入和退出的变迁。因而,兴宁市境内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南部因东西两大断裂的发展,产生出红色断陷盆地。

地形地貌

兴宁市地处粤东北山丘地带,受北东至南西走向的莲花山脉和罗浮山脉控制,高低差明显。最高峰阳天嶂海拔1017米,最低处水口圩海拔100米,高低差917米。地形总趋势是从北西至南东逐渐下降,而南部则由南向北递降。北起阳天嶂,南至铁牛牯峰(海拔998米),直线距离100千米;东西最宽处,径心分水坳(海拔400米)至叶南筠竹坳(海拔300米),直线距离36千米。四周山岭绵亘,中为断陷盆地,地形狭长,整个县境形似扁舟。市内地貌类型分为平原、阶地、台地、丘陵、山地5类。平原、阶地、台地(海拔200米以下)占38.1%,丘陵(海拔200~400米)占49.6%,山地(海拔400~1000米以上)占12.3%。

兴宁市主要山岭有南部莲花山脉:铁牛牯、狮子岩;武夷山南脉:阳天嶂、黄茅嶂、嶂顶上、莲花寨、四望嶂、马子山、冬瓜嶂、铁山嶂、宝山、鸡鸣山、南蛇岗、和山岩、狐子嶂、龙母嶂、神光山等。

气候

兴宁市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年平均气温21.5℃。常年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份左右,达到37.4℃;常年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11.4℃,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左右,达到零下0.2℃。年平均降雨量1596.9毫米,夏季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41.5%。年平均日照时数1814.2小时,风向比较稳定,以西北风频率最高,东南风次之。自然环境优越,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宜耕宜牧。

兴宁景色

水文

兴宁市地处韩江、东江流域。北部的罗浮镇属东江流域,镇内河溪流入东江上游的渡田河。该河发源于江西寻邬县,为兴宁、龙川北部的分界河,是枫树坝水库的库尾,过境河道24.8千米,宽150至200多米,主要支流有罗浮河和大信河,河流落差较大,水力资源比较丰富,流域面积273.74平方千米。其余各镇属韩江流域,区内46条河溪水分别经过五华、兴宁、梅县汇入韩江上游的梅江。宁江(古称左别溪)贯穿兴宁南北,是流域面积最大的梅江支流,北起江西寻邬荷峰畲,南至水口圩汇入梅江,全长107千米,从合水至水口主干河道57.5千米,宽65至90米,沿途接纳32条山溪小河,呈叶脉状汇入宁江,流域面积1364.7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5%。宁江支流之一的和山河,由七层、曾塘两溪水汇合而成,经大茔、和山、和一至宁新洋湖桥入宁江。该河从和山岩至洋湖桥全长20千米,集水面积39.5平方千米。

土壤

据兴宁市政府网2021年10月显示,兴宁市土壤分为黄壤、红壤、赤红壤、紫色土、菜园土、潮沙泥土、水稻土等7类、12个亚类、29个土属、75个土种。黄壤1.03万亩;红壤108.76万亩,分布于低山丘陵;赤红壤11.4万亩;紫色土9.78万亩;菜园土180亩;潮沙泥土3623亩;水稻土38.8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2.3%。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兴宁古韵

据兴宁市政府网2021年10月显示,兴宁市土地面积2075.39平方千米,折合为315.73万亩,坡度在25deg;以下的宜垦土地占73%。其中,宜林果山丘地224.25万亩,占71%;耕地47.24万亩,占14.96%;园林地1.32万亩,占0.4%;水面9.66万亩,占3.06%;其它用地(道路、城圩镇、厂矿、民居、田基沟道、两米以内溪渠道)33.26万亩,占10.53%。

生物资源

兴宁市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兴宁市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

据兴宁市政府网2021年10月显示,兴宁市主要动物有100多种,包括兽、禽、爬行类软体动物、鱼、昆虫等5类。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计有600多种,包括乔木、灌木206种;主要中草药157种,另有野生中草药300多种;还包括农作物和花卉等。

矿产资源

据兴宁市政府网2021年10月显示,兴宁市初步查明境内有33种矿产、230处矿点,其中煤、铁、石灰石、石膏、萤石、稀土、钴土矿等较为丰富。煤总储量1.47亿吨,占梅州地区的52.6%,主要集中在四望嶂和罗岗两个煤田。四望嶂煤田1.3亿吨,7、8、9号煤为主采煤层。罗岗煤田1710万吨,6、12、16号煤为主采煤层。霞岚钒钛磁铁矿平衡表内储量1.3亿吨。稀土矿分布面积621平方千米。石灰石分布面积23平方千米,资源丰富,未作全面勘查。石膏矿分布面积57.5平方千米,远景储量1.1亿吨,是广东省首次发现的大型石膏矿。此外,黄铜矿、铀矿、铅锌矿、钨矿、耐火粘土、地下热矿水等也有一定的储量和开采价值。据初步调查,地下热矿水有7处10个点,总流量5963吨。叶南热矿泉(汤湖)泉口水温82℃,日自流量551.7,钻孔水水温83℃,日涌水量2589吨;坭陂汤湖泉,水温62℃,日自流量432吨;罗岗溪尾中温热水,水温50℃,日自流量331吨。

人口

编辑
2014年,公安部门统计兴宁市户籍人口为119.59万人(户籍人口历史峰值),人口出生率13.28‰,死亡率5.51‰,自然增长率7.77‰。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兴宁市常住人口为779411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90627人,占50.12%;女性人口为388784人,占49.8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65661人,占46.9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13750人,53.08%。流动人口为204254人。流动人口中,外省流入人口为9308人,省内流动人口为194946人。

2021年末,根据公安部门统计,兴宁市户籍人口116.35万人,常住人口77.94万人。民族主要是汉族客家民系,占总人口的99.9%以上。

2022年末,兴宁市户籍总人口114.98万人,常住人口77.03万人。人口密度549人/平方公里。

2023年末,兴宁市户籍总人口113.7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6.4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3万人。全市出生人口7746人,人口出生率为6.8‰,出生率比去年下降0.83‰;死亡人口7125人,死亡率为6.2‰,死亡率比去年增加2.78‰;自然增长率为0.543‰。人口密度542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万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兴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13.07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在梅州各县(市、区)排第五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29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83亿元,同比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8.94亿元,同比增长5.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4%、24.2%和47.3%,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个、1.5个和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0:18.2:55.8。

2023年,兴宁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税收收入5.1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教育支出18.6亿元,增长9.6%;卫生健康支出9.11亿元,下降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22亿元,增长3.5%。

2023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项目投资增长3.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8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下降11.7 %,民间投资增长18.8 %,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下降-100.0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7.4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5.4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 %。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4.9%。工业投资增长45.4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5.8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123.7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8.4 %。

2023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6元,比上年增长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39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34元,增长8.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120人,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57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43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736人。

第一产业

发展方向

兴宁市农业兴宁市农业

兴宁市逐渐打造“北部油茶灵芝、东部茶叶柚果、中部肉鸽蔬菜、南部生猪南药,全域丝苗米”的产业发展格局,打响兴宁鸽、兴宁香米、梅州柚、兴宁单丛等区域品牌。

发展成果

兴宁市农业兴宁市农业

2023年,兴宁市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81万亩,比上年增长3.09%;稻谷种植面积63.73万亩,增长3%;甘蔗种植面积396亩,下降1.49%;油料种植面积2.68万亩,下降6.62%;蔬菜种植面积29.85万亩,增长5%;园林水果种植面积9.54万亩,增长4.38%;茶叶种植面积4.2万亩,增长50%。

2023年,兴宁市全年粮食产量30.44万吨,比上年增长3.7%;稻谷产量29.7万吨,增长4.95%;甘蔗产量959吨,下降2.24%;油料产量 0.44万吨,下降4.89%;蔬菜产量90.51万吨,增长3.5%;水果产量20.32万吨,增长13.58%;茶叶产量4495吨,增长57%。

2023年,兴宁市全年肉类总产量6.82万吨,增长11.44%,其中:猪肉产量4.06万吨,增长8.85%;禽肉产量2.09万吨,增长17.59%。全年水产品产量1.69万吨,增长1.8%。

农业产业园

兴宁市农业科技园区 、兴宁市丝苗米产业园 、兴宁市肉鸽产业园 、兴宁市茶叶产业园 、广东晨露茶文化旅游产业园 、广东金柚产业集群 、广东柚子跨县集群产业园 、梅州柚优势产区产业园 、广东道地药材现代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九里香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基地 、南药规模化种植基地 、兴宁市巴戟天产业化种植基地 、5000亩牛大力产业化种植基地 、粤香柑高效种植示范基地 、粤和兴·粤香柑产业基地 、同乡缘葡萄园 、兴宁市农业科创中心、兴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兴宁市油茶产业带、兴宁市油茶产业园、兴宁市柚果产业园、兴宁市生猪养殖产业园、兴宁市五色果农业龙田镇精致高效农业基地、兴宁市富荣茶果岭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兴宁市革命老区连片油茶产业基地、兴宁市肉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盛和隆农光一体(兴宁)高效精致农业产业园、现代合水文创茶林综合生态园、水口镇河口农业产业示范园、水口镇彭洞现代农业示范园、水口镇石塘千亩柚果示范园、兴东生态园、梅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兴宁市南药基地、百树园珍贵树种种植示范基地、广东柚冠诚种植基地、环陂村双季稻连片种植示范区、新金村超级稻示范基地、鹰嘴桃生产基地、龙田镇韭菜花种植基地、龙田镇火龙果种植基地、兴林澳洲坚果基地、鲤湖村西瓜种植基地、“陈小鸽”乳鸽养殖基地、新丰盛有机栽培蔬菜基地等。

第二产业

发展方向

兴宁市以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水口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平台,发展自身资源型产业,发展纺织服装、运动器材、工艺品行业等传统产业,重点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打造粤东北5G新基建产业制造基地,培育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华丰工业园和兴宁华丰国际小家电(OEM)生产基地统一纳入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享受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优惠政策。兴宁市推进水口工业园规划调整、承接信息技术产业链上下游制造环节,逐步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着重引进关联性高的药材种植及医疗器械设备企业。主动对接广梅园、综保区、无水港的辐射带动,打造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重要工业基地。推动水口镇融入以广梅园为联结点的产城融合片区和高密度城镇群,推进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深度一体化,提升整体融通水平和服务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兴宁市工业基础较好,有工艺、纺织、机电等传统产业,有主板上市公司1家(广东明珠),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鸿源机电),在广州、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家;有规上工业企业66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初步形成装备制造、食品药品、电子信息等9大工业主导产业。高质量举办2020第二届梅州互联网大会,出台兴宁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和互联网产业扶持政策,互联网产业园动工建设,互联网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曾获批创建“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兴宁)试验点”,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成功创建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兴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成功入选2019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广东壹号孵化器入围2019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是省级产业转移园,2015年度被省政府和梅州市政府评为优秀产业园区。

兴宁市构建“1331”工业新体系,做强装备制造业,做优生态特色食品、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粤东北地区特色工业城市。

发展成果

兴宁电器厂发明世界第一台联合收割机(简陋型)。兴宁鱼苗场在“四大家鱼”孵化技术上大大超过已研究二十几年的日本,并且领先世界。兴宁电器厂生产出中国首台10兆千伏变电器。兴宁球阀厂曾经誉称“中国阀门第一厂”。

2023年,兴宁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0.28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增加值21.7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股份制企业总产值增长15.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下降17.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1.9%,重工业增长10.8%。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5.8%;电力、热力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9%;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0.3%。

2023年,兴宁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6%,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0.6%,医药制造业增长15%。

2023年,兴宁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9.7%,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制造业增长3.8%,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21.1%,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17.0%,石油化工业增长19.9%,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66.8%,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96.8%。

2023年,兴宁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7%,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2%,汽车制造业增长47.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3.5%。

2023年,兴宁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39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14.34亿元,比上年增加11.4%;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82万平方米,增加19%;房屋竣工面积11.99万平方米, 下降45.5%。

产业园区

兴宁市境内的工业产业园有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兴宁•天河创新产业园、水口工业园、粤赣省际边界经济发展区兴宁园区、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兴宁华丰高新技术工业园、兴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宁市罗浮司城工业园、兴宁市水口循环经济产业园、兴宁市静脉产业园、广东鸿源机电产业园、新兴工业园、永和科技工业园、丰谷科技园、新圩工艺工业园、水口工艺工业城、广东跃速体育产业园、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兴宁市食品产业园、兴宁市苏区产业园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兴宁市苏区产业园科创中心及智慧园区、兴宁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飞利浦(兴宁)小家电生产基地、跃速自行车及运动服装生产基地、广东精维进电子有限公司LED生产基地、兽药制剂生产基地、兴宁立讯技术高速线缆制造基地、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梅州·新能源汽车)、广东明珠养生山城酒文化产业园、肉鸽休闲食品生产基地、中海油区域运营中心等园区。

第三产业

发展方向

兴宁市工业商贸基础良好,是粤闽赣边商品集散地,素有“小南京”之称和“无兴不成市”之说。全市有集贸市场11个,较具规模物流快递企业14家,东岳宫市场是“全国百强集贸市场”,毅德商贸物流城、大润发(兴宁店)等知名企业带动现代商贸发展。

兴宁市加强与中国(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梅州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着力建设苏区产业园仓储物流中心、广东供销天兴冷链物流中心等重要载体平台,利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创建的契机,加快“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兴宁市将现有的龙田合水“两镇八村”、新陂叶塘“两镇五村”、石马镇“六村联动”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打造成为网红打卡点、乡村旅游热门点,同时继续推进刁坊、坭陂、新圩“三镇十一村”连片示范区建设。

兴宁市通过三条旅游线路的开发,推动旅游康养等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开发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熙和湾、明珠养生山城、径南镇月形山森林公园为主体的康乐休闲线;以新陂上长岭古村落、将军府、大天然乡村旅游休闲区为主线的人文生态线;以大坪罗屏汉故居、明代“十二肩岭”南粤古驿道为主体的红色古驿道线。

兴宁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目的地,以客家文化和生态资源为基础,开发森林康养、中药材种植、药膳美食等产业,布局培育医疗养生产业,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周边地区的文旅交流合作,以玖崇湖温泉度假小镇、广东明珠健康养生城、广东明珠养生山城、客天下·熙和湾花灯文化特色小镇等养生保健特色平台为依托。

发展成果

兴宁玖崇湖凤颐温泉酒店兴宁玖崇湖凤颐温泉酒店

2012年,兴宁市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欧尚,促成国际小家电(飞利浦)生产基地、毅德现代商贸物流城、碧桂园高档住宅小区等项目落户兴宁。

截至2018年底,兴宁市有注册的互联网商家1337家,其中企业543家、个体户794户。在城区方圆10千米范围内,兴宁市拥有200多家互联网公司,在电商方面,到2017年底,兴宁市本地电商企业达到285家,电商交易额突破了5个亿。兴宁市本地互联网从业人员有3至4万人,他们集中从事电子商务、数字通讯、数字经济、软件、域名商标、网店经营、游戏、新媒体、云服务、智慧城市、移动办公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服务工作。

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务

2023年,兴宁市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5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公路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74952.56万吨公里,增长3.5 %;完成客运周转量6019.85万人公里,下降0.3%,公路客运量25.29万人,下降15.7%。

2023年,兴宁市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2583.56公里,其中:四好2471.65公里,高速公路111.9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12.74公里。投入新能源公交车295辆,城乡公交线路103条,开通公交线路的行政村458个。

2023年,兴宁市全市共有邮电局

兴宁市境内有梅州—河源高速公路、兴宁—畲江高速公路、济南—广州高速公路、兴汕高速,205国道和省道225、226线贯穿全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944千米,每百平方千米公路密度为139.8千米,均居广东省山区县(市)前列。

2021年,平兴高速、兴华高速建成通车,动工建设河惠莞高速麻布岗出口至罗浮连接线。新建和改造省道225线火车站至水口段、甘罗线梯子岭等1050千米国省县乡道。

铁路

广梅汕铁路兴宁段广梅汕铁路兴宁段

兴宁市境内有广梅汕铁路。规划建设的“双龙”高铁贯穿兴宁并设兴宁站,互通京九、广河高铁。梅龙高铁设兴宁南站。

政治

编辑
现任市长:洪国华

副市长:刘东峰、潘启东、郭亚玮、黄伟军、陈君溢、谢明扬、吴思波、刘小容 。

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12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兴宁市全年普通高中招生6181人,在校学生17618人,毕业生5716人;职业中学招生1419人,在校学生3430人,毕业生1047人;普通初中招生12071人,在校学生37019人,毕业生11971人;普通小学招生10806人,在校学生70131人,毕业生12292人;学前教育幼儿招生5542人,在校学生25804人,毕业生11865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1.5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21%,高中毕业生升学率56.12%,考上大专及以上学校人数5702人,其中本科2314人。

兴宁市境内高等院校:广东省兴宁市广播电视大学

兴宁市境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兴宁市技师学院(兴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兴宁市职业技术学校) 、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兴宁市智能职业技术学校、兴宁市东方艺术学校、兴宁市南方学校、兴宁市英才学校、兴宁市教师进修学校、兴宁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兴宁市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等。

兴宁市境内普通中学:兴宁市第一中学、兴宁市齐昌中学、兴宁市田家炳中学、兴宁市兴民中学、兴宁市沐彬中学、兴宁市宁中中学、兴宁市华侨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梅园高级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梅园初级中学、兴宁市卓越中英文学校、兴宁市龙田中学、兴宁市坭陂中学、兴宁市叶塘中学、兴宁市水口中学、兴宁市罗岗中学、兴宁市黄陂中学、兴宁市新城学校、兴宁市文峰学校、叶塘工业园学校、兴宁市第三中学、兴宁市四矿中学、兴宁市济平中学、兴宁市福兴中学、兴宁市叶南中学、兴宁市胜青中学、兴宁市叶东中学、兴宁市石马中学、兴宁市合水中学、兴宁市龙北中学、兴宁市坪洋中学、兴宁市岗背中学、兴宁市侨光中学、兴宁市国本中学、兴宁市黄槐中学、兴宁市柿子坪中学、兴宁市官庄中学、兴宁罗浮中学、兴宁市司城中学、兴宁市宋声中学、兴宁市下堡中学、水西中学、兴宁市新圩中学、兴宁市陂西中学、兴宁市陂东中学、兴宁市径心中学、兴宁市永兴中学、兴宁市永和中学、兴宁市坜陂中学、兴宁市刁坊中学、兴宁市新陂中学、兴宁市宁江中学、兴宁市宁新中学。

兴宁市境内普通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梅园小学、兴宁市第一小学、兴宁市第二小学、兴宁市实验学校、兴宁市汉芬小学、兴宁市第十小学、兴宁市齐昌小学。

兴宁市境内幼儿园:兴宁市第一幼儿园、兴宁市爱兴幼儿园、兴宁市齐昌幼儿园、兴城中心幼儿园、罗岗中心幼儿园、大坪中心幼儿园、坭陂中心幼儿园、叶塘中心幼儿园、曙光幼儿园。

兴宁市境内校外教育基地:兴宁市少年宫、兴宁市伟泓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

<p>沐彬中学

沐彬中学

家炳中学

家炳中学

兴宁一中

兴宁一中

文化事业

兴宁市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以推动“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契机,加大对古城乡、古村落等文物的保护开发力度,做好古城墙修复工作,争取恢复千年客邑原貌。开展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及“左联”文化的弘扬工作,发掘保护革命遗址,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加强水口苏维埃政府等革命旧址、邓逸凡、罗屏汉等名人故居的文化研究,挖掘其革命文化内涵,争取列入上级开发利用范围。加大径南“火把节”、大坪“马灯舞”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及民间舞蹈“杯花舞”,民间曲艺“竹板歌”,民间音乐水口山歌、罗岗山歌、石马山歌,民间工艺根雕、编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力度,传承和发展民间特色文化。发挥“兴宁版画”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新兴木刻运动版画史料,打造十里版画长廊、版画创作实践基地等,推进版画进景区、进校园,不断擦亮“版画之乡”品牌。推进非遗项目保护、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的保护名录,扶持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文化遗产的开发力度,依托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展示兴宁特有的赏灯文化,擦亮“中国围龙屋之乡”、“中国花灯之乡”品牌;加大对古民居、古村落的开发利用。

2023年末,兴宁市共有调频广播电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年末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8万户,同比下降20%。全市共有文化馆2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57.65万册,博物馆馆藏物品3987件,全年送书下乡2204册。

兴宁市境内文化场馆主要有:兴宁会展中心、兴宁市少年宫、兴宁市文化馆、兴宁市博物馆、兴宁市图书馆、兴宁图书档案馆、兴宁市山歌剧演艺中心、兴宁青少年文体活动馆、兴宁美术馆、白鹤美术馆、兴宁市历史纪念馆、兴宁市党史教育馆、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兴宁市版画传承创作基地等。

客家汉剧

体育事业

2023年末,兴宁市共有标准体育场2858个,小运动场43个,各类球、场馆2077个。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13块,其中:金牌3块,银3牌块,铜牌7块。

兴宁市境内体育场馆有兴宁市体育公园、兴宁市市民广场、明珠文化广场、兴宁体育公园足球场、兴宁体育场、兴宁市体育综合训练馆、兴宁青少年文体活动馆、兴宁文艺体育馆、兴宁游泳馆、兴宁蹦床馆、南部新城体育中心、西郊体育场、大坝里体育场、南部新城体育公园、神光山体育公园、兴宁市足球青训基地、兴宁市游泳训练基地、熙和湾高尔夫球场、兴宁全民健身中心、兴宁市千岭游泳场等。

谢育新、郭亿军、张小文、蔡锦标四名来自同一所小学(城镇三小)、同一所中学(兴宁一中)球员同时入选当时的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

医疗卫生

2023年末,兴宁市共有卫生机构717个,其中:医院8个,妇幼保健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镇(街道)卫生院1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全市拥有病床3534张,其中:医院2131张,妇幼保健院20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5张,镇(街道)卫生院948张,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00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45.43床。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901人,其中,执业医师1118人,助理执业医师669人,注册护士2360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4.76人。

兴宁市境内主要医院有:兴宁市人民医院、兴宁市中医医院、兴宁市妇幼保健院、兴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兴宁市皮肤病防治院、兴宁鸿惠医院、神光眼科医院等。

社会保障

2023年末,兴宁市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20.0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97万人,减少0.04%。参加工伤保险6.56万人,减少0.05%。参加职工失业保险5.47万人,增长1.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7.8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76.73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96%。

2023年末,兴宁市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51间,其中敬老院20间,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3515床。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45.84万人次,全年发放临时救济金额228.15万元。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25556人,其中:城镇1515人,农村24041人。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524个, 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0个。社会组织数量305个。

环境保护

2023年,兴宁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良好,兴宁城区空气质量AQI指数优良率98.9%,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42;全市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全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58.3 %,Ⅳ类断面比例为33.3 %,V类断面比例为8.3%,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工业废气排放量56.06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81.85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84.12吨。区域噪声环境质量良好,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好,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83.3%。全年投入治理污染资金1267万元。

截至2023年,兴宁市共有自然保护区7个:和山岩、石壁、兴宁神光山、白鹤仙师、合水、四望嶂、铁山渡田河。 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57万公顷。全市森林面积13.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7.14%,建成生态公益林6.92万公顷;林木采伐量7.39万立方米。

兴宁市罗浮渡田河

历史文化

编辑

人文环境

史前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兴宁开展过3次文物普查。1959年,在水口镇荷树拗等地发现铲、叉、戈、矛、刀等一批石器,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1982年,在永和镇振兴管理区猫子窑山挖掘出一批陶罐和陶片,属新石器中晚期遗存;同年,又在叶南镇中径大窝里采集到一批陶片和石器,属新石器晚期遗存。到20世纪80年代末为止,兴宁境内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30多处。兴宁博物馆收藏了上述遗址出土的各种石器190多件,完整的肉罐9个。这些出土文物和遗址说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兴宁已有古人类居住。从石器、陶器的用途和陶器上的花纹来看,当时已形成了农业和畜牧业,已有较为可靠的生活资料来源。

宋以前南迁汉人与早期居民

宋代之前,中原汉人已有几次较大规模的南迁。早在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国60万军队攻灭楚国,继之深入岭南。续后,秦朝把岭南作为迁徙中原“罪徒”的一个流放地,加以“经略”开发。终秦一代,南迁的中原人有3批、数十万人。1984年3月27日,在新圩镇大村鬼树窝崩岗南坡出土6枚完整的编钟。经广东省博物馆专家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文物。编钟的发现说明秦汉之际兴宁已有南迁汉人的足迹,他们可能先是驻军,后代成了岭南居民。在发现编钟的村庄有个地方叫秦王坪,相传就是驻军的营地。

客家民俗

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人亦有多次连续性的南迁转徙。遣至唐末五代,南迁客家先民,“其远者已达惠、嘉、韶等地,其近者则达福建宁化、长汀、上杭、永定等地,其更近者,则在赣南各地。”兴宁历史上先后隶属于惠、嘉,引文中所述应是包括兴宁的。

根据明正德《兴宁县志》记载:北宋熙宁三年(1070),兴宁县约有6000户。翌年,兴宁分地置长乐(今五华)县后,有4000户。宋代户口以役赋对象列册,足证明官宋前中原汉人定居兴宁者已为数不少,此外当时地主有隐藏人丁的做法,实际上兴宁的人口远远不止如此。

兴宁市历史上的早期居民见于史籍的还有瑶族。明正德《兴宁县志》记载:“瑶之后颇多,大抵聚处山林,砍树为舍,刀耕火种,采山猎原,嗜欲不类,语言不通。土人与之邻者不相往来,不为婚姻。本县瑶民亦众,随山散处。”以岭东文化与居于广东的瑶族居民的文化相比较,可以断言,古代岭东居民与瑶族居民曾长期和睦相处、相互融合。到了明代,统治者曾对瑶民大举征伐抚缉,兴宁瑶民逐渐减少。清康熙以后,清政府把瑶民与汉民一体编户,消除汉瑶界限。至清末,除外迁者以外,县境内已没有瑶族居民。清末罗献修《兴宁乡土志》记述:“国(清)初时,县东六十里铁山蟑尚有瑶民磊石为居……近百年来,既消归乌有矣。”

兴宁市历史上的早期居民还有疍民。疍民原是居住在中国东南地区的古代百越族之一。秦汉时代,辗转迁徙到广东沿海和珠江各支流,舟居水宿,以蛇为图腾,成为水上居民。他们何时开始定居于兴宁,尚待进一步查考,但至迟在元朝未年间。据史籍记载,明正统年间(1436~1450年),兴宁已有在籍疍民38户,船38艘。至清末,置民所剩不多。据《兴宁乡上志》记载:“惟麦姓二三人”尚是疍民。

客家民系

兴宁市经历了几次大迁徙的客家先民在粤东北以及相邻的闽赣边区这个相对封闭的山区定居后,逐渐形成具有特殊的方言、风俗习惯乃至相似的伦理道德观念等等。客家先民迁入梅州地区的兴宁,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除了继续外迁的之外仍有百万之众,全县百人以上的姓有93个。

红色文化

兴宁市是原中央苏区县、重点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周恩来、李井泉等革命家曾留下革命足迹。

兴宁市革命斗争历史悠久。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兴宁的革命斗争更是如火如荼。大革命初期,共产党员赖颂祺、卢惊涛、曾不凡奉命回兴宁开展农工运动,播下了革命火种。第一次东征时,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部在兴宁战斗生活了20多天,对传播马列主义,开展工、农、青、妇革命运动,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推动党团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革命根据地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四•一五”以后由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中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率领东江人民向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而创建的。 五兴龙根据地位于东江的西北部,地处两省(广东、江西)三县(五华、兴宁、龙川)边缘交界的地区,距三县县城均在百里之外,毗邻中央苏区。

土地革命期间,兴宁苏区与中央苏区腹地唇齿相依,蓝胜青、刘光夏、罗屏汉以及700多名革命志士壮烈牺牲,为民族解放、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兴宁现有革命遗址55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8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8处、革命领导人故居16处、烈士墓2处、纪念设施11处。近年来,兴宁共投入600多万元用于大坪镇罗屏汉故居、罗浮镇瑶兴村红五十团旧址、水口镇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梅子坑胡屋“五县联合暴动会议”旧址四处革命遗址的修缮和布展。

兴宁市共有烈士纪念设施80处,其中市级烈士纪念设施31处(合水革命烈士陵园1座,烈士纪念碑1座,烈士墓29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49处。

侨乡文化

兴宁市是华侨之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50余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在泰国、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各国。改革开放以来,兴宁市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在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处处都体现了海外华侨热爱故土的乡情之恋。为了表彰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对家乡的贡献,兴宁市按照条件把突出贡献的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授予兴宁市荣誉市民,或者邀请为兴宁市政协港澳委员,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家乡的建设。至2013年,已有89位华侨港澳同胞被授予兴宁市荣誉市民称号。

客家民居

围屋结构围屋结构

兴宁人的房屋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即围龙屋、棋盘屋和四角楼,规模宏大,往往数十户以至百户人家聚族而居。弥后,规模较小的二栋两横式较为普遍。

据2010年普查,兴宁市现存较好的客家围屋(含围楼、四角楼和围龙屋)仍有4800余座。2012年12月兴宁成功申报为“中国围龙屋之乡”。兴宁围龙屋主要有七大类型:一是标准的半圆形横堂式围龙屋,如宁新的东升围、长兴围,福兴的黄畿塘大王屋等;二是棋盘式走马廊的围楼式围龙屋,如坭陂镇的进士第、福公屋等;三是四角带碉楼的城堡式围龙屋,如刁坊镇的棣华围、黄宏昌、新陂镇的李振球故居,馨梓围、兴田街道的凤翔围等;四是“四点金”式(又叫四角楼),如罗岗镇的善述围、罗浮镇的原膴隆基;五是杠式围龙屋;六是椭圆形围龙屋,如黄陂镇的中山公祠和春芝楼;七是并蒂莲式围龙屋,如永和镇大成新厅下张屋。

文物古迹

明正德十年(1515年),祝枝山授任兴宁知县,留下《神光山》《游和山麻石岩》等歌咏诗文,北宋抗金大臣李纲、南宋文天祥、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皆在兴宁留下传说。古建筑是兴宁市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是城池、村寨、府第、民居,还是寺院、学宫、书院、会馆、宗祠、亭、台、塔、桥,均具鲜明的客家特色和中原古文化的传统。有被称为“民间宫殿”的围龙屋2985座。兴宁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新石器时代遗址35处、革命遗址12处、古窑址11处、植物古化石区1处、古村寨址11处,历史文物1856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193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兴宁学宫、两海会馆、磐安围、兴宁古城墙、文峰塔、善述围、棣华围、李和美屋、玉成围、何天炯旧居、恒云楼等11处。(详见: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兴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历史建筑名录、兴宁市特色古民居、兴宁市十大古民居、梅州市宗教活动场所名录等)

春秋战国编钟

兴宁编钟,1984年3月27日,在新圩大村古树窝崩岗处,发现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编钟六个,为红铜与锡合金制件,宫廷乐器。其器形上大下小为合瓦型。柄肩附纽,钟口有角,两侧有细长音脊,外表下面有3排6组13个乳钉,背面有3排3组,每组4个共12个乳钉,钟身正面直上有菱形纹、斜线纹,下部横向为支雷纹,表面钢绿表翠,古味蛊然,进之扬声。其重量分别为28.5、27.5、21、18(其中2个同重量)、16.5市斤,是广东境内已发现编钟中最完整,音量音色最好的一套,十分珍贵。它的发现,对研究古代人类文明史、地方民族史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民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编钟在新圩的发现,也说明了秦汉之际兴宁地方已有南迁汉人的足迹。

民间艺术

兴宁版画

兴宁市民间传统工艺有纺织、制扇、制笔、制瓷、编织草席、编棕、造纸等。

2021年,兴宁市“竹板歌”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兴宁市还有杯花舞、兴宁罗家通书推算法、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兴宁上灯习俗、兴宁李家教拳、兴宁版画、兴宁珍珠红酒酿造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兴宁客家山歌、马灯舞、罗岗高山茶油制作技艺、兴宁老酒酿造技艺、墨烟张墨条制作技艺、兴宁黄粄制作技艺、新陂乐仙腐竹制作技艺、兴宁花灯、刁家教拳、李家教拳、兴宁根雕技艺、陈华记茶制作技艺、兴宁烙画、兴宁藤编技艺等梅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详见: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土方言

韵书与客家语韵书与客家语

客家方言是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它与北方方言相似,是从北方语言演变而成的。客家祖先原居住在中原一带,因战乱历经了东晋、唐末以及宋、元、明三个时期的大迁徙。先后在赣南、闽西、粤东北地区定居。定居后又与南方百越人相处。在迁徙中和定居后都夹杂了不少各地方言,加上气候、水土之差异,使语言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就以兴梅地区来说,客语虽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差异。梅县语没有翘舌音zh、ch、sh,五华语上声不明显。梅县语较软,五华语较硬,兴宁语则介乎其中。兴宁语语调较平板,且同音字多,有九“竹”、十三“风”、三十个“是”之说。客家先民既来自中原,其方言虽经千余年之演变,仍多六朝古音。

风景名胜

编辑
兴宁八景的说法,历代变化较大,流传有五个版本,其中的“八景”各不相同,较为人熟知的是清朝《咸丰县志》:鸡鸣春晓,丞相文峰,蚌湖秋月(映月),翰林墨沼(墨池书屋),龙湫甘雨,古渡横舟,温泉濯足,铁嶂晴霞。还有像神光夜气,牛岭峥嵘,龙母遗迹等也是著名的景点。邑人钟益藩写有《题兴宁古八景诗》:“蚌湖映月照齐昌,丞相文峰绝异常。泛泛扁舟浮古渡,纷纷夜气锁神光。鸡鸣春晓开窗牖,龙母遗迹有石床。最喜温泉堪濯足,墨池书院紫薇香。”

兴宁市旅游景区景点30多处,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径南月形山乡村旅游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合水水库风景区被列入《中国名胜风光大辞典》,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景区标志性建筑“花灯楼”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灯笼型建筑”,渡田河生态旅游区、黄蜂窝茶山、兴宁学宫、两海会馆等各具特色。

兴宁旅游景点

兴宁市名胜古迹主要有:兴宁八景、兴宁市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神光山、熙和湾、欢乐崖家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晟农生态田园综合体、合水水库风景区、兴宁市粤东云山谷生态旅游区、珍珠红诚意酒城旅游区、月形山乡村旅游区、苏林湾欢乐谷、苏林湾水上乐园、高山草甸生态旅游区、龙腾东方生态田园综合体、玖崇湖温泉小镇、鸿源温泉生态园、梅州逍遥谷、和山旅游度假区、神光山皇家金煦度假村、罗浮渡田河风景区、兴宁市宋声生态旅游区、广东熙和湾万紫御园、黄蜂窝茶山旅游区、客天下花灯文化特色小镇、华夏宗祠文化基地、宝山寨风景区、鸡鸣山风景区、齐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风衣谷农耕体验基地、翠湖湾国际温泉养生旅游区、兴宁市金龙湾休闲观光园、兴宁市富荣茶果岭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兴宁市大天然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兴宁市和山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园、金明湖生态旅游产业园、合水特色文化产业园、现代合水文创茶林综合生态园、广东晨露茶文化旅游产业园、明珠养生山城、同乡缘葡萄园、十里李花坡、十里版画长廊、南粤侨创基地、兴宁市版画传承创作基地、兴宁夜明古驿道、十二肩岭古驿道、武仙景区、白鹤仙师、和山岩、狮子岩、阳天嶂、铁山嶂、龙母嶂、齐昌古玩城、兴宁市历史纪念馆、兴宁市党史教育馆、南部新城体育公园、中山公园、兴宁市铜鼓寨镇级森林公园、合水镇荔枝公园、兴宁老城、兴宁学宫、两海会馆、刘氏总祠、兴宁古城墙景点、宋声书院、探花书院、兴宁墨池书院、恒云楼、躲世围、磐安围、将军第、大夫第、兴宁市伟鸿实践教育基地、合水革命烈士陵园、水口镇红色教育基地、大坪镇红色教育基地、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何子渊故居、罗屏汉故居、罗蔼其故居、何天炯故居、邓逸凡故居、黎昔非故居、李洁之故居等。(详见梅州旅游景区)

兴宁玖崇湖

兴宁市人文景观景点有兴宁十大古民居、岭东围龙屋、大成殿、文峰塔、兴宁市人民公园、明星公园、亲水公园、明珠文化广场、凤英长廊和何子渊、罗香林、何天炯、李善邦、罗清桢等名人故居。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兴宁市东郊,是国家4A级景区。山上林木参天,古迹甚丰,神光寺、祖师殿、墨池寺、探花书院、石古大王庙、望兴亭,不一而足。相传宋代学士罗孟郊在此星夜苦读,一位仙人施放法术,亮出无色光环,后罗孟郊高中探花,官授谏议大夫。此地为历代文人墨客畅游之所,岭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任兴宁知县时曾写下不少诗作。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位于兴宁市永和镇蓝排村,是一个以客家文化为主题,集旅游、休闲、体育、度假综合性产业园区。按“一心、二态、三性、四版块、五个一”之理念打造。“一心”即以客家花灯文化为中心,建设“三百”文化长廊,以一亭、一姓、一灯为组团建造百亭、百姓、百灯。“二态”即动静态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三性”即特色性、文化性、娱乐性,以客家花灯为特色,以客家文化为主题。“四版块”即建造新客居、客家文化旅游、休闲体育、生态度假等版块。“五个一”即打造世界唯一特色赏灯文化、第一高花灯建筑、第一大花灯文化博物馆、第一个亭台博览园、第一大百姓文化博物园。

兴宁学宫

兴宁学宫 兴宁学宫

兴宁学宫位于兴宁市兴民中学内,古称文庙,始建于宋嘉定年间,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迁建于旧岭东道地(今兴民中学校址)。建筑占地面积1723平方米,重檐歇山顶,赭墙黄瓦,雕梁画栋,斗拱交错,大成殿内现存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万世师表”匾额1块。自宋至清可考者兴宁出进士20人,举人140人,举人副榜28人,武进士10人,武举人80人,他们的功名、业绩均与兴宁学宫有密切的联系。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

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 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

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位于兴宁市大坪镇屏汉村久安围。纪念馆分“思想启蒙 投身革命”“发展农会 创建苏区”“履职会昌 卫守粤赣”“革命伴侣 忠魂永存”四个部分介绍了罗屏汉张瑾瑜夫妇光辉的革命生涯。故居建于清末,距今约有150年历史,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属于二层砖木四角式瓦房。

特产美食

编辑
客家菜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菜的三大地方菜系之一。风味独特的兴宁客家菜系,尤以“非遗菜品”、“赏灯宴”、“婚宴”最为出名。

客家饮食

兴宁市美食主要有:有客都草鱼、兴宁鸽、布骆包子豆腐、乐仙腐竹、盐焗鸡、盐焗鸡爪、盐焗烤鸭、盐焗鸭腿、鱼脍、酿豆腐、酿香菇、酿苦瓜、酿茄子、酿婆参、酿蚝豉、酿春卷、酿辣椒、酿青瓜、酿豆角、酿豆干、酿芋头、腐皮卷、客家酿青椒、客家辣椒酿、鱼肉酿豆腐、西红柿酿蛋、客家酿蛋、梅菜扣肉、香芋扣肉、梅菜蒸猪肉、梅菜蒸排骨、梅菜炆猪肉、梅菜炆五花肉、梅州菜干蒸肉、梅干菜蒸鸭、梅干菜烧豆干、梅干菜干煸豆角、蜜汁焗排骨、白斩鸡、泥焗鸡、红烧鸡、梅菜鸡、香菇鸡、蒸滑鸡、板栗鸡、客家鱼生、客家盆菜、客家牛肉丸、客家艾叶丸、客家捶丸、客家娘酒鸡、客家葱油鸡、艾草煲鸡、蜂蜜炖鸡、姜酒鸡、黄酒鸡、羊肉酒、三及第汤、客家三杯鸡、客家鲩丸、客家汆鱼丸、手工鱼丸、姜芽嫩鸭、姜芽炒鸭片、银芽炒鸡丝、卤鸭脚、白卤鸭掌、红焖猪肉、红烧猪手、板栗烧牛肉、爆炒鱿鱼筒、南乳烤肉、鸡雄鹅掌、茹如豆腐、咕噜肉、五香干卤鸭、五香酱鸭、八宝窝鸭、开锅肉丸、焖狗肉、红烧狗肉、狗肉煲、羊肉煲、田螺煲、豆腐煲、杂菌煲、苦笋煲、客家蛋角煲、客家薯丝煲、客家芥菜煲、芥菜芋头煲、萝卜牛腩煲、清汤双丸、美味上汤鸡、八宝糯米酥鸡、姜糟焖狗爪豆、大极素菜、会响铃、叉烧肉、水晶肉、扣鸭、栗子酿鸡翅、西利柴把鸭、乱箭射绵羊、姜丝炒大肠、姜葱炒河鲈鱼片、油酥河鱼干、椒丝河鱼干、河鱼干炒韭菜、香菇肉碎酿青椒、客家咸菜炒猪肠、客家咸菜焖猪肉、客家盐水番鸭、萝卜炒牛肉、炒牛百叶、梅菜蒸鱼、杞子炖甲鱼、清蒸鱼、炒墨鱼、醋溜鱼、酒糟鱼、松子鱼、炒虾仁、炒猪红、炸芋丸、凤投胎、烧乳猪、腊猪肝、黄皮豆干、炸豆腐、猪肠灌、青菜丸子、米粉丸子、萝卜丸、番鸭丸、炒三丝、七宝羹、虾仁烧卖、红烧鱼、炒鱼片、炸鱼卷、炒鸡酒、炒田螺、黄鳝炒苦脉、泥鳅钻豆腐、八宝糯米饭、鱼生粥、猪胆干、腊猪肝、生炒鸡球、姜葱炒鸡球、芋艿炒鸡球、荔枝炒鸡球、豉椒凉瓜炒鸡球、银杏炒鸡球、酸子姜炒鸡球、豆豉香焗黄鳝、参须炖鸡、五叶神炖猪瘦肉、五指毛桃煲鸡汤、五指毛桃猪骨汤、五指毛桃龙骨汤、五叶神煲排骨汤、虫草花乌鸡汤、金针菇炖鸡汤、金针焖鸭汤、黄花菜炖鸭块、黄花菜炖鸭汤、合水鳙头汤、福菜肉片汤、红菇鸡汤、全猪汤、双丸汤、草菇汤、紫菜汤、腌蒜头、酸芋荷、客家炒面、番薯糖水、豆腐花、清补凉、绿豆汤、番薯汤、茶叶蛋、香酥卷、油馃子、炸馓子、煎丸子、南瓜烙、碱粽、砸粽、油角、煎堆、煎圆、薄饼、烧麦、蒸饺、云吞、艾糍、糍粑、莲藕饼、仙人粄、客家味酵粄、鸡颈粄、萝卜粄、芋头粄、苎叶粄、两熟粄、绿豆粄、煎荞粄、酿粄、薯粄、艾粄、黄粄、甜粄、溜锅板、抹茶红豆粄等客家美食。

客家粄果

兴宁市土特产主要有梅州金柚、客都稻米、兴宁丝苗米、兴宁茶油、兴宁沃柑、梅州梅片、梅州柚、客都米、嘉应茶、官田翠玉、有机山茶油、客家娘酒、有机蔬菜、梅州龙眼、龙眼干、石马番豆、南华奇兰茶、官田绿茶、兴宁单枞茶、奇兰乌龙茶、云雾茶、客家姜糖、兴宁蓼花、径南三华李、兴宁炸扎粽、梅州荔枝、柑橙、李果、山枇杷、宝山柿、珍珠红酒、梅干菜(梅菜)、五叶神汤料、奶油花生酥、客家打炒米、红薯饼干、月光糕、客家柚皮凉果、柚子月饼、柚子酥、柚皮糖、柚子茶、柚子酒、金柚啤酒、金柚蜜饯、金柚果脯、金柚花茶、蜂蜜柚子茶、冰糖柚子蜜、柚子辣酱、柚子果酱、柚子口红、柚子洗发露等,“兴宁茶油”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兴宁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展示馆于2021年1月5日在兴宁市叶塘镇叶南渔村正式揭牌开放,将集中展现客家菜历史脉络和饮食习俗。(其他详见:客家菜、客家美食、客家小吃、梅州美食等词条)

因为文化习俗的不同,北方人称为“糕”的湿面粉制品岭东人称为“粄”,客家人说“糕”是饼干。

砸棕

在客家语中,砸就是压的意思,砸棕就是压制的棕子。其制作工序是先把糯米饭放在木格子里压实,然后放在油锅里去炸,必须不停地翻转,使砸棕变得金黄。软和香是砸的特点,因为是油炸的缘故,食用后使人容易上火。

溜锅粄

溜锅粄的做法是把粘米调成稠糊状,用汤匙挑起顺着锅壁溜下去沸腾的热油汤里去。一般是放咸味,但也有放甜味的,依各人所好这种方法做成的面食,又软又滑。如果再加点正宗的岭东水咸菜,溜锅板就集咸滑热三种滋味。

石马番豆

番豆就是花生。石马地方的人民用一种颇为奇特方法来制作番豆:先用老屋的砖头泥(必须是带硝性的)捣碎加盐和番豆在一块熬熟,捞出又在同样的泥粉里滚,混上米浆使泥粘实番豆,晒到半干,即放在一种特殊的竹容器用火烤,直至干透。这样制作出的花生,味道之奇香绝不是市场上的红泥花生可比。可惜因其制作复杂,食用易粘泥,已经鲜有生产。

鸡颈粄

用水把“七分糯三分粘”米粉和成小团,放入热油锅里,用锅铲压拍,然后把它翻过来用锅铲压拍,不断重复,把它压拍成薄片煎熟。趁热取出,撒上白糖和碎花生米,细细卷好,用刀切成一圈圈竖起即可食用。

萝卜粄

用萝卜板和粘米粉做成的萝卜粄,是岭东人的年糕。依各人所好,加入五香粉、虾仁、香菇、猪肉等配合萝卜的清香,倒上两碗老酒,是兴宁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享受。

田艾粄

这是一种生长在田埂的艾捣烂和上粘米粉做成的小吃。田艾的味道甘中带着特别的芳香,入口细嚼,喉间鼻里尽得享受。长在沙堤上的田艾,叶梗肥大,用这种艾的做田艾粄,特别香。

酿豆腐

这也是走向各地的四菜之一,只是外边的豆腐,实在太差劲。用山泉水做的,那才是掉在灰里“拍不得、吹不得”的“高尚”豆腐,配上头刀肉馅,细火慢煎。在现代,酿豆腐为兴宁人过年必备的菜肴,根据兴宁人的习惯,豆腐取“付唔园”(即怎么都给不完之意)。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岭东四菜之一,随着开放之后的交流,梅菜扣肉已走向各地餐桌,它的变种有水晶扣肉、香芋扣肉等。

黄粄

梅州地区的兴宁北部山区,有一种只此一家的独特稻米,叫珍珠米。它米粒比大米小呈黄色,产量极低,很少人种。但是用这种又叫禾米的做板,却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香味。

蓼花

蓼花是一种松脆香为特点的兴宁小吃。

腐卷

腐卷也是一道岭东名菜,它用腐竹皮包住馅料(由肉和花生、香菇组成),并用油炸而成。腐卷亦可作为煲汤的原料,味香而不腻。

珍珠红

它曾经代表着兴宁市最高荣誉,中华老字号产品,岭东历史名酒。

鸡炒酒

鸡炒酒有三个待点:补身子、特别香、特别顺口。鸡炒酒经常被兴宁人用作产妇坐月子之用;另当有家添男丁的时候,该家就将鸡炒酒炒上一大锅,发于全村每家一碗。

乐仙腐竹

产于兴宁市乐仙腐竹厂,有传统腐竹、白竹、芝麻腐竹、即食腐竹等。

著名人物

编辑
兴宁市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兴宁被誉中国“大学校长之乡”,美术、文学等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界的各类专家学者、专业人才云集。据不完全统计,自宋代至清代,兴宁共考取了进士、举人285人;清末以来,从兴宁走出去的国共两党将军有114名,省部级领导28名;现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的兴宁籍专家、教授达3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0多人,大学校长62位,院士(含学部委员)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00多人,享誉海内外的画家100多位。 到2005年,兴宁市涌现出包括原广东省省立文理学院院长罗香林,原东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如心等45位大学校长,被誉为中国“大学校长摇篮”。

古代:唐代有楚国公仇士良;宋代有竭力反对秦桧对金屈膝求和的探花罗孟郊;明代有佛教临济宗传人何南凤、方志学家张天赋、爱民御史王天与、邵武府知府王绅、副总兵方登元、山海关参将何麟图;清代有抗法爱国将领李庆云、云南临元镇总兵李运龙、记名提督李运胜、两广巡阅使兼右江镇总兵陈仲宾、彰德府知府陈焘、汀州知府黄梓良,《罗家通书》创始人罗庆辉,诗人、考据家胡曦,数学家饶宝书,以及陈南一、刁腾蛟、陈遵、陈谟、罗奎、殷舆、郭大治、张孟璡、罗奇俊、王琏、王淧、曾奎、陈对扬、陈世翰、傅锡璋、王粤麟、陈僴、傅翰邦、曾仕华、伍葆光、何映柳、曾荣科、罗清英、王杞薰、陈琼光、何登瀛、陈兰桂、罗学旦、罗蔼其、罗献修等先贤。

近代: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张学龄、红花岗四烈士之一钟明光;民主革命先驱何天炯、何贯中;无产阶级革命家黄文杰;闽粤赣边区红军领导人罗屏汉;中共两广工委书记潘洪波;左联革命诗人冯宪章、民国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董事会主席兼学校监督刁作谦、“中国新显微镜制造家”李任重、医学家刁信德、历史学家罗香林;民国将领有粤军代总参谋长张醁村,抗日烈士罗策群、刘子超等,国民党第十四兵团司令钟彬、第十八兵团司令李振、十八兵团参谋长何沧浪、国民党中央委员罗翼群、国民政府政务部部长李新俊、荣获美国航空最高奖“优异飞行十字勋章”的“飞虎队员”彭嘉衡、黄埔军校第九任校长林初耀及廖慷、何蕃、李明、李振球、廖鸣欧、李洁之、罗梓材、李则芬、张一中、何宝松、刘铸军、陈侃、刘绍武、刘既漂、陈郁萍、谭忠、肖冀勉、肖君勉、幸中幸、幸振芳、王振汉、廖颂尧、伍汉屏、刘灏、刘定藩、刘圃耘、刘柏贤、刘倬环、刘洪若、刘飞军、刘冠亚、刘海保、曾问吾、曾适存、彭展寰、潘标、林振雄、巫剑雄、黄文思、饶崇诗、饶景华、钟之辉、钟翊群、李安定、李伴奎、李明、李益群、李康秀、李怀苍、吴达连、吴应环、何孟淳、何廼英、何廼黄、何学植、何扬番、何天祥、陈隐冀、陈茹玄、陈挹寰、陈杰夫、陈世光、陈森莲、陈伟霖、陈绍鹏、陈寄云、陈宇飞、陈道行、陈仲宾、陈名勋、陈公天、陈定、陈师、张琛、张威张浩东、张伟民、张立群、谢海筹、王杰、赖刚、罗炽扬、罗阳模、罗倬汉 、廖毓清、廖中天、廖淦、罗兆宗、罗惠群、彭道宗、吴宗民等。

现代:开国中将邓逸凡,原海军政治部文化部长陈斐琴,新时期解放军将领王国湘、林绍新、柳河生、赖佛新、孙进、钟建昌、李宇光等,国民党中央委员何志钦、廖英明,原国家档案局局长张中,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原铁路运输高级法院院长陈坦,原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雄才、罗娟等,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洁之、黄浩、肖耀堂、何宝松、刁沼芬、张醁村、王越等,原广西省委副书记伍晋南,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李振,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罗建平,原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曾庆申,原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曾华,原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陈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国务院参事何星亮;海内外院士有王佛松、张如心、汪懋华、张作梅、刘焕彬、何质彬等;高等院校领导陈茹玄、潘炯华、黄茂春、谭中文、李世文、王庆煌、刘庄、曾觉之、张纯祥、陈佛香、罗雄才、王越、罗伟其、方凡泉、黎导、何忌、罗德明、陈树华、刘胜荣、刘达元、李进尧、马明华、刘泉开、刘东超、张汉忠、陈思东、罗钦贤、幸小涛、易洪陶、潘佛章、李忠红、潘允中、曾桓松、丘小宏、何思安、曾德安、陈竞争、袁伟时、巫宏星等;新中国电影开拓者之一袁文殊;地震研究科学奠基人李善邦;新兴版画运动先驱罗清桢、罗映球;小说家白危,心理学家陈汉标,福建舰总建造师王硕威,“戈登·贝尔奖”获得者何聪辉,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李莉,蹦床世界锦标赛冠军陈玲,2024年巴黎奥运会冠军陈清晨,主持人、演员毛琳,2012年河北省高考文科状元何思雨,企业家有刘志强、何新明、何颖、刘年新、石平湘、石思慧、杨文江、梁桂秋、刘海云、刘珊、陈达豪、陈振兴、李文燕、陈刚、陈云香、曾云枢、张力华、张坚力、邬雄辉、赖霖枫、周聪伟、刘妙锋、李兴平、王令杰、钟坚、陈嘉民、潘子兵、李兴、袁胜尧、陈科明、何清标、邓海军等。

侨胞:马来西亚槟城首任部长王保尼,加拿大温哥华客属商会会长范伟,越柬侨领张价城,以及刁作谦、刁敏谦、刁振谦、刁晏平、陈文淦、罗竹年、罗仕川、李祖慧、林茂发、曾沐彬、刘宇新、陈仁楷、罗应强、陈粤人、彭嘉衡、陈衍鉴、刘士木、孙孺、曾浩仁等杰出华侨。

他们所处的时代各不相同,但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建设桑梓文明等方面均作出了贡献。

荣誉称号

编辑
兴宁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油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杯花舞)之乡、中国围龙屋之乡、花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版画之乡、广东诗词之乡 、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央苏区县、省文化先进县(市)、省教育强县(市)、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示点县、省城镇建设试点县、省水利建设示范县、省双拥模范县、省农机化示范县、省林业生态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2020中国交通安全百佳县市 。中国商贸百强县(1960-1998)、中国经济百强县(1960-1978)、广东工业十强县(1960-1990)、粤东经济排头兵(1955-1985)等称号。

2019年3月,兴宁市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

2020年12月,兴宁市被广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市、区)”。

2021年1月,兴宁市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1月,兴宁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2月,兴宁市被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相关部门评为广东省2020年度制造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区)。

2024年3月,入选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下一篇 颍川郭氏

上一篇 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