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 编辑

陕西省商洛市辖县

商南县商南县

商南县,又名“鹿城” ,隶属于陕西省商洛市,位于商洛市东南部 ,东与西峡县、淅川县接壤,南同郧阳区、郧西县相望,西与丹凤县、山阳县相连,北同卢氏县毗邻 ,总面积2307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商南县辖1个街道、9个镇。 2022年,商南县户籍人口24.76万人,常住人口20.17万人。

商南,因地处商山之南而得名。 夏(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隶属梁州地域。宋,隶属永兴军路商州商洛县。金,为上洛县地。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商南县,隶属陕西西安府商州。民国二年(1913年),隶属汉中道。1949年,隶属陕南行政公署第二分区。2001年,隶属商洛市。 2020年07月,被小康杂志评为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2年,商南县地区生产总值100.4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第一产业增加值15.8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31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15.8:40.1:44.1。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商南县

外文名:Shangnan County

别名:商南、鹿城

行政区划代码:611023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陕西省商洛市

地理位置:商洛市东南部

面积:2307 km²

下辖地区:1个街道、9个镇(截至2022年10月)

政府驻地:城关街道

电话区号:0914

邮政编码:726300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气候

人口数量:24.76 万(2022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金丝峡景区

火车站:商南站

车牌代码:陕H

地区生产总值:100.43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夏(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属梁州地域。

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属商邑,是契的封地。

周(前11世纪—前256年),属上洛地。战国初期,属楚治,张仪使楚后归属秦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内史郡之商县。

西汉,属弘农郡之商县。东汉,属京兆尹之商县。

三国时期,属曹魏之京兆尹之商县。

南北朝时期。北魏初期,属苌和郡管辖;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始设南商县;西魏,属苌和郡;北周天和六年(571年),改苌和郡为慎政郡。

隋开皇初,撤销郡、县,为上洛县地。

唐,属山南西道商州商洛县管辖。

宋,属永兴军路商州商洛县。金,为上洛县地。

元,为商州地。元,开省制,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商州管辖。

明洪武初年(1368年),降商州为县,属陕西西安府华州商县辖。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复升商县为州,设商南县,隶属陕西西安府商州。

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商州为直隶州,属陕西潼商道商州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存县道,商南隶属汉中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于商县设第四专员公署督察区(系十九绥靖区),商南县为直辖六县之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中旬,在太子坪成立商山县民主政府,隶属中共豫鄂陕边区第三地委,第三军分区管辖。同月底,郧商县人民民主政府在赵川马家坪成立,隶属第三分区管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在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成立商南县人民民主政府,隶属中共豫陕鄂边区第二地委、第二军分区管辖,西峡县西坪镇划归商南。

1949年,属陕南行政公署第二分区辖。

1950年5月,属商洛地区专员公署辖。

1969年,属商洛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2001年,属商洛市管辖。

行政区划

编辑

商南县商南县

截至2022年10月,商南县辖1个街道、9个镇:城关街道、富水镇、湘河镇、赵川镇、过风楼镇、试马镇、清油河镇、十里坪镇、金丝峡镇、青山镇。 商南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街道。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商南县,位于商洛市东南部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24′—111°01′之间,北纬33°06′—33°44′之间,东与河南省的西峡县、淅川县接壤,南同湖北省的郧阳区、郧西县相望,西与丹凤县、山阳县相连,北同河南省的卢氏县毗邻,南北长72千米,东西宽58千米 ,区域面积2307平方千米。

商南县

地质

商南县地跨两个大地构造单元,以商州杨斜——商南复合断裂为界,以北属华北淮地台西北南缘的商渭台缘褶皱带,以南属秦祁地槽的东秦岭褶皱带系。在商南县境内又进一步划分为华力西褶皱带和印支褶皱带。境内受整个秦岭地区新构造运动影响,新构造运动在复合断裂带上表现明显,活动时间长、强烈、深度大。新生代以来,以差异断块沉降为主,并且有断块倾斜运动的特点,各个山地多具北陡南缓的不对称及断陷盆地的形成。

地形地貌

商南县境内地形复杂,差异较大。大致以丹江为界,丹北是蟒岭的东延部分,山势多西北向东南走向,地势由高趋低,山体浑圆,岗峦起伏,山体排列松散,河谷开阔,但植被较差;丹江以南是新开岭山地,山势多由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山形陡峭,河谷深切,多溶洞山泉,山上植被较好。县境内是一块结构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体的山区,基本状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势西南部和北部较高,东南部和中部较低,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77%。海拔最低点位于湘河镇梳洗楼附近的丹江河谷,海拔为216.4米;最高点位于县境北端的沙坪乡琉璃庙,海拔2057米。岭谷相间,地势起伏,相差悬殊,相对高差最大值达1840.6米。商南地貌由北到南可以划分为:高—低—次高,即以杨斜—商南复合断裂以北为中低山区,整个地貌呈掌状扇形向东南方倾斜。

气候

商南县,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由于北有秦岭天然屏障,阻挡寒潮不易侵入,致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4℃,年极端最高温为40.5℃;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3.1℃。与月平均气温的年内变化规律相同,7月最热,1月最冷。年平均降水量803.2毫米,单日最大降水量152.4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9月,以7月为最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年平均风速1.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1973.5小时,占应照时数的45%,无霜期216天,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

水文

商南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200多条,流长在1千米以上的有1074条。集水面积3—10平方千米之间的139条,10—100平方千米之间的60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8条。丹江境内水系主要河流有丹江、开河、武关河、清油河、县河、湘河、耀岭河、小河等,总集水面积为1743平方千米;丹江境外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滔河、黑漆河、新庙河、桑树河等,总集水面积为557.7平方千米。境内水系和境外水系的集水面积分别是总面积的75.5%和24.5%。丹江最大,发于商州西部的秦岭山脉,流经商州、丹凤和商南县,向东南出省境入河南、湖北,注入汉江,在商南流长89.5千米,集水面积1743平方千米。

土壤

商南县境内土壤类型比较多,共有6个土类、14个亚类、26个土属、72个土种。6个土类分别为黄棕壤、棕壤、潮土、新积土、水稻土、紫色土。在地理分布上,以垂直分布为主,兼具较显著的地域性分布。南部沿河低阶地以潮土为主,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垣地以黄褐土为主,海拔800米—1000米左右为始成黄壤,海拔1300米—1500米为黄棕壤——始成黄棕壤并过渡到棕壤,海拔1500米以上为棕壤,1400米—1200米为棕壤——始成黄棕壤并过渡到棕壤,其下限可达900米左右。900米—700米为始成黄褐土并向黄褐土过渡,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垣地主要分布着黄褐土。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商南县水资源总量18.478亿立方米。集水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水力资源蕴藏量为13.2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约为4.4万千瓦。

土地资源

2022年,商南县耕地总资源12583.3公顷,常用耕地面积8340公顷。年内减少耕地3596.5公顷,建设占用耕地50公顷。

植物资源

商南县境内的植物有218科,2000—2100种。木本植物有712种,其中乔木316种,灌木314种,藤本82种。草本植物有984种,其中种子植物门836种,蕨类植物门22科89种,苔藓植物门38科59种(苔纲13科14种,藓纲25科45种),药用植物865种,观赏植物242种。商南县境内有46种农作物,按植物学分类属于16种、45属、65种、302个品种。境内天然牧草有禾木科33种、豆科16种、菊科15种、莎草科9种、唇形科9种及其他科共144种,其中饲用价值比较高的有66种。

动物资源

商南县境内的野生动物数量较大,种类较多。兽类、爬行类有:金钱豹、獾、金毛扭角羚、麝、狐、青羊、鬃羊、彪、野猪、兔、松鼠、果子狸、猞猁、鹿、麂、豹、貉、豪猪、狼、刺猬、大灵猫、水獭、大鲵、鳖、鱼、蟒蛇类等30余种。鸟类有:红腹锦鸡、草鹭、大白鹭、白琵鹭、绿翅鸭、花脸鸭、绿头鸭、松雀鹰、燕隼、鹌鹑、灰鹤、小田鸡、秧鸡、彩鹬、金行鸟、林鹬、灰鹬、燕行鸟、燕鸥、大杜鹃、小杜鹃、三皇鸟、灰沙燕、雨燕、家燕、山鹡鸽、白鹡鸽、田鹨、树鹨、太平鸟、虎纹伯劳、黄鹂、秃鼻乌鸦计101种。

矿产资源

商南县境内由于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藏资源较为丰富,已查明的矿种有32种,其中:金属矿12种;非金属矿20种。具有较高经济开发价值的矿种有23种,包括铬、镁、水晶、兰石棉、大理石、金红石、镁橄榄石等;工业硅、石灰石、钒矿、铁矿在商南县境内有一定规模储量。

人口

编辑
2022年,商南县户籍人口24.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43万人,增长0.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8.29%。出生人口1652人,死亡人口1594人。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22年11月1日零时,全县常住人口20.17万人,其中:城镇10.099万人,占50.07%,人口出生率6.59%,死亡率7.54%,人口自然增长率-0.95%。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商南县地区生产总值100.4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分别高于全国全市1.2个、0.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其,第一产业增加值15.8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0.25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44.31亿元,增长4.4%。三次产业占比为15.8:40.1:44.1。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一产、三产比重分别降低0.1、0.3个百分点。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GDP增速分别增长8.6%、3.3%、3.2%和4.2%。

2022年,商南县人均生产总值49706元,比上年增长4.3%。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56.2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0%,比上年降低0.34个百分点。截至12月,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5310户,其中新增市场主体1433户,“五上”企业在库单位125家,比上年净增加10家。

人民生活

2022年,商南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1元,增长6.1%,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9元,增长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71元,增长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9。城乡居民储蓄(住户)存款余额1251476万元,增长18.4%,人均储蓄50500.9元,增长18.5%。

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2022年,商南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9%。民间投资占投资比重62.0%,高技术投资占投资比重8.9%。

施工项目26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个;新开工项目207个,投产项目229个。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6.82亿元,增长17.8%。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107.76亿元,增长20.8%;设备工器具购置11.05亿元,下降15.7%;其他费用8.01亿元,增长49.7%。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4.84亿元,增长64.0%,第二产业投资39.23亿元,下降12.9%,第三产业投资62.75亿元,增长32.1%。按性质分:新建110.15亿元,增长23.7%;扩建6.79亿元,增长20.8%;改建和技术改造8.28亿元,下降25.4%。民间投资78.68亿元,增长19.7%。按主要行业分:高技术产业投资11.27亿元,增长3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4.16亿元,增长99.7%;高技术服务业投资7.12亿元,增长14.9%。工业企业投资39.23亿元,下降12.9%,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4.49亿元,下降47.1%。文化产业领域投资23.92亿元,增长28.8%。基础设施投资29.78亿元,增长27.0%。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下降100%,交通运输邮政下降0.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增长77.9%,信息传输下降88.7%。

2022年,商南县实施113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36个项目建成投产,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现代材料产业园建设成效明显,“十大产业链”逐渐成形。新建一批“口袋公园”;完成县河两岸、街景立面、党校广场等城市品位提升工程,完成北环路等7条道路改造,朝阳路、开源路等断头路全面启动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4家,房地产开发投资1.43亿元,下降23.7%,商品房销售面积2.79万平方米,增长45.2%。

财政

2022年,商南县财政总收入3.5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下降1.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4.91%,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0889万元,下降2.5%。财政总支出34.34亿元,增长20.3%,一般预算支出31.31亿元,增长17.1%。

第一产业

2022年,商南县新建改建茶园2.5万亩、种植食用菌1.1亿袋、养殖冷水鱼340余万尾,“5+X”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9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16.65亿元、林业产值1.41亿元、牧业产值10.03亿元、渔业产值0.1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7亿元,分别增长4.0%、3.5%、3.9%、7.8%、7.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34亿元,增长4.4%。

粮食产量29700吨,比上年下降4.8%。其中夏粮产量12413吨,秋粮产量17287吨。油料产量7844吨,增长1.49%,夏季油料(油菜籽)产量1866吨,秋季油料产量5978吨。蔬菜产量76389吨,增长1.54%;食用菌产量16000吨,增长3.39%;茶叶产量1713吨,增长2.88%;中药材产量23947吨,增长2.52%。肉类总产量10521.73吨,增长2.3%,禽蛋产量14730.6吨,增长2.94%。

2022年,商南县设施农业占地面积213.8公顷,耕地灌溉面积780.4公顷,化肥施用实物量1.05万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商南县工业增加值37.55亿元,增长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5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0.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6%,制造业增长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158.45亿元,增长12.5%。重工业产值92.81亿元,增长11.1%;轻工业产值65.64亿元,增长17.3%;营业收入137.08亿元,增长21.9%,利润61614.6万元,下降18.2%,税金26335.0万元,增长13.2%。总资产贡献率10.6%;资产保值增值率113.25%;资产负债率42.3%;资产利润率14.86%;总资产周转天数108.9天;成本费用利润率4.75%;产销率88.2%;全员劳动生产率749776元/人。营业收入利润率4.49%,人均营业收入3068万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330.6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94.6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四项费用5.78元。2022年规上制造业增加值26.09亿元,占GDP比重为25.98%。

建筑业

2022年,商南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50958.2万元,利润348.3万元。施工面积19.6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20万平方米。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11.9%。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商南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31亿元,增长7.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4亿元,下降2.3%;金融业增加值4.45亿元,增长11.0%;房地产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长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0.99亿元,增长8.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4.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2.71%,利润总额减亏1609.4万元。

邮电业

2022年,商南县邮政业务总量3604万元,增长4.7%,电信业务总量4120万元,增长4.75%。话机总量23.175万部(含移动电话),增长0.5%,电话普及率94部/百人,移动电话22.56万户,增长3.8%;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7328户,增长50.4%。

旅游业

2022年,商南县接待游客485.25万人次,综合收入29.27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36.93%和37.52%;其中金丝峡景区接待游客30.73万人次,门票收入1997.45万元,分别下降45.29%和40.65%。

国内贸易

2022年,商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0亿元,比上年增长7.6%。乡村消费品市场形势略好于城镇市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15亿元,增长7.3%,占零售总额的74.7%;乡村零售额4.45亿元,增长8.5%,占零售总额的25.3%。商品零售额15.67亿元,增长7.8%,餐饮收入1.93亿元,增长6.1%。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金融

2022年,商南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住户存款125.15亿元,增长18.4%;各项贷款余额85.08亿元,增长17.6%,其中短期贷款24.94亿元,增长9.4%,中长期贷款57.00亿元,增长17.4%。

交通运输

编辑
商南县境内有西南铁路、沪陕高速公路、312国道、商郧公路。

2022年,商南县公路货运量267.1万吨,增长2.0%,货物周转量20205.8万吨公里,增长2.3%,客运量171.0万人,旅客周转量8971.0万人公里,分别下降36.3%和35.1%。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711.5公里。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2年,商南县推进高级中学北拓项目建设,完成县职业中学迁建选址立项等前期,县幼儿园二期等2所学校建成投用,1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共有幼儿园54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0.74%。各类中小学54所,在校学生32159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783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404人,小学在校学生17972人;专任教师2208人,其中普通中学1031人,职业中学152人,小学1025人。普通高校二本以上上线1168人。

文化事业

2022年,商南县成功举办金丝峡网络兰花节、阳城驿帐篷营地森林音乐节、商南猕猴桃采摘节等系列活动以及“云端”过大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公共图书馆藏书13.6万册(件)。商南成功入选“2022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名单,被评为中国最美康养度假旅游名县,入选2022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赵川镇腰岭村、富水镇茶坊村、试马镇红庙村等3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医疗卫生

2022年,商南县探索建立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妇保院迁建。共有卫生机构25个(不含诊所、村卫生室、卫生所、医务室),卫生技术人员1587人,其中执业医师394人,执业助理医师82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8人;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988张。村卫生室274个,乡村医生309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商南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0846人,城镇职工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283人(含离退休人员4900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951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95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8993人;已参加失业保险1481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0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话保障人数11406人。2022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69人,登记失业再就业人员67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8万人,创劳务经济收入12.2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

过风楼遗址

过风楼遗址过风楼遗址

过风楼遗址,位于商南县过风楼镇徐家店村过风楼组。 过风楼遗址与西周时期的楚文化有直接承继关系,对研究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探索早期楚文化的渊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9月24日,过风楼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南民歌

商南民歌

商南民歌,被列入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商南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山歌、情歌和仪式歌三大类。山歌曲调高亢缓慢,可以边劳动边唱,构词多为五句,别具一格;情歌形式多样,曲调鲜活,内容多为托物寄情、触景生情,充分体现男女之间的生活化、情感化和劳动生活的苦与乐;仪式歌门类多,数量广,包托茶歌、酒歌、喜歌、挽歌和贺彩歌。彩歌中又分花灯彩、新居彩、上梁彩、起轿彩、祝寿彩、财神彩、土地彩等等,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风景名胜

编辑
金丝峡景区

金丝峡景区

金丝峡景区,位于商南县境内,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将峰、石、洞、林、泉、潭、瀑等自然景色结合到了一起 ,主要包括白龙峡谷、青龙峡谷、丹江源等景点。

地方特产

编辑
商南茶

商南茶

商南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南茶选用清明前后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具有外形紧秀弯曲或扁平光直、白毫显露,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黄绿明亮、耐泡、回甜、滋味鲜爽,栗香浓郁持久的特点。商南茶内含物质较为丰富,经检测每公斤商南茶铁含量在172毫克 ~355.3毫克,锌含量在45.5毫克 ~54.6毫克,水浸出物含量达44% ~46.7%,茶多酚含量达17.2% ~18.2%,总糖含量达2.4% ~2.6%,并有24种有机物质稳定组合成的香味。

著名人物

编辑
南镗,字彦声,商南人。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举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初任吏部主事郎中,后升为河南左布政使。

庚扬(1823~1895),原名利松。商南县龙窝油房岭面店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被考选为拔贡。咸丰九年(1859年)考中举人,咸丰十年(1860年)又中进士。

吴庆扬(1841~1911),原名利桂。商南县龙窝油房岭面店人。为吴庚扬之胞弟,清同治八年(1870年)举人、清同治十二年(1874年)进士,时年33岁,钦点刑部主事,签分四川司。

田发祥(1917~1987),商南县青山乡白庙霸王沟人。长相精瘦,行动利索,人戏称“孙猴子”。幼年父母双亡,生活贫苦,靠野菜、讨饭度日。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陈赓大将兵团四纵队十二旅,由河南转战至陕西商南赵川镇,田发祥为解放军工作队送信、带路、送粮。新中国建国前后,田发祥在民兵剿匪反特中屡建奇功。1950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命名为全国民兵英雄,同年8月出席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大会,在北京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胡青山,字如蓝,号鹿城山人。民国二十九(1940年)12月出生,男,汉族,商南县人。函授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高级班,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研中心特约研究员、一级书法家,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商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商南县书法家协会主席。

胡中华,男,汉族,生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2日,商南县试马镇纸坊村人。《西部艺术》(文学版)执行主编。

荣誉称号

编辑

奖项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2月2日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

2020年6月30日

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小康杂志

2020年07月

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0年7月29日

陕西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县

陕西省委农办、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11月

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水利部

2020年11月25日

2021年度茶业百强县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021年10月27日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

教育部

2022年4月20日

下一篇 镇安县

上一篇 贾平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