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中胜迹图志 编辑
《关中胜迹图志》是2004年12月1日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毕沅。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陕西省的名胜古迹,并对一些地方作了重点的介绍。
中文名:关中胜迹图志
作者:毕沅
类别:古籍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1日
页数:942 页
定价:158 元
开本:16 开
装帧:精装
ISBN: 9787806288306
《关中胜迹图志》,全志三十卷,以乾隆时陕西府州分篇,篇前为图,附以各府州疆域名胜图;后为志,各府州均系以地理、名山、大川(水利附)、古迹(宫阙、范围、寺观、祠宇、郊邑、第宅附)四目。
卷一至卷八为西安府,卷九至卷十四为同州府(今大荔),卷十五至卷十八为凤翔府,卷十九至卷二十二为汉中府,卷二十三为延安府,卷二十四为榆林府,卷二十五为商州,卷二十六为乾州,卷二十七为邠州(今彬县),卷二十八为兴安州(今安康),卷二十九为鄜州(今富县),卷三十为绥德州。
名曰关中胜迹,实则囊括全陕胜迹,全书共附图61幅,其中西安府附西安府疆域图、终南山图、鸿门图、楼观图、渭河图、泾河图、龙洞渠图、仙游潭图、灵台图、汉长乐宫与未央宫图、汉建章宫图、唐西内图、唐东内图、唐南内图、唐华清宫图、辋川图、韦杜二曲图、慈恩寺图、荐福寺图、南五台图、周文王陵图、唐昭陵图、灞桥图、金锁关图,共24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书以郡县为经,以地理、名山、大川、古迹四目为纬,而以诸图列于前,援据考证,各附本条,具有始末。”
本志收入《关中丛书》第八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陕西通志馆排印。
志目
卷一
陕西省(二) 地理
西安府 地理
卷二
西安府 名山
卷三
西安府 大川 水利附
卷四
西安府 古迹 宫阙
卷五
西安府 古迹 宫阙
卷六
西安府 古迹 苑囿 第宅附
卷七
西安府 古迹 寺观
卷八
西安府 古迹 郊邑
卷九
同州府 地理
卷十
同州府 名山
卷十一
同州府 名山 华岳
卷十二
同州府 大川 水利附
卷十三
同州府 古迹 宫阙
古迹 苑囿 第宅附
古迹 祠宇
卷十四
同州府 古迹 郊邑
卷十五
凤翔府 地理
卷十六
凤翔府 名山
卷十七
凤翔府 大川 水利附
卷十八
凤翔府
古迹 宫阙 古迹 苑囿 第宅附
古迹 祠宇
古迹 郊邑
卷十九
汉中府 地理
卷二十
汉中府 名山
卷二十一
汉中府 大川 水利附
卷二十二
汉中府
古迹 第宅
古迹 祠宇
古迹 郊邑
卷二十三
延安府
地理
名山
大川 水利附
古迹 第宅
古迹 祠宇 古迹 郊邑
卷二十四
榆林府
地理 名山
大川
古迹 第宅
古迹 祠宇 古迹 郊邑
卷二十五
商州
地理 名山
大川
古迹 第宅
古迹 祠宇 古迹 郊邑
卷二十六
干州
地理
名山
大川 水利附
古迹 宫阙
古迹 第宅
古迹 祠宇 古迹 郊邑
卷二十七
邠州
地理
名山
大川
古迹 宫阙
古迹 苑囿 第宅附
古迹 祠宇 古迹 郊邑
卷二十八
兴安府
地理 名山
大川 水利附
古迹 第宅
古迹 祠宇 古迹 郊邑
卷二十九
麟州
地理
名山
大川
古迹 宫阙
古迹 第宅
古迹 祠宇 古迹 郊邑
卷三十
绥德州
地理 名山
大川 水利附
古迹 祠宇
古迹 郊邑
关中丛书本跋
校点后记
图目
陕西省疆域总图
西安府疆域图
终南山图
南五台图
鸿门图
楼观图
渭河图
龙首永济二渠图
泾水图
龙洞渠图
仙游潭图
汉长乐未央宫图
汉建章宫图
唐西内图
唐东内图
唐南内图
唐华清宫图
灵台图
韦杜二曲图
辋川图
慈恩寺图
荐福寺图
草堂寺图
周文王陵图
灞桥图
汉长陵图
唐昭陵图
金锁关图
同州府疆域图
少华山图
华岳图
洛水图
黄河图
龙门图
怡山潭图
西溪图
华岳庙图
云台观图
玉泉院图
潼关图
凤翔府疆域图
太白山图
西镇吴山图
东湖图
元圣周公庙图
汉中府疆域图
紫柏山图
定军山图
金牛峡图
汉中渠图
秦栈图
延安府疆域图
壶口图
榆林府疆域图
商州疆域图
乾州疆域图
梁山图
邠州疆域图
大佛寺图
兴安州疆域图
汉江图
麟州疆域图
黄帝桥陵图
绥德州疆域图
校勘记
乾隆四十一年巡抚陕西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毕沅所进也。关中为雍州旧壤,班固所称“神皋奥区”,周、秦、汉、唐并建都作邑,遗闻旧事见於典籍者至多。可以循览前编,考求故址。而河山表里,形势尤雄;奇迹灵踪,亦往往而在。诸家撰述之存於今者,《三辅黄图》以下如宋敏求《长安志》、程大昌《雍录》、李好文《长安志图》、何景明《雍大记》、李应祥《雍略》之类。未易一二殚数。而山水游记、郡邑志乘尚不与焉。然体例各殊,纯驳互见,披图案籍,牴牾实繁,未有荟稡群言,归於画一者。我国家醲化覃敷,群生茂豫,周原邠土,庆告屡丰。华岳之祠,太白之湫,俱仰荷宸翰褒题,光烛霄宇。其秦、汉泾渠故道,亦皆次第兴修。守土之臣得乘边圉宁谧、民气和乐之馀,行部川原,询求旧迹。订讹釐舛,勒成是编,以上呈乙览。视儒生著述,披寻於断碑碎碣之间,研索於脱简残编之内者,其广狭固有殊矣。其书以郡县为经,以地理、名山、大川、古迹四子目为纬,而以诸图附於后。援据考证,各附本条,具有始末。臣等谨为录副,登诸秘阁,亦古者郡国地志藏在太史之义也。
──右“地理类”古迹之属,十四部,一百二十五卷,皆文渊阁著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