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纪信祠 编辑
天水纪信祠,全称“汉忠烈纪将军祠”,又名“天水城隍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大城什字东北角,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明朝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
天水纪信祠是祭祀西汉名将纪信的庙,始建于金代,经明、清、民国时期多次维修扩建。东西最宽约23米,南北长152.2米,三门四进,包括南北中轴线建筑和轴线两侧的建筑,主要有木牌楼、砖雕门楼、五凤楼及钟鼓楼、西看楼、拜厅、献殿、大殿、寝宫等。天水纪信祠内的《城隍出巡图》,是天水地区保存基本完整的一处宣扬道教教义的壁画遗存。天水纪信祠为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和艺术绘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年10月7日,天水纪信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天水纪信祠
地理位置: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大城什字东北角
所处时代:明至民国
占地面积:约 35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475-3-27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4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施工人员对纪信祠大殿进行保护修复。
纪信祠全称“汉忠烈纪将军祠”,又名“天水城隍庙”,是祭祀西汉名将纪信的庙宇。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东西最宽23米,南北长152.2米,三门四进,包括南北中轴线建筑和轴线两侧的建筑,主要有木牌楼、砖雕门楼、五凤楼及钟鼓楼、西看楼、拜厅、献殿、大殿、寝宫等。
牌坊门楼
牌坊门楼
通廊
天水纪信祠通廊
四合院
院内古树成荫,花草异香,院东为二层楼,西边为数间厢房,正北为大殿,为四合院中的主体建筑,大殿三间,单檐歌山顶,殿面覆琉璃瓦顶,正脊饰龙吻吞脊。大殿东西小门,殿后有益顶长廊10多米和四面开合上覆盖顶的抱厦,东西两侧以连搭结构方式配有钟鼓楼,其下为第三进退道门,相互对称。紧挨的抱厦又为一中殿和一大殿,中大殿起势较高,比前殿更宏伟,两殿四周飞檐环绕,抱厦东为厢房和礼堂。
天水纪信祠正殿
天水纪信祠内的《城隍出巡图》,是天水地区保存基本完整的一处宣扬道教教义的壁画遗存。2004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施工人员在对纪信祠大殿进行保护修复时,在破碎的表层墙皮下意外发现了这组深藏在墙壁之内的壁画。根据古建筑维修人员对大殿的瓦脊考证发现,上刻有“天启五年三月初三·张登”字样,应该是在对大殿进行重修时绘制上去的。
城隍出巡图
清代匾额
清代匾额
纪信是秦汉时期成纪人,成纪就是天水。纪信追随刘邦创天下时,霸王项羽将汉王刘邦围困在荥阳城,在激战突围都不能成功的情况下,面相酷似刘邦的纪信佯装刘邦出东门诈降,刘邦借机从西门出逃。项羽发现上当后,烧死了纪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天水纪信祠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大城什字东北角。
纪信祠
交通信息
步行:自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政府步行前往天水纪信祠,路程约70米,用时约2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