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是全国定向培养士官的试点院校,是中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 ,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和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南京海运学校和1956年成立的南京航运学校,2003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有江宁、秦淮和板桥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629亩;构建六大专业群,共41个专业,有11院1部;全日制在校生13500人,有教职员工744人,其中专任教师626人。
前身溯源
南京海运学校
南京海运学校时期
1951年1月,南京海员训练班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最早的海员学校。初期学员为700多名起义船员,“重庆”舰起义官兵担任教员。
1953年1月,海员培训班改建为中国海员干部学校。
1955年,交通部决定在海员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筹办海员专业技术学校,改名为南京初级航海学校。
1957年9月,经交通部海运总局与劳动部研究确定,学校为技工性质,培养目标为普通船员,改名为南京海运工人技术学校,划归交通部上海海运局领导。
1960年1月,交通部决定将学校改为中专,命名为交通部上海海运管理局南京海运学校。
1964年8月,经交通部决定,学校划归交通部远洋运输局领导,改名为南京远洋技工学校。
1965年9月,改名为南京远洋海员学校,成为远洋运输局第一所直属学校。
1973年3月,交通部下达了《关于恢复南京远洋海员学校的通知》,学校改名南京海员学校。
1990年4月,交通部批准“南京海员学校”恢复原“南京海运学校”校名。
南京航运学校
南京航运学校时期
1958年4月,长江航务管理局决定武汉技校和南京技校合并,学校由中技升格为中专。
1959年2月,长江航务管理局通知改校名为“长江航运管理局南京航运学校”。5月,长江航务管理局确定校名更换为“南京长江航运学校”。
1961年下半年,金陵船厂技校并入南京航运学校,此为学校第二次并校。
1962年10月,停办中专工作结束后,学校恢复单一的技工学校,根据交通部和长江航务管理局的指示,校名改为“南京长江航运技工学校”。
1965年11月,学校复改名为“南京河运学校”。
1979年4月27日,长航局以长航教(79)字第413号文通知,明确学校为“中专”。与金陵船厂分校分开,独立办校。
1980年3月,长江航务管理局以长航教(80)332号文决定学校由长江航务管理局直接领导。
1992年,南京河运学校恢复原“南京航运学校”校名。
合并发展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时期
2004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江宁大学城办学。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4月23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士官与军事教育学院成立。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4年7月17日,江苏省文物局批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海事教育博物馆”为江苏省国有博物馆,这是江苏省设立的首家海事教育类博物馆,也是江苏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获批备案的国有博物馆。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6大专业集群,建有11院1部,开设41个专业。
院系 | 专业 | 学制 |
---|---|---|
航海技术学院 | 航海技术 | 3年 |
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 | 3年 | |
轮机电气与智能工程学院 | 轮机工程技术 | 3年 |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 | 3年 |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 3年 |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 3年 |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 3年 | |
机电一体化专业 | 3年 | |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 | 3年 | |
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专业 | 3年 | |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 船舶工程技术 | 3年 |
海洋工程技术 | 3年 | |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 | 3年 | |
船舶检验 | 3年 | |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 3年 |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3年 | |
工程测量技术 | 3年 | |
经济管理学院 | 集装箱运输管理 | 3年 |
物流管理 | 3年 | |
港口与航运管理 | 3年 | |
报关与国际货运 | 3年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年 | |
电子商务 | 3年 | |
商务英语 | 3年 | |
会计 | 3年 |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3年 |
软件技术 | 3年 | |
信息安全与管理 | 3年 |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3年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3年 |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3年 | |
移动通信技术 | 3年 | |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3年 | |
人文艺术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 | 3年 |
旅游管理 | 3年 | |
艺术设计 | 3年 |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 3年 |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3年 |
师资力量
江苏海院
类别 | 名单 |
---|---|
全国技术能手 | 张强勇 |
国家级教学资源库 | 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 | 周涛 、谢荣 、刘桂香 |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 | 张强勇 |
(名单不全)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教学座谈
类别 | 名称 |
---|---|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方向) |
江苏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方向)、软件技术 |
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 | 船舶制造技术专业群、通信与软件专业群、航海技术专业群、港口与航运业务专业群 |
江苏省品牌重点建设专业 | 航海技术 |
江苏省级特色专业 | 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航海技术 |
江苏省级实训基地 | 轮机专业技能实训中心、船舶智能化机舱综合训练基地 |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 船舶工程实训基地、船舶电气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航海技术专业技能训练评估基地 |
江苏省级精品课程 | 船舶辅机、船舶管理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9项,交通运输部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技术导向·项目驱动·平台支撑——船舶与海工类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3+1+N”公铁水游学: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基于TQM理念、对接企业需求,国际化航海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项目引领,平台支撑,科教融合——培养船舶与海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基于TQM理念、对接企业需求,国际化航海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等 |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合作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联合调查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水路运输企业安全考评中心、港口码头企业安全考评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众创空间等一批科技协同创新与服务平台。
类别 | 名称 |
---|---|
国家海事局实验室 | 国家海事局海事联合调查实验室 |
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 | 江苏省海洋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江苏省科协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队 | 现代造船技术专家团队 |
校企共建研究所 | 江苏海院·尔顺文思技术研发中心、江苏海院·江苏域海船舶设计研发中心、江苏海事学院立森东方数字装备研究中心、江苏海事学院·龙禹海洋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海院·厚承设计研发中心、江苏海院南京燃动数字仿真研发中心、江苏海院·丹书科技校企合作软件研发中心、江苏海院上海腾韵自动化设备研发中心、江苏海院·中信安环海事安全研发中心、江苏海院·上海展为海事工程软件研发中心 |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56篇,完成纵向课题189项,专利授权达824项。学校依托15个校企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各类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服务394项,技术服务到账经费累计超过2000万元。
类别 | 名称 |
---|---|
科研课题立项 | 海洋强国背景下航海高职院海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现代航运服务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国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与发展研究等 |
国家发明专利 | 基于马达驱动式全站仪的固定胎架划线方法及应用、一种加湿器的控制系统,加湿器的控制系统、一种能多方位调节的可移动式柔性胎架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图书馆
学术期刊
《航海职业教育》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学报期刊,属于综合性学术期刊,常设栏目有:高职教育、航海纵横、科学技术、教学探索、人文社科、课题研究。
学校标识
校徽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校旗
学院校旗为海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白色、规定字体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校名。
校旗
精神文化
校训
海涵地负、德诚志远
校训
释义:德行高尚,志向远大,有大海般的宽阔胸怀,有大地一般的承载和担当。昭示着海院师生具有容纳百川的海洋气概,负载万物的大地情怀,恪守诚信,志存高远。
江宁校区
江宁校区
秦淮校区
秦淮校区
板桥校区
该校区位于长江之滨,拥有全国唯一的海事停泊实习船“育新”轮。同时,校内设有长三角现代航运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正加快建设5.4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科技园 。
姓名 | 备注 |
---|---|
管铮 | 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八项、三等奖十三项 |
孙晓锋 | 长鲸2号轮船长 |
庄茂奎 | 全国劳动模范、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船长 |
许航畅 | 淮安泰格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母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淮安地区校友会会长 |
杨奇云 | 获得青岛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青岛市劳动模范、中远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
时间 | 荣誉 |
---|---|
2021年7月 | “长三角现代航海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
2021年9月30日 | 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上一篇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