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 编辑

江西省南昌市辖县

南昌县南昌县

南昌县,隶属江西省南昌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东接进贤县,南邻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区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 三面环抱青山湖区、青云谱区、西湖区、东湖区、新建区、红谷滩区,总面积1811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南昌县下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 2022年,南昌县户籍总人口108.02万人。

南昌县,寓“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 西汉,始设南昌县。魏,析县南境设富城县(今丰城县)。宋,析西境置新建县,升进贤镇为进贤县。 是千年古县,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南昌采茶戏的发祥地、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20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之一,素有江西“首府首县”之称。

2022年,南昌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280.3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三次产业占比为5.9:55.2:38.9。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南昌县

外文名:Nanchang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360121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江西省南昌市

地理位置:江西省中部偏北

面积:1810.7 km²

下辖地区: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

政府驻地:莲塘镇

电话区号:0791

邮政编码:3302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108.02 万(2022年)

著名景点:澄碧湖公园、凤凰沟风景区、马游山风景区

火车站:向塘站、向塘西站

车牌代码:赣A

地区生产总值:1280.35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古未封邑,《贡》云属扬州之域。

春秋时为楚之东境之西境,显王三十五年,楚灭越,属楚地,仍无封邑。

秦始皇二十四年,秦灭楚,置三郡(会稽、章、九江),地属九江郡。郡治寿春。始皇二十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地仍属九江郡。

西汉高帝元年(前206年),项羽立英布为九江王,都六,隶九江王国。高帝四年(前203年),汉立英布为淮南王,都寿春,隶淮南王国。高帝五年(前202年),始设南昌县,隶长沙王国,县境包括今之南昌、新建县、丰城县、进贤县地。新莽时期,南昌县改称宜善县,属九江郡。东汉,复名南昌县,属豫章郡。

黄初二年(221年),孙权析县南境设富城县(今丰城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称豫章县,属洪州。

唐宝应元年(762年),改称钟陵县。贞元元年(785年),复名南昌县,属洪州。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西境置新建县。崇宁二年(1103年),升南昌县进贤镇为进贤县。隆兴元年(1163年),升洪州为隆兴府,属隆兴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南昌县属隆兴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隆兴路更名龙兴路。

明洪武八年(1375年),南昌县属洪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南昌府。

清,隶属南昌府。

民国元年(1912年),南昌县隶属江西省。3年,南昌县隶属豫章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道废,县直隶省,南昌设市,市、县分治。南昌县直属江西省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南昌县属江西省第十三行政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隶江西省辖八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南昌县属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南昌县属第一区。

1949年5月,谢埠解放,6月15日,南昌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南昌专区。

1958年9月,与新建同划归南昌市辖。

1961年7月,南昌县划归宜春专区。

1967年11月,南昌县复归南昌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民国初年。全县分设东、西、南、北、中5乡,乡辖区、镇。民国18年,将5个乡改划为6个区。区辖保、甲。全县村镇共编为878保。民国27年2月,复改为区、乡、镇建置。共6区、37乡、18镇。

民国28年3月至民国34年8月,汪伪南昌县政府(沦陷区)设7区37保联;民国34年,日军投降后,全县恢复抗战前的6区55乡(镇)。

1949年10月,设7区61乡(镇)

1950年末,增为12区217乡(镇)。

1952年,又增至14区225乡(镇)。

1956年,部分区乡合并,为9区84乡(镇)。

1957年,调整为8区86乡(镇)。

1958年,撤销区乡,成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9月,设11个公社;

1961年5月至1968年10月1961年5月,调整政社规模,恢复区的设置,将原11个人民公社中的9个改设为区,将其中小蓝、八一2个公社改为直属公社。

1961年,设9区、1镇、1场、2个直属公社。

1967年,设8区、1镇、2场、5个直属公社。

1968年,设22个公社、1镇、9场。

1984年5月,撤销人民公社,成立乡。全县设21乡、3镇、5场;

1985年,除将黄马乡的庙下村委会裁并外,其余与上年相同。

2017年,八月湖街道成立。

区划现状

截至2023年6月,南昌县下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莲塘街道、八月湖街道、东新街道、银三角街道、莲塘镇、向塘镇、三江镇、塘南镇、幽兰镇、蒋巷镇、武阳镇、冈上镇、广福镇、昌东镇、麻丘镇、泾口乡、南新乡、塔城乡、黄马乡、富山乡、八一乡。(备注:昌东镇、麻丘镇由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代管,行政区划隶属不变)。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介于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东接进贤县,南邻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区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 三面环抱青山湖区、青云谱区、西湖区、东湖区、新建区、红谷滩区。 东西宽36千米,南北长77千米, 总面积1811平方千米。

南昌县

地质

南昌县,处于宜(春)乐(平)坳陷的北缘,赣江、抚河两大断裂之间,境内地质构造不发育。仅在黄马乡白虎岭、康山,三江镇柏岗、汗塘,广福乡潭岗等地有一些小褶皱、小断层及向斜、背斜相间的小构造,产状变化大。出露地层简单。在小褶皱发育地区,老地层隆起。零星分布的,有泥盆、石炭、二迭、三迭、第三系地层,分布最广的是第四系地层。

地形地貌

南昌县,属鄱阳湖平原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呈缓慢倾斜状。隆起与下降,变化微小。除几条近南向北分布的带状、垄岗状局部低丘外,均较平坦。根据地形形态及其成因类型,全县可分为三个地貌类型:剥蚀岗阜地形、侵蚀堆积平原地形、湖滨堆积平原地形。

气候

银三角

南昌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寒,春暖,夏热,秋,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达到17.8℃,年平均日照1603.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662.5毫米,年平均霜期89天。

水文

南昌县,境内水系发达,湖泊、陂塘星罗棋布,沟渠纵横交错,有小型水库15座,湖泊15个,池塘19021个,河港沟沥234条,属鄱阳湖水网区。

土壤

南昌县,土壤可划分为水稻土上、红壤、潮土3个土类,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侧渗漂洗型水稻土、耕作红壤、自然红壤、红壤性土和潮土7个亚类,20个土属、69个土种。

植被

由于南昌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水稻土壤占绝大多数,因而植物生长环境条件优越,适合各类植物生长。其植物区系组成以杉科、松科、芸香科的常绿种类和以棟科为主的落叶种类为主;其次为山茶科、杨柳科、胡桃科、大戟科、禾本科、玄参科等一些种属组成(全县50个科、80个属、103个树种)。滨湖地区的草甸、季节性草洲多是禾本科草、肉马根、青芬、苔草、马柳等10余种草,还有一些水生植物。岗地、低丘还有一些草地、灌木丛及少量裸石地。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南昌县,境内水系发达,赣江、抚河、清丰山河穿过境内,平均入境径流量约870亿立方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

土地资源

南昌县,耕地面积118万亩。

生物资源

南昌县,林业用地(含园林)约7.3万亩,占3%,共有植物120余种,动物24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种,以河豚、白头鹤最为珍贵。

矿产资源

南昌县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河砂、卵石等3种,其中煤炭分布在黄马乡白虎岭山一带;河砂、卵石主要分布在赣江、抚河河道,面积约30平方千米。

人口

编辑
2022年,南昌县户籍总人口108.02万人,比2021年增加7279人。按计生口径,出生人口7578人,出生率为6.85‰;死亡人口3811人,死亡率为3.44‰;自然增长率为3.4‰。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28:1。

南昌县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2019年,全县有壮族(311人)、土家族(255人)、满族(232人)、苗族(195人)、回族(169人)、蒙古族(100人)、畲族(92人)、侗族(91人)、布依族(83人)、黎族(65人)、瑶族(57人)、彝族(56人)、傈傈族(23人)、朝鲜族(21人)、白族(18人)、哈尼族(15人)、仡佬族(13人)、藏族(12人)、水族(7人)、土族(7人)、景颇族(4人)、傣族(4人)、达斡尔族(4人)、拉祜族(3人)、京族(3人)、佤族(2人)、纳西族(2人)、塔塔尔族(2人)、阿昌族(2人)、裕固族(2人)、鄂伦春族(2人)、赫哲族(2人)、仫佬族(2人)、锡伯族(2人)、羌族(2人)、维吾尔族(1人)等36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861人,流动人口346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小蓝经开区、莲塘镇和向塘镇。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南昌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280.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6%。三次产业占比为5.9:55.2:38.9。

人民生活

2022年,南昌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31元,较去年同期增收2282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80元,较去年同期增收1636元,增长6.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0:1。

财政收入

2022年,南昌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86.1亿元,同口径增长5.4%;地方公共预算支出138.5亿元,其中民生方面,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城乡社区事务共支出64.3亿元,占地方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46.4%。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南昌县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2%,房地产投资下降21.8%。

第一产业

2022年,南昌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7亿元,可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62.4亿元,可比增长2.2%;林业产值0.6亿元,可比增长8.1%;牧业产值39.6亿元,可比增长5.5%;渔业产值20.1亿元,可比增长4.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7.0亿元,可比增长13.2%。

粮食播种面积182.3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4.6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8.1万亩;粮食产量79.1万吨,其中,早稻产量35.5万吨,双季晚稻产量35.1万吨;蔬菜产量70.5万吨,比上年增加2.4万吨,增长3.5%;油料产量1.8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增长5.8%;畜禽产品产量8.9万吨,增长3.4%,其中:猪肉产量5.3万吨,增长10.4%;禽肉产量3.3万吨,下降5.8%。生猪存栏33.4万头,下降5.7%;生猪出栏66.4万头,增长14.6%。家禽存笼1258.3万羽,增长1.2%;家禽出笼2199.3万羽,下降12.9%。禽蛋产量4.5万吨,下降33.9%;水产品产量15.3万吨,增长4.1%,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5.7万吨,增长5.6%。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8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43家,市级6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居全省县市首位;家庭农场3909家;农民合作社2066家;种养大户7918户。

2022年,南昌县有绿色食品14家企业51个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有机食品18家企业122个产品。入选“赣鄱正品”品牌11个,全市占比36.7%,全省占比4%。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南昌县427家规上工业企业共营业收入1139.42亿元,利润43.34亿元。共生产水泥159.82万吨,服装8128万件,大米22.53万吨,饮料95.06万吨,饲料89.03万吨,汽车30.6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8266辆。

建筑业

2022年,南昌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71家,总产值1911.9亿元,增长6.3%。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南昌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45亿元,增长5.5%。按销售地分,城镇限上零售额139.9 亿元,增长7%;乡村限上零售额74.6 亿元,增长36.5%。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1%、34.7%、60.1%;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23.6%、41.8%、23.5%。限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商品零售额63.11 亿元,增长39.2%,拉动全县限上零售额增长9.4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

2022年,南昌县累计新签约引进项目106个、总投资791.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932万美元,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215.81亿元,增长12.4%。进出口总额191.2亿元,其中出口总额162.6亿元。

邮电

2022年,南昌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2.1亿元,增长2.7%。

旅游

2022年,南昌县共有国家4A级景区2家、国家3A级景区8家、省5A级乡村旅游点1家、省4A级乡村旅游点7家、省3A级乡村旅游点2家、市乡村旅游点18家、市特色旅游景点4家。

金融

2022年,南昌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10.09亿元,比年初增加103.5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20.74亿元,比年初增加125.3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95.5亿元,比年初增加156.1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71.6亿元,比年初增加127.8亿元。

交通运输

编辑
2019年,南昌县公路总里程3304.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25.7千米,国道82.5千米,省道181.8千米,农村公路2914.4千米。农村公路桥梁227座计6194.7延米,改渡建桥9座计3838延米。南昌县实现行政村通水泥路100%,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100%。县城至乡镇通班车率100%,行政村通班车率100%,农村客运站点建成投入使用率100%。

2019年,南昌县道路客货运周转量53.17亿吨千米,增长8.65%。拥有货运企业(含站场)326家,汽车租赁企业5家,维修企业115家,驾培企业15家,货运车辆5089辆,3.94万吨位,道路运输从业人员1.18万人。道路旅客运输实现公交化,拥有公交线路122条,日运行公交车辆1022辆,日发班次3779班,日均运送旅客25.86万人次。

2022年,南昌县公路通车里程358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5.7公里,内河航运航道里程298公里。货运周转量67.4亿吨公里/年。

公路

杭长高速 、南昌市绕城高速公路 、南昌南绕城高速 、南昌—韶关高速公路 、南昌南二城高速 、105国道 、316国道 、353国道 穿过南昌县。

铁路

昌赣高速铁路、昌景黄高铁,沪昆高铁、昌九高速铁路、京九客专穿过南昌县。

水运

南昌县航道总里程为298千米,其中包括通航吨位7500吨的一级航道和通航50吨的七级航道。南昌县境内无水路运输企业,个体运输船舶30余艘,主要分布在东新,富山,南新,蒋巷周边河域。南昌域能通航自然岸线全长约40千米。

公共交通

南昌地铁3号线过境南昌县。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南昌县驻有: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莲塘一中莲塘一中

2022年,南昌县高中招生7213人,在校生21076人,毕业生5788人;初中招生14173人,在校生42090人,毕业生14417人;小学招生14494人,在校生93157人,毕业生1454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0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 46780人。

科学技术

2022年,南昌县共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高新技术企业3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3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705项,成交金额18.7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40项,技术开发合同交易额1.09亿元。新增专利授权量2406件,其中发明专利212件,实用新型专利1981件,外观专利213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1001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43件。

文化事业

国家二级图书馆:南昌县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南昌县文化馆。

2022年,南昌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电影院11家;乡镇文化站17个,乡镇民间剧团11个。共送戏下乡84场,送电影下乡4144场,送书下乡27772册。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

医疗卫生

2022年,南昌县共有县级及以上机构15个,其中:医院10个,专业卫生公共机构4个,其它卫生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19个,村卫生室260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012人,其中:医生2485人,注册护士3306人;医院和卫生院共有床位6475张,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50张。

社会保障

2022年,南昌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五项民生支出累计完成85.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32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130人。累计向城镇低保1639户2784人发放资金2184.7万元;累计向农村低保15679户24601人发放资金17601.6万元;累计为8.43万人次提供医疗救助,救助资金4873.5万元。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南昌县,寓“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

文物古迹

南昌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文物点名称

所在地点

级别

类别

小兰村墓地

莲塘镇

省级

古墓葬

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

莲塘镇

省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八二八招待所一号楼旧址

莲塘镇

省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令公庙侵华日军大屠杀遗址

塘南镇

省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柏岗遗址

三江镇

省级

古遗址

后万村古建筑群

三江镇

省级

古建筑

嵩山岩塔

冈上镇

省级

古建筑

吴氏家庙与崇本学校

冈上镇

省级

古建筑

大洲邓氏宗祠

东新乡

省级

古建筑

永王李璘墓

广福镇

市级

古墓葬

韶李石门坊

三江镇

市级

古建筑

秀峰桥

三江镇

市级

古建筑

珠子塔

三江镇

市级

古建筑

原本堂

武阳镇

市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贞节牌坊屋

幽兰镇

市级

古建筑

黄门都谏石牌坊

幽兰镇

市级

古建筑

黎家古建筑群

广福镇

县级

古建筑

黎家贞节坊

广福镇

县级

古建筑

青丰山溪遗址

广福镇

县级

古遗址

吴家山遗址

广福镇

县级

古遗址

介岗八大山人出家地遗址

黄马乡

县级

古遗址

前官田民居

黄马乡

县级

古建筑

荆树齐荣民居

黄马乡

县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亦禾庐和儒林第民居

黄马乡

县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白城乡公所旧址

黄马乡

县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卷天机处民居和兄弟部堂门坊

黄马乡

县级

古建筑

倚松滋荫民居

黄马乡

县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北海延厘民居

黄马乡

县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参考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是具有代表性的江西采茶戏之一。属于赣北流派,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发脉于载歌载舞的采茶灯戏,扮唱《十二月采茶歌》及各种民间小调,以南昌、新建两县为中心起步、发展。清末,采茶戏由灯彩演变成戏曲。

塘南贺郎歌

塘南贺郎歌,流传于南昌地区乡村,早在南宋末年就在塘南镇柘林街流传。是举办婚庆礼仪、洞房花烛之夜必备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多为一人领歌,众人喝彩,并有唢呐伴奏。曲调固定,但是歌词却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塔城板灯龙

塔城板灯龙,是人们在节日和农闲时所进行的一种表演,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宏大、场面壮观、阵容齐整、形式完备的民间传统舞蹈。源于对龙的图腾崇拜,这对于后人研究北洲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发掘传统渔猎文明有重要价值。

风景名胜

编辑
南昌县博物馆

南昌县博物馆,1984年成立,2009年增挂“洪州窑青瓷博物馆”招牌。2013年列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截至2020年,馆藏文物297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37件(套),基本陈列《洪州窑青瓷展》设于南昌县博物馆二楼,展览面积880平方米,展线长235米,展出青瓷文物25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88件(套)。《古韵新姿耀昌南——南昌县历史图片展》陈展于南昌县会展中心一楼大厅,展厅面积为1470平方米,展览以图片及文字的形式介绍南昌县历史文化。

塘南令公庙日军大屠杀遗址

塘南令公庙,地处南昌市正东面,距南昌市中心八一广场25公里,是纪念唐代名将张巡(号令公)的地方。1942年农历7月18日,日军在汉奸章伏龙的带引下入侵塘南实行“三光”大扫荡,在令公庙对无辜村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集体屠杀,屠杀村民120余人。从令公庙撤出后,又疯狂血洗柘林街,杀害群众860多人,烧毁房屋723栋,抢走财物不计其数,塘南人民奋起反抗,有效阻止了日寇向南昌以东继续扫荡的罪恶行径。1987年和1995年分别被批准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南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游山风景区

马游山风景区,位于南昌县幽兰镇境内,滨临青岚湖畔,距县城25千米。景区总面积453公顷,其中果树面积140公顷,由马游山园艺场、岘山东禅寺、地藏寺、龙华寺等4部分组成。主要景点岘山东禅寺,山门石匾上“岘山禅林”四字乃乾隆皇帝游历此地时御笔亲书,寺周围古树参天,翠竹茂密,曲径通幽,有近0.3公顷的翠竹林,有千年银杏、明代古桂和清代老梅等植物珍宝。

地方特产

编辑
三江镇萝卜腌菜

三江镇萝卜腌菜,江西省南昌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20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三江镇萝卜腌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著名人物

编辑
杨新美

杨新美,1911年10月生于江西省南昌县(今南昌市)。1931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 1950年,回国被聘为武汉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教授。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成立华中农学院,转入任教。是中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和农业教育家。

荣誉称号

编辑
2009年,南昌县入选2009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2017年1月,南昌县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三年绩效评价结果。

2017年7月,南昌县入选2014-2016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17年11月,南昌县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2019年7月,南昌县入选江西省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地。

2019年8月,南昌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9月,南昌县入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9年12月6日,南昌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10日,南昌县入选江西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

2020年5月,南昌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2020年6月,南昌县入选2019年度江西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一类先进县。

2020年7月,南昌县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12月,南昌县入选“江西省双拥模范县”。

2021年2月,南昌县入选“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1年7月,南昌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8月,南昌县入选2018-2020年江西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

2021年11月,南昌县入选2021年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6月,南昌县入选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

2022年11月,南昌县入选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2年12月,南昌县入选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4年1月,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53。

下一篇 彭泽郡

上一篇 扬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