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 编辑

湖北省直辖县级市

潜江市潜江市

潜江市,湖北省直辖县级市 ,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其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市辖7个街道、10个镇,总面积2004平方千米 ,2023年底常住人口84.17万人 。

潜江市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是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湖北“两圈两带”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曾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2020年5月,入选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潜江市

外文名:Qianjiang City

别名:江汉油城

行政区划代码:429005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所属地区:湖北省

地理位置: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

面积:2004 km²

下辖地区:7个街道、10个镇

政府驻地:园林街道章华南路18号

电话区号:0728

邮政编码:433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84.17 万(2023年底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曹禺公园、水杉公园、兴隆水利枢纽、章华台等

火车站:潜江站

车牌代码:鄂N

地区生产总值:904.92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潜江市古为云梦泽一角,历经江水复合冲积和湖水缓慢沉积而逐渐形成。潜江地域夏、商、周三代属荆州域。

春秋战国时期(前5世纪前后),在本县南部的岗后和北部的平原上出现了章华台、竟陵等邑居,其地属于诸侯国中的楚国。

潜江市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白起率秦军攻占楚郢都(今江陵西北),东下竟陵,并分别设郡建县,这里成为秦南郢竟陵县辖地。

西汉建立,其后在章华台设置了华容县,潜江分属竟陵、华容。

三国时,潜江之地辖于国,隶属郡县与汉无异。

晋初,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潜江为竟陵郡之竟陵,南郡之江陵二县地。

南北朝时期(550年前后),南朝梁,省竟陵,废华容。潜江西南境改属南郡江陵县;西魏,分江陵而置华陵县,北周,改华陵县为紫陵县,潜江西南境为其所辖。东北境为郢州竟陵郡之竟陵县,竟陵郡治于齐时也由长寿(今钟祥境内)迁至竟陵;梁末,省竟陵县入霄城县,竟陵郡治、县治始移霄城(现天门境内),潜江东北境遂属霄城县;北周复改霄城县为竟陵县,改竟陵郡为石城郡,潜江东北境属石城郡之竟陵县。

隋朝,潜江东北境属荆州沔阳郡竟陵县,西南境属紫陵县。

唐初,省紫陵入江陵县,潜江西南境属江陵府江陵县,东北境属复州竟陵县。大中十一年(857年),“以人户输纳不便,置征科巡院于白伏”(《太平寰宇记》,白伏在今县西北),隶属于荆南节度使管辖。五代改白伏为安远镇,为南平国(荆南国)属地。

宋乾德三年(965年),升白伏巡院为县。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命名潜江。县治设在安远镇(在今下蚌湖附近),隶属于荆湖北路江陵府。

潜江市地图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江陵府为上路总管府,后又改为中兴路,均领有潜江,上隶于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至元三十年(1293年),因水患县治迁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此前已改中兴路为荆州府,所以明初潜江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潜江改属之。

清顺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为湖北、湖南。潜江属湖北省安陆府。

潜江市 潜江市

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为道,以道为省县之间的行政机构,潜江属鄂北道(后改称襄阳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除道制,遂直辖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潜江属第七区(1934年曾属第六区,后还属)。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七区改称第四区,仍领有潜江(直到1947年)。抗日战争期间,潜江县政府被迫辗转于拖船埠、杨李家台、熊口等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撤离潜江,设办事处于公安县境,日军投降后还治。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秋,为抗日根据地,是鄂豫边区襄南、襄河两行政公置的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地。荆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莫家岭,天潜沔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驻总口陶和岭,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夏家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全县为解放区,是江汉区襄南、鄂中两行政专员公署的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辖地。江荆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熊口,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夏家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撤销边区县,恢复原县名、县域,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撤销。潜江县人民政府设于熊口,隶属于湖北省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8月,潜江县人民政府移驻城关(今园林办事处)。

1988年5月,撤县建市。

1994年10月,被列为湖北省直辖县级市(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行政区划

编辑
2021年12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潜江市竹根滩镇董滩村、前明村、夫耳堤村划归泽口街道管辖。

截至2021年12月,潜江市共辖16个乡级行政区,包括7个街道 、10个镇:园林街道、泽口街道、广华街道、杨市街道、周矶街道、泰丰街道、高场街道、熊口镇、竹根滩镇、高石碑镇、老新镇、王场镇、渔洋镇、龙湾镇、浩口镇、积玉口镇、张金镇,另有白鹭湖管理区、总口管理区、熊口农场管理区、运粮湖管理区、后湖管理区、周矶管理区6个管理区,潜江市人民政府驻园林街道。

潜江市地图

潜江市电子地图高清版大图潜江市电子地图高清版大图

潜江市卫星图高清版大图潜江市卫星图高清版大图

潜江市地形图高清版大图潜江市地形图高清版大图

地理位置

编辑

位置境域

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北依汉水,南临长江,地处汉江下游,跨东荆河与上、下西荆河两岸。介于东经112°29′至113°01′,北纬30°04′至30°39′之间。 由县治园林镇沿汉(口)鱼(泉口)公路东至湖北省省会武汉市154千米,西至荆州地区行政公署驻地荆州镇75千米。县境最东端在东荆河左岸幸福闸之东,西端在四湖中干渠(总干渠上游段)右岸西黄家台,南端在五岔河南的窑台,北端在汉江右岸的刘家伙。东西长51.3千米,南北宽64.4千米,总面积2004平方千米。

潜江市

地质

潜江市在地质构造上是江汉盆地的一部分,由该盆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潜江凹陷、丫角-新沟低凸起、江陵凹陷等组成。

地形地貌

潜江市境内呈现出河渠交织,堤防纵横,滩堤突起,垸田低平,碟状湖池锴落其间的平原地貌景观。潜江无山,地势低平,由北向南,由东荆河向其东西两侧腹地略呈倾斜。最高处在北部汉江右岸河堤村的朋滩及共和村的中端台,海拔均为38米,最低在南部西大垸农场的水产队,海拔24米。

水文

潜江市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潜江市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

潜江市境内河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汉江、东荆河等长江支流贯穿全境。百里长渠、城南河、田关河、西荆河等21条排灌干渠、借粮湖、返湾湖、冯家湖、白露湖、张家湖、苏湖等6个湖泊遍布潜江市,其中湖泊面积2.7万亩。

气候

潜江市处于北纬30°附近,其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寒,热量、雨量比较充足,无霜期较长。但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匀,容易出现旱象和溃涝。潜江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9—1988小时,全年无霜期约250天。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潜江市土地总面积2894263.5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4%;有耕地面积1667325亩,占57.6%;园地面积25978.9亩,占0.90%;林地面积10637364亩,占3.68%;草地182.5亩,占0.006%;水面731697.15亩,占25.28%;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0241.75亩,占7.0%;交通用地77449.5亩,占2.68%;未利用地75775.05亩,占2.62%。

生物资源

潜江市有野生植物330多种。蕨类植物主要有:石松、垂穗石松、水韭、木贼、节节草等14种。被子植物双子叶纲主要有:三自草、蕺菜、化香树、桑、枸树等255种。单子叶植物纲主要有:白芽、燕麦、狗尾草等63种。有野生动物400多种,农作物害虫天敌有133种;另外,鱼纲60种,两栖与爬行纲22种,鸟纲39种,哺乳纲11种,其他类9种。

矿产资源

潜江市探明在潜江凹陷富藏石油、天然气、卤水、岩盐、钾盐、钾芒硝、无水芒硝等矿产资源。潜江境内还有矿泉水、陶土等地下资源。潜江凹陷岩盐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岩盐累计厚度约1800米,矿产埋藏深度700—2145米,估算盐岩的地质储量为7900亿吨。其中,潜江境内的潜一段到潜四段下均有盐层富集预计厚度大于1800米。

人口

编辑
根据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886547人 。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46277人相比,减少59730人,减少6.3%,年平均增长率-0.65%。

截至2021年底,潜江市常住人口83.57万人,其中,城镇46.93万人,乡村36.6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16%。全年出生人口4826人,出生率为4.8‰;死亡人口6482人,死亡率为7.31‰,人口自然增长率-0.9‰。 潜江市主体民族为汉族。

政治

编辑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盛文军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理市长

杨勇

经济

编辑

综述

潜江市 潜江市

2021年,潜江市生产总值为852.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为11.6:42.4:46.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0%、18.9%、22.4%、4.9%、11.1%、1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902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7%。

2021年,潜江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比上年增长0.5%。按产业划分,一、二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6.4%、11.6%,三产业下降11.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2.9%、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9.9%和4.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1.6%,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7.7%、卫生投资增长38.6%、道路运输业投资下降26.8%。

2021年,潜江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91亿元,增长26.2%。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0.58亿元,增长2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84亿元,下降19.4%。

第一产业

潜江市 潜江市

2021年,潜江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9.4%。

2021年,潜江市粮食总产量59.67万吨,比上年增长1.14%;粮食播种面积152.84万亩,增长1.0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3.11万吨,比上年减少2.6%,油料产量4.55万吨,比上年增长8.5%;园林水果产量5.79万吨,比上年减少2.8%。

2021年,潜江市生猪出栏57.96万头,比上年增长57.93%;牛出栏1.44万头,与上年持平;羊出栏1.72万只,增长0.57%;家禽出笼1015万只,增长6.47%;禽蛋产量2.64万吨,增长4.19%。

第二产业

2021年,潜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8.2%;股份制企业增长17.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7%;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长23.1%。轻工业增长17.8%;重工业增长13.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3%,制造业增长1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4%,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8.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5%。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8%。

2021年,潜江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24.0%,产品销售率为96.8%,出口交货值增长19.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46亿元,下降29.6%。

2021年,潜江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5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8.86万平方米,增长20.3%。全年新签合同额154.34亿元,增长47.5%。

第三产业

2021年,潜江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6.0%。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增长24.0%;乡村零售额增长18.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增长20.6%;零售业零售额增长23.9%;住宿业零售额增长14.0%;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1.3%。   

2021年,潜江市货物进出口总额87.1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其中,进口70.3亿元,增长106.5%;出口16.7亿元,下降24.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9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9%。

截至2021年底,潜江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53.27亿元,比上年增长9.72%,比年初增加75.5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616.63亿元,增加76.3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10.74亿元,增长18.66%,比年初增加64.5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44.07亿元,增加22.3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66.67亿元,增加42.23亿元。

2021年,潜江市实现保费收入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8.7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04亿元,增长11.83%;人身险保费收入17.03亿元,增长7.6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31亿元,比上年下降0.94%,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62亿元,增长23.82%;人身险赔付支出4.69亿元,下降14.18%。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1年,潜江市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5项,全部为应用技术成果;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4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03亿元,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32.23%。

截至2021年底,潜江市共建有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1家。

2021年,潜江市共有检验检测机构29个,省级质检中心1个,颁发有效认证证书888张,获认证证书组织327家;全市共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05万台(件)。

教育事业

2021年,潜江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218人,在校生6550人,毕业生1627人;普通高中招生5297人,在校生15368人,毕业生4809人;普通初中在校生25586人;小学在校生5227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425人。

高等院校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高中

潜江中学

园林高中

文昌高中

广华中学

华中师范大学潜江附属中学

竹根滩高中

实验高中

章华高中

江汉中学

文化事业

潜江市潜江市

截至2021年底,潜江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4个;全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26.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医疗卫生

2021年,潜江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24家,其中医院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95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6家,其他卫生机构2家;共有卫生计生人员6286人(不包合管理,工勤及其他技人员),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47人,注册护士2859人;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189张,其中医院床位3535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79张,卫生院床位1343张。

体育事业

2021年,潜江市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1项次;在各类全国比赛中获得冠军1项次;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54亿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底,潜江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73万人,其中,在职职工11.35万人,离退休人员7.3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3.3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7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3.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6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5.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1173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76人。

截至2021年底,潜江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610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1857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773人;全市有养老机构23家,养老机构床位数3072张。

交通运输

编辑

潜江世博湖北馆潜江世博湖北馆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邻仙桃,南连监利,西邻荆州,北接荆门,隔汉江与天门相望,沪蓉高速公路与318国道横贯全境,沪汉蓉高铁(汉宜高铁)横贯东西。

潜江市风光

截至2015年底,潜江市21个区、镇、处、场通二级路,371个自然村、分场都通了公路。市域“五横三纵”(五横:广泽大道、318国道、沪渝高速公路、运拖公路、华容公路;三纵:潜监线、荆潜线、幸福公路)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一个干支相通,内畅外连的公路网络已具雏形。流经境内的汉江航运四季通畅,有年吞吐量达300万吨的红旗、泽口两个港口。潜江市交通正趋于国省干线公路高等级化、镇处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等级化、综合运输智能化、交通管理信息化的交通现代化水平。

截至2021年底,潜江市公路总里程达3724千米,比上年增长2.03%。全市完成货物周转量29.03亿吨千米,增长55.4%;旅客周转量3415.12万人千米,下降44%;港口吞吐量68.2万吨,增长31.2%。

民俗文化

编辑

潜江花鼓戏潜江花鼓戏

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在江汉平原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剧作的剧目、声腔和表演而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瑰宝——荆州花鼓戏,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其唱腔曲牌约有八十多种,是湖北省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它源于江汉平原一带的高跷、渔鼓、三棒鼓及薅草歌等民间歌舞说唱。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沔阳、潜江、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江汉平原北依长江,南贯汉水,又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皮影戏在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荣的土壤。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

潜江木雕潜江木雕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核心地区集中在天、潜、沔一带,其显著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雕镂(造型)艺术,唱腔艺术和口头文字艺术等方面。

江汉平原皮影的雕镂艺术,源于潜江的“汤格”和“郭格”,尤以图案精细、人物造型逼真与国内其它地区皮影造型比较,其工艺精细、造型生动、圆润舒展、以大见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特别是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

江汉平原皮影戏演唱的剧目多达300多个,这些“剧本”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展开情节和刻化人物。唱、做、念、打浑然一体。其口头文学艺术形式是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又一主要特征。

江汉平原皮影戏包含的独特雕镂艺术和具有古朴的楚风、楚韵的唱腔艺术,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名优特产

编辑
潜半夏

半夏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它的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

锅盔

锅盔是面食,以白面在鏊锅中烤成。潜江锅奎品种很多,葱锅盔、砍锅盔、鸭子锅盔、冲担锅盔、油炸锅盔、猪油锅盔等等。因其形状与当地农民挑柴草用的两头带铁扦的冲担一样,故名。

螺蛳

“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产螺蛳蚌的好时节。吃螺蛳先把螺蛳用清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

油焖大虾

潜江油焖大虾采用江汉平原大虾为原料,以潜江特有的“油焖”烹调方法制作。潜江油焖大虾一般以大排档形式消费。历史由来正宗的潜江油焖大虾出自潜江市五七大道上一个叫“小李子油焖大虾”的餐馆。

黄湾藕

王场镇黄湾村出产的一种藕,这种藕与一般的藕不同,它的孔是单数的,有7、9、11孔不等。也不像其他藕节短多枝,一般都是一枝三节,每节一尺来长,既白又嫩。这种藕多粉易烂,汤酽味美。在一本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荆州菜谱》中它名排榜首。

园林青酒

适于佐餐,兼具润肝脾,补气,健胃功效,在中国第四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

二回头

以潜江湖区特产黄鳝作主料,烹制而成。它看上去似冷的,吃进嘴却热乎,入口化渣,余味绵长。见蒸熟的鳝鱼尤其是走油后两头翘起,如前所说的马鞍形,便根据这卷翘状,取名为二回头。

焌米茶

潜江和仙桃、天门部分地区夏天的主食,先将大米焙黄后,照着煮稀饭的程序做即可。

潜江花糕

用青鱼制作,是南方一些地区的名菜,也是一些鱼米之乡的家常菜肴。

风景名胜

编辑
潜江市主要旅游自然资源有“二园、二湖、两河、一江”。即潜江森林公园、水杉公园、返湾湖、借粮湖、东荆河、田关河、汉江。

潜江森林公园,位于杨市办事处,占地100公顷,种植大量水杉、池杉、意杨等。水杉公园。位于西城区广华办事处,是江汉平原最大的人工水杉林,园内开设多种健身、娱乐项目,是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返湾湖,原为洞庭湖泊的一个支湖,湖泊水面1万亩,是潜江境内最大的自然湖泊。20世纪90年代初,返湾湖开始旅游开发,现已成为颇具水乡情调的休闲度假胜地,湖区有别具水乡特色的餐饮、住宿、游乐等设施。

千亩荷花千亩荷花

借粮湖,位于潜江市西北边陲,与荆门、荆州两市接壤,面积5万亩。是一个集历史古迹、民俗风情、佛教文化、水上世界等为一体的优良旅游资源,正在开发中。

东荆河——中国最早一部辞书《尔雅》(释水)篇曰:“……江为沱……汉为潜……”汉为潜,即为潜水分流汉水,潜江取其境内潜水分流汉水入长江而得名。东荆河在明朝时期称芦伏河,清称冲河,又名襄河、南襄河。

田关河旅游风景区,位于田关河排灌站,其过河索道、人工水杉林等构成独特的河滩风景。

汉江民俗风景区,以汉江泽口、红旗两个码头为主,初步形成了以餐饮、休闲为特色的民俗风情区。

潜江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潜江提供了宝贵的人文景观,有章华台、曹禺著作陈列馆、李汉俊陈列室等。

水乡风光水乡风光

章华台,位于潜江龙湾,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0年,楚章华台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曹禺著作陈列馆,位于潜江东城区,展示了一代戏剧大师曹禺的生平史迹,曹禺墓设在潜江森林公园内。

李汉俊陈列室,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是潜江袁桥人,在袁桥修有李汉俊纪念碑和李汉俊陈列室。

著名人物

编辑
李书城(1882—1965),字晓圆,又名筱垣。解放武汉功臣之一,中央人民政府首任农业部长。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曹禺(1910—1996),戏剧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万钢,祖籍湖北潜江,曹禺先生堂弟,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吕小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重项目冠军。2016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举重项目冠军,2020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冠军。

关虹,原名关红枝,世界女子举重冠军。

周春元,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祁开智,中国著名物理学家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监察部第一任部长。

刘静庵,清朝末年的早期民主革命者,“日知会”总干事

唐本忠,高分子化学家,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1957年2月生于湖北潜江,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城市荣誉

编辑
2016年,潜江市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8年,潜江市入选县域经济100强(2018年)榜单第95名。

2019年7月,潜江入选中国百强县第90名。

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2019年12月,潜江市入选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 、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20年1月,潜江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80;潜江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69。

2020年5月8日,潜江市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

2020年5月29日,潜江市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2020年6月2日,潜江市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20年6月30日,潜江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7月,潜江市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2020年9月,潜江市入选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11月,潜江市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排名第82位。

2021年7月,潜江市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8月,潜江市入选2021赛迪百强县。

2021年11月,拟入选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第一批)。

2021年12月7日,潜江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3月,入选2021年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的拟激励市、县公示名单。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97名。

2022年6月,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2年7月,入选赛迪《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百强县排名第83位。

2022年9月,潜江市委被拟表彰为第四届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2023年1月,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77。

下一篇 廉丹

上一篇 云杜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