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 编辑

汉语词语

拼音是cóng zǔ,意思是:

1.“从祖”作为亲属关系称谓词,表示“祖父的兄弟”这一亲属关系,指的是祖父的亲兄弟。与从祖祖父、从祖王父的同义。若从祖年长于祖父则称为伯祖父,简称为伯祖;若从祖年幼于祖父则称为叔祖父,简称为叔祖。

2.“从祖”作为亲属关系前缀语素,类似于“从父”的用法,“从祖+词根”,成为某些复合亲属关系称谓词,如从祖祖父、从祖父、从祖兄弟、从祖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从祖

外文名:father's uncle

拼音:cóng zǔ

全称:从祖父

现今称谓:伯祖父、叔祖父

上古称谓:从祖祖父、从祖王父

中古称谓:从祖、伯祖父、叔祖父

相关称谓:从祖祖母

同类称谓:外从祖

对称称谓:从孙、从孙女

亲属归类:宗亲>旁系宗亲(古代分类)

亲属称谓词

编辑

含义

“从祖”作为亲属关系称谓词时,是从祖祖父、从祖王父的简称。

从祖祖父,上古汉语也称为从祖王父,中古汉语简称为从祖,指的是祖父的亲兄弟,即父亲的伯父或叔父。

祖父之兄,中古汉语称为伯祖父,简称为伯祖;祖父之弟,中古汉语称为叔祖父,简称为叔祖。

从祖祖父,现在称为伯祖父或叔祖父。

祖父和从祖的父亲都是曾祖父。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内,从祖死后的丧服为小功。

祖父亲兄弟的几种称谓中,中古汉语以后最普遍频繁的称谓是“从祖”,因此,“从祖”在古籍里面往往是“从祖祖父”、“从祖王父”灵活习惯的用法。

从祖从祖

本宗九族五服正服之图本宗九族五服正服之图

示例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列传第三十·王奂传》:王奂,字彦孙,琅邪临沂人也。祖僧朗,宋左光禄、仪同。父粹,黄门郎。奂出继从祖(裹义)中书令球,故字彦孙。

琅邪临沂王氏世系表

王劭

王穆

王僧朗

王粹

王份

王奂

王谧

王球

无子

-

析:王僧朗与王球是从父兄弟不是亲兄弟,因此,王球是王奂的族祖不是从祖。

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二十五·司马楚之传》:“司马楚之(390—464),字德秀,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八世孙。父荣期,晋益州刺史,为其参军杨承祖所杀。楚之时年十七(司马荣期403年10月死,司马楚之14岁),送父丧还丹阳。………及从祖荆州刺史休之为裕所败,乃亡于汝颍之间。”

魏收《魏书·列传第六十·李叔虎传》:“李叔虎,渤海蓚人也。从祖金【李金】,世祖【拓跋焘】神麚中(428—431)与高允俱被征,位至征南从事中郎。叔虎好学博闻,有识度,为乡闾所称。太和中(477—499),拜中书博士,与清河崔光、河间邢峦并相亲友。转议郎。”

魏收《魏书·列传第六十五·辛雄传》:“雄【辛雄】从祖昙护【辛昙护】,以谨厚见称。卒于并州州都。”

魏收《魏书·列传第七下·景穆十二王》:“高祖【元宏】饯桢【元桢】于华林都亭。诏曰:“从祖南安,既之蕃任,将旷违千里,豫怀惘恋。然今者之集,虽曰分歧,实为曲宴,并可赋诗申意。射者可以观德,不能赋诗者,可听射也。当使武士弯弓,文人下笔。””

鲜(xiān)卑拓跋氏(即元氏)世系表

拓跋晃

南安王拓跋桢(元桢)

拓跋彬(元彬)

-

拓跋浚

拓跋弘

拓跋宏(元宏)

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宗亲世数,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

《颜氏家训·风操》注表

高祖父

族曾祖父

族祖父(即族祖)

族父

族兄弟

曾祖父

从祖祖父(即从祖)

从祖父(即从父)

从祖兄弟

祖父

伯父、叔父

从父兄弟

兄弟

自己

唐·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五十六·张祚传》:“(张祚)加文武爵各一级,追崇曾祖轨【张轨】为武王,祖寔【张寔】为昭王,从祖茂【张茂】为成王,父骏【张骏】为文王,弟重华【张重华】为明王。”

安定乌氏县张氏世系表

张轨

张寔

张骏

张祚

张重华

张天锡

张茂

无子

-

唐·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三十三·段匹磾传》:“经年,国中谋推(段)匹磾为主,事露,被害。文鸯【段文鸯】亦遇鸩而死,惟末波【段末波】存焉。及死,弟牙【段牙】立。牙死,其后(段匹磾)从祖就陆眷【段就陆眷】之孙辽【段辽】立。”

鲜卑段氏世系表

不详

段就陆眷

不详

段辽

不详

段末波

段牙

段乞珍(即段阶)

段务勿尘

段疾陆眷

段匹磾

段文鸯

段涉复辰

-

唐·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四十二·葛洪传》:“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祖系【葛系】,大鸿胪。父悌【葛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从祖玄【葛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练丹秘术授弟子郑隐。”

房玄龄等《晋书·载记第一·刘元海载记》:“惠帝失驭,寇盗蜂起,(刘)元海【刘渊】从祖故北部都尉、左贤王刘宣等窃议曰………”

匈奴挛鞮(dī)氏(即刘氏)世系表

挛鞮羌渠

挛鞮于扶罗

挛鞮豹(刘豹)

刘渊

挛鞮呼厨泉

-

-

挛鞮宣(刘宣)

-

-

房玄龄等《晋书·载记第十三·苻坚载记》:“(苻坚)追谥父雄【苻雄】为文桓皇帝,尊母苟氏为皇太后,妻苟氏为皇后,子宏【苻宏】为皇太子。兄法【苻法】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从祖侯【苻侯】为太尉,从兄柳【苻柳】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封弟融【苻融】为阳平公,双【苻双】河南公,子丕【苻丕】长乐公,晖【苻晖】平原公,熙【苻熙】广平公,睿【苻睿】钜鹿公。”

氐(dī)族蒲氏(即苻(pú)氏)世系表

蒲怀归

苻洪(蒲洪)

苻健(蒲健)

苻柳(蒲柳)

-

苻雄(蒲雄)

苻法(蒲法)

-

苻坚

苻丕

苻晖

苻熙

苻睿

苻融

-

苻安(蒲安)

苻定(蒲定)

-

-

苻鉴(蒲鉴)

-

-

苻侯(蒲侯)

-

-

-

唐·李延寿《南史·卷十九·谢裕传》:谢裕字景仁,朗弟允之子、而晦从父也。名与宋武帝讳同,故以字行。允字令度,位宣城内史。景仁幼为从祖安所知,始为前军行参军,会稽王世子元显【司马元显】嬖人张法顺权倾一时,内外无不造门,唯景仁不至,年三十而方为着作佐郎。

陈郡阳夏谢氏世系表

谢裒

谢据

谢朗

谢重

谢瞻

谢晦

谢允

谢裕

-

谢安

谢瑶

谢澹

-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列传第三十·薛憕传》:孝昌(525—528)中,(薛憕)杖策还洛阳。先是,憕【薛憕】从祖真度【薛真度】与族祖安都【薛安都】拥徐、兖归魏,其子怀隽【薛怀隽】见憕,甚相亲善。

河东汾阴薛氏世系表

不详

薛广

薛安都

薛道标

-

不详

薛弘敞

不详

不详

薛憕

薛真度

薛怀隽

薛湛儒

注:薛广和薛弘敞的父亲都不详。

令狐德棻等《周书·列传第三十四·柳霞传》:霞【柳霞】乃辞詧【萧詧】曰 :“陛下中兴鼎运,龙飞旧楚。臣昔因幸会,早奉名节,理当以身许国,期之始终。自晋氏南迁,臣宗族盖寡。从祖【柳元景】太尉、世父【柳庆远】仪同、从父【柳世隆】司空,并以位望隆重,遂家于金陵。……”

河东解(xiè)县柳氏世系表

柳卓

柳恬

柳凭

柳元景

柳庆宗

-

-

柳嗣宗

柳纂

-

柳成宗

-

-

柳秀宗

-

-

柳承宗

-

-

柳叔珍

柳庆远

柳津

-

柳季远

柳霞

柳靖

柳庄

柳叔仁

-

-

-

柳僧珍

-

-

-

柳叔宗

柳世隆

柳悦

-

不详

柳先宗

-

-

-

不详

不详

柳光世

柳欣慰

-

-

不详

不详

柳元怙

-

-

-

附:柳卓,晋汝南太守。柳恬,晋西河太守。柳凭,晋冯翊太守。柳元景,南朝宋追赠使持节、都督南豫、江二州诸军事、太尉、侍中、刺史、国公。柳庆远,南朝梁追赠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鼓吹、侯,谥忠惠。柳世隆,南朝齐追赠司空,班剑三十人,鼓吹一部,侍中,谥忠武公。柳叔珍,南朝宋员外散骑常侍、义阳内史。柳季远,南朝梁临川王谘议参军、司徒从事中郎、宜都太守。柳叔仁,车骑司马,梁州刺史,黄门郎,宜阳侯。柳僧珍,卫军谘议参军。

注:柳元怙,柳元景从兄,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457—464)末年,代柳叔仁为梁州刺史。柳元怙祖父和父亲的名字都不祥。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又考北史壹佰序传载李抗(陈寅恪按:即李暠孙韶之从祖)自州渡江,仕宋历任三郡太守,其子思穆【李思穆】于魏太和十七年(493)北归,位至营州刺史。然则西凉同族固有支孙由北奔南,又由南返北之一段故实。”

亲属称谓语素

编辑

含义

“从祖”作为亲属关系前缀语素时,首先,表示双方具有同一曾祖父的亲属关系,其次,通过在“从祖”后面加“祖父”、“父”、“兄弟”等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根,来描述双方的亲属关系。

“从祖”类似于“从父”的用法。

示例

“祖宗十八代”部分称呼“祖宗十八代”部分称呼

根据辈分高低(即亲疏远近)的差异,大体分为从祖祖父和从祖祖姑、从祖父和从祖姑、从祖兄弟和从祖姐妹、丛祖子和从祖女四种(称谓)关系。

1.从祖︱祖父

祖父的亲兄弟,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祖父、从祖王父,“从祖”+“祖父”的意思,中古汉语简称为从祖。

祖父之兄,中古汉语及其以后称为伯祖父,简称为伯祖;

祖父之弟,中古汉语及其以后称为叔祖父,简称为叔祖。

从祖祖父大自己两辈。

《尔雅·释亲》:“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从祖祖父的对称称谓,上古汉语称为从孙,中古汉语及其以后称为侄孙。

2.1.从祖︱父

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即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父,“从祖”+“父”的意思,中古汉语简称为从父。

父亲之堂兄(即从父兄),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父、从祖伯父(简称为从祖伯),中古汉语简称为从父、从伯父(简称为从伯),唐代开始称为堂伯父(简称为堂伯),现在称为堂伯父(简称为堂伯);

父亲之堂弟(即从父弟),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父、从祖叔父(简称为从祖叔),中古汉语简称为从父、从叔父(简称为从叔),唐代开始称为堂叔父(简称为堂叔),现在称为堂叔父(简称为堂叔)。

从祖父大自己一辈。

从祖父的对称称谓,上古汉语称为从子(即从父子),中古汉语称为从侄,唐代开始称为堂侄。

2.2.从祖︱姑

祖父的亲兄弟的女儿,即父亲的堂姐妹(即从父姐妹),上古汉语称为从祖姑,“从祖”+“姑”的意思,中古汉语简称为从姑,唐代开始称为堂姑,近代汉语称为堂姑母,现在称为堂姑母。

从祖姑大自己一辈。

《尔雅·释亲》:“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

从祖姑的对称称谓,上古汉语称为从<女至>,中古汉语称为从侄,唐代开始称为堂侄。

3.1.从祖︱兄弟

祖父的亲兄弟的孙子,上古汉语称为从祖晜(同“昆”)弟,后来称为从祖兄弟,“从祖”+“兄弟”的意思,可以分为从祖兄和从祖弟,中古汉语简称为从兄弟,也称为再从兄弟,唐代开始称为从堂兄弟,现在称为从兄弟,可以分为从兄和从弟。

从祖兄弟和自己同辈。

从祖兄弟的对称称谓也是从祖兄弟,属于互称类称谓词。

3.2.从祖︱姐妹

祖父的亲兄弟的孙女,上古汉语称为从祖姊妹,中古汉语简称为从姊妹,也称为再从姊妹,唐代开始称为从祖姐妹,“从祖”+“姐妹”的意思,可以分为从祖姐和从祖妹,也称为从堂姐妹,现在称为从姐妹,可以分为从姐和从妹。

从祖姐妹和自己同辈。

从祖姐妹的对称称谓也是从祖姐妹,属于互称类称谓词。

4.从祖︱子

祖父的亲兄弟的曾孙,即自己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上古汉语称为族子,中古汉语称为从祖子,“从祖”+“子”的意思,简称为从子,也称为再从子,又称为再从侄,唐代开始称为从堂侄,现在称为从侄。

从祖子小自己一辈。

从祖子的对称称谓,上古汉语称为族父,后来可以分为族伯父与族叔父,中古汉语称为再从父,也称为再从伯父或再从叔父,简称为再从伯或再从叔,唐代开始称为从堂伯父或从堂叔父,简称为从堂伯或从堂叔,现在称为从伯父或从叔父,简称为从伯或从叔。

下一篇 五岳真形图

上一篇 左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