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纲要 编辑
《中国史纲要》是2006年11月7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翦伯赞。1982年应读者要求,《中国史纲要(上下)》改为上、下两册。1994年修订再版。2006年进行第二次修订,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两次修订都是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并对一些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增补,力求使《中国史纲要(上下)》符合当前研究水平和教学需要。
书名:中国史纲要
作者:翦伯赞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07日
页数:740 页
定价:62 元
开本:大32开
装帧:平装
ISBN:9787301107201
字数:770 千字
版次:1次
书号:10720
第一章 史前时代
第一节 旧时石器时代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
第三节 文献与传说中的古史
第二章 夏与商
第一节 夏
第二节 商
一、商的兴起 高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二、商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三、商的政治制度
四、商的衰亡
五、商朝的文化艺术
第三章 西周、春秋和战国
第一节 西周
一、周族的兴起和西周王朝的建立
二、西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四、周和其他各族的关系
五、西周的衰亡
第二节 春秋
一、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式
二、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西周、春秋的文化
第三节 战国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各国的变和君主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七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四、各少数民族
五、战国的文化
第四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秦 统一的专制国家的形成
一、秦始皇建立专制统治和巩固统一的活动
二、推翻秦朝的农民战争
第二节 西汉时期统一的专制国家的确立
一、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削弱王国势力的措施
二、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西汉社会各阶级的状况
四、汉武帝时期统一的巩固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五、边境各民族 西汉王朝同边境各族的关系
六、社会矛盾的发展与王莽改制
七、推翻王莽政权的农民战争
第三节 东汉时期豪强大族势力的扩张和统一国家走向瓦解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豪强势力的扩张
二、专制体制的完备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三、边境各民族 东汉王朝同边境各族的关系
四、东汉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战争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
一、学术思想和宗教
二、史学、文学、艺术
三、自然科学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三国鼎立和西晋短期统一
一、割据势力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二、魏国的政治和经济
三、蜀国的政治和经济
四、吴国的政治和经济
五、从西晋统一到八王之乱
六、西、北边疆各族的内迁
七、汉族流民和内迁各族人民大起义
……
第六章 隋唐时期
中国史纲要:下册
第七章 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时期
第八章 明清时期
第九章 近代时期上
第十章 近代时期中
第十一章 近代时期下
中国史纲要
本书是近年的增订版本,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材相比,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仍体现了阶级斗争理论。如书中认为,专制皇权与儒家礼教的传统力量同佛教的矛盾斗争,终于使佛教没有取得国教的地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技术成就和国家的强大,则没有体现出优越感。对农民起义多有注重,全书给人的感觉就是底层人民的苦难史,除唐太宗前中期外,人民都背负着沉重的服役,生活悲惨。
翦伯赞
1916年,翦伯赞考入北京政法专门学校,后转入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1926年回国后,南下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大革命失败后,在历史学家吕振羽等人影响下,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潜心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问题。先后发表了《中国农村社会之本质及其历史的发展阶段之划分》《前封建时期之中国农村社会》等论文,与吕振羽合著了《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书,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和侵略我国的滔天罪行。 1937年5月,翦伯赞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统一战线、理论宣传和史学研究工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撰写的《历史哲学教程》,宣传历史唯物主义,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中国史纲》则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剖析了商、西周、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以及我国自战国至秦汉社会性质的转变,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史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
从50年代初开始,翦伯赞即致力于史学建设。首先发起编纂了两千多万字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并亲自主编了其中的《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两个专题。还与范文澜、胡华等人合著出版《中国历史概要》一书.从1961年春开始,他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历史教材编审组组长,主编通用教材《中国史纲要》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资料》。同时,他还先后发表《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和《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等论文,批评史学界从5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极左思潮。
翦伯赞治学严谨,著作宏富,至今仍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他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运用马列理论研究中国的社会和历史问题,功献卓著。特别是在中国古史分期的研究上,主张的西周封建论,独树一旗。虽然已受到黄现璠,张广志等学者的有力挑战,完全否定。但其影响力不可抹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翦伯赞被划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惨遭迫害。1968年12月18日夜,与夫人同时在北京大学含冤去世。1978年9月1日,中共北京大学党委为他平反昭雪。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