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州文庙 编辑
乾州文庙,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古城中部,南临万溶江,北截古城墙,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
乾州文庙现存建筑占地面积4886.9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2平方米。整个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中轴线两侧为东西庑和钟鼓楼。 乾州文庙在传播汉文化、促进民族融合方面发挥了平台、示范作用,培养了许多当地民族的杰出人物。
2013年3月5日,乾州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乾州文庙
地理位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古城中部
所处时代:清
占地面积:4886.9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259-3-55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乾州文庙在湘西苗民起义中烧毁。
清嘉庆六年(1801年),重建。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乾州文庙重修大成殿。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乾州文庙将右侧拓宽,并于此设立头门、庭院、明伦堂、尊经阁。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乾州文庙再度重修。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国立八中迁入湘西,初中女子部设在乾州文庙。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乾州文庙改为小学。
2022年,乾州古城文庙亮化及配套设施提质改造工程施工。
乾州文庙
大成门
大成门为青砖砌筑,两侧为名宦祠和乡贤祠,为硬山屋顶,外立面的一层窗户上边为三角形,大门四周饰有石柱饰和线脚,具有近代建筑的风格。
钟鼓亭
钟鼓亭在大成门进入后的东西两侧,为木构六角攒尖式钟鼓亭,造型独特,工艺精美。
大成殿
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周绕以回廊,南面设以隔扇门,其余三面为朱红墙面,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与湘中地区文庙大成殿的琉璃瓦不同,屋面覆以小青瓦,屋脊为琉璃双龙戏珠,飞檐翘。
月台
月台在大成殿前,中间设有无龙头的龙身丹墀,从东西两侧的台阶登上月台。
崇圣祠
崇圣祠为单檐歇山顶,西侧的文昌阁和明伦堂为硬山屋顶,均为青砖墙体。整体色彩淡雅,屋脊、梁枋、雀替、花牙子、柱础等木雕、石雕工艺细腻,图案多为龙凤等吉祥图案,既体现了浓厚的湘西少数民族地域特色,又于细微之处体现了文庙建筑的等级地位。
国立八中
抗战时期,安徽国立八中迁入湘西,初中女子部就设在乾州文庙。尽管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学生们都满怀抗日救国之志,板壁上“艰苦卓绝”的校训,清晰可见。以前供奉孔子,后来当做教室,今成为文研场所。文脉相传,在乾州文庙得到体现。
乾州古城
乾州古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城南,这里三陆横陈、二水绕洲,状如乾卦,故称“乾州”。乾州古城历史源远流长,古属五溪蛮地,夏商时期就有土著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汉以后,因水利舟楫之便,这里成为湘西重要的商埠码头。唐宋元明清时期,乾州古城成为苗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名列湘西州四大古镇之首。
2013年3月5日,乾州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乾州文庙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古城中部。
乾州文庙
交通指引
吉首市内乘坐1路、1路支线、7路、22路公交车,乾州古城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