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江西会馆 编辑

贵州省遵义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复兴江西会馆复兴江西会馆

复兴江西会馆,又称复兴万寿宫,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复兴镇复兴场下半场老街,占地面积1215.12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

复兴江西会馆为砖木结构建筑,由山门、古戏台、天井、封山墙,整体石柱、正殿、后殿、男女宾楼、厢房等组成,其中斜撑、梁柱、雀替等遍布石雕和木雕,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2013年3月5日,复兴江西会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复兴江西会馆

外文名:Fuxing Jiangxi Guild Hall

地理位置: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复兴镇复兴场下半场老街

所处时代:清代

占地面积:1215.12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09:00—17:0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1369-3-667

历史沿革

编辑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江西盐商为纪念道教净明忠孝派创始人许逊,于此修建复兴江西会馆。

清光绪八年(1882年),复兴江西会馆被火焚毁。

清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复兴江西会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复兴江西会馆作为复兴镇粮仓。

文革时期,复兴江西会馆遭到严重破坏。

2006年,贵州省文明厅对复兴江西会馆进行保护性维修。

200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对复兴江西会馆进行仿古修缮。

建筑格局

编辑

结构

复兴江西会馆平面示意图

复兴江西会馆坐南向北,中轴对称,四合院布局。会馆占地1215.12平方米,由山门、戏楼、两厢、正殿、后殿等建筑组成。复兴江西会馆正立面为牌楼式砖石山门,设三门,中间大门为石质内收八字门,左右各一石拱小门。大门上门为石雕装饰和竖刻“万寿宫”牌匾。背面为戏台,底层架空作为入口空间,上层为戏曲表演空间和相关准备空间,歇山顶,四柱三开间,抬梁式结构,顶置藻井。杨泗殿与戏台隔院落正对,沿几级台阶而上,为主要祭祀杨泗将军的空间,空间较为开放;真君殿与祭祀许真君的主要空间,同为硬山顶,承重结构主要采用山墙为穿斗、明间为穿斗抬梁式结构,两侧高大封火山墙围绕。杨泗殿与真君殿同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通面阔相同。整个建筑由28根高13米、直径0.75米的园柱形和八方柱形的大石柱支撑,所有支撑木梁柱都有镂空雕或浮雕,以人物、禽兽、山水、花鸟图案为主,檐悬挂铜铃,屋脊有宝顶、龙兽等泥塑组成。

特点

复兴江西会馆建筑工艺精湛细腻、技法古朴、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建筑风格融合中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历史上赤水市复兴镇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等状况。

复兴江西会馆纵剖面示意图 复兴江西会馆纵剖面示意图

主要建筑

编辑

山门

山门为石质券拱门,券拱上方有戏剧人物高浮雕图案,门两边有石刻对联,浮雕及对联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敲碎或用水泥涂抹。山门乃戏楼,面阔11米、进深9米,用八棱和圆形料石作柱,硬山式顶,飞檐起翘,翘上系铜铃。戏楼围边、撑拱柱础、雀替等遍施花鸟草虫、动物、戏剧故事等雕刻图案。戏楼前为院坝,阔14.3米、进深11米。两边为厢房。

山门山门

戏楼

戏楼面阔三间,一层明间为过道;二层为戏台,离地面高2.55米,进深8.60米,面阔24.60米。穿斗式歇山顶,后檐翼角起翘,挂有铜铃。戏台由八棱形石柱和圆形石柱支撑。戏台的围边、斜撑、柱础、雀替等遍刻花草、动物、戏剧故事等高浮雕、圆雕或透雕图案。戏台前边为天井,天井宽14.39米,进深10.70米。

戏楼戏楼

正殿

正殿建在0.8米高的台基上,前有5级踏步,长6.1米。正殿面阔5间24米、进深8米,以料石为柱。明间檐柱上有阴刻对联,“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柱前有雌雄石狮一对,高1米,头被毁。

后殿

后殿,建在0.7米高的台基上,除体量稍小外,制式与正殿一致。面阔5间24米、进深10.5米。檐柱上有阴刻楷书对联,三道大门均为石刻梁柱,正门上方刻馆名“江西会馆”(现清理为“万寿宫”竖幅)。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主词条:许逊

许逊像

许逊(239年—374年),出生在南昌县,字敬之,道教“净明忠孝”派创始人。祖籍河南汝南,东汉末年,其祖父避战乱迁居到豫章南昌。年青时,便精通经、史、天文、地理及阴阳五行,尤其爱好道家修炼之术。他42岁时,前往四川就任旌阳县令。在任10年,居官清廉,政绩卓著。归隐以后,许逊一面继续精心修炼,一面经常关心民间疾苦。他目睹豫章四处洪水为患,便率领人们大兴水利,足迹遍及南昌、新建、进贤、丰城、高安、九江、湖口以及湖南、福建等地,时间长达20年。传说他活了136岁,于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八月初一“合家四十二口人一齐升天成仙”,后人尊奉他为许仙。

建造背景

复兴场码头停泊的盐船复兴场码头停泊的盐船

复兴江西会馆的建造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复兴场在赤水河畔,明清时期就已经是一个规模可观的商品贸易水码头,特别是成为“川盐进黔”的重要盐运码头。大量的江右商人在此地进行商品贸易,特别是盐商。为了祭祀乡神、祈求贸易平安、维护共同的利益等原因,复兴江西会馆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

文物价值

编辑

文化价值

复兴江西会馆戏楼的撑拱、围边、柱础、雀替等遍布花鸟虫鱼、戏曲故事等装饰。杨泗殿和真君殿的撑拱、雀替等同样装饰精美。除了这些精细的部位,两侧的封火山墙同样造型丰富,为猫弓背和马头墙式组合型的山墙,极大丰富了立面造型。这些或大或小的装饰无一不别致,展现出江西会馆和江右商帮特有的文化特征。

艺术价值

古时,赤水河畔的复兴是川盐入黔重要码头,在此经商的江西籍商人为数众多。由江西盐商捐资修建的复兴江西会馆古朴典雅,主要用于江西籍商人聚会、消遣、会友或寄居。复兴万寿官的整体石柱和雕刻艺术工艺精湛细腻、技法古朴、内容丰富,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在贵州省内都是罕见的。复兴江西会馆的主要装饰手法为石雕、木雕等手法,装饰题材与一般江西会馆相似,主要装饰的部位为山门、梁柱、雀替、斜撑等部位,装饰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展现出江右商帮的经济实力和审美情趣。

历史价值

复兴江西会馆的建筑工艺将中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融为一体、谐调一致,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历史上赤水复兴场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等状况。

文物保护

编辑
1998年7月31日,复兴江西会馆被赤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12月21日,复兴江西会馆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复兴江西会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复兴江西会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复兴镇复兴场下半场老街。

开放时间

09:00—17:00

交通线路

从复兴镇到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行驶50米;右转,进入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行驶420米;直行,进入三十里河滨大道南路,行驶1.6千米,即可到达复兴江西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