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屯牌坊群 编辑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屯牌坊群,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鲁屯镇境内,先后建于清道光年间。

鲁屯牌坊群的牌坊均为四柱三楼三门式,铆榫结合,因而坊座坚稳,坊体牢固。鲁屯古镇里曾经有4座古牌坊,现存三座,分别为生员李汝兰之母百岁坊、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李锦章百岁坊。

2013年3月5日,鲁屯牌坊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鲁屯牌坊群

地理位置: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鲁屯镇境内

所处时代:清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368-3-66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鲁屯是明清时期军事政治的中心,明朝皇帝朱元璋为平南部(今日西部)之乱,命军南征,战事平息后,将南征的几十万部队就地留守在云南和贵州,军转民,在当地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屯堡文化”。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仲冬月,建李汝兰之母百岁坊。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孟冬月,建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孟冬月,建李锦章百岁坊。

建筑格局

编辑
鲁屯牌坊群的牌坊均为四柱三楼三门式,铆榫结合,因而坊座坚稳,坊体牢固。鲁屯古镇里曾经有4座古牌坊,现存三座,分别为生员李汝兰之母百岁坊、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李锦章百岁坊。

李汝兰之母百岁坊

主要建筑

编辑

李汝兰之母百岁坊

李汝兰之母百岁坊李汝兰之母百岁坊

李汝兰之母百岁坊立于鲁屯南门口,为旌表“生员李汝兰之母”吕氏“百有二岁”而建,四柱三门五楼,高9.39米,宽7.58米。正楼、次楼和边楼均以如意墩承托楼顶,正楼六墩、次楼和边楼各三墩。正楼如意墩下为平板枋。枋下立高拱柱,柱间镶花板,中嵌圣旨牌。高拱桂下为定盘枋,置于楼柱上,枋下柱间依次为上额枋、字碑、下额枋和雀替。定盘枋两端,上部承托次楼,下部为高拱柱,立于边楼下平板枋上。高拱柱与楼柱间安花板。边楼平板枋置于边柱上,枋下边柱与楼柱间依次为上额枋、字板、下额枋和雀替。楼柱和边柱前后有对称夹柱抱鼓石,下置须弥座基座,基座间无石槛。

李汝兰之母百岁坊整坊雕刻精美。除对联外,文字有“生员李汝兰之母百岁坊”“贞寿之门”“国瑞家祥”“天休人望”“升平人瑞”“贞静女宗”等。图案包括“五龙献瑞”“奥t麟献瑞”“松鹤延年”“二龙抢宝”“平安富贵”“多子多福”“大吉大利”和“四艺”等。

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

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

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立于鲁屯包谷市,为旌表“生员黄建勋之母”李氏终生节孝而建,四柱三门五楼,高9.25米,宽8.75米。正楼、次楼和边楼均以如意墩承托楼顶,正楼七墩、次楼和边楼各三墩。正楼如意墩下为平板枋。枋下立高拱柱,柱间镶花板、中嵌圣旨牌。高拱柱下为定盘枋,置于楼柱上,枋下柱间依次为上额枋、字碑、下额枋和雀替。定盘枋两端,上部承托次楼,下部为高拱柱,立于边楼下平板枋上。高拱柱与楼柱间为花板。边楼平板枋置于边柱上,枋下边柱与楼柱间依次为上额枋、字板、下额枋和雀替。楼柱和边柱有对称夹柱抱鼓石,下置须弥座基座,基座间无石槛。

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整坊雕刻精美。文字除对联外,有“生员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志同冰质”“节媲松操”“妇兼子职”“母作师资”“彤管流芳”“金章著美”等。图案以寓意吉祥的“三龙献瑞”“二龙抢宝”“福寿齐天”“平安富贵”“大吉大利”“祛灾祈福”等为主。

李锦章百岁坊

李锦章百岁坊立于鲁屯铁匠街,为旌表李锦章“百有二岁”而建,四柱三门五楼,高10.11米,宽7米。正楼、次楼和边楼均以如意墩承托楼顶,正楼七墩、次楼和边楼各三墩。正楼如意墩下为平板枋。枋下立高拱柱,柱间镶花板、中嵌圣旨牌。高拱柱下为定盘枋,置于楼柱上,枋下柱间依次为平板枋垫板、上额枋、字碑、下额枋和雀替。定盘枋两端,上部承托次楼,下部为高拱柱,立于边楼下平板枋上。高拱柱与楼柱间安花板。边楼平板枋置于边柱上,枋下边柱与楼柱间依次为平板枋垫板、上额枋、字板、下额枋和雀替。平板枋下加垫板,是该坊形制区别于同地其他二坊的唯一之处。楼柱和边柱有对称夹柱抱鼓石,下置须弥座基座,基座间无石槛。

李锦章百岁坊整坊雕刻精美。文字除对联外,有“李锦章百岁坊”“升平人瑞”“一门衍庆”“万代流芳”等。图案以寓意吉祥的“五龙献瑞”“福寿齐天”“平安富贵”“多子多福”“大吉大利”“丹凤戏牡丹”“狮子戏绣球”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等为主。

历史文化

编辑

李汝兰之母百岁坊

据“特调兴义府知府、前翰林院庶吉士、灵山仇效忠”撰写的吕氏生平得知,她是原任黔西州学正吕淑的女儿。从小温文尔雅,与邻里和睦相处,不苟言笑,善事舅姑,恪守妇道。长大后嫁给庠生李明孝的长子宪章为妻。清嘉庆二年(1797年)战乱,举家避难时与公婆失去联系。平定后返回故里,早晚寻找公婆下落,在找到二人尸体后,用轿子载回归葬。吕氏可谓忠孝一门,所生二子,俱列武庠。5个孙子,有3个在学官就读,皆得益于吕氏教诲。其事迹由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云贵总督阮元,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副都御史、贵州巡抚裕敏、以及提督贵州全省学政、贵州布政使、贵州兴义府正堂、兴义县正堂、兴义县儒学等官员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秋题奏旌表。获礼部奉旨批准后建坊。

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

据“特调兴义府知府、前翰林院庶吉士、灵山仇效忠”撰写的李氏生平得知,她是优廪生李明楷女儿,候选训导李总章、生员李纯章姐姐。十八岁嫁处士黄明为妻,两年后生子建勋。在建勋未满周岁时遭遇“苗变”,丈夫罹难李氏痛不欲生。因“姑老子幼,含泪慰亲,昼夜纺织,毅然以仰事俯育为己任。及姑卒,丧葬尽礼,内外无闲言。”生员黄建勋之母在含辛茹苦抚养建勋的同时,还抚养胞弟黄昱遗孤黄建业,直至成人。其事迹由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云贵总督阮元,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副都御史、贵州巡抚嵩溥,以及提督贵州学政、贵州布政使、贵西安大兴遵兵备道、贵州兴义府知府、兴义县知县、兴义县训导等官员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题奏旌表。获礼部奉旨批准后建坊。

李锦章百岁坊

据李锦章世侄,“赐进士出身、特授广东西宁县知县”杨茂材撰写的李锦章生平得知.锦章字增美,号纲夫。出生仅六月即丧父。从小接受母亲教诲,深得母亲喜爱。清嘉庆二年(1797年)战乱,除锦章得以幸免外,全家遇害。战乱平定后,重立家室,勤俭自持。年近花甲始得子,“延师课读,不事姑息。道光元年,年八十,覃恩赐给衣顶。至今百有二岁,步履尤健”。由钦命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副都御使、云贵总督贺长龄,以及贵州巡抚、提督贵州学政、贵州布政使、贵州兵备道分巡贵安兴大遵等处地方、兴义府知府、兴义县知县等官员“请旨建百岁坊”,获礼部奉旨批准后建坊。

文物价值

编辑
鲁屯牌坊群是中国古代优老敬老制度的重要物证,是云贵地区石牌坊的典型代表,是贵州清朝晚期石雕艺术的精品,是研究清代石牌坊营造技艺的重要实物。 鲁屯牌坊群不仅是鲁屯经济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见证人,也是黔西南地区“屯堡文化”的典型代表。

文物保护

编辑
2013年3月5日,鲁屯牌坊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鲁屯牌坊群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鲁屯镇境内。

鲁屯牌坊

开放时间

全年免费对公众开放。

交通指引

兴义市内乘坐2路、3路公交车鲁屯古镇站下车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