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凡 编辑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傅小凡傅小凡

傅小凡,1957年10月生,男,籍贯辽宁省,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与中国文化等专业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的研究工作。 傅小凡于1993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厦门大学哲学系。主要科研领域在宋明理学、闽学、李贽思想、中国艺术美学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傅小凡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7年10月

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出生地:辽宁省

代表作品:CCTV百家讲坛《崇祯那些年》、《大明疑案》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

人物经历

编辑
1971参加甘肃省天水市歌舞团工作,先后担任演员,编导等职务。

1986年12月,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兰州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毕业证书。

1989年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生班攻读硕士学位课程。

1991年在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任教马列教研室与音乐系任教。

1993年7月通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1995年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教授,研究生导师。

2014年2月17日—3月2日,主讲《崇祯那些年上部》。

2014年4月6日—4月16日,主讲《崇祯那些年下部》。

2015年6月13日—7月10日,主讲《大明疑案上部》。

2016年7月5日—7月24日,主讲《大明疑案下部》

2015年10月22日—10月25日,主讲《走近朱熹》。

2017年8月27日—2021年11月29日,主讲《国宝迷踪》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

2022年12月9日—2022年12月18日,主讲《中国史话》(明朝篇)

主讲课程

编辑
担任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与中国文化等专业的教学工作。

出版图书

编辑

晚明风云

作者名称 傅小凡

作品时间2023-12

《晚明风云》是2023年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辉煌与悲情:300年大宋王朝何以从文治巅峰走向衰亡

作者名称 傅小凡

作品时间2023-11

《辉煌与悲情:300年大宋王朝何以从文治巅峰走向衰亡》是2023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大明疑案

作者名称 傅小凡

作品时间2015-6

《大明疑案》是2015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小凡。

李贽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名称 傅小凡

作品时间2007-1

《李贽哲学思想研究》是福建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小凡。

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

作者名称 傅小凡

作品时间2004-8

《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是2004年8月中华书局出版的书,作者是傅小凡。

宋明道学新论

作者名称 傅小凡

作品时间2005-3-1

以道学的形式得到复兴,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儒家,建构了完整的本体论体系,并且逐步在思想界取得独尊的地位。明朝末期,心学取代理学的独尊地位而成为显学,中国哲学发展出现了鲜明的路向转变

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像艺

作者名称 傅小凡

作品时间2003-1

晚明自我观研究

作者名称 傅小凡

作品时间2001-11

查看更多书籍

研究方向

编辑
主要科研领域在宋明理学、闽学、李贽思想、中国艺术美学等。

主要从事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的研究工作。

主要贡献

编辑

傅小凡傅小凡

出版了《晚明自我观研究》、《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演化及其美学意义》、《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先秦诸子对“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思考》、《宋明道学新论》《朱子与闽学》《李贽哲学思想研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等专著,在国内各类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

下一篇 高长山

上一篇 傅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