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赓哲 编辑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于赓哲于赓哲

于赓哲,男,1971年6月出生于陕西咸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12月登陆《百家讲坛》讲授《狄仁杰真相》。首次还原真实的狄仁杰形象。同名图书也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隆重推出。2014年1月19日在百家讲坛开讲《发现上官婉儿》,共五集,并配套出版《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结合讲座内容和新公布墓志对上官婉儿重新予以研究和评价,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还出版有《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 《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 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于赓哲

国籍:中国

出生地:陕西咸阳

出生日期:1971年6月

毕业院校: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

专业方向:中国古代史

学术代表作:《狄仁杰真相》、《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从朝集使到进奏院》

论文数量:31篇(截至2019年7月)

职称:教授

性别:男

人物经历

编辑
于赓哲1971年出生于陕西咸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父母影响,他从小便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从小学到初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那个年代,父母很重视对我们的文化教育,他们的言传身教给了我很多启示,从课本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使我受益匪浅。”于赓哲说:“回忆起来,在咸阳生活的那段日子非常开心,五陵原、渭河桥、油泼辣子、蒜蘸面,家乡咸阳就是有着这份天然的纯净,这里的乡党们淳朴热情、待人诚恳,我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我心灵的归宿。”1989年高中毕业后,于赓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学习期间,他成绩优异、能力出众,并且多才多艺,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那一时期,我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内的学业的同时,广泛地涉猎文史哲诸学科,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应该说,我的大学时代是值得回忆的金色年华。”于赓哲说。大学毕业后,于赓哲留校任教,从此,他便坚守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同事的推荐下,于赓哲受邀参加了《百家讲坛》栏目。

于赓哲自幼喜爱历史,报考大学时毅然选择历史专业,从此踏上了研究历史的漫漫长路。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他以孟子般的雄辩之口才及其阳刚之气,激情地为学生讲解中国古代史,擅长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严谨不失幽默,轻松不乏深刻,深受学生喜爱,教室前排的座位永远是限量版商品。

2012年12月,于赓哲受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录制讲座《狄仁杰真相》 。同名图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发行。2014年1月19日在百家讲坛开讲「发现上官婉儿」,共五集,并配套出版「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结合讲座内容和新公布墓志对上官婉儿重新予以研究和评价,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23年,担任舞剧《门》历史顾问 。

2020年开始在b站 、抖音 等平台更新知识视频,多次登上热搜。2023年,《长安三万里》热映时,于赓哲出了好几期李白杜甫高适的视频,登上抖音热搜,受到广泛关注。 同年,在b站开讲《被低估的王朝——于赓哲老师讲隋朝改革》。

研究方向

编辑
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

出版图书

编辑

盛唐到底盛在哪儿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23-9

《盛唐到底盛在哪儿》是2023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她们的唐朝:唐代社会图景与女性命运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23-5

《她们的唐朝:唐代社会图景与女性命运》是一本202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赓哲。

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23-4

《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是一本2023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赓哲。

烧尾:于赓哲说唐才子才女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23-4

《烧尾:于赓哲说唐才子才女》是一本2023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赓哲。

从疾病到人心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20-5

古人如何面对瘟疫?瘴气是真实存在抑或只是出自人心的幻想?古时候的医患关系是怎样的,他们也有医患矛盾吗?于赓哲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中古时期医疗社会史的研究,认为“疾病比很多因素更能长远影响人类历史”,“在摸索人与社会甚至人性的基本规律的时候,医疗与疾病是一个绝佳的窗口”,本书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和...

隋唐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17-4

《隋唐人的日常生活》是2017年4月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赓哲,该书可以被看作为作者同名公开课的配套教材。

她世纪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15-3-1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曾经爆发过璀璨光芒的时期,有着令人神往的宽容和开放,容纳了无数人的激情和梦想。这一时期,上至皇室成员中的皇后、公主,下至普通百姓的妻女,都积极投身到社会生活之中,巾帼不让须眉。在这个中国历史上女性的黄金时代,封建时代桎梏女性的禁区可以突破,女性的命运可以改变,涌现了一批传奇女性...

大唐英雄传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14-4-1

凌烟阁是唐代长安城太极宫的一座阁楼,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将24名在建国和玄武门事变中建立功勋的功臣的画像悬挂在阁中,用以标榜功劳,激励后进。所以后世文学语言中“凌烟阁”成了“建功立业”的代名词。唐代先后有四位皇帝继续将功臣添补到凌烟阁中,如郭子仪、李光弼、张九龄、马遂等,总数最终达到了一百人以上。...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14-1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于赓哲根据2013年新出土的上官婉儿墓信息介绍唐代传奇女子上官婉儿一生的通俗性知识读本。本书以于赓哲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发现上官婉儿》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狄仁杰真相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13-1

2012年12月央视《百家讲坛》播出的关于“神探狄仁杰”的节目,主讲人是陕西师范大学的于赓哲教授。同时有同名图书《狄仁杰真相》出版。《狄仁杰真相》将为你展现一个作为大唐杰出政治家的狄仁杰,揭开“神探”美名的来历。

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

作者名称 于赓哲

作品时间2011-10-1

《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是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赓哲。

查看更多书籍

参考资料

科研工作

编辑

《百家讲坛》照片

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反响,一些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研究课题《蓄蛊之家的传说》2004年获国家第三十六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曾先后八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二等、三等奖项(截至2013年),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一项,参与横向项目多项。出版有《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

学术成果

编辑

出版著作

《狄仁杰真相》《狄仁杰真相》

《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中华书局,2020年5月;

《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 ,专著,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狄仁杰真相》;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大唐英雄传》;

《她世纪——隋唐的那些女性》;

《隋唐人的日常生活》;

论文发表

1、《蓄蛊之地——一项文化歧视符号的迁转流移》,《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疾病与唐蕃战争》,《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光明日报》(2004.12.28)、《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2期等转载观点或全文。

于赓哲于赓哲

3、《〈新菩萨经〉〈劝善经〉背后的疾病恐慌——试论唐五代主要疾病种类》,《南开学报》,2006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1期转载。

4、《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元卷)》2006年第2期转载。

5、《对<蒲州刺史充关内盐池使与景云政治>一文的不同意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

6、《从朝集使到进奏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1期转载。

7、《由武成王庙制变迁看唐代文武分途》,《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9辑(2002年)。

8、《唐代的医学教育及医人地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2003年)。

9、《中国古代对高原(山)反应的认识及相关史事研究》,《西藏研究》,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篇目辑览》收录。

10、《由古人的求医心理看古代医人的整体水平》,《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4期转摘观点。

11、《割股奉亲缘起的社会背景考察——以唐代为中心》,《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12、《试论唐代官方医疗机构的局限性》,《唐史论丛》第九辑,2006年。

13、《唐代医疗活动中咒禁术的退缩与保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7期转载。

14、《被怀疑的华佗——中国古代外科手术的历史轨迹》,《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6期转载,《新华文摘》2009年第7期转摘观点。

15,《然非有力,不能尽写——中古医籍受众浅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7期转载观点。

16,《疾病、卑湿与族群边界》,《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17,《唐代人均食盐量与盐的使用范围》,《唐史论丛》第十辑。

18,《疾病观与唐代长安城嬗变》,《南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9,《薛瑶墓志研究》,《第三届世界新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20,The progression of moxibustion therap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folk medicine: An analysis on the background of technology choice,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ume 2, Number 3 / 2007年7月.

21,《隋唐伐高句丽比较研究》,大约3万字,已收入《盛唐与东北亚政局》(王小甫主编)一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22,《天圣令复原唐医疾令所见官民医学之分野》,《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

下一篇 于涛

上一篇 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