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伯陶 编辑
赵伯陶,1948年8月生,北京市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编审。1982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编辑工作之余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以及传统文化之研究,已在中央或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或书评一百五十余篇,约百余万字。校点古籍《船山诗草》《古夫于亭杂录》(以上中华书局出版)、《人中画》(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三言》(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中文名:赵伯陶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48年8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古夫于亭杂录》
职务: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编审
袁宏道集(编选)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七史选举志校注(校注)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明清八大家文钞(导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明文选(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中国文学编年史,明末清初卷(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正说——雍正王朝与康乾盛世 台北 : 知本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
大话十二生肖 齐鲁书社,2004
秦淮旧梦 济南出版社,2002
归有光文选(选注评点)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香祖笔记(选评) 学苑出版社,2001
落日辉煌 济南出版社,2001
冷月清风 中华书局,2001
十二生肖面面观 齐鲁书社,2000
池北偶谈(选注) 学苑出版社,1999
唐宋名篇吟诵系列,词情篇(选注) 朝华出版社,1999
张惠言暨常州派词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明清小品: 个性天趣的显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大话十二生肖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2004-9
《大话十二生肖》是2004年齐鲁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伯陶。本书主要讲述了十二生肖的来历,以及在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完善。
落日辉煌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2002-10
《落日辉煌:雍正王朝与康乾盛世》是2002年济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伯陶。
明文选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2006-1
《明文选》是由 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伯陶。本书共入选明朝六十四位散文作家的一百五十一篇散文。
秦淮旧梦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2008-4-1
《秦淮旧梦:南明盛衰录》是 2008年4月 济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伯陶 。本书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重新解读(而非直接面对)某些重大的历史或文化主题,特意选择那些人们普遍感兴趣即茶余饭后可供谈资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题材,
十二生肖面面观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2000-11-01
《十二生肖面面观》,2000年齐鲁书社出版图书。
王士禛诗选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2009-1-1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和宋代的延拓后,于元代转入衰势。嗣后在明、清共近六百年问,突然别开生面,异彩纷呈。从明人在理论和创作上的种种“复古”,到清人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出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风格鲜明的诗人作家,使明清诗歌在古典的末期华章叠呈,独为局面。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
袁伯修小品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1996-8
本书内容包括,真正英雄从战战兢来;刻文章辨体序;刻文中子序;救荒奇策何如;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毛颖陈玄石泓楮素传;刻玉海序;葛医序;唐医序等内容
池北偶谈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1999-6-1
《池北偶谈》是清代文学家王士_的一部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共录笔记一千二百九十二则,此选本仅选一百四十一则,不及原书的九分之一,但终非管中窥豹。在选注中注意了各卷的平衡,但“谈故”四卷,多涉及典章制度,读者或许举不大,故入选从严,因而对于一些史料价值较大的笔记,也不得不割爱。王士_不是考据家...
明末清初卷-中国文学编年史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2006-9
中国文学编年史(13卷 共18册),ISBN:9787543844650,作者:陈文新
明清八大家文钞
作者名称 赵伯陶
本书为民国初年王文濡选编。所选八大家,皆为桐城一派之代表人物,选者以归有光为桐城远脉所自,以方苞为桐城鼻祖,姚鼐、刘大_、曾国藩等为中坚,梅曾亮、张裕钊、吴汝纶等为沿流而起者,故选此八家之文,意在“存先正值典型,树浚学之模范”。虽然其所选局限于一派,但选目尚属精当,不少文章确实质量较高,能够代...
七史选举志校注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2015-12-11
袁宏道集
作者名称 赵伯陶
作品时间2009-1
《袁宏道集》选注袁宏道诗文,分为诗选、文选、尺牍选三部分,之所以将其尺牍独立于文选,就是考虑到袁宏道致亲友或尊长信函,遣词用语更为直率洒脱,与其散文特色区别明显,风格有异。诗选凡37题48首,文选20篇,尺牍选13篇,各以撰写年代先后为序。尺牍中有原题相同者,则加括注“一”、“二”,以便于称引...
查看更多书籍
2 袁宏道及其性灵文学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
3 中华本诸史《选举志》商斠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9/01
4 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学及士人心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5 王文濡与《明清八大家文钞》 甘肃社会科学 2009/01
6 选注《袁宏道集》后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7 《七史选举志校注》后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8 文学编年史编纂的三个原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9 文学编年史中的纪年问题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10 明末奇女子刘淑及其《个山集》 文史知识 2006/07
11 王士禛的神韵说与创作实践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12 陈廷敬及其文学地位略论 中华文化论坛 2006/01
13 17世纪:小品精神的末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05
14 李庆立《谢榛全集校笺》读后 山东社会科学 2003/06
15 生肖说狗 文史知识 2002/12
16 生肖说鸡 文史知识 2002/11
17 生肖说猴 文史知识 2002/10
18 生肖说羊 文史知识 2002/09
19 生肖说龙 文史知识 2002/07
20 生肖说兔 文史知识 2002/04
21 生肖说马 文史知识 2002/02
22 解识无声弦指妙——读王小舒著《神韵诗学论稿》 中华文化论坛 2002/02
23 生肖说虎 文史知识 2001/12
24 生肖说牛 文史知识 2001/11
25 生肖说“猪” 文史知识 2001/09
26 生肖说鼠 文史知识 2001/08
27 辛巳说蛇 文史知识 2001/05
28 归有光散文简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29 从台湾出版的两部大陆学者的清诗专著谈起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1/03
30 清代第一女词人的信史——读金启孮《顾太清与海淀》 社会科学辑刊 2001/04
31 读全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 蒲松龄研究 2000/Z1
32 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论略 江淮论坛 1997/04
33 宋词的文化品格 文史知识 1996/09
34 神韵说三论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6/03
35 门前一树马缨花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6/02
36 《婴宁》的命名及其蕴涵 明清小说研究 1995/01
37 学术通俗化的可贵尝试──读张亚新之《曹操大传》 天府新论 1995/04
38 读《施愚山集》 江淮论坛 1995/03
39 《三国演义》文化品格论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1
40 《聊斋志异》文化品格论 蒲松龄研究 1995/Z1
41 读《聊斋》札记─—概说与《考城隍》等三篇 蒲松龄研究 1995/02
42 读《聊斋》札记──《聊斋》清人旧评刍议 蒲松龄研究 1995/01
43 将计就计 星移斗转——说“蒋干盗书” 古典文学知识 1994/06
44 妙语谈片(六) 阅读与写作 1994/06
45 妙语谈片(五) 阅读与写作 1994/05
46 妙语谈片(四) 阅读与写作 1994/04
47 妙语谈片(三) 阅读与写作 1994/03
48 妙语谈片(二) 阅读与写作 1994/02
49 妙语谈片(一) 阅读与写作 1994/01
50 孔凡礼:没有头衔的学者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4/03
51 读《谢榛研究》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2
52 真的情 美的歌──读王茂福《汉魏六朝名赋诗译》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2
53 《聊斋志异》注释小议 蒲松龄研究 1994/04
54 市井文化刍议 学习与探索 1993/05
55 《人中画》版本演化及其他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1
56 关于满族女词人顾太清的几个问题 社会科学辑刊 1993/01
57 一部富有个性的断代文学史——读许总著《宋诗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1
58 事业名山以命通——袁行云及其《清人诗集叙录》 社会科学战线 1992/03
59 古典诗论的形象化阐释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2/03
60 从《围城》中的“‘鬼’不会长大”谈起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02
61 《聊斋志异》艺术“空白”论… 蒲松龄研究 1992/01
62 莫须有的“丁香花案” 满族研究 1992/01
63 《聊斋志异》阅读接受初探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03
64 考据议论 细大不捐——《蒲松龄论集》评介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02
65 清代科举与士人心态 阴山学刊 1991/04
66 《三国演义》艺术接受三谈 江淮论坛 1991/01
67 筚路蓝缕 提纲挈领——读严迪昌《清词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4
68 从张问陶的两首佚诗谈起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1
69 困惑中的憧憬——《三国演义》的人才理想与作者心态 明清小说研究 1990/02
70 《红楼梦影》的作者及其他 红楼梦学刊 1989/03
71 文廷式及其《云起轩词》刍议 江淮论坛 1989/01
72 《柴翁诗卷》考 贵州文史丛刊 1987/03
73 张问陶与“性灵”说 宁夏社会科学 1987/03
74 《四溟诗话》考补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7/02
75 留得四时春 岂在花多少——太清及其词略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86/04
76 读聊斋诗词——谈蒲松龄的内心苦闷 蒲松龄研究 1986/00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