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春市 编辑
宜春市,江西省辖地级市,古称袁州,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全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全国健康养生基地。2023年,被评为三线城市 。 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 市政府驻袁州区,辖袁州、樟树、丰城、靖安、奉新、高安、上高、宜丰、铜鼓、万载10个县市区和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3个功能特色区。 截至2022年底,宜春市常住人口496.97万人。
宜春市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县,2000年8月撤地设市, 素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 留存历史文化遗址4503处,樟树吴城文化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初唐四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典出宜春;唐代韩愈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明代《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现代物理学家吴有训、两届奥运会冠军杨文军均是宜春的代表。 境内景点众多,包括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三爪仑等。
宜春市是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2009年央视中秋晚会以及每年一度月亮文化节举办地,享有“月亮之都”、“亚洲锂都”之称,先后获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宜春市交通便利,有铁路6条,高速公路10条,境内县县通高速,宜春明月山机场通航18个城市。
2023年,宜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46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7%。
中文名:宜春市
外文名:Yichun
别名:袁州、宜春侯国
行政区划代码:3609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江西省
地理位置:华东地区江西省西北部
面积:18700 km²
下辖地区:1个区、6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袁州区宜阳大厦
电话区号:0795
邮政编码:336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96.97 万(2022年底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明月山温汤旅游度假区、三爪仑
机场:宜春明月山机场
火车站:宜春站、宜春西站
车牌代码:赣C
地区生产总值:3467.5 亿元(2023年)
宜春市袁州区城建
秦分天下为36郡,宜春市的区域范围隶属九江郡。
两汉时期,隶属豫章郡。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置安成郡,宜春一带,分属豫章、安成两郡。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设巴山郡,辖丰城一带。梁末,又设豫宁郡,辖奉新、靖安、铜鼓一带。是时,市域分属豫章、安成、巴山、豫宁4郡。
隋初,废郡置州,隋开皇十一年(591年),置袁州(治所在宜春县)。其时,今袁州区及樟树市西部为袁州所辖,樟树市东部为吉州所辖,丰城市为抚州所辖,其余诸县及樟树市以北均为洪州所辖。隋炀帝大业初,改州为郡洪州复为豫章郡,吉州复为庐陵郡,袁州改为宜春郡。几经反复唐乾元初又改郡为州。
唐代,市域基本上分属洪、袁、吉3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曾设靖州(治所在高安)辖高安、宜丰、上高、万载及樟树一部分。武德七年(624年),改靖州为米州,旋又改米州为筠州。武德八年(625)筠州废,直到五代吴时,仍分属洪州、袁州、吉州。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析高安、新淦县地置清江县,以萧滩(今临江镇)为县治。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复设筠州。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洪州改为南昌府。分属袁州、筠州、吉州及南昌府。
北宋初,南昌府复名洪州。宋淳化三年(992年),增设临江军(治所在今樟树市临江镇)是时,则分属袁州、洪州、筠州和临江军。
宜春风光 实拍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改筠州为高安郡。绍兴十八年(1148年)复为筠州。隆兴元年(1163年)改洪州为隆兴府。宝庆元年(1225年)改筠州为瑞州,是时,则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军和隆兴府。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隆兴府、临江军、瑞州为隆兴路、临江路、瑞州路,隶属江西行省。于袁州设总管府,隶属湖南行省。至元十七年(1280年)江西行省与泉州行省合并为福建行省,至元十九年(1282年),复为江西行省。同年,升袁州总管府为袁州路,隶属江西行省。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隆兴路为龙兴路。是时,分属袁州、瑞州、临江、龙兴4路,均隶属江西行省。
明代,江西分设13府。宜春、万载属袁州府,清江属临江府,高安、上高、宜丰属瑞州府,丰城、奉新、靖安、铜鼓属南昌府。又分全省为5道,南昌、瑞州辖于南瑞道,袁州、临江辖于湖西道。
清初,沿明旧制。康熙后,江西省演变为4道,瑞州、袁州、临江3府隶瑞袁临道(道尹驻高安)。则仍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4府。
辛亥革命后废府。民国三年(1914年)划全省为4道,宜春、清江、万载、上高、宜丰、高安属庐陵道,奉新、靖安、铜鼓属浔阳道,丰城属豫章道。民国十五年(1926)取消道制,各县均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司令部行营党政委员会将江西省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县划分为9区,铜鼓、宜丰属第一区,宜春、万载属第二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分全省为13个行政区。丰城、高安、清江属第一区;奉新、靖安、铜鼓为第二区;宜春、万载、宜丰、上高属第八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月,又在省内设置8个特别区政治局。分划奉新、宜丰、铜鼓、修水4县地,设局于宜丰之找桥,分划万载、宜春、萍乡3县地,设局于宜春慈化,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撤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缩全省为8个行政区。奉新、靖安、铜鼓属第一区,宜春、万载、上高、宜丰、高安、清江、丰城属第二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冬,又改全省为11个行政区。铜鼓属第一区(治所在铜鼓);宜春、万载、上高、宜丰、高安、清江属第二区(治所在萍乡);奉新、靖安属第十区(治所在奉新上富);丰城属第十一区(治所在丰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8月,又缩改全省为9个行政区。丰城、高安、清江属第一区(治所在丰城);宜春、万载、上高、宜丰、铜鼓属第二区(治所在宜春);奉新、靖安属第九区(治所在武宁)。
宜春地图
1951年,分别改称南昌专区、袁州专区。
1952年9月12日,袁州专区并入南昌区,专员公署设于南昌市环湖路,新淦划入吉安区,领17县。
1958年9月南昌、新建县入南昌市,同年12月20日,南昌专员公署改设于宜春县城。
1959年1月,更名宜春专员公署,领15县。后进贤、萍乡、新余、分宜、安义等县相继划出。
1978年7月,改设宜春地区行政公署,属省派出机构。
1979年,划宜春县城区设宜春市。
1985年,并宜春县入宜春市。
1988年,撤丰城县设丰城市,撤清江县设樟树市。
1993年,撤高安县设高安市。至此,宜春地区共辖4市6县。
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宜春地区,改设宜春市,改原县级宜春市为袁州区。
截至2022年10月宜春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政府驻袁州区宜阳大厦。
宜春市地图
辖地 | 面积(km²) | 政府驻地 | 管辖范围 | ||
---|---|---|---|---|---|
袁州区 | 2533 | 灵泉街道袁山东路 | 灵泉街道、秀江街道、湛郎街道、珠泉街道、化成街道、官园街道、下浦街道、凤凰街道、金园街道、新康府街道、彬江镇、西村镇、金瑞镇、温汤镇、三阳镇、慈化镇、天台镇、洪塘镇、芦村镇、水江镇、渥江镇、新坊镇、南庙镇、竹亭镇、辽市镇、寨下镇、湖田镇、新田镇、洪江镇、楠木乡、柏木乡、飞剑潭乡、宜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袁州区工业园区、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宜春市宜阳新区管理委员会、西岭布果园场、明月山采育林场 | ||
丰城市 | 2845 | 河洲街道 | 剑光街道、河洲街道、剑南街道、孙渡街道、尚庄街道、龙津洲街道、白土镇、袁渡镇、张巷镇、杜市镇、淘沙镇、秀市镇、洛市镇、铁路镇、丽村镇、董家镇、隍城镇、小港镇、石滩镇、桥东镇、荣塘镇、拖船镇、泉港镇、梅林镇、曲江镇、上塘镇、筱塘乡、段潭乡、蕉坑乡、石江乡、荷湖乡、湖塘乡、同田乡、宜春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
樟树市 | 1291 | 淦阳街道药都南大道 | 淦阳街道、大桥街道、鹿江街道、福城街道、张家山街道、临江镇、观上镇、昌傅镇、永泰镇、刘公庙镇、义成镇、黄土岗镇、经楼镇、阁山镇、店下镇、洲上乡、中洲乡、洋湖乡、吴城乡、樟树市工业园区、滨江新城、省双金园艺场 | ||
高安市 | 2440 | 瑞州街道解放路 | 筠阳街道、瑞州街道、蓝坊镇、荷岭镇、黄沙岗镇、灰埠镇、相城镇、田南镇、建山镇、太阳镇、新街镇、八景镇、独城镇、石脑镇、龙潭镇、杨圩镇、村前镇、华林山镇、伍桥镇、祥符镇、大城镇、上湖乡、汪家圩乡、相城垦殖场、高安市新世纪工业城管委会、江西新茂实业公司、上游水库工程管理局、江西省瑞州监狱 | ||
万载县 | 1720 | 康乐街道 | 康乐街道、株潭镇、黄茅镇、潭埠镇、双桥镇、三兴镇、罗城镇、高村镇、高城镇、白良镇、鹅峰乡、马步乡、赤兴乡、岭东乡、白水乡、仙源乡、茭湖乡 | ||
上高县 | 1350 | 敖阳街道 | 敖阳街道、锦阳街道、田心镇、徐家渡镇、锦江镇、泗溪镇、翰堂镇、南港镇、敖山镇、新界埠镇、蒙山镇、芦洲乡、塔下乡、镇渡乡、野市乡、墨山乡、上高县工业园区、上甘山林场 | ||
奉新县 | 1642 | 冯川镇 | 冯川镇、赤岸镇、赤田镇、宋埠镇、干洲镇、澡下镇、会埠镇、罗市镇、上富镇、甘坊镇、仰山乡、澡溪乡、柳溪乡、奉新县工业园区、石溪办事处、百丈山名胜风景区管委会、国营奉新县干洲垦殖场、国营奉新县东风垦殖场、农牧渔良种场 | ||
宜丰县 | 1935 | 新昌镇 | 新昌镇、澄塘镇、棠浦镇、新庄镇、芳溪镇、潭山镇、石市镇、黄岗镇、黄垦镇、天宝乡、花桥乡、桥西乡、同安乡、宜丰县工业园区、车上林场、双峰林场、石花尖垦殖场 | ||
铜鼓县 | 1548 | 永宁镇 | 永宁镇、温泉镇、棋坪镇、排埠镇、三都镇、大塅镇、高桥乡、港口乡、带溪乡、江西铜鼓工业园区、花山林场、大沩山林场、茶山林场、龙门林场 | ||
靖安县 | 1378 | 双溪镇 | |||
合计 | 18707 | 参考资料: |
位置境域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3°54′~116°27′,北纬27°33′~29°06′之间。东境与南昌市接界,东南与抚州市为邻,南陲与吉安市及新余市毗连,西南与萍乡市接壤,西北与湖南省的长沙市及岳阳市交界,北与九江市相邻。境内东西长约222.75千米,南北宽约174千米。总面积18700平方千米。
宜春市
地形地貌
宜春市地处赣西北山区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点1794.3米,在靖安九岭尖;最低点海拔18米,在丰城药湖。境内山地、丘陵和平原兼有。山地占总面积35.46%;丘陵占39.05%;平原占25.49%。市东南部属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境内河流、丘陵相错,地势波状起伏,坡度比较平缓。其余均属赣西北中低山与丘陵区。市内岭谷相间排列。北部九岭山脉地势峻峭,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以南则是多呈波状起伏的丘陵盆地。在山丘之间,有潦河、锦江、袁水等河流贯穿其中,河流两侧发育着宽窄不一的多级河谷阶地。西北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水力资源,河谷地带则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盛。
宜春市山脉斜迤于境内北域的九岭山脉,呈东北向西南走向。东北延至九江庐山,西南插入湖南境内。该山脉系修水、锦江分水岭。东段是宜春与九江市的天然界线。其主峰九岭尖(海拔1794.3米),为宜春市境内最高峰。其余主要山峰有:奉新五梅山(海拔1516.7米)、宜丰麻姑尖(海拔1480米)、万载仙姑(海拔1404.4米)、铜鼓羊场尖(海拔1541米)等。
宜春市西南境有武功山耸峙。呈东西走向,入新余市后逐渐消失。该山侵蚀强烈,山高谷深瀑飞泉流,林壑幽美,为泸水与袁水之分水岭,亦是宜春与吉安市之界山。
宜春市的九岭山、武功山之间,有一列自西向东连绵起伏的山岭,为袁水、锦江之分水岭。标高一般在海拔300~500米之间。其主要山峰有袁州区境内的丰顶山沙泥坪(海拔959米),上高县境内的蒙山白云峰(海拔1004米)。该山岭东段为宜春与新余市的天然界线。
宜春市的九岭山为褶皱断块山,主要由花岗岩和变质岩构成。以南则广布红色岩系,杂以石灰岩、花岗岩和变质岩。武功山则又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构成。九岭山脉的大沩山、严阳山以及武功山,均有冰川活动遗迹。市境内西南部有十分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袁州、万载一带又多形成石牙式或石林式的山脊,并有孤峰、残山、溶斗、溶沟等发育,在地下形成形状奇特、大小不一的暗河和溶洞。早在宋代,袁州石乳洞、万载石笋就作为全国风景名胜而被收入《方舆揽胜》。
气候
宜春市境内处于偏低纬度,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春季虽天气易变,但回暖较早,春夏之交湿润多雨,夏秋间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四季比较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总的来说,宜春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宜春累年平均气温17.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8.8℃,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5.3℃,无霜期平均为267.9天。市内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大于年蒸发量,宜春年平均降水量1680.2毫米,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10月至次年2月由于受干冷的西伯利亚高压或蒙古高压影响,降水量一般不多,大约只占全年25%左右。雨水节气前后,开始受暖湿气流影响,雨量逐渐增多,4至6月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50%。宜春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37.1小时,平均每天日照时数为4.83小时,年平均太阳幅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05.2千卡,其分布和变化规律与日照时数相同。
水文
袁水江
土壤
宜春市土壤种类、成土母质类型多样,有10个土类,16个亚类,64个土属,162个土种。其中,水稻土类面积为47万公顷(包括田埂)占土地总面积27.42%。10个土类中,面积最大为红壤,有109.09万公顷,占宜春总土地面积63.63%。其余土类有:黑色石灰土、黄壤、黄棕壤、潮土、新积土、红粘土、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等。
宜春市的红壤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江西红壤约占全省面积的55.8%,宜春红壤面积比重,超出全省平均值8.44%。
宜春市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丰富级占44.7%,中量级占50.8%,低量级占4.5%;全氮含量丰富级占61.1%,中量级占32.1%,低量级占6.8%;碱解氮含量丰富级占68.5%,中量级占26.5%,低量级占5%。但磷、钾素严重缺乏,速效磷含量丰富级只占24.8%,低量级占18.3%;速效钾含量丰富级只占7.9%,低量级占27.4%。此外,土壤多呈酸性反应,据统计,微酸和酸性土壤约占宜春耕地面积的77.8%。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宜春市总土地面积为18680.42平方千米。其中有耕地面积48.22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9公顷,耕地中有效灌溉水田地32.17万公顷,望天田7.67万公顷,水浇地0.026万公顷,旱地6.81万公顷,菜地1.54万公顷,园地2.54万公顷,其中桑园0.09万公顷,果园1.69万公顷,茶园0.34万公顷。其它园地0.42万公顷,牧草地0.02万公顷,其中天然草场0.003万公顷,改良草场0.005万公顷,人工草场0.012万公顷。林地103.92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84万公顷。交通用地为0.67万公顷。水域面积6.3944万公顷,其中河流水面2.04万公顷,湖泊水面0.06万公顷,水库水面2.28万公顷,坑塘水面2.76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01万公顷。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宜春市有金属矿产24种,非金属矿产29种。主要有:有色金属(含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瓷土矿产、建筑材料及冶金辅助矿产等,以稀有金属钽、铌,非金属矿产煤炭、石灰岩、高岭土和建筑材料矿产为优势。探明储量220处矿床中,有大型矿床18处,中型29处,小型173处。
宜春市境内有色、贵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锂、钴、铝、汞、锑、铯、铍、铷、银、金、铌、钽、钨等;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等;燃料矿产主要有煤、泥炭、油页岩等;其他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岩盐、高岭土、石灰岩、硫铁矿、钾长石、大理石、花岗石、硅灰石、粉石英等。其中,宜春四一四矿藏有锂、钽、铌、铷、铯等多种贵重金属,是世界上最大的锂云母矿,其开采量占世界70%以上。钽资源储量16119吨,占全国的19.06%,占世界的12.43%。岩盐储量103.71亿吨,占全省的89.8%。石灰岩12亿多吨,高岭土储量1994万吨,硅灰石储量1168万吨,粉石英612万吨,钾长石76万吨,铁矿储量约1029万吨,其中七宝山褐铁矿为江西六大矿山之一,保有量661万吨以上,品位42.92%。钴矿储量1.2万吨,铝土矿储量为41万吨。铅锌矿储量8.2万吨,金矿储量1.5吨,铜矿储量28万吨,钨矿储量9万吨,其它矿产还有汞、锑等。
能源资源
宜春市内能源资源有水能、光能、风能和能源矿等。
宜春市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0.02万千瓦,占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的10.40%。可供开发量为38.07万千瓦,其中袁河3万千瓦,锦江11.65万千瓦,赣江流域2.39万千瓦,南北潦河15.17万千瓦,修河东西支5.86万千瓦,折合年可开发电量17.38亿千瓦小时。
宜春市光能年均日照时数为1737.1小时,其特点,北部多于南部,平原高于山区。地处北部的靖安县年均日照时数为1872.4小时,南部袁州区为1734.9小时。濒临赣抚平原的丰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居宜春最长,为1935.7小时,地处西北山区的铜鼓县年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为1496.8小时。光资源在年内分布极不平衡,7至8月为太阳辐射最高值期,主要作物生长期4至10月,占太阳辐射总量的71%。宜春属短日照地区,昼夜变化较小,年内太阳辐射总量不低,有利于长短日照作物生长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宜春市风能一年内以静风天数最多,年平均风速仅2米/秒,宜春大风日数为4天/年,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东部县市(如丰城、高安)。
宜春市能源矿,原煤储量6.09亿吨,占全省储量的45.34%,列全省第一。宜春有煤炭生产矿井182处,分布在市内7个县市区,34个乡镇,主要分布在浙赣铁路两侧和锦江流域。地质部门认为,萍乡~袁州~万载~铜鼓一线,上高泗溪一带,找隐伏煤田仍有潜在远景。高安、丰城仍有潜力。市内煤炭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种齐全。宜春境内预测煤炭资源量达6.86亿吨,占全省预测煤炭资源量的49.89%。
水资源
宜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182.51亿立方米。宜春三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7.34亿立方米。
宜春市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来自降水,宜春多年平均降水总量311.87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在1670.4毫米左右,2001至2003年天然年径流分别为:138.10、211.80、178.3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9.24亿立方米。
宜春市地下水资源市地下水资源丰富,宜春多年平均地下水(浅层)资源量为49.60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基流模数为26.57万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市内地下水包括平原、山丘等类型。古时候宜春就因县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宜春又是江西省地下热水及矿水分布较密地区之一。
植物资源
宜春市是江西省重点林区之一,宜春森林覆盖率为52.8%,境内森林覆盖率超过50%的有铜鼓、靖安、宜丰、奉新、万载、袁州6个县市区,铜鼓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6.3%。宜春活木蓄积量为3503.75万立方米,占全省总蓄积量的10.7%。其中杉木与马尾松蓄积量,分别占宜春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9.6%和37.3%。宜春有竹林面积200.7万亩。竹储量3.52亿株。占全省竹材总储量的24.9%。由于宜春地理环境优良,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国植物区系的15个地理成分中,宜春有14个。
据资源调查统计,宜春市有高等植物近3000种,占江西省的60%,其中木本植物有101科381属1178种;在木本植物中,有乔木树种584种、灌木424种、木质藤本85种;此外尚有已知的大型真菌植物156种,以及苔藓、地衣等众多的低等植物。森林植被分布主要的建群种为松科、杉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木兰科以及杜英科等乔木树种和禾本科的竹亚科。在已知的木本植物中,乡土树种有97科321属914种,占江西木本植物总科80.8%,总属数的83.8%,总种数的50.6%。宜春有已知珍稀濒危植物18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第一批)名录的有56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3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53种;列入省重点保护植物(第一批)名录的有38种。有些树种如全缘红花油茶、长果山桐子、厚皮毛竹、落叶华木莲为宜春特有。
宜春市又是古树之乡,宜春有古树涉及30科56属76种,共9126株,其中:一级古树846株,二级古树2119株,三级古树6161株,古树群473群(3691株)。胸围最大的属樟树(在上高县南港镇员山村 ),胸围达1413厘米。最小是赤楠(千年矮)胸围180厘米,分布数量最多最广的树种也是樟树,宜丰县就有100万株以上。
宜春药用植物木本药用植物有160余种,主要有银杏、木通、厚朴、红茴香、肉桂、阴香、杜仲、皂荚、黄柏、木槿、辛夷、元花、五加、常春藤、山茱萸、朱砂根、女贞、络石、紫珠、枸枯、钩藤、忍冬、羊蹄甲等。
动物资源
宜春市境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130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共355种及亚种,占全省(622种)的57.07%,其中兽类有9目22科46属59种,占全省(98种)的60.2%;鸟类有19目47科237种,占全省(391种)的60.61%;两栖动物10种,占全省(42种)的23.81%;爬行类有2目6科25属37种,占全省(91种)的40.66%;有19种属江西省新纪录。市内现有珍稀濒危动物11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53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有5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有48种,属省级重点保护有59种。2005年11月,官山自然保护区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确定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哺乳类 | 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豹、华南虎、藏酋猴、猕猴、穿山甲、豺、黑熊、水獭、黄喉貂、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江豚、獐、水鹿、鬣羚等共14种。一般常见的有野猪、豺、野兔、狐狸、鼬獾、狗獾、猴、豪猪及中华竹鼠等。 |
鸟类 | ,野生鸟类有243种及亚种。其中列为国家保护的鸟类有白肩雕、白颈长尾雉、黑冠鹃隼、苍鹰、赤腹鹰、松雀鹰、鹊鹞、仙八色鸫、白鹇、鸳鸯等33种。 |
两栖类 | 动物主要有大鲵(娃娃鱼)、虎纹蛙、大蟾蜍(癞蛤蟆)、黑斑蛙(青蛙)、中国林蛙、棘胸蛙(石鸡)等。 |
爬行类 | 动物宜春爬行类动物有37种,主要有银环蛇、眼镜蛇、尖吻蝮(五步蛇)、黑眉锦蛇、王锦蛇、灰鼠蛇、乌梢蛇、赤链蛇、竹叶青、水蛇、平胸龟、乌龟、中华鳖、壁虎、石龙子、蜥蜴等。 |
昆虫类 | 宜春森林昆虫种类有15目120科1352种,其中天敌昆虫有9目14科71种。 |
人口数量
2022底年,宜春市常住人口496.97万人,比2021年减少0.1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8.3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02%,比2021年提高0.6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83万人,出生率7.71‰;死亡人口3.82万人,死亡率7.69‰;自然增长率0.02‰。
宜春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构成
宜春市居住26个民族,分别为汉族、回族、蒙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畲族、黎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景颇族、土族、仫佬族、布朗族、仡佬族、京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5%。
系统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 | 书记 | 严允 |
副书记 | 谭赣明、石军英 | |
常委 | 徐云涌、王谷、郑绍 | |
秘书长 | 康新贞 | |
市政府 | 市长 | 谭赣明 |
副市长 | 张俊、龚法生、兰亚青、夏红色、董晓明、江东灿、严旭辉 | |
市政协 | 主席 | 袁川 |
市人大常委会 | 副主任 | 余定新 |
截至2024年04月 |
综述
2022年,宜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473.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1.3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508.90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612.87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1:43.5:46.4,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53.9%和37.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9876元,增长5.7%,迈上1万美元新台阶。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189.90亿元,增长6.1%,占GDP的比重为63.1%。
宜春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2年)变化
第一产业
宜春市素为江西农业大市,唐代设于高安的州府曾一度易名“米州”就因此地盛产稻米而改名。宋代,奉新所产的香稻为宫廷贡品,曾享受由东门入贡皇宫的礼遇。宜春西部山区农业开发较早,“梯田”一词首见于南宋范成大的《骖鸾录》,它记述的是作者游历袁州仰山之所见。宜春的粮食为新中国作出过重大贡献,三年困难时期,江西粮食支援全国,而其时宜春外调的粮食占其三分之一。
宜春市自古就有“农业上郡”之称, 有“金丰城”“银万载”之说。袁州、万载、上高等区县,历史上盛产苎麻,上高堪称中国的“苎麻之乡”,故而以苎麻为原料的夏布织造业十分发达,成为全国的四大夏布产区之一。西部山区盛产毛竹,从而又激活了以土纸为主要原料的爆竹业,使万载成为全国花爆四大产区之一。袁州区历史上盛产生漆、桐油与夏布,三者结合,产生了脱胎漆器,在全国重点漆器产区中十居其一。宜春是产粮大区,因此成为江西省最大的白酒产区,其中樟树的四特酒是江西省内国家级名酒。
2022年,宜春市农业总产值613.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3%。粮食播种面积921.58万亩,比上年增加0.99万亩,增长0.1%。粮食总产量为73.71亿斤,比上年减少1.71亿斤,下降2.2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3.71万亩、增长0.4%,油料产量27.03万吨、增长4.2%;蔬菜播种面积145.97万亩、增长3.0%,蔬菜产量212.93万吨、增长4.2%;中药材种植面积107.30万亩,增长1.8%。
2022年,宜春市肉类产量56.38万吨,比上年增长8.52%。其中,猪肉产量44.31万吨,增长8.99%;牛肉产量3.91万吨,下降2.73%;羊肉产量0.64万吨,增长1.83%;禽肉产量7.52万吨,增长13.07%。年末生猪存栏307.31万头、下降1.61%,生猪出栏542.37万头、增长10.04%,能繁母猪存栏33.76万头,处于正常保有量区间;年末牛存栏55.11万头、下降3.99%,牛出栏33.44万头、下降4.31%;年末羊存栏27.51万头、增长14.0%,羊出栏36.47万头、增长3.97%;家禽产蛋量12.43万吨,增长4.78%。水产品产量37.97万吨,增长4.97%。
第二产业
宜春市是江西省的产业新城,初步形成了建材、机电、食品、化工、医药、电力能源、纺织服装七大支柱产业,建成了锂电、建陶、硬质合金、绿色食品等十大产业基地,宜春经开区成功进入国家级行列,锂电新能源等10个产业集群列为省级工业重点产业集群,占全省1/6;列为省级农业重点产业集群15个,占全省1/5;列入全省旅游重点产业集群4个。
2022年,宜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10.3%,重工业增长20.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31.0%,股份制企业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1%,私营企业增长11.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1.3%,制造业增长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6%。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5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41.7%。
2022年,宜春市新能源(锂电)、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建材、食品、纺织和化工等八大重点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增长91.6%,生物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9%。装备制造业产业增加值增长51.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4%。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9.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3.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6.3%。
2022年,宜春市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827户,其中超10亿元的99户,超50亿元的9户,超100亿元的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94.6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利润总额555.2亿元,增长27.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9%,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03元,比上年减少0.97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1.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22年,宜春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重点监测的19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86种实现增长,增长面为45.9%。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同比增长94.0%,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28.7%,原盐增长24.3%。
2022年,宜春市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达2005家,吸纳从业人数 27.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完成4672.8亿元和512.4亿元,分别增长9.6%和29.1%。营业收入超200亿元的园区9个,超300亿元的8个,超500亿元的3个,超1000亿元的1个。
2022年,宜春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9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1.38亿元,同比增长9.6%;竣工产值增长7.3%,竣工率达55.1%。
第三产业
2022年,宜春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12.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66.39亿元,增长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38.78亿元,增长3.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56亿元,增长2.5%;金融业增加值190.61亿元,增长4.7%;房地产业增加值211.14亿元,增长1.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39.69亿元,增长4.8%。
2022年,宜春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36.44亿元,同比增长8.9%;营业利润19.3亿元,增长29.4%。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与去年持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6.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7.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2%。
宜春
2022年,宜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1.0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13.2亿元,增长19.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49.2亿元,增长5.4%;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1.8亿元,增长6.3%。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5.7%,烟酒类增长13.4%,饮料类增长24.3%,金银珠宝类增长35.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4.9%,家具类下降7.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9.4%,日用品类增长25.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4.8%,中西药品类下降8.2%,汽车类增长13.8%。
2022年,宜春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937.31亿元,比年初增加513.6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298.25亿元,比年初增加493.1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105.82亿元,比年初增加48.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139.24亿元,比年初增加505.1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815.76亿元,比年初增加108.66亿元。
教育事业
宜春自古教育昌盛,富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古代宜春的州学、书院兴盛,仅在唐代的290年间,江西考取的77名进士中宜春籍的就有53名,占全省三分之二强。这一时期,江西仅有的两名文科状元卢肇、易重,均为宜春籍人士。因此,历史上流传下了“江西进士半袁州(宜春)”的美誉。唐贞元年间,高安人幸南容创办了江西最早的书院“桂岩书院”。北宋初胡仲尧创办的华林书院(位于高安华林与奉新赤岸交界处)培养了13名进士。南宋范阳人祖无择任袁州知府时,修建袁州州学,当时的教育家李觏写下了历史名篇《袁州州学记》,被清人收入《古文观止》。明代科技文献《天工开物》一书的作者宋应星、当代核物理学家吴有训分别为宜春市奉新县和高安市人。
2022年,宜春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04所,在校学生112.51万人,教职工8.73万人,专任教师7.43万人,师生总人数121.24万人。高等学校6所,其中综合性本科院校1所、高等职业院校4所、成人高校1所,共有在校学生7.69万人,教职工4039人;中等职业学校24所,在校学生5.19万人,教职工2281人;普通高中54所(含完全中学2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8所),在校学生12.95万人,教职工1.34万人;普通初中22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77所),在校学生25.13万人,教职工1.98万人;小学625所、教学点965个,在校学生44.29万人,教职工2.62万人;幼儿园1265所,在园幼儿17.07万人,教职工2.1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含铜鼓1所民办特教学校),特殊教育学生(含义教学校随班就读生2603人和送教上门学生575人)4943人,特教学校教职工277人;专门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92人,专门教育学校教职工33人。
本科院校 | 宜春学院(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高安校区5个校区) |
---|---|
高职高专 |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江西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 |
科技事业
2022年,宜春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8407人。其中,中级职称40074人,高级(含副高)职称14279人。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获得2021年度省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主持6项、参与4项;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76家,培育“高成长性企业”16家,其中种子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12家、潜在瞪羚企业2家,培育江西省绿色技术创新企业2家;通过登记的省级科技成果9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1.8亿元;“科贷通”新增贷款8.32亿元。当年专利授权量674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59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188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37件。招募200名高层次专家人才特派员,组建7个科技特派团,派驻服务市内200家企业助企发展。
文体事业
2022年末,宜春市共有国有文艺院团8家,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1个,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级融媒体中心10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3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4%。成功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组织参加第八届江西艺术节系列活动荣获奖项 36个,其中,重点创排的宜春采茶歌舞剧《明月山的崽》斩获第十二届玉茗花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全市共有规上文化企业286家,实现营业收入182.89亿元,从业人员2.86万人,资产总计221.20亿元。
2022年,宜春市有各类体育场地26570个,比2021年新增1513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1255.33万平方米,比2021年新增67.9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3平方米,比2021年新增0.14平方米,完成运动员注册确认5661人(新增785人),教练员注册331人(新增38人)。
国家一级图书馆:宜春市图书馆、宜丰县图书馆、靖安县图书馆、万载县图书馆、奉新县图书馆
医疗卫生
2022年末,宜春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355个,其中医院100个,乡镇(街道)卫生院17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社区卫生服务站)45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37521张,卫生技术人员3302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835人(其中执业医师9919人),注册护士15024人。专科疾病机构17个,人员816人;妇幼保健机构11个,人员2085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人员692人;卫生监督机构11个,人员203人。
2020年11月,宜春市入选国家医疗保障局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
人民生活
2022年末,宜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3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6元,同比增长5.3%和6.4%,城乡居民收入比2.06: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067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370元,增长7.8%。
社会保障
2022年末,宜春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6.4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40.34万人、失业保险30.9万人、工伤保险57.79万人,参保人数稳中有升。城市居民低保人数36062人,标准825元/人月,共发放低保金22775.34万元,月人均补差533.56元;农村居民低保人数163518人,标准600元/人月,共发放低保金75730.06万元,月人均补差404.01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至780元/人月,其中失能、半失能对象的供养标准为1080元/人月。
2022年,宜春市公路汽车客运量759万人,同比下降35.02%,旅客周转量57691万人公里,下降37.26%。公路货运量50726万吨,下降1.47%,货物周转量1468.83亿吨公里,增长3.19%。水路货运量3601.1万吨,增长3.6%,货物周转量48.86亿吨公里,增长3.6%。全年明月山机场飞机运输4928架次,旅客吞吐量307242人次,货邮吞吐量89.3吨,平均客座率58.1%。
公路
国道G354
宜春市形成以320国道、105国道和沪昆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昌铜高速公路、樟吉高速公路、昌栗高速公路、昌宁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铜万高速公路、东乡至昌傅高速公路、铜万高速公路宜丰联接线等10条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 截至2021年,宜春市公路总里程为2727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条,里程约806千米;国道7条,里程约762千米;省道26条,里程约1747千米;农村公路总里程约23956千米。
铁路
宜春市拥有浙赣铁路、京九铁路、向莆铁路、沪昆高铁、浩吉铁路和昌吉赣客运专线等铁路线6条,有宜春站、宜春西站等火车站。截至2021年,宜春市铁路运行里程突破505.04千米,其中高铁191千米,覆盖8个县(市、区)。
港口
宜春港口共有码头12座(其中生产用8座,非生产用4座),泊位23个,其中1000吨级的泊位2个(位于丰城港曲江码头),300-499吨级的1个,100-299吨级的17个,旅游客运泊位3个。
航空
宜春市拥有1座民用宜春明月山机场,机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境内,机场距宜春市区仅6千米,为4C级支线机场,机场占地1921亩,跑道长2400米、宽45米,停机坪1.84万平方米,航站楼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前期按4C标准设计,中期按4D标准规划, 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第36家机场和江西省第6个民用机场,也是赣西唯一的机场。
名称由来
据宋《大平寰宇记》载: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平定江南,在今江西境内设置十八县,均由豫章郡统辖。其中县治设于今宜春市境内的有宜春县(治所在今袁州区)、新淦县(治所在今樟树市)、建成县(治所在今高安市)。当时,因宜春地域“县侧有暖泉,从地涌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镜,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县。”
状元文化
唐会昌三年(843年),卢肇高中状元,成为江西省第一个状元,宜春状元洲也由他得名,并演绎成了宜春著名八景之一“卢洲映月”;仅隔两年,会昌五年(845年),宜春易重又连折桂,夺得状元,重桂路亦由此而来。卢肇、易重二位高中状元,与韩愈和李德裕的先后努力分不开。当年唐朝宰相李德裕遭贬袁州长史,在城郊化成岩游览读书,宜春学子慕名前来拜学,为宜春学风兴盛和日后状元入榜打下了基础。随后,宋宝公式元年(1253年),宜丰姚勉高中状元;明洪武五年(1372年),丰城朱善高中状元;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江刘子壮高中状元。此外,还有榜眼丰城雷宜中,探花宜春黄颇、丰城孙曰恭、高安吴山等。进士则数不胜数,有“袁州进士半江西”之称。
民俗活动
龙舟“活水”仪式是当地端午节习俗中传承较为古老、保留较为完整的重要环节,传承千年之久,于2011年被纳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水”仪式后,龙舟队有序沿袁河水系逆流回划至各自村落正式参加龙舟赛事 。江西第一位状元卢肇考取状元后回到宜春,郡里太守为他设宴接风,当时正是端午节,太守请他一起观看龙舟竞渡,他当场吟诗一首。诗曰: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方言
宜春人文地图
客家话分布:铜鼓县60%以上的人口说客家话,分布在县城及丰田、排埠、二源、石桥、温泉、三都、西向、大塅、古桥等乡;万载县有一两万人,集中在邻近湖南省界处;宜丰县黄冈、车上、天宝、同安、花桥等乡,约占全县人口的1/10;奉新县甘坊、七里、西塔、石溪、澡溪、仰山等乡,约占全县人口的1/5;靖安县官庄、躁都等乡;高安市华林乡。
温泉文化
宜春市各县(县级市、区)内均有温泉,共探明的出露点有19处,编制出台了《温泉旅游专项规划》、《温泉发展实施意见》。根据宜春各温泉点水质的成分和与周边文化背景的不同,凸显“泉以硒为贵”,构建“宜春温泉,十泉十美”的发展格局,即彰显明月山温汤富硒温泉,重点打造明月山洪江禅修温泉、樟树易达卤盐温泉、铜鼓福润温泉和汤里温泉、丰城隍城温泉、奉新九仙温泉、靖安江钨温泉和恒茂森林温泉、袁州梅花温泉等十大特色温泉。
禅宗文化
宜春市是禅宗圣地。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宜春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市内拥有两大名寺、三大祖庭、十大寺院和上千座佛塔,纵横九岭山脉,绵延500里。两大名寺即靖安宝峰寺和奉新百丈寺,禅宗史上著名的“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来源于这两大寺院。三大祖庭分别是临济宗、曹洞宗和沩仰宗,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明月山仰山。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大师亲笔题词:“宜春是禅宗圣地”。临济宗第48代传人、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山世界总会总会长星云大师,返乡寻祖时,写下“禅都宜春”四字。
月亮文化
中央电视台2009年中秋晚会在宜春
文物
袁州谯楼
宜春有2200余年历史,境内有486处历史文化遗址和54处名胜。 袁州谯楼,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樟树吴城商代遗址,改写了中国史学界“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靖安东周古墓,被誉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的众多空白;宜丰天宝古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拥有保存完好的2.5千米护城河、1.5千米的古城墙遗址;高安畲山贾家古村,是江西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江南古村;丰城厚板塘村,其古建筑体现了江西土建筑的最高水平。
截至2022年,宜春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实现了县县都有“国保”。樟树吴城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和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终评名单。 省级100处。
序号 | 所在地区 |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 批次 | 类别 |
---|---|---|---|---|
1 | 樟树市
(5) | 吴城遗址 | 4 | 古遗址 |
2 | 筑卫城遗址(国字山墓群) | 5、8 | 古遗址 | |
3 | 樊城堆遗址 | 6 | 古遗址 | |
4 | 鸣水桥 | 6 | 古建筑 | |
5 | 吴平墓群 | 7 | 古墓葬 | |
6 | 丰城市(1) | 洪州窑遗址 | 4 | 古遗址 |
7 | 高安市
(3) | 朱轼墓 | 6 | 古墓葬 |
8 |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 7 | 古遗址 | |
9 | 景贤贾氏宗祠 | 7 | 古建筑 | |
10 | 袁州区(1) | 袁州谯楼 | 6 | 古建筑 |
11 | 万载县(1)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5个点:中共湘鄂赣省委、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湘鄂赣省军区旧址) | 6 | 近现代 |
12 | 上高县 (2) | 蒙山银矿遗址 | 7 | 古遗址 |
13 | 上高会战遗址(亦称镜山战场遗址,现留有抗日阵亡将士墓、镜山核心战场遗址、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指挥部遗址、日军第34师团指挥部遗址、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部特务营遗址、中国军队第74军第58师战时指挥部遗址、官桥日军毒气弹埋藏遗址、中国军队第74军指挥部医院遗址、上高战时监狱遗址、中国军队第72军新15师战时指挥部遗址、中国军队第十九集团军妇女战地服务团遗址、中国军队第74军第58师师部遗址等十多处遗址) | 7 | 近现代 | |
14 | 靖安县
(3) | 李洲坳东周墓葬 | 7 | 古墓葬 |
15 | 马祖塔亭 | 7 | 古建筑 | |
16 | 老虎墩遗址 | 8 | 古遗址 | |
17 | 宜丰县(1) | 逢渠桥 | 7 | 古建筑 |
18 | 奉新县(1) | 济美石坊 | 8 | 古建筑 |
19 | 铜鼓县(1) |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 | 7 | 近现代 |
红色文化
铜鼓县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江西省十大红色景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秋收起义纪念馆、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再现了毛泽东同志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重大历史场景。万载县曾是彭德怀和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数年之久的红色老区,有保存完好的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旧址,该处已辟为中国三大干部学院之一的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袁州区有“袁州会议”旧址,上高县是“上高会战”发生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宜春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9个,省级89个(包括国家级),市级211项,县级508项。此外,还拥有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1个,传承、传播和研究基地7个,市级传承研究传播基地9个;江西省首批非遗传承小镇2个。
类别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保护单位 | 最高级别及批次 | 公布时间 |
---|---|---|---|---|---|
传统音乐 | 1 | 万载得胜鼓 | 万载县文化馆 | 国家级 | 2007年3月20日 |
2 | 丰城花镲锣鼓 | 丰城市非遗保护中心 | 国家级 | 2007年3月20日 | |
传统舞蹈 | 3 | 丰城岳家狮 | 丰城剑威学校 | 国家级 | 2007年3月20日 |
传统戏剧 | 4 | 万载开口傩 | 万载县文化馆 | 国家级 | 2007年3月20日 |
5 | 高安采茶戏 | 高安市文化馆 | 国家级 | 2007年3月20日 | |
传统技艺 | 6 | 万载夏布织造技艺 | 万载县双志夏布厂 | 国家级 | 2007年3月20日 |
7 | 万载花炮制作技艺 | 万载县南天烟花爆竹制作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07年3月20日 | |
8 | 樟树中药炮制技艺 | 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09年8月15日 | |
民俗 | 9 | 樟树药俗 | 樟树市药俗研究协会 | 国家级 | 2007年3月20日 |
以上参考 |
类别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保护单位 | 最高级别及批次 | 公布时间 |
---|---|---|---|---|---|
民间文学(10个) | 1 | 袁州谯楼传说 | 宜春市非遗保护中心 | 省级(第三批) | 2007年3月20日 |
2 | 丰城许真君传说 | ||||
三爪仑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示范森林公园。景区位于宜春市靖安县,地处江西省九岭山脉东麓,因其三条支脉呈“爪”字形走向,且地势险要而得名。景区总面积193平方千米,由北河、宝峰寺、盘龙湖、骆家坪、虎啸峡、观音岩、白水洞、金罗湾八大景区和况钟园林、雷家古村两个独立景点组成。 |
| |||
宜春市天沐·明月山温泉度假村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内的温汤镇,占地面积1000余亩。景区以温泉为主打产品。 此外,景区内的天工开物园以宋应星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为基础,是集古代农耕技术展示、传统手工制作参与、中国农耕文化陶冶于一体的主题文化乐园。 |
| |||
靖安中部梦幻城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宜春市靖安县郊,是以梦幻旅游文化元素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区,现有恐龙世界、古堡探险、矿山车、荷兰风车、梦幻山谷、豪华转马、八仙广场、水上游船、5D影院、垂钓中心等娱乐项目。 |
| |||
宜春花博园 | 是江西省第三届花卉园艺博览交易会所在地。景区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距宜春市中心约6千米,占地面积1215亩,由四个展馆、十二个展园、十二个专类花园、五条主花道、一个人工湖和若干景观平台组成。 |
| |||
中国古海 | 位于樟树市洋湖乡与阁山镇交界处,由古海养生旅游区、芳香植物养生度假区、千年药都文化体验区、国际养生强体休闲区和世界养生文化体验区五大部分组成。 |
| |||
百丈寺 | 位于宜春市奉新县西塔乡。始建于唐大历年间,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肇始地。唐宣宗登基时,御赐“大智寿圣禅寺”的匾额。明清两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大雄宝殿与僧寮二栋尚存。2003年,重新修建百丈禅寺,2011年8月31日举办开光庆典。寺院占地面积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手书“百丈清规”石刻、野狐岩等。 |
| |||
白云峰漂流 | 位于宜春市上高县南港镇大庙林场,全长3千米,落差189米,单个滑道40米,最高单独落差16米。两岸峭壁高耸入云,如鬼斧神工,瀑布汹涌飞流,气势如虹,让您在尖叫声中释放激情。 |
| |||
以上参考: |
上海松江区、福建莆田市、韩国尚州市、美国罕斯维尔市、匈牙利蒂萨铁堡市
姓名 | 生卒 | 详情 |
---|---|---|
徐稺 | 97~168年 | 字孺子,丰城市白土镇隐溪村人,东汉隐士 |
邓王番 | - | 字韫玉,高安市筠阳镇人,唐中和元年(881年),自尚书、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 |
848~911年 | 字守愚,袁州区人,唐末诗人 | |
胡仲尧 | - | 字光辅,奉新县会埠镇吟村人,南唐时为寺丞,入宋后,官洪州助教,迁国子监主簿 |
1032~1078年 | 字道原,高安市灰埠镇均山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 | |
1023~1089年 | 字贡父,号公非,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刘家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 | |
惠洪 | 1071~1128年 | 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觉范。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诗僧 |
1274~1344年 | 字曼硕,丰城市杜市镇大屋场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 |
1277~1365年 | 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 | |
况钟 | 1383~1442年 | 字伯律,号如愚,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明代清官 |
1531~1598年 | 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将 | |
袁继咸 | 1593~1646年 | 字季通,号临侯,袁州区寨下乡横塘村人,明代大臣 |
宋应星 | 1587~1661年 | 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 |
张自烈 | 1597~1673年 | 字尔公,号芑山,又号谁庐居士,明末清初学者,宜春北厢上水关(今市区秀江路市委大院一带)人 |
朱轼 | 1665~1736年 | 字若瞻,号可亭,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 |
1892~1927年 | 字披素,号介荪,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人,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 | |
吴有训 | 1897~1977年 | 字正之,高安市荷岭乡石溪村人,现代物理学家、教育家 |
杨文军 | 1983年12月25日~ | 男,丰城市荣塘镇人,运动员,2004年获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次卫冕皮划艇男子双人划艇500米项目冠军。 |
中国宜居城市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 |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
国家卫生城市 | 中国十大休闲城市 | 中国最佳旅游休闲胜地 | 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
国家园林城市 |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 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 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
国家创业城市 | 中国十大养老城市 | 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 | 国家级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 |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全国道路交通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 | 国家森林城市 | |
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 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 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 2018年度江西省健康城市建设排名第一位 |
江西省双拥模范城 | 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 |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
2021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 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 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 | “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排名第72名 |
第一批城市更新省级试点 | 2022年中国内地GDP百强城市 | - | -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