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德皇后 编辑
武德皇后阿史那氏(551年-582年5月30日),突厥汗国公主,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后,为了借助突厥的力量消灭北齐,多次派遣使者前往突厥求亲。木杆可汗最终同意将女儿阿史那氏嫁给宇文邕为皇后。阿史那氏容貌美丽,举止有法度,宇文邕对她十分敬爱。宣政元年六月初一日(578年6月21日),宇文邕驾崩后,宣帝宇文贇奉阿史那氏阿史那氏为皇太后,此后陆续加封天元皇太后、天元上皇太后。大象二年五月二十六日(6月24日),静帝宇文阐尊阿史那氏为太皇太后。 隋开皇二年四月二十三日(582年5月30日),阿史那氏去世,时年三十二岁。隋文帝杨坚为其上谥号“德”,与宇文邕合葬孝陵。
武德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突厥族的皇后,她与周武帝宇文邕的婚姻见证了突厥人和鲜卑人政治联姻的历史,也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改革。
全名:阿史那氏
别名:阿史那皇后
谥号:德
尊号:天元皇太后、天元上皇太后、太皇太后
所处时代:北周至隋朝
民族族群:突厥族
出生日期:551年
逝世日期:582年5月30日
逝世地:长安
陵墓:孝陵
主要成就:促使北周突厥友好、传播音乐艺术
缔结亲事
两国商议和亲
保定五年二月八日(565年3月25日),宇文邕派陈国公宇文纯和许国公宇文贵、神武公窦毅、南安公杨荐等人出使突厥,带上准备好的皇后礼仪行宫,以及六宫以下宫女一百二十人,到突厥木杆可汗王庭御帐,迎接突厥公主阿史那氏。
册立为后
武帝出城亲迎
天和三年三月初八日(568年4月20日),突厥公主阿史那氏抵达北周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宇文邕亲自出城迎接,并立她为皇后。阿史那氏容貌美丽,举止有法度,宇文邕对她十分敬爱。
徙封太后
被尊皇太后
大象元年二月十九日(579年4月11日),宇文贇传位给长子宇文阐,是为北周静帝,尊奉皇太后阿史那氏为天元皇太后。
大象二年二月二十六日(580年3月27日),太上皇宇文贇又尊天元皇太后阿史那氏为天元上皇太后。 五月二十六日(6月24日),宇文阐尊天元上皇太后阿史那氏为太皇太后。
去世合葬
与武帝合葬孝陵
促使两国友好
阿史那氏嫁入北周,是北周外交上的一大胜利,武帝不仅大赦天下,并对于完成和亲使命的迎亲使者,给予进爵加封。此外,为表对东突厥公主的重视,武帝在册立阿史那氏为皇后的同时,将元配李娥姿由“皇后”改称为“帝后”,并以皇后为先,阿史那氏含有第一皇后之意。此后东突厥与北周频有往来,双方关系十分紧密。
传播音乐艺术
阿史那氏嫁入中原时,带来了大量西域各国的音乐艺人,这其中有一名善弹琵琶的乐师,叫苏祗婆。苏祗婆生长在龟兹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就是当时一位精通音乐的人。他自幼从父亲学琵琶和音乐理论,造诣很深。一次他弹琵琶时,被正在奉诏订正中国传统“雅乐”七音的大臣郑译听到。郑译“听其所奏,一均韵之中,间有七声”。郑译认为他对七声的掌握非常到家,于是就虚心向他求教。在苏抵婆的帮助下,郑译“始得七音之正”。后来,郑译在他著作的《乐府声调》中,就揉进了苏祗婆的音乐理论。人们从此开始借鉴了龟兹乐中的“五旦七调”之说,由传统的五音音阶兼用了西域的七音。由此,中国音乐理论领域发生了巨大的改革。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父亲 | 阿史那俟斤 | 突厥汗国第三任可汗木杆可汗,天和三年(568年),将女儿嫁给北周武帝宇文邕。 |
丈夫 | 宇文邕 | 北周第三任皇帝,天和三年(568年),迎娶阿史那氏,立为皇后。 |
参考资料
关于武德皇后的生平,主要参见《周书·卷九·列传第一》 以及《北史·卷十·周本纪下第十》。
名称 | 饰演者 | 影视图 |
---|---|---|
2013年电视剧《兰陵王》 | 王笛 |
|
2016年电视剧《兰陵王妃》 | 傅颖 | |
2018年电视剧《独孤天下》 | 黄梓熙 | |
2019年电视剧《独孤皇后》 | 海陆 |
参考资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