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级医院 编辑
县级医院,医疗机构,是临床治疗型医院,是老百姓看病的主要场所,是临床疑难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中心,是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的龙头,其目标任务是保证“大病不出县(市)”。
中文名:县级医院
性质:临床疑难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中心
受众:县内老百姓
目标:大病不出县
县级医院
政府提出的打造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政策,目标清晰,操作性强,所以在医改反馈意见中没有受到很大的争议。政府将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县级医院市场将必然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形成一个新的市场层级。
传统观念认为县级医院属于第一终端,但县医院的产品结构和营销模式与城市大型医院明显不同。县级医院市场定义为县级市的医院,主要包括县中心医院和县人民医院。
县级医院尤其是县中心、人民医院对周边乡镇医生的用药选择影响很大。乡镇卫生院、诊所医生由于学术水平较差,对于县级医院用药的关注往往作为参考。比如,县人民医院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以复合抗生素为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那么这往往也会成为乡村医生的首选用药。占领县级医院对周边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推广将提供基础。笔者认为,县级医院不仅是一个新的市场层级,也将是企业发展中低端市场的重要战略部署。
县级医院
县级医院的患者经济能力较弱,对产品的价格承受度较弱,所以医院产品价格不宜过高。而且,药品要在县医院销售,需要一定的开发成本。因此,县级医院的产品价格也不宜价格过低。对于在高端面临淘汰的产品来说,在低端市场的基础较弱,在县级医院却可以卖得很好。县级医院是很多产品的生命周期中转站,是产品从高端走向低端的桥头堡。县级医院市场不仅作为市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覆盖低端市场的核心战略部署,是企业寻求营销突破的新增长点。必须在政策倾斜和市场条件良好的有利环境下先于其他企业,在县级医院市场中取得有力位置。
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把火力集中在几大市场:城市医院,零售,和流通市场。中国整体医药的产能过剩情况严重,第一、二、三终端的竞争都非常激烈。笔者用时代方略的分析模型分别对主要城市医院、零售市场、农村市场、和县级医院做的竞争分析结果显示,普药的竞争难度最大,其次为处方药和零售,县级医院市场的竞争难度最低。杨森、罗氏等外企及大型国内企业如天士力逐步建立单独针对县级医院市场的营销策略和销售队伍,并已建立了一定的优势,为日后在有利政策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县级医院运行机制的最大弊端是,依靠自身创收来生存发展,导致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淡化社会效益即公益性。
应在确保监管到位、医院规范经营(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规范收费)的前提下,应建立激励性补偿机制,即政府根据医院的业务收入(不含药品、器械、耗材收入)按一定的比例加大财政补助,以体现奖勤罚懒的改革精神,避免按编制人员、编制床位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投入等拨款带来的种种弊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医疗机构间有效竞争的局面,真正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轨道。
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提出,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乡村医院就诊率低,比如某市10个乡镇医院设备总额只有90万元;比如有60%的农民得病直接跳过乡镇卫生室,造成城市医院门庭若市,乡镇医院门可罗雀。
马晓伟:为了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将重点建设县级医院,预计将有400多亿元投入到2000多个县医院,根据新医改方案,还将县医院纳入公立医院改革。根据目标,要使县医院达到二甲医院的水平,使得农村中的常见病、慢性病,包括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能力联系到一起,实现按病种付费、单病种的付费控制、总额预付方式等支付方式的改变。不仅能避免医院诊治的随意性,而且也能够提高效率。
作为五个重点实施方案之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案指出,3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
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
陈竺透露,2009年将投资370多亿元,用于中国70%的县级医院的改扩建。同时,陈竺也肯定了乡村医生的地位和重要性,他表示,乡村医生的工作很重要,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以便让农民享受比较好的基本医疗服务。
县级医院最大的压力---私人诊所和便民药店。县医院落个“低不成高不就”。
医院历来是以药养医,尽管国家已经几次提高治疗费用标准,以解决医疗价格相差太大的状况,但某县医院院长表示,在他们医院治疗费几乎没有涨,原因是老百姓不能接受治疗费涨价,纷纷提意见,他们认为看病就应该是免费的,买药才能花钱。但医药流通领域的放开使药品零售对医院的依赖逐渐降低,这对医院的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县级医院的财政拨款基本已经停止,医院因为承担一些社会功能还能享受一些财政补助,但都要定向应用。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年营业额2000万元的县级医院已属较高,1000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县医院也并不少见。
另外一个“低不成高不就”是人才。县级医院的人才匮乏比较普遍,而另一方面是医学本专科生就业困难。院里一些人才在流失,有的带薪去读研究生、读博士,然后一去不返。
据调查认为有三条:一是提高医疗水平,切分重病市场;二是加大硬件投入,提高竞争力;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吸引病员。
从经济规律来看,私营医院无疑更能激发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存在体制优势。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已经开始了县级医院的民营化,最典型的要数江苏宿迁的医院改制。宿迁把全市124家乡镇卫生院和6所县级医院,以公开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公立医院自此全部变为“民投、民有、民办、民营”拍卖。
从2009年开始,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再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
2023年10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2022年末,全国共有县级(含县级市)医院17555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