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庄古建筑群 编辑
窦庄古建筑群,又称窦庄古城堡,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豆庄村 ,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现存古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 。
窦庄古建筑群西依榼山,三面环水,有38个较完整的院落,还有庙宇、楼阁、祠堂、书房、校场、法庭、地牢、城墙、城门楼、牌坊、店铺和大量的碑刻等。其中佛庙主殿及配殿为元代遗构,其它多为明、清建筑。窦庄古建筑群脉络清晰,特色鲜明,开启了乡村城堡建筑的先河,是明清时期北方民居建筑的代表作,为研究当地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民俗民风提供了重要物证 。
2006年5月25日,窦庄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窦庄古建筑群
地理位置: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豆庄村
所处时代:明至清
占地面积:约 4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454-3-15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别名:窦庄古城堡
明代中后期,张姓家族势力超过窦氏。天启年间,农民起义接连爆发。天启三年(1623年),张五典告老回乡后开始构筑窦庄城堡。天启六年(1626年),张五典病故,其儿媳霍太夫人主持营造。崇祯二年(1629年),窦庄城堡修建完成 。
2013年,耗资7000万元,修缮66处院落,整治周边环境 。
窦庄古建筑群
楼梯
窦庄古建筑群共有古代庙宇13处,分别为大庙、烈公庙、佛庙、财神庙、北庙、文庙、火星庙、观音庙、阎王庙、霸王庙、黑虎庙、五道寺。现存有佛庙、财神庙、火星庙、观音堂等 。另有楼阁、祠堂、书房、校场、法庭、地牢、牌坊、当铺、店铺和碑刻等 。
城墙
窦庄古建筑群原有城墙周长约2000米,高约12米,墙头宽约1.5米。城墙下为条石,上为青砖,内添砖、土。四角筑五层碉楼,八面设窗。东、西、南、北有四个大城门和四个小门。大门外有瓮城。城外绕墙设置藏兵洞,每洞容五人藏身。部分城段修有暗道。现存南门、小北门 。
城墙
南门整体高10米,下建拱顶门,门头镶嵌砖匾上刻“南门”二字,城楼顶建有炮台瞭望孔。前挖深壕用以排放山洪,也为护城河,并设有吊桥相通 。小北门为砖圈拱顶,装有铁门 。
南门
窦氏宅院
窦氏宅院,位于窦庄古建筑群东南入口处120米,是有一座四合院,北面正房为两暗三明,东西为土夯屋,梁檐下有“大宋”字样,高一丈五尺,进深一丈五尺,瓦大而厚,全为扣瓦,墙垣为木柱顶梁式造房结构 。
尚书府
尚书府分为上、下宅。尚书府上宅总体布局为棋盘六院,建有五凤楼、望河楼、天桥、大花园、小花园,总面积3800平方米,府门朝东,高9米,宽5米,门头以砖雕斗拱装饰,石匾阴刻“尚书府” 。
尚书府下宅由三个院落组成,位于城堡西街,南院为两进院,街口处设四柱三门式的砖、木、石牌坊式大门楼,平面呈八字形,由四根石柱支撑,明楼歇山式,次楼悬山式的屋顶,斗拱均为两层花拱。明楼为下三上六共九跳,次楼下二上五共七跳。两次间砌砖雕墙壁。明楼斗拱前挂一竖匾,上部楷书“圣旨”,中部书“旌表”。三横坊间两块花板,上板书“天恩世锡”四个字,下板书“兵部尚书张五典张铨”九字 。
尚书府上宅

尚书府下宅
九宅胡同
九宅胡同,是兵部尚书张铨之子——锦衣卫都督同知张道浚的府第,共有九院,互相连通,俗称“九宅”。门头匾额为“进士”二字。胡同右首第一院为“燕桂传芳”院,为御赐门匾。胡同中间的过街楼,可以使两边院落互相串通 。
常家大院
常家大院由常家大院东院、常家大院中院、常家大院西院组成 ,院门、院墙留有西洋风格,以尖顶和曲线修饰 。
贾氏宅院
贾氏宅院为三院串联建筑,是民国时京议员贾受德的住宅 ,砖雕门楼。门、墙上部均有砖雕斗拱飞檐,筒瓦结顶,门头砖匾刻“怡善”,左、右两边凸刻“忠”“孝”二字。藏宝房是贾氏储藏珍贵物品之处,周围不与任何建筑相连,筑体光滑,以防贼人攀房入室。结构设计为地上两层,地下暗室一层,出入口与室内地板伪装一体,隐不可辨。整体基础采用巨石构筑,墙体厚五尺,青砖实砌,白灰灌缝,建筑为“丁字形”,窑洞相互支撑,无梁无檩,无易燃建材 。
贾氏宅院
古公堂
古公堂,位于豆庄村村北,为吏治建筑,由公堂和地牢两部组成。公堂坐东朝西,正中为主审厅,建于石砌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明间为格扇门,次间为格扇窗,南北两侧为和议厅,东侧设有砖雕门楼 。地牢位于厅堂西南地下5米处,有砖拱窑洞8孔,内置石磨,墙上置有铁环,通道口高处修筑砖堡看守 。
慈母堂
慈母堂,也叫念修院,是清代窦铤的居所,门额上书“念修”两字。二门匾额为窦铤中举的捷报及历次受表彰的记录。匾额背面是一篇家训,叙述窦氏先祖的业绩和诗礼传家的传统,教导子孙“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忆前烈重自策励”。正房木匾上刻“慈母堂”三字 。
窦铤中举的捷报
旗杆院
旗杆院
耕读院
耕读院,位于豆庄村西南,坐东朝西,二进院落,占地面积595平方米。据门楼匾额题记记载,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轴线上建有大门、二道门、正房,两侧为一进厢房、二进厢房、耳房。正房石砌台基,二层,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 。
佛庙
佛庙一进院落,有正殿三间、耳殿及东西配殿、大门楼。正殿坐北面南三开间,前出廊,悬山顶。前施四根小八角石柱,上施大额枋,额枋之上施平板枋,施柱头斗拱四垛,明间补间斗拱一垛,为单翘单昂斗拱,昂为真昂 。
相关人物
张五典
张五典,明代兵部尚书。明末战乱,内忧外患。张五典在朝为官时就已经察觉到国内民事动荡,世道有乱,把窦庄修筑为城堡 。
霍氏
霍氏,张五典的儿媳。明崇祯四年(1631年),农民起义波及到沁水,窦庄内大部分人建议“弃堡去”,霍氏对其少子张道澄说:“避贼而出,家不保;出而遇贼,身更不保,等死耳,盍死于家。”在她的带领下,窦庄得以保全 。明兵备道王肇生上疏褒扬窦庄城堡为“夫人城” 。
赵树理
作家赵树理小时候在窦庄读书,经常到旗杆院玩。后来把旗杆院的主人李常有写进了长篇小说《三里湾》,塑造出一个有心计的农民形象“常有理” 。
传说轶事
相传清末官僚窦庄贾四爷才高而家贫,适逢科举之年,欲上京考取功名,苦于没有盘缠,曾多次向榼山寺住持借贷,均不能如愿,当时常家虽并非巨富之户,但认定贾四爷为可造之才,于是解囊相助。贾四爷功名成就,为报常家资助之恩,将女儿嫁于常家为媳,并投以巨资建筑豪宅,作为陪嫁送于常家 。
保护标志
2015年12月31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窦庄古建筑群南门里院、窦家院、当铺一院、当铺二院、当铺三院、尚书府上宅、世进士第、商铺修缮设计方案的批复 。
2019年8月11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窦庄古建筑群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
保护范围 | 西至侯月铁路东侧路基,东至沁水对岸,南至溪水过侯月铁路涵洞与溪水入沁水河口连线。 |
建设控制地带 | 北至沁河大桥,南与保护范围相同,东、北两侧至保护范围外第一重山岭。 |
参考资料: |
地理位置
窦庄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豆庄村 。
窦庄村
交通信息
自驾:从晋城站出发,途经晋运高速、端润线,到达窦庄古建筑群,路程大约51.6千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