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都景德寺 编辑
高都景德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高都村,占地面积3376平方米。高都景德寺初建于唐朝,曾与碧落寺、显庆寺、松林寺并称“古泽州四大名寺”。
高都景德寺坐北朝南,南北长80米,东西宽42.2米,占地面积3376平方米,寺为二进院落布局。其院落的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前殿、中殿和正殿。高都景德寺基本保持了宋金时期的建筑风貌,为研究晋城宋金寺庙建筑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2013年3月5日,高都景德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高都景德寺
地理位置: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高都村
所处时代:宋至清
占地面积:3376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780-3-078
明代,高都景德寺重修主殿。
元代,高都景德寺重修前殿。
1956年,高都景德寺被改建为“粮站”用作国库储存了粮食。
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高都景德寺古迹。
结构
高都景德寺坐北朝南,东西宽42.2米,南北长80米,占地面积3376平方米,该寺为二进院落布局。其院落的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前殿、中殿和正殿,轴线西侧为厢房,东侧为廊房,正殿的两侧为耳殿。
主殿又称法堂殿、三佛殿,里面曾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此殿的前檐柱上有宋元佑二年(1087年)及金泰和五年(1205年)的题记,对该殿的建筑年代提供了重要证据。
中殿在主殿的南面,相距20余米。中殿又称转佛殿、大雄宝殿,里面曾供奉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
前殿在中殿的南面,里面曾有四大天王、弥勒佛和韦驮菩萨,在修建粮站时遭到破坏。
高都景德寺
特点
高都景德寺布局基本完整,其建筑结构特点主要有三点:
一是殿宇平面面阔五间,同时期的建筑中少见。
二是殿内采用减柱造,仅当间使用金柱两根,大大扩展了殿内使用空间。
三是梁架采用草、明栿组合,在原有的平棊(天花板)以上,梁架用粗木,几乎不做加工。平棊以下,从殿中的视线所能及的,都刻削为月梁,与宋《营造法式》所载做法几近相同。
历史传说
据说,明末清初,高都景德寺被村里人称为会馆。高都在那个年代属于商业重镇,所以南来北往的商贾经常在此聚集。随着来这里的商贾越聚越多,慢慢地,商贾们将物品交易开始蔓延到高都景德寺内。后来,把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定为举行庙会的日子,商人们也就把宽敞的高都景德寺当做交易市场。
史料记载
史书记载
发掘历史
1956年,高都景德寺被改建为“粮站”,用作国库储存了粮食,原有建筑和屋檐上的雕刻全被砖瓦和木板封盖起来,变成了一座座呆板的、四四方方的“白盒子”。前两次全国文物普查,仅把一些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古迹纳入普查范围。高都景德寺错躲”过了前两次的文物普查,直到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才被发现。
地理位置
高都景德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高都村。
高都景德寺
交通指引
泽州县高都镇人民政府距离高都景德寺1.2千米,可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