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顿济渎庙 编辑

山西省晋城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顿济渎庙西顿济渎庙

西顿济渎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西顿村东,占地面积约1294平方米,是金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

西顿济渎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有戏台、正殿,两侧耳楼与西角房、东西厢房,正殿两侧建左右耳殿(西耳殿、东西厢房均为新建,东西耳楼、西角房已改建)。西顿济渎庙最有价值的是正殿,正殿创建于宋徽宗宣和四年,砖砌台明,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前檐辟廊,单檐悬山顶,屋顶灰筒瓦覆盖。西顿济渎庙前檐四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有宋宣和四年(1122年)顿村西社村民的施柱题记。石柱下用方形的覆莲柱础,莲瓣肥厚,是本地典型的金代石作。西顿济渎庙正殿保存了金元时期基本格局和部分木构形制,并保持有同一建筑上不同时期的做法,对研究该地区金元时期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013年3月5日,西顿济渎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西顿济渎庙

地理位置: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西顿村东

所处时代:金至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793-3-09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据西顿济渎庙内碑刻记载,宋末宣和年间村里几位善士计划修一座济渎庙,等准备好建筑材料的时候,宋金战争爆发,世道不太平,于是修庙的事就先放下了。一直到了金朝的大定时期,局势才安定下来。从石柱上“宋宣和四年”开始,到修好庙宇所立碑刻上的“金大定二十八年”,中间相隔了六十六年。

西顿济渎庙正殿创建于宋宣和四年(1122年)。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曾经修葺。

西顿济渎庙西顿济渎庙

2009年,西顿济渎庙由民间爱好者发现。

建筑格局

编辑

西顿济渎庙西顿济渎庙

西顿济渎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约1294平方米。中轴线由南向北有戏台、正殿,两侧耳楼与西角房、东西厢房,正殿两侧建左右耳殿(西耳殿、东西厢房均为新建,东西耳楼、西角房已改建)。

主要建筑

编辑
正殿

西顿济渎庙

西顿济渎庙最有价值的是正殿,正殿创建于宋徽宗宣和四年,砖砌台明,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前檐辟廊,单檐悬山顶,屋顶灰筒瓦覆盖,殿内厅堂构架,六架椽屋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前檐廊柱青石质八角柱,柱身有收分、柱头斗栱四铺作出单昂。明间补间铺作为1朵,形式为四铺作单杪,束栌斗,出60度斜栱,昂状耍头。后檐无斗栱。正殿的柱础、前檐柱和梁架部分构件应为北宋宣和年间原物,但斗栱和部分构架已非北宋形制,其中斗栱不晚于元代。另外,悬山出际有被锯短的迹象。

文物遗存

编辑

西顿济渎庙柱砫

西顿济渎庙前檐四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有宋宣和四年(1122年)顿村西社村民的施柱题记。其中,心间的两根为篆书,角柱的两根为楷书。类似北宋末年的篆书题刻,在晋东南还是第一次见到。石柱下用方形的覆莲柱础,莲瓣肥厚,是本地典型的金代石作。独特之处在于,石柱和柱础间多了一个同样是抹角的石柱櫍,而且柱櫍较高。

历史文化

编辑
济渎神

济渎庙供奉的是济渎神。古时济水因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济渎庙所供奉的“济渎神”掌管着兴云布雨、五谷收成,历来为封建帝王所推崇。

文物价值

编辑
西顿济渎庙正殿保存了金元时期基本格局和部分木构形制,并保持有同一建筑上不同时期的做法,对研究该地区金元时期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西顿济渎庙遗址碑西顿济渎庙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西顿济渎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西顿济渎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西顿村东。

西顿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西顿济渎庙,路程约9千米,用时约18分钟。

下一篇 北马玉皇庙

上一篇 尹西东岳庙